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土地与农民

土地与农民

时间:2022-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国家必须牢固、有效地控制土地,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生活。土地归国家所有,不得转让,死后收回。尽管隋文帝一再派官员到各地推行均田,但有的地区田地数量有限,无法按照法律规定配给给农民;有些贵族提出反对,隋文帝不得不对这些势力让步。尽管如此,在杨坚的坚持下,豪强地主霸占土地的风气得到了改善,大部分农民也有了自己的土地,农民有了立足之地,自然激发了他们生产的热情,于是,隋朝的生产力大大提高。

农业社会,土地是根本。

古代社会农民起义不断,官阀彼此争斗,国与国冲突,为的就是争夺土地。有了土地,才能有粮食,有人口,有生存必需品,才能仓廪实而知礼仪,才能由弱变强,由小变大。所以,国家必须牢固、有效地控制土地,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生活。杨坚自然不会忽视这一根本性问题。

在解决国家问题的时候,杨坚习惯向前人“取经”,而北魏时期的一项制度,为杨坚解决土地问题做出了一个良好的示范,这就是北魏颁布的“均田令”。这项法令规定,土地一律归国家所有,十五岁以上男丁由国家分给露田(不栽树的粮食地,与种植树木的“桑田”对应)四十亩,妇人分露田二十亩,奴婢分二十亩,家里有耕牛的,再加三十亩,以四头牛为上限。受田者不得买卖、转让土地,死后田地收回国有。每户分配桑田,为永业田,可以由子孙继承。(www.guayunfan.com)

均田令的好处是保证了农民的利益,让农民切实地拥有了可以耕种的土地。而在过去,土地都在豪强地主手中,为了生存,农民或者依附于豪强地主;或者被迫迁徙,去寻找尚未开垦的土地;或者干脆为了吃饭,走上了造反的道路。而对国家政权而言,农民是基础,一旦农民依附地主,地主集团的势力就会大大增强,甚至凌驾于皇权之上。东汉的政权之所以四分五裂,正是因为国家没有办法遏制地主集团的势力。所以,均田令的推行,对农民、对皇权都有极大的好处,这一点,杨坚看得很清楚。

于是,隋朝的田地法令很快出台:

按照朝廷官阶高低,官员享有“永业田”,国家不予收回,可以传给子孙。官阶越高,受田越多;对农民则规定,每对夫妇受露田一百二十亩(男人八十亩,女人四十亩),家有耕牛每头再受六十亩,以四头牛为上限。土地归国家所有,不得转让,死后收回。此外每人可享有永业田二十亩,并分给桑树榆树、枣树,死后国家不收回,由子孙继承。

“耕者有其田”是古代政治家们的理想,但是,“均田令”毕竟是一种带有乌托邦色彩的法令,在实际推行过程中,难免遇到种种阻碍。尽管隋文帝一再派官员到各地推行均田,但有的地区田地数量有限,无法按照法律规定配给给农民;有些贵族提出反对,隋文帝不得不对这些势力让步。尽管如此,在杨坚的坚持下,豪强地主霸占土地的风气得到了改善,大部分农民也有了自己的土地(虽然没有达到法定数目),农民有了立足之地,自然激发了他们生产的热情,于是,隋朝的生产力大大提高。

与土地配套的是税收和劳役制度。政府想要运作需要金钱,金钱来自农民的税收;政府想要建设公共工程,想要征兵打仗,依然需要农民,所以,政府分配土地,农民在耕种的同时,也要奉献自己的收入和劳动,这就是“租”和“调”,以及“役”。

租,是指农民按规定向国家缴纳粮食;调,是指农民向国家缴纳纺织品;役,则指为国家出劳力做事。隋朝政府轻徭薄赋,不但减轻了租调,还减少了每年服役的日期。十八岁到六十岁的男丁都要服役,隋朝又规定男丁超过五十岁后,可以缴纳实物代替服役。这些措施,都从制度上保证了百姓们的生产积极性。

对百姓轻徭薄赋,是为了加快国家的建设步伐,但在实际的交租服役过程中,隋朝政府又遇到了麻烦,这麻烦依然与豪强地主有关。在北周、北齐,虽然朝廷一再均田、轻徭役,某些地区依然受田不均,农民负担太重,于是一些农民不向国家报户口,而是依附地方上的地主,这样既能逃避徭役,又能吃饱饭。于是,隋朝初年,有大量“黑户”存在。

“黑户”的存在消耗着国家资源,却不能增加国家收入,必然造成国库的空虚。隋朝政府经过实地调查,确定地方州县隐瞒户口现象十分严重。还有些家庭为了逃避徭役,故意虚报年龄,早就过了成丁年龄的男人在报户口时说自己不满十八,还没到退休年龄的人则称自己年过六十,这又让国家服役的人大大减少。

了解了这种情况,隋文帝决定重拳出击,一举解决这些问题。解决问题的政策叫作“大索阅貌”,是隋朝时的“人口普查”。首先命令基层官员检查户口,然后核查,若在核查中发现有不实户口,官员获流刑。这就让地方官员不敢瞒报。检查过程中,按照户籍对照家庭人口和人口的外貌、年龄,统一记录并制作成官方户口本。为了做到没有遗漏,朝廷还设立了奖励制度,鼓励邻里互相揭发,于是,一大批“黑户”被查了出来。

这次人口普查,查到隐藏人口一百六十四万,并增加了四十三万男丁。隋文帝一举三得,既打击了与国家分权的豪强地主,又增加了国家赋税和国家劳动力。这次大动作“一劳永逸”,在隋朝统治期间,保证了国家对人口的控制和国家收入,到大业三年(607年),隋朝登记在册的人口达到了八百九十万户,具体人数为46019956人。这个数字既说明隋朝国力盛强,也说明隋朝人口制度的稳定和有效。

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农业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靠天吃饭”,也就是说,即使统治者尊重农时,鼓励农桑,农民们轻徭薄赋,努力种地,若天公不作美,降下水灾、旱灾、蝗灾、地震等灾害,农民依然吃不饱,国家依然要受穷,还会滋生各种社会问题。所以,古代统治者每年都要祭天祭地祭祖宗,祈祷风调雨顺。

为了应对荒年,隋文帝下令各地建立储备粮食的粮仓。一来保证国库的充实,二来在受灾年份,可以开仓放粮,赈济灾民。粮仓又分“官仓”和“义仓”,官仓主要保障国家的财政、军事、建设需要,义仓则保障百姓的利益。隋朝的百姓向国家义仓交纳金钱粮食,年老后可由义仓返还到自己手中,实现了“老有所养”。

隋朝粮仓的充盈程度闻名青史,据史料记载,开皇年间的粮食可以供天下使用几十年,直到隋朝灭亡,群雄混战,唐朝建立,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治了十几年,这些粮仓的粮食还没有吃完,可见开皇时期的农业发展发达到什么程度。这也说明隋文帝对农业的重视,为此实施的一整套农业制度,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隋文帝不是一个文化人,说不出唐太宗李世民总结的简洁又感性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重视农业,靠的是对政治的深刻理解,对国家未来的期待,以及对百姓的爱护。所以才能培元固本,发展经济,使国家真正富起来,也让农民享受到了真正的安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