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临危受命的人

临危受命的人

时间:2022-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杨坚牢牢地掌握了长安的局面,保证了自己的人身安全。另外,司马消难和王谦也如约起兵,一时之间,杨坚多了几十万的敌人。更将重要地区的将领全数换上自己一派的人,以防万一。他将李穆的侄子李询派到军队中,命他留意军队将领们的动向,及时汇报。他的父亲高宾原本是北齐的官员,在北齐朝廷上遭人诬告,只好投奔到北周。高宾的儿子高颎却不避嫌,仍然与独孤家的人来往,特别是和独孤伽罗关系密切。

杨坚牢牢地掌握了长安的局面,保证了自己的人身安全。而尉迟迥,也终于正式举起了反对杨坚的大旗,大战即将开始。

公元579年6月10日,尉迟迥登上相州城楼,发表了动员演说:

“杨坚是个庸碌之人,仅仅因为他是皇太后的父亲,就挟制幼主,在京城作威作福,谁不知道他想篡位的野心!我尉迟迥年事已高,但与宇文家族血脉相连,看到这种情况,不能顾惜自己的性命和前途,一定要讨伐杨坚,报答先帝的恩德!今日,我请各位忠义之士与我一齐起兵,事成之后共享富贵,不知各位意下如何?”(www.guayunfan.com)

尉迟迥所掌管的相州在今日山东一带,原是北齐的属地,他所动员的“忠义之士”,有不少是北齐的官员、士兵。他们失去了原本的官职饷银,本来就有怨气,如今看北周大乱,不由起了火上浇油之心,趁火打劫之意,当下一齐响应尉迟迥的号召,将杨坚骂得猪狗不如,发誓要攻入长安去救他们见也没见过的周静帝。

尉迟迥的军队士气正壮,近十万的精兵出了相州,更有申州、东楚州、东潼州等地的将领与之呼应。尉迟迥大搞同盟外交,又联络了北齐的残余势力和突厥,还将自己的儿子送入陈朝,向陈朝借兵,并答应事成之后就割让江淮地区作为报答。另外,司马消难和王谦也如约起兵,一时之间,杨坚多了几十万的敌人。

尉迟迥等人来势汹汹,杨坚却不慌乱,就在6月10日当天,他命令韦孝宽为行军元帅,就在洛阳安营,负责讨伐尉迟迥。安排自己的太学老同学王谊负责讨伐司马消难,再命老将梁睿负责讨伐王谦。另有邵国公宇文胄也在河南地区起兵,杨坚派自己早就结纳的杨素前去讨伐。更将重要地区的将领全数换上自己一派的人,以防万一。

杨坚部署周密,将士们各有目标,既能各个击破,又方便联合起来抵御来自突厥、陈朝的攻击,而韦孝宽的军队是杨坚部署的重中之重,集结了梁士彦、元谐、崔弘度、宇文忻、李询等名将。杨坚之所以信任韦孝宽,是因为韦孝宽和杨忠一样,都曾是独孤信的手下,两家人的关系一向深厚,而韦孝宽更是北周的战神级别的人物,这让杨坚对胜利更有信心。

但是,对这支军队,杨坚也不是完全放心。事发紧急,杨坚还没有时间去结纳所有将领,他不知其中有没有人会被尉迟迥收买,临阵倒戈,只能依靠韦孝宽老将军的调度能力。他将李穆的侄子李询派到军队中,命他留意军队将领们的动向,及时汇报。

李穆既然决定了李氏家族的政治立场,李询自然对杨坚效忠。这一天,他发来密报,说听人说梁士彦、宇文忻和崔弘度三个人接受了尉迟迥送来的黄金,恐怕会起异心。杨坚看到密报后大为担心。梁士彦就是当年在北齐大军环伺之下,将晋州城守了整整一个月的那位将领;宇文忻同样是个用兵高手;崔弘度不但征战厉害,还与尉迟迥有姻亲:他是尉迟迥儿媳的哥哥。这三个人倘若领导士兵哗变,恐怕韦孝宽也压不住。

杨坚急得团团转,想要尽快更换这三个将领,还是李德林劝他镇定,给他出主意:“丞相,您与这些将领本来都是公家的贵臣,平起平坐。如今您能命令他们,是因为您挟着天子的威名。那么,您怎么能保证派过去替换的将领,一定比梁士彦他们三人更忠心?何况接受黄金这件事,也可能是道听途说,如果您现在换下他们,他们害怕被处罚,一定会逃跑。为了防止他们逃跑,您必须监禁他们,这样一来,军队上下都会产生惊疑之心。再何况,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您想想当年燕国不信任乐毅、赵国不信任廉颇,换上了骑劫、赵括,结果惨败,这不是教训吗?”

一番话说得杨坚冷汗直冒,连忙问:“那现在到底该怎么办?”

李德林沉稳地说:“为今之计,丞相应该尽快派遣一位心腹去前线,您的人一到,即使诸将有异心,也不敢轻举妄动。”杨坚深以为然,火速招来最合适的人选,也就是这一阶段和他关系最好、利益最一致的刘昉和郑译,请他们无论如何也要去前线,帮他稳定人心。

刘昉和郑译矫诏的时候胆子挺大,这个时候却成了软脚虾,这两个人一想到前线刀剑无情,哪里肯去。刘昉立刻说:“丞相,我倒是想为您效力,但我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威望也不够,去了也没用啊,说不定还耽误您的大事,您还是找更妥当的人吧!”一番推辞听上去还挺有道理,杨坚暗暗生气。

再看郑译,也是一脸不愿意,想说的话被刘昉说了,他眼珠一转,对杨坚说:“丞相,我也愿意为您效力,但我的母亲年事已高,我不能扔下她不管,这不是不孝吗?我实在有心无力。”如此关键的时刻,两个老同学逃得一个比一个快,可见其不可靠。

杨坚气急败坏地回到家中,对妻子倒了一通苦水,独孤伽罗这时倒是很冷静,对丈夫说:“既然他们不可靠,到了前线也起不了多大作用,我倒是有一个人选,你问问他愿不愿意去。”杨坚忙问是谁。独孤伽罗说:“高颎啊。”杨坚连连点头,承认夫人眼光不错。

高颎是独孤家的老熟人。他的父亲高宾原本是北齐的官员,在北齐朝廷上遭人诬告,只好投奔到北周。独孤信欣赏高宾的才能,一直让他做幕僚,还赐给他家“独孤”的姓氏。后来,独孤信被杀,昔日的亲朋好友避之莫及,独孤家的后代尝尽了人情冷暖。高宾的儿子高颎却不避嫌,仍然与独孤家的人来往,特别是和独孤伽罗关系密切。

杨坚刚刚当上辅政,正是四处拉拢人手的时候,独孤伽罗首先向杨坚推荐高颎。杨坚就派自己的侄子杨雄去说服高颎加入阵营。高颎是个爽快人,立刻说:“我愿意跟随随公,就算随公大事不成,我灭族也甘愿!”比起那些畏首畏尾,瞻前顾后的人,高颎给杨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重情义又爽快的人,必然不会推三阻四。

杨坚还没开口,高颎主动找上门来,毛遂自荐要前往韦孝宽的所在地,更令杨坚感动的是,高颎有白发老母需要照顾,但他接到任命后竟然没有回家通知老母一声,而是立刻骑马赶路,只含泪吩咐手下禀明母亲。比起刘昉、郑译,高颎的忠心,真不知高出多少倍,这样的人才应该重用。

高颎为人沉稳干练,到前线当了监军,果然稳住了一干心存观望的军官。但是,杨坚知道高颎虽能干,却没有能够服众的资历,为了更保险,杨坚又派了一个人去前线,这个人就是于谨的孙子于仲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