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导致的结肠癌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导致的结肠癌

时间:2022-02-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导致的结肠癌结肠癌有很多种,阿基诺夫人罹患的是哪一种结肠癌呢?许多类似的数据和相关迹象表明,腺瘤性结肠息肉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腺瘤性结肠息肉病患者的身体细胞中APC基因2份拷贝有1份是突变基因。这种由腺瘤性结肠息肉病发展而成的结肠癌,发病年龄在40岁左右,比一般结肠癌发病年龄早20岁。未经治疗的腺瘤性结肠息肉病患者,几乎都会发生癌变,平均在42岁死于结肠癌。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导致的结肠癌_名人基因密码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导致的结肠癌

结肠癌有很多种,阿基诺夫人罹患的是哪一种结肠癌呢?

结肠是大肠的一段。大肠包括盲肠、结肠和直肠。与一般恶性肿瘤不同,大肠肿瘤不是从一开始就表现为恶性,一般是先由正常黏膜上皮转变为腺瘤。腺瘤是腺上皮发生的良性肿瘤,表面呈息肉状或乳头状。腺瘤再发生癌变,才形成腺癌。

结肠癌中有一种是由家族性结肠息肉病(familial polyposis coli,简称FPC)发展而成的结肠癌,约占结肠癌的1%。

家族性结肠息肉是结肠腺瘤,因而,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在医学上更常用的名称是腺瘤性结肠息肉病(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简称APC)。该病的特点是发病年龄小,一般在20岁左右,起初为滴珠状隆起,以后逐渐增大,长成典型的腺瘤性息肉,数目也逐渐增多,可从几个到几千个,甚至布满肠壁。由于息肉是良性的,早期一般没有什么症状,偶见肠道出血;后期用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大量息肉。

腺瘤性结肠息肉病有明显的家族性。曾有人对22例确诊为该病患者的家庭作检查,发现在这22户家庭中,10岁以上家庭成员的患病率达40.2%。许多类似的数据和相关迹象表明,腺瘤性结肠息肉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1991年,美国有两个研究团队(其中一个同日本科学家合作)几乎同时鉴定了位于第5号染色体长臂2区1带至长臂2区2带(5q21—q22)的APC基因,对腺瘤性结肠息肉的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APC基因指导合成APC蛋白,这种蛋白对结肠上皮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我们知道,肿瘤的特征之一是细胞增殖失控,所以,APC基因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

人的细胞分为生殖细胞和身体细胞。生殖细胞中基因成单,身体细胞中基因成对。腺瘤性结肠息肉病患者的身体细胞中APC基因2份拷贝有1份是突变基因。APC基因只要有1份拷贝为突变基因即可导致个体在20岁左右时形成结肠息肉,但因为另1份拷贝是正常基因,仍能指导合成一定数量的正常蛋白,所以不会导致结肠癌。只有当息肉细胞中那份正常的APC基因又发生一次身体细胞突变,使息肉细胞中APC基因的2份拷贝都成为突变基因,才使息肉发生癌变而成结肠癌。

APC基因是一段约含163 719个核苷酸的DNA片段。至今,已发现APC基因有50种突变方式,包括23种单个核苷酸的置换以及27种1个或若干个核苷酸的缺失或插入。所有这些基因突变,都使APC基因不能指导合成正常的APC蛋白。

腺瘤性结肠息肉病患者通过细胞的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时,APC基因那1份正常基因拷贝和那1份突变基因拷贝以相同的概率分别进入生殖细胞,于是,受精后发育成的后代个体各有50%的概率得到那1份突变基因而成为腺瘤性结肠息肉病患者。所以,腺瘤性结肠息肉病呈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参见P21图)。

腺瘤性结肠息肉病如不治疗,息肉中的1个或多个将会癌变,发展成结肠癌。这种由腺瘤性结肠息肉病发展而成的结肠癌,发病年龄在40岁左右,比一般结肠癌发病年龄早20岁。未经治疗的腺瘤性结肠息肉病患者,几乎都会发生癌变,平均在42岁死于结肠癌。所以,这种类型的结肠癌也有明显的家族性。这里所说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有息肉的结肠段,然后做回肠直肠吻合术。术后,直肠段如有息肉,有的会自行消退,有的则需再次手术切除。按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规律,对患者家系中有发病风险的成员(患者的同胞及子女)要定期作乙状结肠镜检查,一旦发现息肉应立即治疗。

阿基诺夫人75岁发病,76岁死于结肠癌,她罹患的显然不是这种类型的结肠癌。但APC基因却不容忽视,因为APC基因控制着腺瘤的发生,是家族性和非家族性大肠肿瘤发生的“看门基因”。如果APC基因突变失活,将会导致细胞增殖失控,导致肿瘤生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