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难忘崇明“大围垦”

难忘崇明“大围垦”

时间:2022-0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崇明围海瀛东村崇明岛精神雕塑当年有部纪录片,详细地记录了1960年秋天的“大围垦”。1960年的崇明“大围垦”是上海市的一项重大工程,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的宋日昌担任了围垦领导小组组长和围垦指挥部总指挥;而当年自己主动报名参加围垦的徐汇区区长李守咨任围垦指挥部副总指挥,是全职的。崇明“大围垦”,是一首和平年代的英雄史诗。
难忘崇明“大围垦”_东海瀛洲

很多人一提到崇明,第一念头就是这里是最佳的生态旅游景点。但是上海年轻人没几个知道半个多世纪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潮涨潮落的芦苇滩涂,经历了一场精卫填海般的崇明“大围垦”。

崇明岛是一个神奇的岛屿。1949年,崇明岛的面积是600多平方公里,如今的崇明岛面积足足大了一倍有余。崇明不断生长的自然成因,是由于万里长江所携带的巨量泥沙不断淤积;而如今人们看到的大量良田,是由潮涨潮落的芦苇滩涂人工开垦而来,承载了一部难忘的滩涂“围垦史”。

1960年的崇明“大围垦”场景

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时值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崇明岛上曾开展过两次大规模围垦:第一次是从1959年的冬天到1960年的春天,崇明当地的干部、居民和农民近万人进行围垦,共围得土地6万多亩;第二次围垦则是从1960年的秋天到1961年的春天,上海举全市之力,3万多人进行围垦,共围得土地11.49万亩。

崇明围海

瀛东村崇明岛精神雕塑

当年有部纪录片,详细地记录了1960年秋天的“大围垦”。从影像中,可以看到,崇明海滩上有一股潮流正由远而近滚滚而来,似是大海涨潮。不过,那是人潮,大批的围垦大军正在向滩涂进发。

1960年的崇明“大围垦”是上海市的一项重大工程,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的宋日昌担任了围垦领导小组组长和围垦指挥部总指挥;而当年自己主动报名参加围垦的徐汇区区长李守咨任围垦指挥部副总指挥,是全职的。用他的话说,自己是一直守在围垦工地上的。

在3万多围垦大军中,90%以上是30岁左右的青年。他们在工地上,住的是芦苇搭成的“环洞舍”,吃的是杂粮饭,喝的是咸潮水,睡的是芦苇床,走的是芦桩路,穿的是“泥制服”,堪称当时岛上的一大“奇观”。他们在崇明北侧淤积的荒滩滩地上筑长堤、挡江潮、开荒种地,终于使沧海变桑田,沙洲变绿野,建成长征农场、跃进农场、长江农场、前进农场,成为上海城市副食品供应基地。

艰苦的条件没有削弱围垦人的干劲。当年的人们并没有怨天尤人、悲观失望,他们把艰难的围垦作为自己的一种光荣责任

围垦首先就是要围堤,要筑起大堤,挡住海潮,才能开垦土地。由于当年围垦的机械化程度很低,打的就是人海战役,拼的就是超强的体力和毅力,围垦中最累最苦的活就是挑大堤,全靠一根扁担,两个肩膀,一副泥筐,一担一担挑上去,即便在冬天,冰天雪地也照样干。在淤泥地里穿鞋没法走,大家就打赤脚,克服艰难困苦。

修筑堤坝最关键、最紧要的阶段就是大堤合拢的时刻,如今很多“老围垦”印象最深的是大坝合拢时筑起人墙搏击风浪的场面。

1960年11月22日,遭遇江潮袭击,垦区顿时一片汪洋,投下的草袋土块被风浪卷走时,土灶被淹,芦苇床浮了起来,芦苇棚倒坍,生活用品被冲走。在危急时刻,很多围垦者都奋不顾身地跳到冰凉的水里,手拉手筑成人墙,用身体去阻挡潮水对小堤的冲击。潮水凶猛到什么程度?一个浪过来就把你的人埋掉了。但是大家情绪很是激昂,最终使大坝成功合拢。

横沙日出——独行横沙滩

时任崇明围垦副总指挥的李守咨说,参加围垦半年以后,浮肿的人要占到60%。但正是这些在人迹罕至、芦海茫茫的荒滩上头顶青天、脚踩淤泥,在寒风中筑起人墙与风浪搏击的围垦人,修筑了46.5公里的江海长堤和6座拦洪大坝,从沧海中捞出了11万多亩桑田。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长堤读潮——晚捕

崇明围垦,边围边垦,围垦人为了救城市农副产品供应的燃眉之急,为了不误农时,他们立刻就在刚刚围好的土地上割除芦苇,兴修水利,翻田播种。当年围垦,当年生产,大部分的土地当年就种上水稻。这片土地上所出产的粮食、蔬菜、肉、鸡开始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装进了上海老百姓的米袋子和菜篮子。

长堤读潮——暮色

半个多世纪前的崇明“大围垦”,为上海创造了很宝贵的土地资源;崇明“大围垦”还为这座城市留下了更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一座城市不能忘却的集体记忆。

崇明“大围垦”,是一首和平年代的英雄史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