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伍心纳天地

伍心纳天地

时间:2022-11-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伍 心纳天地伍 心纳天地任何学派的素质修养都是为它的特定目的服务的。心是神的处所,品德是神外在的表现形式,而能够培养神的地方,归之于道。所谓“道”就是产生天地的本源。万物所成,都是由天地生成,而包含万物进而化之为气。

伍 心纳天地

伍 心纳天地

任何学派的素质修养都是为它的特定目的服务的。鬼谷子的素质修养有两个目的:一是使心术通达,令智谋无穷;二是“四边威势,无不为”。

鬼谷子注重精气神的修养,在《阴符经》中写道:“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要强化人的精、气、神,就要效法五龙的变化之法。精神旺盛的人,身体中有很强的五脏之气。其中在五脏之气——神、魂、魄、情、志中,神处于主位。心是神的处所,品德是神外在的表现形式,而能够培养神的地方,归之于道。所谓“道”就是产生天地的本源。一切事物都是由“道”始,然后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所成,都是由天地生成,而包含万物进而化之为气。“气”先天地而生,它没有具体的形象,也没有特定的名字,我们就称它为“神灵”。所说的“道”,其实就是神明的本源,万物变化的起源,由此修德、养五气,这样人就能专心致志,从而获得一定的道术。所谓“道术”,就是人们能够自由地运用出入身体的气。人的身体总共有九窍十二舍,即人的各个器官如眼、耳、口、鼻、舌以及身体都是人与外界接触的门户,全部归于心灵掌控和管理。

由此鬼谷子总结出“人动我静,人言我听,知性则寡累,知命则不忧”以及“心平则仁义著矣”的提高素质修养的法则。若违背了这个法则,就如“草木之术不得时”,甚至是“江河无雨润泽之”。(www.guayunfan.com)

鬼谷子提倡“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故心气一则欲不偟,欲不偟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志,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职明矣。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培养自己志气的人,是因为自己思维还不够畅达。如果一个人心中有欲望,那么就会产生一种想法,使欲望化为现实。所以说,意志是受到欲求驱使的,欲望过多,就会使心力分散,意志也会变得相对薄弱,这样就会思力不畅达。如果心神专一,欲望就不会很多,欲望少了,意志力就不会衰弱,意志力不衰弱,思想就会畅达无阻。思想畅达则心气和顺,心气和顺,那么心中就不会烦乱了。因此,人对内要修养自己的五气;对外,要明察各种人物,修养自己的“五气”,这样就能够使自己的心情舒畅。了解他人,才能知人善任。如果我们想要任用人,那么一定要先知道他养气的功夫,了解他心气的盛衰。了解了他的心志状态,观察他的养气修志,观察他是否稳健,就可以判断出他才能的大小。

这就是鬼谷子的“养气修志”之道,这种清静无为、无欲无求、恬淡虚无的养生观,注重的就是素质修养,主张人们要保持乐观的养生之道,而在今天看来,它对人们的素质修养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鬼谷子在《阴符经》中提到:“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明荣,虑深远则计谋成;神明荣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意虑定则心遂安,心遂安则所行不错,神自得矣,得则凝。识气寄,奸邪得而倚之,诈谋得而惑之;言无由心矣。”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坚定意志就要学会养气。心情安详,思虑深远。心境需要平静,思虑需要深远。心境平静才会精神愉快,思虑深远才能计谋有成。心情愉快,思虑就不会乱;计谋成功,则事业就不可破坏。意志、思虑稳定,就会心境安详,心境安详,行为就不会出现什么差错。精神愉快就容易使精神集中。如果人的胆识、心气不能够在心中扎根,那么奸邪就有可能乘机而入,阴险狡诈的计谋也可以乘机而行,那样就会言不由衷,辩词也会变得苍白无力。

鬼谷子还讲求养德,即温养阴德。纵横家将道德修养放在素质修养的首位,有“德之为人,养神之所归诸道,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的理论。鬼谷子认为道德是培养人心、肝、脾、肺、肾五种脏器的根源,也是追求素质修养的根源,一个有良好素质修养的人,心境高远,不谋私利,便会精神内守,五脏安和,身体自然会健康长寿;反之,如果欲求过多,并且思虑过甚,就会造成神不守舍,日不得食,甚至夜不得寐,这样就会导致精神和躯体功能失调,变得意志衰弱。

所以鬼谷子针对此提出:“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静意固志,神归其舍,则威覆盛矣。威覆盛,则内实坚;内实坚,则莫当;莫当,则能以分人之威而动其势,如其天。以实取虚,以有取无,若以镒称铢。故动者必随,唱者必和。”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只有在旺盛的精神笼罩之下,才能将威力充分发挥。因此,只有志向坚定,思想安静,精神集中时,人的威力才能强大。这样,人的内部便充实坚定;内部充实坚定,发出的威力便没有谁能抵挡。没有人能抵挡,就能利用发出的威力震动别人,威势就像天一样宏大。这便是用坚实对付虚弱,用有威力对付无威力。这就好像将“镒”与“铢”相比较一样,相差悬殊。因此,只要一动必然有人跟从,一唱必然有人附和。

鬼谷子强调说:“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不修养心志,“五气”便不稳固;五气不稳固,思虑便不畅达;思虑不畅达,意志便不坚定;意志不坚定,反应便不快捷;反应不快捷,便会失去信心,心气就会虚弱;心气虚弱,便会失神丧志;失神丧志,便会精神恍惚;精神恍惚,“心”“志”“神”三者便不协调。鬼谷子将“言辞应对”强调在里面,就是因为一个人的成败,除了本身素质修养以外,还有个人所使用的游说艺术。而游说艺术最重要的就是他的言辞技巧的运用,如果他反应迟钝,用词不当,立马就会被人看穿,就会失败。根本的问题还是意志不坚定,不善于把握时机。

因此,鬼谷子主张:“故善思间者,必内精五气,外视虚实,动而不失分散之实。动则随其志意,知其计谋。势者,利害之决,权变之威。势败者,不可神肃察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所以,那些善于发现间隙和时机的人,必然在内部蓄积着五脏精气,在外能观察形势虚实。他行动时,也不会失去散发威势的实效,会紧紧抓住对方的思想意志,并及时了解对方的计谋。形势能够决定利害,也是权变并发挥威力的条件。威势衰败,则是因为不能集中精神去审察事物的结果。

势,就是威势。一个君主的基本任务,就是他必须树立自己的使命——怎样开创、经营和守护整个国家的整体利益。所以,他必须是一个具有决策力,并且具有一定谋略的人。他要有明确的方向,以及必须要这样做的理由,使得绝大多数人能与他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成就他的使命。而树立使命感,首先需要君主培养自己的威势。但并不是每一个君主都具有坚不可摧的威势,因此鬼谷子建议,君主必须要精心建立自己的威势,这样才能成为真正杰出的统治者。君主为什么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威势呢?如何有效地建立自己的威势?建立自己的威势有什么作用?这是鬼谷子在素质修养方面要讨论的重点。那么,君主应该怎样使得自己的威势坚实呢?鬼谷子说:“转圆者,无穷之计也。无穷者,必有圣人之心,以原不测之智;以不测之智而通心术,而神道混沌为一。”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像圆珠那样运转自如,指的是计谋没有穷尽。要使计谋无穷运转,必须有圣人的胸怀,用来圆满深不可测的智慧,以这种深不可测的智慧来通晓心术。自然之道神秘莫测,一直处在一种混沌的统一状态。

只有开阔自己的心胸,才能不怒自威,才能将自身的气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修身养性是一种境界,是人身内在的实质。纵横家在游说诸侯时,内在的品质往往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阴符讲的就是一种精神修养之术,注重内在品质的修炼。这是教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要专一,要时刻保持灵活多变、通达事理的头脑。同时,更要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保持清晰的思维,考虑事情的时候要心性通明,这样才有可能使得自己的谋略取得成功。

而善于用人的人,必然能够谦虚待人,能容纳别人的意见。领导者一定不能固执己见,要真心尊重人才,这样才能让他们能够忠心地追随自己。作为一个说客同样应该这样,做到大智若愚,虚怀若谷,该隐藏自己的锋芒时一定要学会隐藏,更要胸怀宽广,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眼界更开阔,从而将事物看得更透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