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潮州木雕发展的鼎盛时期

潮州木雕发展的鼎盛时期

时间:2022-0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清代末期的咸丰、同治、光绪年间至抗日战争前是潮州木雕发展中最为繁荣的鼎盛时期。可以这么说,清末潮州木雕的神器装饰品,在中国民间木雕制品中,首屈一指,处于领先地位,品种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在技艺上登峰造极。在清末潮州木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大批出类拔萃的木雕艺术家,黄开贤、萧对、张愚、张鉴轩等为其中的佼佼者。
潮州木雕发展的鼎盛时期_潮州木雕

清代末期的咸丰、同治、光绪年间至抗日战争前是潮州木雕发展中最为繁荣的鼎盛时期。

清代,由于潮州府(指当今的汕头、潮州、揭阳三市所管辖的潮汕地区)人口激增,又是严重缺粮地区,潮人纷纷沿着前辈出洋之路,乘“红头船”或由陆路经粤西、“下四府”前往东南亚,据传人数达两三百万人。泰国《潮州会馆特刊》载:“1782—1868年,华侨人数达150万人。”这些人出外谋生,艰苦创业,擅长经商,不少人成为富商巨贾,有的控制着所在国的橡胶园、米业、商品零售业,甚至成为银行巨子。另一方面,在潮汕经营药材土产、盐业,走江南、下华北,创立基业,成为富商的也不少。以华侨为主体,发迹的商人致富之后,也各携财还乡,兴寺庙、建祠堂、置豪宅,蔚然成风;为光宗耀祖,大兴土木,造园建屋,数量以万计。木雕装饰的质量也越发精益求精。这个时期,潮汕经济再度繁荣,得力于沿海的开放,经济的活跃,潮汕华侨的优势,大量地方建设和建筑装饰工程遍地开花。应该说,华侨为这个时期的繁荣作出了最大贡献。饶宗颐先生1948年主纂的《潮州志》载:“都市大企业及公益交通各建设多由华侨投资建成。内地乡村所有新祠厦屋,更十之八九系出侨资盖建。”

海外华侨在清末至抗战前所建造的厝屋、祠堂,同内地的江、浙、徽相比,有着明显的潮汕地方特色:

1.华侨建造的厝屋、祠堂,规模大,数量多。普遍的现象是,一位富有华侨,就建房多座,成为显赫乡里的时尚。如潮安县龙湖镇银湖村,据1986年统计,全村999户4370人,侨眷650户,旅外华侨5800多人,分布于东南亚、美加等地区和国家。该村华侨吴庆逢于清末同治十三年至光绪十二年(1874—1886)建豪宅5座,祠堂1座,书斋1座,共4535平方米。华侨吴腾于光绪三年至十三年(1877—1887),建厝屋、祠堂6座,共3268平方米。新加坡侨商吴声锦等人也相继兴建厝屋,使银湖村于19世纪末,便出现侨房林立的特色,像银湖村这样有“侨味”的乡村,在潮汕大地不胜枚举。

2.华侨致富回乡建屋造祠,由于财力丰厚而力求华美,使民间建筑形成竞奢斗巧之风。祠堂的屋脊、檐下、梁架、门窗都施以雕饰处理,成为有钱人炫耀财富与地位不可或缺的形式。华侨商贾在建屋时,为了争奇斗巧,往往不惜耗费巨资,不限时日,而且颇费心机。旅居马来西亚华侨陈旭年汇巨资兴建的潮安县彩塘从熙公祠,从清道光十七年(1837)开始施工,至咸丰元年(1851)竣工,历时14年,耗费26万多大洋。该祠雕饰极其华丽精细,大门两边镶嵌的四块石雕,有幅《渔樵耕读图》(图11),所雕牧童手挽的牛绳,长仅16厘米,细如火柴梗,绳上的股数清晰可辨,穿过牛鼻的绳索弯曲自如,据说先后有三位石雕艺人因为雕琢的牛绳中途折断,竟急得病倒,第四位老艺人知难而进,倍加小心,终于打出这条牛绳子。大门楼的石柱,运用潮州独有的“打巧”技法使棱角线条精细而笔直,柱前垂花柱的倒吊石花篮,剔透玲珑,层次复杂,雕工细腻,据说打制此对石柱就花了十年工夫。从熙公祠门楼的石雕和祠内拜亭与大厅梁架木雕,堪称稀世瑰宝。

图11:清末潮州“从熙公祠”门楼的石雕。

3.潮汕地区随着对外通商贸易的活跃,引进了大量的新材料,而华侨巨商在建造豪宅时,则纷纷选用新材料,以炫耀财富。在潮汕民居宅院中,最有代表性且规模宏大、装饰精细的澄海市陈慈黉故居(包括“郎中第”、“寿康里”、“善居室”三座宅院和“三庐”书斋),兴建时间颇长,从清末至抗战前。这四座房子连成一片,占地25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有大小厅房506间,是潮汕地区十余座大格局、大气派“百鸟朝凤”式(指100个房间以上)的大宅第之一。建筑形制是宅院平面布置中以洋式楼房代替了围墙,总体布局有了变化,加上运用西欧的新式瓷砖、彩色玻璃和东南亚的硬木(红木)材料,创造新的“方曲”(图12)雕饰梁架,使建筑装饰出现了中西合璧的新变化,展现了社会经济因素对民居文化的影响;虽在建筑艺术的整体上让人感到有点不协调,但对于传统的民居装饰,应是有所突破,给人耳目一新、标新立异之感。

图12:清末至抗战前,使用进口梗木的梁架“方曲载”。

图13:清末“番仔托梁”、“番仔托盘”。

4.潮州木雕题材运用的广泛和出新,雕刻技法的进一步细致精湛,装饰的多样变化,都更趋完美。由于潮州木雕是以人物题材为主,这个时期,除了潮州戏外,晚清章回小说中的故事题材更广泛运用,也出现了以蔑视外国侵略者为题材的“番仔托梁”、“番仔托盘”(图13);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大光灯”物象;反映地方人文题材的《七贤上京》、《湘子桥》;等等。在雕刻技艺方面,木雕艺人综合了前辈艺人创造的深浅浮雕、通雕等各种表现手法,更完善了场面庞大的复杂内容,尤其是剔透、镂空、多层次技法的成熟处理,使之更密而不乱,处处精细,令人玩味不尽。在装饰艺术上,绝大部分作品施以髹漆贴金,创新“五彩装金”形式,并随着进口红木、硬木的运用,为显示木材本色,保留了素雕。进一步完善与金漆画、彩漆画的结合,并与石雕、嵌瓷、灰塑、墙画、彩漆画有机结合,形成了潮汕民居、祠堂精细、瑰丽的艺术装饰特色。

5.潮州木雕的神器装饰品,在清末时期,形成品类齐全,装饰形制多样,结构精致,布局繁复,雕琢精细,人物身段细如筷子,栩栩如生,巧夺天工的总体特色。正如著名美术家黄苗子先生所说:“广东潮州一个小木神龛上两扇20厘米左右的门(图14),正反门都雕满了人物、花鸟、走兽,这两扇门如果加以放大,可以媲美19世纪法国大雕刻家罗丹的大作品《地狱门》。”可以这么说,清末潮州木雕的神器装饰品,在中国民间木雕制品中,首屈一指,处于领先地位,品种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在技艺上登峰造极。

图14:小神龛的二扇门,高仅20余公分。黄苗子先生说,这二扇门放大,可以媲美罗丹的《地狱门》。

在清末潮州木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大批出类拔萃的木雕艺术家,黄开贤、萧对、张愚、张鉴轩等为其中的佼佼者。

黄开贤(清代),生卒年不详,揭阳榕城人,从小喜爱木雕,后成为著名潮州木雕艺术家,人称“木雕状元”。他博学多能,擅长创新,是潮州安济圣王古庙“半畔蟹篓”(图15)的首创者。有一天,黄开贤路过市场,见渔人挑着蟹篓赶夜市,篓里的螃蟹爬来爬去,别有一番趣味。他灵机一动,即买回螃蟹,仔细观察,怎样才能让螃蟹活现于木雕艺术中呢?经过冥思苦想,他终于创造了一种“毛尾”的雕刀解决了多层镂通的技艺难题。这在潮州木雕艺术史上是一次突破,为当今闻名海内外的“虾蟹篓”,立下了功绩。

黄开贤擅长梁架建筑装饰木雕和神龛雕饰,一生留下揭西舜祖祠、潮州载阳巷祠堂等一批名祠木雕艺术作品,其中通雕“七贤上京”是其珍品。

萧对(清末),生卒年不详,揭阳人,擅长梁架建筑装饰和神器装饰,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著名木雕艺人。现存潮州市湘桥区辜厝巷7号的德馨堂和中山路李厝祠的建筑装饰木雕,其中一半是他主持创作设计的。

张愚(清末),生卒年不详,潮州湘桥莲上乡人,著名潮州木雕艺家,擅长建筑装饰木雕,是张鉴轩的师傅。他的为人和艺德及无私培养接班人的奉献精神受到人们的敬重,他为发扬潮州木雕技艺不遗余力,使莲上乡成为远近闻名的木雕之乡,家家都是木雕作坊,户户都有木雕工匠。

张鉴轩(1897—1972),潮州意溪镇莲上村人。张鉴轩5岁丧父,母子相依为命,苦度童年。时河内18乡(今意溪镇的部分乡村,包括莲上村)有世代相传的木雕师傅近百人,他从小耳濡目染,12岁时,拜族亲张炳科为师,后易师张愚,学习技艺。他心灵手巧,经三年苦学,已掌握了木雕的各种题材及表现手法,能出面承揽木雕工程,敢与名师比高低。在德馨堂建造时,他与揭阳木雕名师萧对各主持一半工程,创作了生动有趣的“竹头狮”和“竹头象”雕饰。张鉴轩应邀于1954年前往广东省美术创作室、广州人民美术社工作。他与徒弟陈舜羌合雕的蟹篓荣获国际铜质奖章。

1957年末,张鉴轩回到潮州市,加入木雕工艺厂。1962年他被调到潮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专门培养木雕接班人。他从60多年的潮州木雕创作实践中,概括出潮州木雕艺术的主要特色为“杂杂、匀匀、通通”六个字,既通俗易懂,又形象地道出了潮州木雕艺术的奥妙。

张鉴轩为人谦虚,博学多才,既擅长潮州木雕艺术,又能绘画,为当地艺人所佩服。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潮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曾当选为广东省人大代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