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一条鞭法提效率

一条鞭法提效率

时间:2022-11-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条鞭法提效率明朝中后期以后,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朝政的腐败直接加剧了外患的威胁。而明朝一开始由于军备废弛,根本无力抵挡,幸而最终由戚继光等人率兵将其扫平。由于当时明神宗年幼,无法处理朝政。

一条鞭法提效率

明朝中后期以后,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在政治上,明朝中期以后,屡出昏君。明武宗(公元1506-1521年在位,年号“正德”)整天忙着在“豹房”里面吃喝玩乐,还经常到处巡游,将朝政统统交给宦官刘瑾处理;明世宗终日忙于炼丹,任用奸臣严嵩为相,朝政一片黑暗。皇帝不争气,大臣们也整天忙于结党营私,争权夺利,导致朝政日益败坏,行政效率低下。

朝政的腐败直接加剧了外患的威胁。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北方蒙古人的一部瓦剌人南下进犯,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亲率大军北征,结果在土木堡被打得大败,明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此后瓦剌人进攻北京,遇到了于谦领导的明朝军民的坚决抵抗,才落荒而逃。嘉靖年间,日本的武士、海盗、商人等与中国沿海的奸商勾结,组成了“倭寇”,屡屡骚扰我国东南沿海,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而明朝一开始由于军备废弛,根本无力抵挡,幸而最终由戚继光等人率兵将其扫平。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蒙古土默特部的首领俺答汗率兵大举进攻,一直打到北京附近,奸臣严嵩不仅不积极抵抗,反而纵容手下将领仇鸾杀良冒功,俺答汗饱掠而归,由于此年为农历庚戌年,史称“庚戌之变”。

除了外患之外,经济上的问题也不容乐观。在经济上,不仅官僚地主大肆占有土地,就连明朝的皇帝们也纷纷下令组建“皇庄”,以国家的名义掠夺农民的土地,导致明朝的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很多农民在失去土地之后,流离失所,为了生存被迫起义。虽然这些起义陆续失败,但是给明朝的统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与此同时,由于皇族人数极具膨胀、对外战事不断等原因,明朝中期以后,国家开销日益增加,导致财政日益困难。到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国家的太仓里面的存银只够三个月的开支。此外,明朝中后期以后,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繁荣,江南地区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赋役制度仍然延续的是明朝初期的制度,这与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很不相符。

面对千疮百孔的国家局势,越来越多的人提出了变革的主张。其中,一个叫作张居正的官员越来越得到大家的注意。张居正是嘉靖年间的进士,很早就对国家政治有着自己的见解与看法。有一天,在面见明穆宗(公元1567-1572年在位,年号“隆庆”)的时候,明穆宗问他对时局的看法。张居正说:“恕臣直言,大明江山如今的状况,实在是不容乐观。打个比方,就好比是将要垮塌却还没有垮塌的房子一样。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雕梁画栋,光鲜亮丽,但是里面早已朽烂不堪。陛下就好比是这房子的主人,而臣等就好比是修补房子的工匠。如果工匠没有发现问题或者发现了不说出来,这是工匠的过失。可是如果房子的主人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不愿意听从工匠的建议对房子进行修补,反而以为这是没事找事的话,那房屋的坍塌,恐怕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明穆宗听了张居正的话,触动很大。他对张居正说:“朕绝不愿意大明江山毁在自己的手里,否则朕怎么对得起大明的列祖列宗?!朕想问一问爱卿,如今我大明朝面临的问题,究竟有哪些?”张居正说:“微臣以为,当今的朝廷弊病很多,有很多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积重难返。臣觉得这里面最关键的问题有这么几个:首先是宗室贵族的问题。当年太祖皇帝赐予皇族宗室们高爵厚禄,这体现了国家的恩泽,本来无可厚非。可是眼下宗室的人数越来越多,国家要给予的钱粮也与日俱增,财政早已不堪重负。除此以外,有很多宗室在地方横行霸道,欺压良善,地方官无可奈何,老百姓敢怒不敢言,民怨沸腾。”(www.guayunfan.com)“对这个问题朕也有所耳闻,”明穆宗说,“爱卿有什么办法吗?”张居正说:“微臣以为,除了对宗室的不法行为要严加打击之外,还要允许宗室从事经商、务工、务农和参加科举考试。虽然宗室中亲王、郡王的生活依然不错,可是爵位较低的宗室的俸禄根本不够花,有的甚至只能变卖祖宗的田产过日子。臣以为,必须要解除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让宗室们能够自食其力,这样既能减少国家的开支,又可以解决宗室的问题。”

“爱卿所言甚是,”明穆宗点点头说,“那另外几个问题呢?”张居正说:“第二个问题是官员冗杂,第三个问题是效率低下。这两个问题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正由于朝廷的官员太多,人浮于事,互相推诿,所以才会造成效率低下。臣平时经常听说这样的情况:有时候上级给下级传达一件命令,下级官员接到以后,就会丢到一边,说:‘上面不要逼得这么狠嘛!过两天再办!’而一旦国家要动员全国的力量办一件事情,也会有些官员说:‘国家干嘛这么着急啊!就不能缓一缓吗?’陛下想一想,办事效率是朝廷能够正常运转的根本所在,如果每个官员都这样三心二意地处理手头上着急的事情,朝廷的命令还怎么下达到地方?陛下还如何治理国家呢?”

明穆宗问张居正应该怎么办,张居正说:“除了裁掉一些不必要的官署之外,微臣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实行‘考成法’。所谓‘考成法’,就是通过加强对官员们的问责,来促使他们尽快完成手头的工作。具体做法是:六部和都察院要将所有的国家事务,按照轻重缓急依次编订成册,一式三份,除了一份留存之外,另两份交给六科和内阁。每项事务都要规定完成的期限,每完成一件,就要在六部和都察院的本子上登记出来,六科也要在每个月底将完成的事情注销。而对于没能按时完成事务的官员,要按照规定严加处分。对于办事得力的官员,也要大加表彰,甚至破格提拔。这样一来,就没有官员敢办事拖沓了。”

听了张居正对这些问题的阐述,明穆宗对他更加器重。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六月,明穆宗任命张居正为内阁首辅。不久,明穆宗去世,他的儿子明神宗(公元1573-1619年在位,年号“万历”)即位。由于当时明神宗年幼,无法处理朝政。而张居正深受明穆宗器重,又是明神宗的老师,自然是大权独揽。在这样的有利条件下,从隆庆末年到万历初年,张居正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对明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其中政治上的改革,基本上是按照上面所说的“考成法”等方法进行的,下面我们主要讲一讲张居正在其他方面的改革:

第一,在外交和军事上,与俺答汗通贡和好,任用良将镇守边疆。当时俺答汗对明朝的北部边界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屡屡率兵进犯。俺答汗的进犯,固然是在游牧民族掠夺性驱使下的结果,但是也是由于他想与明朝互通有无这一目的使然。原来,蒙古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明朝生产的粮食、布帛、茶叶、铁器等等。从明朝初年起,双方一直通过通贡贸易这一方式来互通有无,即蒙古人定时来到明朝进贡,双方利用这一机会进行贸易。此外双方还在边境上通过市场来进行贸易。但是由于双方的关系时好时坏,所以通贡贸易也不稳定。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开始,由于暂时统一蒙古的达延汗与明朝发生矛盾,大规模南下烧杀抢掠,双方陷入对抗的局面,通贡贸易也暂时停止。

嘉靖年间,蒙古土默特部俺答汗的势力崛起,这时候蒙古人对明朝产品的依赖度大大增强。这使俺答汗意识到,不能再与明朝对抗下去了。因此他一改前人的政策,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起,多次派出使者向明朝请求恢复通贡贸易。但是由于双方毕竟敌对时间已经长达将近半个世纪,明世宗对俺答汗的请求顾虑重重,不仅拒绝了他的请求,甚至将他派来的使者杀死。俺答汗勃然大怒,继续进犯明朝,给明朝施加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与蒙古人恢复通贡贸易的必要性,张居正等人也积极要求皇帝答应俺答汗的请求。而明朝迫于俺答汗的军事压力,态度也在不断地发生转变。终于在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俺答汗的孙子因故逃亡明朝,明朝不仅没有杀死他,还给予他优厚的待遇。俺答汗得知这一消息十分感动,双方以此为契机进行了谈判。终于,在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明朝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双方和好,恢复通贡贸易与互市。史称“俺答通贡”。

俺答通贡的实现,不仅使北方的老百姓免受俺答汗部众的侵扰,而且促进了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此外,由于不必防范俺答汗的进犯,因此明朝省下了一笔巨大的国防开支,财政紧张的状况也得以缓解。而由于双方的大规模对抗减少,因此张居正建议,取消北京附近百姓为朝廷的太仆寺养马的劳役,只需要交一定的钱即可,这样老百姓的负担也得以减轻。

但是,由于俺答汗并没有统一整个蒙古,蒙古的其他部落仍然经常南下进行掠夺。与此同时,东北的女真人的势力也日益兴起,不断进犯辽东地区。明朝的国防压力依旧巨大。于是张居正等人任命抗倭名将戚继光镇守蓟镇(明朝的军镇,在今天津、河北北部一带),防范蒙古人。还任命李成梁镇守辽东(明朝的军镇,在今辽宁一带),防范女真人和蒙古人。在张居正等人的支持下,这些将领拥有很大的自主权,可以与当地官员配合,因此在保卫边境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外,张居正等人任命殷正茂和凌云翼先后主持两广军务,平定了两广地区的土寇,稳定了当地的局势。经过张居正等人的整顿,明朝的外患威胁得到很大的遏制,也有利于为社会生产提供良好的环境。

第二,经济上,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明朝中期,黄河发生了一次大改道,占用了淮河下游的一段河道,由原先从山东地区入海,改从淮河的入海口入海。这样一来,淮河的出海口被夺取了,黄淮一带的很多地方变成了一片汪洋,许多良田和房屋被淹。此外,这一带还靠近运河,洪水一旦泛滥,直接关系到朝廷的物资运输,更威胁到位于今天安徽凤阳的明太祖的祖陵。所以明朝对治理黄河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是效果不佳。张居正执政时期,也为治理黄河的问题犯愁。有道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就在张居正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治水奇才横空出世,他就是潘季驯。张居正赶忙将他找来,询问他有关治河的事宜。

潘季驯问张居正说:“请问张大人,您觉得治理黄河应该从何处入手?”张居正说:“在下不才,只觉得应该加强堤坝的修筑,一旦发现堤坝有缺口,就要赶紧堵上,以免堤坝彻底崩塌,造成洪水泛滥。”潘季驯哈哈大笑,说:“我就知道张大人会这么回答我。敢问张大人,您难道忘了大禹治水的故事了吗?上古时期洪水泛滥,大禹的父亲鲧被舜帝任命为治水官,可是鲧只知道一味地防堵,甚至用上了舜帝给他的永远会向上生长的息壤。结果洪水高一寸,息壤就高一寸,双方陷入恶性循环,水患并没有得到根本治理,鲧也因此被杀。”

张居正也笑笑说:“我也知道阁下会拿大禹治水的故事来教育我,还知道大禹是通过疏通的办法来治水。可那毕竟是上古时期的传说,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再说如今黄河泛滥的区域地势复杂,哪里是想疏通就能疏通的?莫非先生有什么好办法?”潘季驯说:“看来大人不是纸上谈兵之人,那在下也打开天窗说亮话,在下的对策就是八个字:‘筑堤束水,以水攻沙’。”听到这八个字,张居正眼前一亮,让潘季驯接着说下去。

潘季驯侃侃而谈:“黄河之所以为害,水量大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河水中的泥沙。因为泥沙是会沉淀的,日久天长,河床越来越高,河面也越抬越高,堤坝承受不住,于是就会崩溃,造成洪水泛滥。寻常人只想着修筑堤坝,却不去想治理河床,更不想着对付泥沙的问题,这无异于扬汤止沸。”

“那请问阁下,您准备如何釜底抽薪呢?”张居正问。“既然泥沙是造成河床增高的罪魁祸首,”潘季驯说,“那么就要遏制泥沙的沉淀。为此,在下准备修筑三道堤坝:首先是缕堤,它的修建会使河道变窄,这样一来水流会变得湍急,不仅泥沙不容易沉淀,而且可以对下游的河床进行冲刷,这样就能有效解决泥沙沉淀的问题。此外还有格堤与遥堤,负责防御洪水。这样一来,泥沙沉淀的问题解决了,而且也能应对洪水泛滥的问题。”

张居正拍案叫绝,很快任用潘季驯负责治水事宜。而潘季驯也没有让张居正失望,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堤坝修筑完成,黄河与淮河实现分流,洪水泛滥的情况得到很大遏制,许多被淹没的土地重新变作良田,也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正常进行。

除了治理黄河以外,张居正在经济方面的另一大改革就是推行新的赋役制度——一条鞭法。这也是张居正改革中的重头戏。在明朝初年的赋役制度中,田赋的征收基本上按照唐代两税法,分为夏、秋两季征收。如果征收的是米麦的话,就成为“本色”;如果征收的是其他物品的话,就称为“折色”。除此以外,在某些时候的某些地区也会征收金银。

明朝初年,徭役分为里甲正役、均工夫役和杂役三种。明朝初年在地方推行了里甲组织。每一百一十户为一里,其中缴纳税粮最多的十户人为里长,剩下一百户分为十甲,每甲的十人要轮流担任甲首。里甲组织除了要负责基层的管理之外,还要负责里甲正役的安排。具体的安排方法是:每十年为一轮,每年由一位里长带领当值的甲首服役。均工夫役是指各地方根据土地的面积,每一公顷要向京城派一名丁夫去服的劳役。土地的拥有者可以亲自去服役,也可以雇人去替自己服役。杂役则是各个地方衙门的差役,由各户按照户等的多少来承担。

由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明太祖这套赋役制度,基本上还是适应于传统的自然经济的。但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套制度逐渐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伴随着土地兼并和农民逃亡,这套制度也越来越执行不下去,从而影响了国家的收入。因此到了明代中期以后,各地开始陆续做出一些变动。比如应天府、浙江、广东等地的官员,将里甲正役折合成银两,部分地摊入到田亩之中进行征收,不再让老百姓去服劳役。与此同时,不断有人提出建议将类似的方法推广到全国实行,但是没有成功。张居正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之上,于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将一条鞭法作为赋役制度,颁行全国,其中的主要内容包括:

1.田赋和徭役一律折合成白银进行征收。其中田赋中除了朝廷要求的那部分仍旧征收粮食之外,其他的全部按照征收白银。徭役原先都以人丁作为依据来征收,现在改为部分地以土地为依据来征收。这条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各地的标准不一,有的以人丁为主,土地为辅;有的以土地为主,人丁为辅;有的地方两者对半;有的地方全都摊到了田亩中去。但是总体来看,以田亩为标准乃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2.田赋和徭役折合成白银征收以后,由官府统一征收和押运。在明朝初期,在税粮的征收上实行的是“粮长制”。其中规定:以税粮一万石作为单位,将全国划为若干个区。每个区挑选一个纳税粮最多的地主当粮长,来负责征收该区的赋税,并要将该区的赋税运送到京城。这就产生了两个问题:首先,粮长们要负责将税粮征收后运往京城,而一旦税粮在运输途中出现损失,还需要粮长们自掏腰包赔偿给国家,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另外,粮长们经常利用手中的特权来对老百姓横征暴敛,甚至将自己应该缴纳的税粮摊派到其他人头上,老百姓苦不堪言。而改革以后,官府负责征收和运输赋役银,既提高了效率,也有利于减少剥削和压迫。

一条鞭法的实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在一条鞭法中,赋役银的征收是以土地为依据的,所以张居正在推行一条鞭法之前,要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清查全国土地。而许多官僚和地主,往往利用手中的特权,来隐瞒手里的土地面积,从而逃避赋税。因此张居正的命令严重触犯了他们的利益,所以招致了他们的愤恨。面对各种反对的声音,张居正说:“现如今,豪强地主广占田地,却隐瞒不交税,而把赋税都转嫁到贫苦的老百姓头上,逼得老百姓纷纷逃亡,最后损失的还是国家的收入。如果朝廷不能清查土地,还怎么能够增加收入,解决财政的困难呢?”最终他顶住压力,毅然完成了土地的清查工作,为实施一条鞭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条鞭法的实施,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赋役征银之后,农民需要把农作物变卖才能纳税,这就适应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明代中期以后,伴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白银逐渐成为中国的主要货币,一条鞭法中赋税的征收方式,正好适应了这一潮流。而且徭役折合成银两以后,总体来看是按照田亩来征收的,这样就减轻了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的负担,促进了社会公平。而且由于大量的土地被清查出来,地主逃税的行为得到沉重打击。而且经过一条鞭法的改革,赋役征收的程序大为简化,效率大大提高,也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一条鞭法不仅解决了当时的财政问题,也为后世赋役制度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经过张居正的改革,明朝的社会问题有了很大的改观,行政效率得到了提高,国家收入得到了增加,社会也更加稳定。但是由于张居正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不仅触犯了很多官僚地主的利益,而且他做事独断专行,因此遭到很多人的非议。在张居正执政期间,对他的攻击一直没有停歇。但是由于张居正得到了明神宗的两宫太后和大宦官冯保的大力支持,因而一直能够“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然而在张居正死后,亲政的明神宗对张居正当年对他严加管教怀恨在心,听信他人的谗言,抄没了张居正的家产,并将张居正的很多改革同人贬斥。而张居正的改革内容虽然有一部分被保留,但是很多被废除。加之明神宗也是一个二十多年不上朝的昏君,明朝又一天天衰落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