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贰冷眼坐看世间纷争

贰冷眼坐看世间纷争

时间:2022-11-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贰 冷眼坐看世间纷争齐魏之间发生大战,那是早晚的事,并且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这次魏国决定不再实施蛙跳战术,步步为营,以蚕食之术统一整个河北平原。如果齐魏两国直接发生战争,这个地区注定会成为主战场。不过齐军还是决定进攻魏国后方,又间接救援赵国。而到了第二阶段,魏国在东西两侧的地缘压力之下,已经无力称霸了。因为从中央之国的整体地缘结构来看,魏国是典型的四战之地。

贰 冷眼坐看世间纷争

齐魏之间发生大战,那是早晚的事,并且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向东扩张的魏国,与向西渗透的齐国,谁都不肯放弃肥沃的华北平原,平分就更不可能了,有谁愿意自己身边卧着一个和自己实力差不多的对手呢?只不过两场战役的起因都不是因为两国发生了直接的地缘碰撞,而是因为魏国与赵韩两个兄弟之国翻脸了。而这两次三晋的内部矛盾都是由魏国挑起的,分别是魏国在前354年围困赵都邯郸、前342年进攻韩都新郑。三晋的决裂并不算意外,三国之间犬牙交错的地缘形势,任谁都不会感到舒服,而由魏国率先发难则是实力的体现。先对付赵国,根本原因则是因为魏国那次是以失败告终的,因为谁都看得出,无论赵国是否在暗中捣乱,魏国退出中山国,最后的受益者都是赵国。这次魏国决定不再实施蛙跳战术,步步为营,以蚕食之术统一整个河北平原。

当赵国受到魏国攻击时,他们还没有沿漳水一线修筑长城。因此实力占优的魏军很快包围了邯郸城。在赵人受围一年之后,支撑不下的赵国人决定寻找外援。而他们这时最能指望的,就是在魏国东侧的齐国。

齐魏两国的主要接触区是在西“河济平原”,两个国家基本平分了这个三角形的“四战之地”。如果齐魏两国直接发生战争,这个地区注定会成为主战场。不过如果齐国想直接救援赵国的话,他们其实可以向西越过黄河直接进入赵国境内。从齐国在河济平原的军事重镇“高唐”邑到赵都邯郸,距离并不算太远。不过齐军还是决定进攻魏国后方,又间接救援赵国。这种战术当然是很成功的,否则“围魏救赵”也不会成为经典战术。既然齐军选择了进攻魏国,那么双方的地缘接触区——西“河济平原”自然就成为了战争爆发的焦点。而齐军所攻击的地点,则是一个叫作“平陵”的魏国城邑。(www.guayunfan.com)

桂陵之战的胜利,对于华北平原的地缘格局有着重大影响,一是能够暂时延缓魏国继续做大做强;二是保全了赵国,使其继续在北方牵制魏国;三是提升了齐国的地位与声望,使齐国有信心和勇气参与中原的争霸。魏国这次虽然失败了,但并没有伤及它的元气和地缘政治形势,这当然就没有从根本上削弱魏国的实力。齐国虽然一击成功,但它却没有实力在桂陵一带建立自己的据点。双方还需要有一场新的较量,来确定这个地区的“主人”,而这场更具标志性的战役,就是“马陵之战”。

马陵之战是在桂陵之战之后十二年爆发的(前342年),事情的起因和桂陵之战如出一辙,就是魏国又发动“侵略战争”了,只不过这次的对象换成了韩国。虽然由于两国犬牙交错的地缘格局,两国之间的依存度的确比其他国家要高些,但这并不代表魏国没有灭韩的野心。特别是魏国在北线一统河北平原的企图失败,西边的秦国与南边的楚国都十分强大,魏国人只好拿弱小的韩国开刀。

韩国的实力,在战国七雄中是最弱的,这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有较好防御性的国土,土地的质量不行,比如地势崎岖、易守难攻的上党地区;土地质量好的地方,防御力又差了些,比如总是成为地缘博弈焦点的原郑国的土地。因此韩国的生存,依赖“术”治的思想比较严重。这个“术”的含义,既有技术,也有战术,说穿了就是抱着人定胜天的理想,希望靠对地缘关系施加影响,来改变自己的地缘劣势。这种“以术补略”的方法,虽在历史上经常为人所诟病,但如果处在韩国的地缘位置上看,这却是最好的选择。因此,想进攻韩国的话,经常会发现,“你不是和一个人在战斗”。而这一次为韩国出头的则是齐国。当然,齐国人愿意出头,当然也有他们自己的诉求。当年的“桂陵之战”的确让魏国吃了个大亏,也维持了华北平原的地缘均势。但那场伏击战只是个下马威,还不足以让齐国从魏国手中抢到老大的位置,因此齐国人找机会再与魏国较量一次,最好能使魏国元气大伤。鉴于齐军的战斗力暂时还无法超过魏武卒,所以正面对战的战术是不可取的,需要有合适的战术来辅助。只是这一次的办法,从表面上看和桂陵之战并无二致,只不过这次应该称为“围魏救韩”。

然而,齐、魏、韩三国的地理位置是呈线性排列的,而不像齐、魏、赵三国那样是一个三角形状,因此桂陵之战那样围点打援的战术就不怎么适用了。因为,即使齐国再一次借道宋国快速插到大梁城的东侧,他们也绝无可能在韩都新“郑”与大梁之间设伏。而进攻新“郑”的魏军则可以在齐军偷袭之后迅速回军。因此,齐军如果不希望与魏军正面对抗的话,他们在魏军回师大梁后,所能做的就只有后撤。但无论是以救韩的目的也好,还是出于与魏国争霸的目的也好,齐军都需要与魏军展开一次决战,消灭魏国的中坚力量,否则魏国在赶走齐军之后很可能会回师继续攻韩。这是因为魏国这次的战术目标并不是齐国,逼退齐军便已经达到目的了,对于魏国来说,征服韩国的战略意义远大于打败齐军,可以让魏国有希望从南线将国土连成一片。而这个过程中所要遇到的难度,也要低于灭齐。

由于这些原因,齐军在佯攻大梁之后要做的,就是诱使回援的魏国主力进入齐军的伏击圈。当然,如果齐国人有信心在魏国境内,特别是大梁城下解决战斗,当然就不用这么费事了。不过,孤军深入的齐军,如果把战斗变成持久战的话,即使有宋国的支援,在尚属强大的魏国面前,也是没什么胜算的。要将魏军引入包围圈其实并不容易,因为上一次的失败一定还让魏军记忆犹新,除非齐国人有办法让魏国人感觉到,他们的战争力根本经受不住一场接触战。

这两场战役,对于战国的整体地缘结构有很深的影响。战国的第一阶段,算是魏国独大,或是魏国独立对抗东、西诸国的时期。而到了第二阶段,魏国在东西两侧的地缘压力之下,已经无力称霸了。这其中具有转折性的战役,就包括齐魏之间的这两场战役。除了这两场战役以外,魏国在西线同秦国的战争中,也开始战略性后撤。如果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魏国在这一时期,同时在东、西两线遭遇失败,并非偶然。因为从中央之国的整体地缘结构来看,魏国是典型的四战之地。虽然最初凭借晋国丰厚的遗产,有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感觉,但终究难以持久。在战国诸国通过兼并、内部整合重新达成均势后,魏国四面受敌的地缘劣势就开始显现出来了。而齐、秦两国作为东、西两端的大国,也是地缘结构相对最稳定的国家,作为魏国霸业的终结者也是大势所趋。至于那些战役本身,又或领导者是谁并不是最重要的。

在魏国感觉到已经无力称霸时,它首先想到的是和自己争霸中原最大的敌人——齐国达成联盟,因此魏国得承认齐国具有“王”的地位。当然齐国也清楚自己没有独立称王的实力,因此也承认魏国为王国。双方达成此意向的地点就在泗水东岸的“下邳”,也就是当时的所谓“徐州”。由于这次政治会议,中心内容是齐、魏两国互相承认对方的王国地位,因此也被称之为“徐州相王”。需要说明的是“徐州”这个概念,根据“天下九州”的划分标准,所谓理想当中的徐州主要包括泗水流域。而在徐州真正成为行政单位后,它的治所所在地,往往也就被称之为“徐州”城了。只不过这些城邑意义上的“徐州”都是在泗水两侧罢了。

下邳这个地方,最初是由邳国控制的。这些带有部落性质的东夷小国,最终都成为了大国兼并的对象。而“徐州相王”时,下邳已经为齐国直接控制了。魏国选择在此与齐国达成称“王”的共识,实际上是认可齐国的实力已经反超魏国了。既然已经无力打败这个对手,和最大的敌人结盟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徐州相王是发生在公元前334年,我们也可以认为这个时间点是战国第二阶段的开始。从表面看来,齐国像是有从魏国手中接过霸主地位的迹象。但这个时期,各主要诸侯都已经通过兼并周边的小国增强了实力,齐国很难形成独霸的局面。因此在徐州相王后不久,魏国又与赵、韩、中山、燕四国搞了个“五国相王”,目的就是把水搅混。既然大家都是“王”,也就无所谓谁大谁小,一场更为激烈的兼并混战,正式拉开序幕。

魏国在魏文侯时期的李悝变法,使其成为战国初期的最强国。公元前356年,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也开始强盛起来。这年齐威王登基,也开始在国内进行大刀阔斧的政治改革,使得国势又逐渐强大起来。这时,中原地区除了中部的强魏之外,东西又出现了强齐和强秦。至此,魏、赵、韩、齐、秦等国经过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全部转变为中央集权制国家。楚国在楚悼王时期任用吴起所进行的一系列变法改革,虽然没有取得很大效果,但却成功地保住了原来的强国地位。当时的燕国也开始在战争中渐露头角,于是,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凡是经过改革的国家,就其国内情况而论,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而为了夺取更多土地和人口以及租税,七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战争规模也越来越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