首页 百科知识 年轻人占了上风

年轻人占了上风

时间:2022-03-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年轻人占了上风当嬴政将目光从函谷关以东投向南部楚国的时候,一场旷世大战也即将展开。当嬴政问及年轻的将领李信的时候,李信给出的数字是20万大军。此时,一个年轻将领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也让嬴政结结实实在楚国跌了一个跟头。对此,齐桓公耿耿于怀,于是齐国和鲁国达成了一个旨在惩罚项国的秘密协定。更为重要的是,这三座城池已经分流了大约八九万的秦军,换句话说,主将李信所率领的军队大体上只有11万上下。

年轻人占了上风

当嬴政将目光从函谷关以东投向南部楚国的时候,一场旷世大战也即将展开。为此,嬴政召集秦国当时所有的著名武将商讨作战方案,确定一个能够担任这场战争的全军统帅。嬴政之所以决定先行攻楚,也是有原因的。在嬴政看来,齐国在最近的数十年中与诸侯列国的交往已经大大减少,军力不足为虑。从两国的实力上看,楚国明显还是占据一定优势的。如果能够顺利攻下楚国,那偏安一隅的齐国自然也就不在话下。

虽然就最先灭掉楚国没有疑义,但是在究竟需要多少兵力的问题上,秦军中出现了两个不同的声音。当嬴政问及年轻的将领李信的时候,李信给出的数字是20万大军。当嬴政问到王翦的时候,王翦给出的数字是60万大军。

嬴政听到这个数字后,心中开始琢磨为何两者给出的数字相差是如此悬殊。仔细衡量之后,嬴政凭借着直觉也更加相信年轻的李信给出的数字。这是嬴政自亲政以来形成的一种政治直觉,他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不会出错。此外,韩、赵、燕、魏四国的灭国大计均由自己主持,也没有见到任何的差错。对于已经年老的王翦,嬴政始终觉得他太过沉稳和保守了。综合考量再三,嬴政决定起用李信这个有魄力的将领。(www.guayunfan.com)

公元前225年,20万秦军向南开动了。

当秦军南下的消息传到楚国的时候,楚王心急如焚,连续发出了多道勤王的诏书,但是效果甚微。

此时,一个年轻将领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也让嬴政结结实实在楚国跌了一个跟头。这个人就是项燕。项燕是项氏部落的首领,而这个部落也历经了多次的兴衰沉浮。

项国原本是殷商时期的一个小国,一直也没有过大的发展。到了春秋时期,项国吞灭了周边一些更小的城邦小诸侯国,成为一个稍有影响力的国度。此时正值戎狄乱华,而春秋霸主齐桓公会盟诸侯,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抵御蛮夷。然而,在齐国组织的多次会盟中,项国没有派出任何兵源,只是死守自己一片小小的封地。对此,齐桓公耿耿于怀,于是齐国和鲁国达成了一个旨在惩罚项国的秘密协定。很快,鲁国就突然率军吞灭了项国。根据齐国和鲁国的协定,项国的土地归鲁国所有,而项氏国人则交给齐国。齐国准备将这些人都放逐东海,充作渔猎的部族。

面对可能灭族的危险,项氏开始了秘密逃亡的旅程。他们进入了齐国鞭长莫及的吴国震泽地带,开始了部族的新生活。经过这次逃亡,项氏部族认识到一个道理:必须要以武力立国。从此以后,项氏开始大规模崇尚武力,渐渐地项氏强悍的名声在吴国和越国传播开来。

进入战国时期,越国灭了吴国,后来楚国又灭掉了越国。为了安抚那些零散抗楚的百越部族,楚威王向项氏部族开出了优越条件:给项氏专属的封地。项氏部族接受了楚威王的招安,而强悍的项氏也进入了楚国的军旅之中,成了楚国的四大世族之一。

然而,项氏虽然进入了楚国的世族阶层之中,但是与楚国传统的昭、屈、景三大老世族相比,实力还是相当弱小的。这是因为这三个世族都是古老楚国王族的分支,关系十分复杂,不仅有着广泛的封地,在庙堂之上也始终处于主宰的地位。在传统的楚国政治中,昭氏多掌令尹大权,统辖国事;屈氏则多居莫敖,掌王族军政事务;景氏则多居大司马,掌关防与举国军务。项氏虽然贵为世族,但终非王族近亲,影响力实在是有限。但一旦楚国有难之时,凶猛彪悍的项氏部族又是楚王不得不倚重的重要力量。也正是这样,项燕才能够成为抵挡秦军的最佳人选。

面对来势汹汹的秦军,项燕做出了自己的作战方略:那就是避其锋芒,伺机而战。对于这种方略,项燕给楚王解释得已经很清楚了:秦军强盛,楚军散弱,与秦军正面摆开战场进行决战,楚军实力相当有限。这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楚军只能在不断南撤中寻找战机。如果秦军沿途占领城池,则秦军则必然分散,最终会露出破绽。如果秦军一味全力南下,楚军就若即若离,凭借着广袤的地域和熟悉的地形与楚国进行游击战。

与项燕的冷静决然相反,李信对自己则是信心满满。他非常想证明自己是一个如同王贲一样的将才。

在秦军的新锐大将之中,李信和王贲无疑是最为闪亮的两颗星。在灭燕之战中,李信立下了最让人称道的战功,那就是他率领着秦骑兵,千里追击燕军的残部,逼迫燕王喜献出了太子丹的首级。然而,没过多久,王贲仅仅用了5万兵马,一条水淹大梁的计策就灭掉了魏国。经此一战,王贲成为秦国朝野公认的名将。对于这一点,李信很有些不服气,总是认为王贲的名气是运气使然。

当秦王向他询问灭楚方略的时候,李信意识到自己名垂千古的时刻到来了。为了能够早日找到楚军的主力,李信以数万铁骑闪电南下,全然是一种长途奔袭的战法。而秦军很快就占领了楚国的战略要地平舆、寝城和城父。

项燕得到的情报是,李信先行的骑兵在占领这三座要地以后,已经开始在这三城构筑壁垒。很显然,秦军希望通过这三座城构筑一道防线。更为重要的是,这三座城池已经分流了大约八九万的秦军,换句话说,主将李信所率领的军队大体上只有11万上下。面对这种情形,项燕对将领们下达了一个奇怪的命令:“与秦军作战,小胜即可。”

面对汹涌而至的秦军,项燕是有着自己的打算的。此时,项燕只希望能够击溃秦军的一部,哪怕不是主力也行。因为在项燕的谋划中,只有小胜以后才能伺机找到周旋的余地,这其实是一种最为稳妥的进军方案。此外,只求小胜还有一个无法向将士们言说的原因:当楚王将举国兵力交给项燕,只有初战获胜,自己才能够获得楚国朝野的合力支持。而一旦初战失利,楚国庙堂将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而楚军中也会爆发族系纷争,楚军将不战而败。

对于秦军,项燕早已经研究多年。虽然秦军此次灭楚采用的是长途奔袭的作战方略,但是他对秦军的顽强相持的战斗传统还是很钦佩的。战国末期的长平之战,秦军与赵国整整相持了3年,灭赵之战,王翦与李牧相持也长达1年之久。此次王贲率20万秦军入楚,其志在灭楚,纵然遇到一次失利也绝不会退兵。但楚军则不一样,如果楚军能够在秦军势如破竹的灭国大战中取得一次胜利,这已经是十分可贵了。如果没有这一场胜利,楚军必然后继无援。综合以上种种缘由,项燕目前想到最稳妥的战法就是避开秦军主力,然后寻找机会奇袭秦军两地的守军。

就在李信军队风卷残云般在楚国辽阔的地域中驰骋的时候,意想不到的危险也随即来临了。就在李信孤军深入之时,项燕率领的20万楚军主力将其包围了。经过死战,李信大军开始撤退。

然而,秦军的灾难还远没有结束。

楚军的胜利极大地鼓励了楚军的战斗欲望。看到这种情形,项燕果断改变策略,下令全军追击。此时秦楚两军的对比,楚军已经处于极大的优势之中了。项燕之所以敢放开手脚让楚军对秦军全力追击,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此时的李信大军已经是一支丢弃了秦军最具优势的重装备之后的轻骑兵了。

轻装骑兵固然很快捷,但是面对装备简单而又有着强烈求战欲望的楚军而言,这种优势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此时决定胜负天平的砝码就是兵力对比。项燕做了一番权衡后,连续下令隐伏在各地的楚军务必同时行动,对撤退的秦军进行大肆的围攻和截杀。楚军的20万主力,则由项燕亲自带领,以8000江东子弟兵为前锋,死死咬住李信的大军不松口。而这8000江东子弟兵可以说是楚军中精锐中的精锐,也正是他们的存在,才让李信没能全身撤出楚国。但有意思的是,这8000人并不是楚王的军队,而是项燕的私人武装,那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项燕所率领的8000子弟兵,实际上是自己封地的子弟兵,而这是当时楚国特有的武装力量,也是中原地区早已经不存在的军力。子弟兵,顾名思义,也就是各世族封主的私人武装力量,这些人多则万余,少则数千。从装备上来说,武器精良,粮草充足,实际的战斗力基本上都比国家战斗力要强,更何况项氏部族有着尚武的传统,其战斗力就更加地不容小觑。

从性质上来说,子弟兵实际上是私人武装,这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讲都是不能容忍的。随着君主权力的加强,私人武装必然会受到国家武装的干涉和打压,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原列国封地的大臣也不敢大肆培植私人武装的原因。但是楚国始终不能真正废止私兵的存在,其根本原因有两个:其一,楚国立国之初就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始终相对完整地保留了传统的封地制度,这是私人武装能够存在的政治基础。其二,楚国地域广袤,山川众多,部族繁杂,并且这些部族散落在各处,习俗差异极大,很容易滋生变乱。而一旦变乱蔓延,正规的国家军队往往是鞭长莫及,这些大世族的私兵实际上已经成了保护封地并最终剿灭叛乱的主要力量。

在追击秦军的关键时刻,项燕决定起用这最后的力量。可以说,这是一次悲壮的冒险。项氏族人也都知道,一旦这8000子弟兵阵亡,那也就意味着整个项氏部族即将陷入灭顶之灾。谁都知道,一个缺乏私兵保护的部族是无法真正立足的。事实证明,这支部队也是异常能打硬仗的部队,出色地完成了项燕交给他们的任务。

在后来司马迁的笔下,记载了当时楚军追击秦军的场景:“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顿是停顿的意思,舍是舍弃的意思。三日三夜不顿舍,也就是说三天三夜对秦军的追击没有任何的停歇。这一方面反映了秦军兵败如山倒的狼狈之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项燕带领的这支楚军的战斗力之强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