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命一如繁花谢尽

生命一如繁花谢尽

时间:2022-11-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生命一如繁花谢尽日本!它与我们的关系是如此的唇齿相依,又是如此的陌生疏离,那美丽的九州列岛就像是一个善变的女人,以她惯有的狡黠周旋于东西方之间,曾经一度与大中华帝国走得是如此之近,盛唐年代的蜜月时节如繁花谢尽,之后的疏离又是如此的遥远,如果说在这世界上确曾有一个民族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话,那么,必定就是他们。

生命一如繁花谢尽

日本!

一衣带水!

近在咫尺!

它与我们的关系是如此的唇齿相依,又是如此的陌生疏离,那美丽的九州列岛就像是一个善变的女人,以她惯有的狡黠周旋于东西方之间,曾经一度与大中华帝国走得是如此之近,盛唐年代的蜜月时节如繁花谢尽,之后的疏离又是如此的遥远,如果说在这世界上确曾有一个民族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话,那么,必定就是他们。

不仅仅是因为它距离我们太近,更是因为我们要弄清楚是一种什么力量使得这个小小的岛国能够崛起于残酷的国际竞争之中。(www.guayunfan.com)

日本!

至今我们还记得他们在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那令人胆寒的武士道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支持之下,这个不过是弹丸之地的小小岛国竟然将大中华帝国蹂躏了数十年——比甲午战争更早的时候,他们就在觊觎大中华那无尽的肥沃土地。

回顾战争为我们带来的苦难,往往会更加增添我们心中的疑惑——构成那岛国之民狂烈的武士道的内在精神,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

探究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得不接触到另一个或许会令我们窘迫尴尬的现实——促动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形成的,恰恰是一些我们所熟悉或是陌生的东西。

譬如说——最为我们中国的知识分子所憎恶的程朱理学。

有关程朱理学,这是我们必须要在这里提到的话题。这门思想体系自周敦颐建立“心性义理”基础以来,历经张载、大程、小程至朱熹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这就是以“修身慎独”为主体的程朱理学。

但是这门理论体系从一开始就不见容于中国的传统思想体系——以秦桧为首的宋室朝廷对程朱理学进行了残酷的打压,程朱门人被迁徙流放,死于异途;科举考试禁止录用理学门人;年近80的朱熹被恶毒的谣言谤语缠身,临死之时,他仍然在修缮《大学》一书。

此后理学沉沦,再不见容于士林,直到理学弟子纷纷在抗金前线效死于国家,程朱理学这才渐渐恢复了它的光彩——但是此后,程朱理学被视为神圣而不可动摇的“国本”,朝廷将士人学子用来修身克己的条规扩大到全社会——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了。

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将有志之士修身克己的思想强加于大众,最终彻底让我们失去了理学的本质。

即使是今日,理学在我们之中仍然遭受着种种责难。

但是在日本,程朱理学却登堂入室,构成了武士道精神的核心思想体系。

那么日本人拿被我们自己批倒批臭的理学用来干什么呢?

很简单,日本武士被要求遵守“忠诚、廉耻、信义与俭朴”等美德,这个要求最初发轫于镰仓幕府的后期。

到了德川幕府时期,日本的儒家学者将武士道理论系统化、规范化,在这个过程中再将一个灵魂思想赋予武士道精神,最终形成了整个武士社会的操守典范——但是,日本人在疯狂地将中华文明及思想组装在他们自己的社会体系之中的时候,却从来不拿我们那些说不出口的东西,比如说女人的小脚,再比如说太监,这些糟粕玩意儿,日本人留给我们自己玩,他们只要最好的东西。

正是程朱理学,让日本人获得了他们的武士道精神。

同样是这个程朱理学,我们却得到了桎梏女性的“恪守妇道”,而理应承担社会责任的男人却“逍遥道外”。

接下来一个问题,日本武士道体系中的灵魂思想是什么?

这个说出来仍然会令我们汗颜——实际上,在日本人的名武士排行榜——日本人管这个东西叫“本朝武士之签”——排前两名的,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名字。

猜一猜,在日本“本朝武士之签”上名列第一的是谁?

说出来你会大吃一惊——文天祥!

没错,这个文天祥,正是我国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他在元兵南下之际独力扶持垂危的宋室江山——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那慷慨激昂的正气之歌,将永远是我们民族文化中最具价值的部分——也是日本人的,他们就这样将我们的民族英雄供奉在他们的心目至高之处,考虑到时代的特色,我们知道那时候日本人确曾认为他们是我们之中的一部分。

陆秀夫是“本朝武士之签”排在第二的人物,但是,或许我们应该为此而羞愧,这个人物恰恰是我们之中的许多人所陌生的——他是与文天祥同时代的孤臣,是南逃的宋室最后一个小皇帝的老师,在遭元兵围困之际,他义无反顾地背负着小皇帝投海自尽——全忠全节,义烈千秋!

还有一件事——这件事是众所周知的日本篡改教科书事件——实际上,日本人篡改教科书并非始于今日,早在明治维新时代,当日本人渐渐强大起来的时候,他们就曾干过这种事。

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教科书,文天祥、陆秀夫的义烈故事一直是书中的主要内容,只是由于腐败的清政府将中国人的民族气节蹂躏殆尽——强权统治者对如文天祥等人的义烈忠勇是不感兴趣的,他们需要的只是毫无骨气的奴才——而后日本人的民族意识渐渐增强,武士道所奉行的楷模才转向以他们本国人为主。

构筑日本武士道精神的第三个思想来源,同样也是被中国的皇家权力赶出去的本民族精神中最为宝贵的东西——禅!

禅学兴起于中国的汉末,它是人类智慧之中最为精妙的艺术表现形式——一种参透人生终极意义的原逻辑思维——这种至高的智慧到唐宋发展至顶峰,但自明朝始,就受到了朱氏王朝的取缔,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为禅僧立下“寺规”,禁止寺僧在禅学方面过多地思考与创造,并将僧舍设为大监狱,不允许禅僧踏出寺门半步,否则的话——朱元璋亲自颁下法令,对走出寺庙的游僧,各地百姓可群聚而殴之,打死勿论。堂堂的一个政权竟然煽动百姓利用暴力的行为与宣扬这种暴动思想,所以这个王朝遭遇到它所特有的“流寇”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从明朝开始,中国大批的禅师僧侣不得不踏上了逃亡之路——他们登舟入海,远遁日本,从此禅学一脉在日本落地开花,不仅仅是日本,还有韩国,事实上,欧洲人最初获得这一伟大智慧思想是来自韩国——不论是韩国还是日本,我们还记得他们经济飞速增长的奇迹,而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原因是什么了。

禅学思想在满清入关之后,被清世祖彻底扼杀,而雍正唯恐这一扼杀不彻底,竟自创出离奇之至的“雍正禅”,他把这个怪东西交由王公大臣们修炼,据说是立竿见影,才不过半个月的功夫,已经有许多大臣“悟得禅机”,体会到了只有雍正皇帝本人才是世间唯一的佛的“深刻道理”。

当中土的统治者处心积虑地扼杀民族智慧的时候,禅学思想却在日本落地生根了。

再没有人能够像一个武士那样洞悉生死的秘密——生命终如繁花谢尽,留下来的,唯有永远的武士传奇。

就这样,日本人以中华的儒学及佛学为基本框架,融进其“日本特色”的幕藩体制,最终开创出支撑武士道整体行为的思想体系——武士道。

重视荣誉更甚于生命!

重视过程更甚于结果!

日本人最终得到了他们所需要的。

但这还不够——他们还需要一个更为宏大而深厚的民族潜意识情绪,从而将武士道精神传承并发扬光大。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在这一点上,日本人的所作所为并没有让他们自己失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