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壹春秋无义战

壹春秋无义战

时间:2022-11-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壹 春秋无义战经过桂陵、马陵两场战役,庞涓终于在大树下被万箭穿心,使孙膑报了刖足大仇。可我们不要忘记一句话“春秋无义战”,如果说春秋那样还讲究礼仪的时代就已经“无义战”了,那么战国这个以兼并他国为主流的时代还会讲什么“江湖道义”吗?无论在资历上还是实力上,齐国都是战国时首屈一指的国家。于是,继承了晋国核心遗产的魏国,理所当然地被齐国看成是头号对手。

壹 春秋无义战

经过桂陵、马陵两场战役,庞涓终于在大树下被万箭穿心,使孙膑报了刖足大仇。然而齐魏之间的战争,只是因为这两位同门师兄弟间的仇怨引起的吗?这恐怕只是众多原因中的一个。也就是说,齐魏之间的战争,就算没有庞涓和孙膑来导演,也迟早会爆发。

但我们也看到,齐魏之间并没有直接爆发战争,而是魏国先打赵国后打韩国,两国抵挡不住迫不得已向齐国求救,齐魏之间才起了冲突。从表面上看,齐魏之间爆发战争的原因是偶然的,而且从历史上看,魏国建立后四处征战,却唯独没和齐国爆发过严重的冲突,两国邦交还甚好,魏文侯甚至还帮助田氏取得周天子的封侯。可以说,齐魏两国手足情深。那这样的两个国家难道会拼个你死我活、欲除对方而后快吗?

可我们不要忘记一句话“春秋无义战”,如果说春秋那样还讲究礼仪的时代就已经“无义战”了,那么战国这个以兼并他国为主流的时代还会讲什么“江湖道义”吗?(www.guayunfan.com)

事实上,齐魏之间早就开始明争暗斗了。只不过魏受韩赵的牵扯,齐国忙于内讧,两国才保持着看似牢固实则脆弱的和平。

无论在资历上还是实力上,齐国都是战国时首屈一指的国家。虽说战国初期齐国发生了一场混乱,但“田氏代齐”后国内政局趋于稳定,再加上齐威王与齐宣王父子两人的励精图治,这时齐国的实力已不输于战国初期第一强国——魏国。

在地缘政治上,齐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也没有太大的变化。齐人在河济平原的主要对手也还是来自山西高原“晋人”,只不过当年的劲敌“晋国”已经分裂为三个同级别的敌人了。于是,继承了晋国核心遗产的魏国,理所当然地被齐国看成是头号对手。

魏国不仅是齐国的劲敌,在战国前期,魏国挟晋国之余威,东征西讨,已经成为了战国诸侯中的最强者,几乎打遍了所有对手。即使是后来一统天下的秦人,也在魏国面前吃尽了苦头。因此齐国如果想在华北平原有所作为的话,首先就必须将魏国打压下去。

“桂陵之战”发生在齐威王继位后的第三年(公元前353年),是齐国为了救援被魏国围困的赵国,而实施的一场围点打援的伏击战。其实仅从“围魏救赵”这句成语的字面意义,我们就能够了解齐国的战术了。

“桂陵之战”和在其12年后发生的“马陵之战”,之所以成为经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里面存在的颇富戏剧化的剧情,由同一位老师——鬼谷子带出来的两个徒弟:庞涓和孙膑,将齐魏两国的政治利益博弈,演绎成了一场“兄弟”恩仇录。

在齐国向位于其西部“河济平原”渗透时,作为晋国继承人的韩赵魏三国自然也不会放弃这块“肥肉”。且不说当时晋国已经渗透至此,单是韩赵魏稳固住在河北平原的统治地位后,再南进中原时,就必须通过这块三角形的“河济平原”。在这种情况下,齐国如果执意要把头伸得太长,河北平原上的“三晋”当然不会坐视不管。

卫国经过列强们的轮番侵蚀,在战国中期以后,只剩下濮阳城了,而且还处在强大的魏国的包围之中,因此我们在地缘政治舞台上基本可以无视它。而三晋中的另两个领衔主演——赵国和韩国,就不好无视了。基于地缘位置的关系,赵国无论是在山西高原,还是华北平原,都是主力向北发展的。因此当赵国将地缘扩张的重心移向华北平原后,其北部的中山国就成为赵国的主要发展对象。而当赵国也向东面自然渗透时,与赵国在华北平原的核心区所平行的“河济平原”,必然成为赵人的渗透方向。不过,齐国人自春秋之时就已经开始这一地区的经营。他们甚至早已越过汉志河,向那几块黄河故道之间的“河间”地区渗透。而东河济平原之于赵国,又不像西河济平原之于魏国那样重要,因为魏国需要它连接自己在河北平原以及中原的土地。因此赵国基本的定位,就是将齐人赶回东河济平原,以让汉志黄河成为齐赵之间的地缘分割线。

虽然赵国对东河济平原的兴趣不大,但并不代表赵人对西河济平原没有一点兴趣。毕竟入主中原是每一个诸侯的梦想。如果我们为河北平原上的赵魏两国划定边界的话,那么邯郸之南的那段漳水则是一个明显的地缘分割线(赵国后来在此修建了“赵南长城”)。而漳水在摆脱禹贡黄河之后,并没有就此一直向东,而是沿着禹贡河道的方向北流入大陆泽,然后再东流的。如果让赵国就此完全以漳水作为魏赵两国的地缘分割线,将意味着赵人要放弃大片漳水、黄河之间的土地,赵国人当然不愿意放弃这些土地。更何况,如果魏国寄希望于完全以漳水作为二者的地缘分割线,也无法在赵齐两国的夹击下,保有漳水、黄河之间的那条突出地带。这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魏国的重点在于西线的渭河平原,以及东线的中原地带,而向北部的渗透,在灭中山国那次失败的尝试后,就不再抱有任何幻想了。

因此我们会看到,魏赵两国在河北平原的地理分界线,大致还是沿着漳水刚出太行山时的东西走向,一直到黄河。这种地缘格局则意味着赵国在河北平原的控制区,与西河济平原也有接触。而赵国的地缘中心——邯郸城,与西“河济平原”北部的直线距离也很近。

至于说韩国,基于它在中原的西侧,以及河北平原的南部都有领土,而且是韩国最为重要的核心区,因此韩国人也希望能够在西河济平原上占有一席之地,作为其核心地区的屏障。

虽然赵韩两国分别在两端向西河济平原渗透,但齐魏两国才是西河济平原竞争的主力。

公元前350年前后,历史进入了战国中期。划分这段历史最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就是公元前334年发生的“徐州相王”事件。“徐州相王”,以及随后不久发生的“五国相王”,实质上就是各个诸侯国完全抛掉对于周王室本就假心假意的尊敬,不再成为周王朝的子国,而成为与周王朝并列的国家,并且真正以兼并为目的发动战争。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么多“王国”的出现的呢?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这场政治变化的主角是齐魏两国;而从领导者的角度来看,主角则是在徐州相王中加冕的“齐宣王”和“魏惠王”。因此也可以说是这两个在位时间分别为36年和40年的君主,共同将战国时代引领进了第二阶段。

战国前期或说第一阶段的特点,就是魏国东征西讨,独领风骚。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发生,一是因为魏国继承了晋国的核心遗产;二是因为分裂后的三晋虽然也是摩擦不断,但尚处在分家后的蜜月期,原则上还是能够达成战略同盟的。不过到了公元前350年前后,中原诸国的地缘形势发生了变化。在此之前魏国虽然凭借晋国留下来的丰厚遗产,以及强势的战术,在西线重新占据了秦国的河西之地,在东线又切入了中原腹地,并且在大梁设立了新都,甚至还曾经北伐中山,并取得成功,但这种两面甚至四面为敌的战略,不可能支撑太久。与此同时,西秦和东齐,都开始发挥自己的边缘优势,准备挑战魏国的霸主地位。

如果从人的角度看,秦国崛起的机会,是落在了两个人身上,一个是秦孝公,一个则是商鞅。现在重点是在东线,看齐国是怎么做的。在中古时期,地缘博弈的最后结果,通常都是通过战争来体现的。这一时期大大小小的战争有很多,其中很多又是互相关联的。但最关键的只有两场: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而这两场战役的主角都是齐魏,配角则是三晋中的另外两个成员:韩赵。

基于实力和地缘位置的关系,继承了晋国核心区域——河内之地的魏国,成为了三晋中在西“河济平原”扩张的主力。而两国博弈的结果,似乎又回到了当年邢卫两国主导西河济平原的时期。也就是说,魏国基本夺得了卫国当年在河济平原的领土。至于说那个没落贵族——卫国,其最后的地盘就只剩下都城的濮阳了。

关于卫国为什么一直没有被灭,一直以来都是个有意思又有争论的话题。打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这个小小的卫国就是处在龙卷风的风眼位置,但“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

不管怎么说,卫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声还是不错的,虽然曾把和自己同宗同族的邢国灭掉,却仍被称为“君子之国”。这个小国家出过很多有名的人物,文有商鞅,武有吴起,还有既会经商又会玩政治的吕不韦。这样一个人才辈出的国家,让它留下一座都城,对诸侯们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的。而想灭了它,则要承担非常大的风险。毕竟周边的大国都觊觎着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