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杨广把大隋第一丑男叫什么

杨广把大隋第一丑男叫什么

时间:2022-12-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江南士人多出身于大家,最重诗书礼仪,而佛教的流行,又成了士家、百姓共同的信仰。江南水土丰美,百姓们不愁吃不愁穿,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看看书,谈谈经,拜拜佛,生活的重心几乎都与文化有关。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南起了大乱,杨坚火速派杨素出马,希望他尽快稳定江南局面。

开皇九年年初,隋朝结束了平陈战争,但是,不到两年时间,江南地区风起云涌,各地义军突然一齐反抗隋朝的统治,不论是江南的名门大户的子弟,还是普通百姓,都积极加入到反抗队伍之中,他们攻城略地,杀掉隋朝派去的官员。这场风暴让杨坚乱了手脚,他没想到陈国旧地说反就反,更没想到江南百姓个个似对隋朝怀有深仇大恨。

江南百姓并不好战,他们选择造反,实在是逼不得已。

永嘉之乱,朝廷南迁,北方陷入混战,暗无天日;南方依江求生,偏安半壁。而自古传下来的中华礼仪,中原文化,就在南方得以留存发展。江南士人多出身于大家,最重诗书礼仪,而佛教的流行,又成了士家、百姓共同的信仰。虽然南方也有政权更迭,战乱四起,但江南子民仍旧保持着温文尔雅,即使市井平民也不是粗俗之辈,极具灵秀之气。(www.guayunfan.com)

隋朝攻陷建康,把江南地区并入版图,百姓们对故国也有怀念,但想到正因为陈叔宝的奢侈淫逸,忠奸不分,平庸无能,才使强大的陈朝落到此等下场,怀念又被满腔的愤懑取代。加上杨坚免去十年徭役,着意安抚,他们也就接受了这个现实。毕竟,改朝换代之事常有,最要紧的是把日子过下去。

可是,隋朝的统治,却让他们过得极不舒服。杨坚根本没考虑过江南的状况,而是以统治者的思维,直接将治理北方的那一套拿到南方。隋朝的官员被派到江南各地,让江南世族产生反感,也让百姓不习惯。而杨坚看到江南地区人人沉迷于佛教,害怕有人借佛教名义鼓动百姓,就宣布每个州只能留两所佛庙,其余一律废除,直接剥夺百姓的信仰。

江南水土丰美,百姓们不愁吃不愁穿,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看看书,谈谈经,拜拜佛,生活的重心几乎都与文化有关。如今杨坚不但剥夺了他们拜佛的权利,还做出一件更可笑的事,让他们学习隋朝倡导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看到隋朝官员们煞有介事地来宣扬这些伦理,江南百姓差点笑掉大牙,要知道这些脱胎于儒学的东西不过是最浅显的学问,就连黄口小儿都知道,于是,江南百姓对隋朝朝堂好生看不起。

更要命的事出现了,有传闻说,隋文帝杨坚因为江南不好管理,准备将江南地区的居民移到北方。想到北方苦哈哈的环境,再看看鱼米之乡的青山秀水,江南百姓哪里肯去,消息还没确定,他们就已经炸开锅,乡里出现了小股的军队,县里出现了大股的军队,州里更有人趁机大肆起事。起义军的主干力量是江南世族,这些人平日文文弱弱,打起仗杀起人来却不含糊,这一回,告急文书换了个方向,全部飞向大兴城。

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南起了大乱,杨坚火速派杨素出马,希望他尽快稳定江南局面。杨素不但有谋略又不手软,是隋朝数一数二的将帅之才,但他到了江南,发现这一次平定和上一次平定完全不一样。两年前伐陈,百姓们对陈朝统治有不满,又见隋军不侵不扰,很有王者之师的气派,所以处在观战地位,有些还主动投降隋朝。如今局势大变,百姓成了反隋的主力,没有了装备严整的陈兵,但江南处处都是敌人。

这一仗,杨素和几个同来的将领,以及士兵们打得苦不堪言。他们无法像以前那样沿江布阵,统一规划,重点突破,而只能进入江南土地,在山重水复之中不断寻找一小股一小股的叛军。江南的叛军和百姓互相配合,与隋军打起了游击战,让隋军四处出击,四处碰壁。杨素带着的军队,大大小小打了几百场仗,江南依旧没有平定的迹象。

杨坚见状,终于开始检讨自己的南方政策是否有问题,他想来想去,决定“以柔克刚”,放弃暴力做法,采取怀柔政策。他决定派自己的二儿子杨广再一次去江南。一来,杨广本来就去过江南;二来,杨广的妻子是后梁的公主,杨广在妻子影响下,一向喜欢南方文化,看上去一派风雅,应该会让人有好感;三来,二儿子越来越显出他各方面的才干,杨坚也有心锻炼自己的儿子。

杨广兴高采烈地接下了这个任务,启程前往江南地区。到了江南,他首先是和原来陈朝的大学者们交了朋友,对他们礼让有加。在江南才子们眼中,杨广生得俊秀,谈吐高雅,见解不俗,有这样一位皇子对他们毕恭毕敬,他们自然也倾心结交。于是,杨广的王府里很快成了才子大儒们讲经作诗的场合,难得的是,和这些家学渊博、从小就饱读诗书的才子们在一起,杨广不论才学还是文采,都毫不逊色。而江南士族最欣赏、最推重的,也正是这样的人物,于是,晋王的大名远播江南各地。

除了在文化上拉拢江南士人,杨广还注重宗教的作用。他一改杨坚的做法,开始提倡佛教,还亲自拜当时的一位高僧为师。德高望重的老和尚本不欲与隋朝的皇子扯上关系,但杨广既聪明,又谦卑,苦苦请求,一番诚意感动了大师。他的这种态度,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也让民众看到了隋朝政府的诚意。

杨素的大军没能解决的问题,靠杨广交交朋友,组织人编编书就把局面缓和了不少,杨坚这才意识到,江南百姓造反并不是怀念陈朝的统治,只是不满隋朝的政策。恍然大悟之后,杨坚命杨广今后就在江都坐镇,杨广乐得把这个地方当作自己的地盘,高兴地接下了这个任命。杨素在擒拿了主要反叛者,起义之风渐渐消散之后,也率兵回到关中。

在谋反人员里,赫然有萧摩诃的儿子萧世略,有官员认为这必然与萧摩诃有关,应该治萧摩诃的罪,杨坚却说:“萧世略不过是个头脑发热的年轻人,大概被人利用了,这不关萧摩诃的事。”萧摩诃安然无事,可见,杨坚对陈朝投降过来的君臣都不错。但杨坚始终无法信任这些人,萧摩诃在隋朝得不到重用,一天比一天消沉,终于在隋文帝死后跟随汉王杨谅造反,以七十三岁的高龄,被前来讨伐的隋军杀掉。

江南民众的起义规模大,想平息也费了一番功夫,但统一大势不可逆转,所以,没有出现能与中央对抗的割据政权,而被隋朝的军事、文化策略平定,百姓们不怀念陈朝,只要隋朝愿意调整政策,他们也乐得安静度日。可见经过三百多年的战乱,不论南北,民众早已厌倦了战争,渴望统一和安定。

统一全国并不是结束,扩大的版图也不能满足杨坚的雄心,他想要的不只是全国一统,还有隋朝的大国地位。在广袤的边疆,他还有更强大的对手,这些对手居无定所,人高马大,彪勇善战,经常来边境抢掠,时刻威胁着隋朝的安全,是杨坚的心腹大患,这些对手中,最难缠的就是突厥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