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杨忠的机遇

杨忠的机遇

时间:2022-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那一年,杨祯的儿子杨忠十八岁,在混乱的时局中,他离开了出生、长大的武川镇,只身南下,流落到山东。但这种安稳旋即被打破,又一场大乱,再一次改变了杨忠的生活。在与敌人的殊死搏斗之中,在陈庆之那大无畏的精神感召下,杨忠得到了最宝贵的人生经验。这种信念贯穿了杨忠此后的戎马生涯,他也将这信念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自己的儿子杨坚。但是,此时的北魏比杨忠南下之时更加混乱,想在纷扰的时局中找到一方立足的土地难上加难。

说到杨坚一家的发迹,还要回溯到北魏孝文帝时期,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杨坚家的历史

在《隋书》和一干正史上,杨坚被写成“弘农杨氏”的后代,这个家族在汉代出现过鼎鼎有名的关西大儒杨震,杨坚一直标榜自己是杨震的子孙。事实上,这只是历代帝王为自己脸上贴金的做法。那个年代的人不论说话还是书写,都会避开自己的祖先、父母的名讳,在名字上,更不能和自己的祖先使用同一个字。杨震的曾祖父叫杨忠,而杨坚的父亲也叫杨忠,以常规就可以知道杨忠、杨坚不可能是杨忠的后代。

根据学者们的考证,杨坚的可靠的祖先是前燕北平郡的太守杨铉,杨铉是汉人,但在鲜卑族政权的统治下,从日常生活到思维习惯,都有鲜卑化倾向。他的儿子杨元寿是北魏武川镇的将领,杨元寿的儿子杨惠嘏、孙子杨烈、曾孙杨祯都是武官。本来,这无功无过的一家能够平安地传承下去,但在公元523年,一次大起义改变了杨家人的命运轨迹,把杨祯的儿子杨忠,推向了历史的前台。(www.guayunfan.com)

这次起义被称为“六镇起义”,六镇,指的是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个军事重镇,是北魏统治者为了保障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的安全而设立。六镇的军事地位极其重要,所以六镇的武官享受着极高的待遇,朝廷赏赐不断,地位非同小可,深受北魏皇帝的倚重。将士们整日操练骑射,保家卫国,吃穿不愁,生活滋润。

但是,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后,六镇的地位一落千丈,再也没有昔日的风光。官兵将士们守的是塞外城池,每日刀割似的烈风,满眼萧瑟枯草,还经常遭遇彪悍的敌人袭击,辛苦自不必说,却再也得不到朝廷的重视。汉化了的朝廷对他们这些胡不胡、汉不汉的粗鄙武人越来越轻视,六镇的将士常年得不到升迁,朝廷也只会把一些汉人、罪犯、归附的少数民族部落打发到苦哈哈的六镇。于是,不满的情绪一再酝酿,终于在公元523年爆发。

公元523年,柔然部落侵略六镇,六镇的兵士奋起抵抗,但朝廷对此却漠然置之。那一年正赶上饥荒,吃不饱饭还要打仗的兵士们要求长官开仓放粮,却遭到了冷漠的拒绝,长官要求兵士继续作战,但不许他们使用粮仓里的粮食。兵士们义愤之下杀了长官,夺了粮仓,紧接着,起义的洪水席卷六镇,杨祯也在与起义军的对抗中丢了性命,而北魏政权,也在起义军的冲击下摇摇欲坠,新一轮的北方战乱即将开始。

那一年,杨祯的儿子杨忠十八岁,在混乱的时局中,他离开了出生、长大的武川镇,只身南下,流落到山东。在颠簸的生涯中,他在泰山脚下遇到一位叫姚苦桃的贫苦女子,结为夫妻,从此有了一个家。杨忠和姚苦桃的平民生活虽不富足,倒也是乱世中难得的安稳。但这种安稳旋即被打破,又一场大乱,再一次改变了杨忠的生活。

在北魏王室因国内起义不断而焦头烂额之际,与北魏对立的梁朝隔岸观火,此时的梁朝在梁武帝萧衍的治理下,国泰民丰,看到强敌北魏陷入内乱,君臣欢喜,当即派了一支大军攻打山东,抢劫了大批财宝和大量人口,杨忠作为俘虏被押到江南,在梁朝首都建康(今南京),开始了他人生中另一段可遇而不可求的机缘。

梁朝以礼仪治国,文化氛围浓郁,一直生活在武镇又在战乱中颠簸的杨忠从未见过如此繁华的都城,如此文雅的百姓,他以羡慕的目光看着建康的一切:博学的大儒,彬彬有礼的市民,精美的宫殿和街市,缭绕不断的香火。杨忠欣喜地投入到这种氛围之中,迅速充电,扩充自己贫瘠的知识储备,耳濡目染,他由一个粗鄙的武人,渐渐地懂得了礼仪,有了城府,学到了各种知识。

在劫持而来的俘虏中,杨忠很是显眼。他人高马大又是个美男子,虽然文化程度低却一表人才,让人产生爱才之心。于是,他成了梁朝的军官,在梁朝居住了五年。这五年是他人生的学习期,他在一个文化氛围浓重的都城,在一个强大的军队里,享受着乱世的安稳,珍惜着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从而实现了人生的质的飞跃。

五年之中,北魏朝廷又有了新的动向,被起义军冲击得奄奄一息的朝廷,被山西军阀尔朱荣控制,北魏的北海王元颢只好投降梁朝,被封为魏王。公元528年,梁武帝派梁朝大将陈庆之护送元颢回洛阳继承王位,杨忠恰恰被编入护送军的队伍之中。在江南羁旅五年,杨忠无时无刻不想回到北魏,能得到这个机会,他喜上眉梢。

但护送却不是一件顺利的事,北魏时局混乱,各地军队将领不愿承认梁朝派来的下任皇帝,元颢一路都遭遇着北魏军队的袭击,时时都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杨忠虽然称得上久经战乱,但真正在战场上杀敌还是头一遭。命运垂青于他,他又一次上了宝贵的一课:他跟随的大将陈庆之,是个有胆有谋的军人。

陈庆之手下只有七千士兵,用这么少的人,从建康一路前往洛阳,面对围追堵截本就是一件凶险无比的事,但陈庆之镇定自若。一次,七万大军将元颢、陈庆之围在睢阳,陈庆之带着七千人马奋勇杀敌,以少胜多。这支军队一路所向披靡,令杨忠豪情顿生,尽管前路艰险,却毫不畏惧。面对几倍、几十倍于己的敌军,陈庆之慢条斯理地喂马,简短有力地激励将士拼死一战,勇气与意志创造出了奇迹。陈庆之的军队战胜了无数敌人,终于将元颢平安送入洛阳城,赶走了当时的北魏皇帝,让元颢坐上了皇位。

在与敌人的殊死搏斗之中,在陈庆之那大无畏的精神感召下,杨忠得到了最宝贵的人生经验。他曾亲身感受到陈庆之如何以七千军队战胜三十万大军,这种经历铸造了杨忠非凡的自信:在逆境中,人的意志和勇气能够决定一切。这种信念贯穿了杨忠此后的戎马生涯,他也将这信念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自己的儿子杨坚。

历尽千辛万苦才终于回国的元颢,并没有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皇位,反倒成了一个昏庸的君王,且对对他有恩的陈庆之蓄意刁难。没多久,尔朱荣手下的大将独孤信杀回洛阳,元颢身首异处,陈庆之匆匆逃回梁朝。这位名将对梁朝忠心耿耿,立下很多功勋,荣耀终老,美名远扬。而杨忠并没有跟随陈庆之,他想在自己的国家建立一番事业,对那个曾给了他启蒙教育的美好的南朝虽然心有不舍,但他还是决然地留在了洛阳。

但是,此时的北魏比杨忠南下之时更加混乱,想在纷扰的时局中找到一方立足的土地难上加难。不过,此时的杨忠不再是当年那个手无寸铁、随波逐流的流民,南朝的学识、在陈庆之麾下的戎马生涯擦亮了他的眼睛和头脑,他牢牢地站在旋涡之中,观察、选择、决定着自己的人生,他终于不再被他人、被时局所左右,第一次成为自己人生的主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