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明朝陈诚简介资料_拓展丝路的伟大功臣陈诚

明朝陈诚简介资料_拓展丝路的伟大功臣陈诚

时间:2022-01-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明朝陈诚简介资料_拓展丝路的伟大功臣陈诚陈诚:字子鲁,号竹山,吉州吉水人。这个人就是明朝五次出使西域的陈诚。因为陈诚这次出使西域撰写了《西域行程记》与《西域番国志》,为明王朝了解西域、制定对西域各国的贸易政策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所以明成祖非常赏识陈诚。永乐十五年陈诚从西域返回,哈烈各国又派遣使团随诚进贡。次年10月各国使臣返回,陈诚再次率领护送使团出使哈烈诸国。

明朝陈诚简介资料_拓展丝路的伟大功臣陈诚

陈诚(1365—1457):字子鲁,号竹山,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明洪武至永乐年间,曾出使安南,五次出使西域帖木儿帝国、漠北鞑靼。

说到丝绸之路,我们就会想到经过东天山走向世界的中华第一使臣———凿空丝绸之路的博望侯张骞,想到汉唐以来中原与西域之间“使者相望于道,一辈(批)大者数百人,少者百余人”、“使多者十余(辈),少者五六辈”的繁华景象,却不知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位经过哈密拓展丝绸之路的伟大功臣,他虽不是丝绸之路的凿空者,但他却是丝绸之路的拓展者,他的历史功绩虽然难与张骞相媲美,但他却是张骞之后拓展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人,可以与张骞相互辉映。这个人就是明朝五次出使西域的陈诚。

陈诚,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中进士,授行人(即通使、使者)。一使西域与安南谕夷后升任吏部主事,永乐初升任吏部员外郎,五使西域中途返回后升任广东参政,但陈诚辞未就职。

1368年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明王朝,定年号为洪武。朱元璋将中原的反对势力基本平定后,就雄心勃勃地将如何恢复汉唐时代中原王朝对四邻疆域的统辖和对四邻的贡赐问题提上了朝政日程,并首先考虑如何恢复对西域各地方政权的贡赐贸易问题。

位于西域门户的撒里畏兀尔经过朵儿只巴之乱和蓝玉西征之后,社会秩序相当混乱,严重影响西域通道的安全。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三月,朱元璋派遣行人陈诚出使撒里畏兀尔。这是陈诚第一次出使西域。陈诚不辱使命,在撒里畏兀尔地区重建安定、曲先、阿端三卫(卫是明代军队编制名,防地可以包括几府,一般驻在某地即称某卫,如哈密卫、阿端卫等。卫设指挥使,下设千户、百户。

大抵五千六百人称卫,大部分屯田,小部分驻防,军饷大部分由屯田收入支付),快速地恢复了撒里畏兀尔地区的社会秩序,保证了丝绸之路的通畅。撒里畏兀尔,考其地望,即今之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界之处,柴达木盆地西北一带。因为“诚还,酋长随之入朝,贡马谢恩”(《明史·西域二》),陈诚很得明太祖的赏识。正当陈诚完成出使撒里畏兀尔的任务返回京都的时候,广西思明府土官黄广成奏报邻国安南“……侵夺思明所属丘温、如嶅、庆远、渊、脱等五县地,逼民附之,以是五县岁赋皆土官代输……及告礼部,任尚书立站于洞登,洞登实思明地,而交址乃称属铜柱界……乞敕安南,俾还旧封,庶疆域复正,岁赋不虚”(明史·广西土司二·思明)。

太祖复命陈诚与“吕让往谕”。陈诚这次出使安南,虽然未能完成要回五县之地的任务,但他在与安南交涉期间,明确地指出丘温、如嶅、庆远、渊、脱等五县地属于明王朝不可分割的领土的历史事实,严正地拒绝了安南国的贿赂,不仅表现出一个使节应有的高贵品质,而且体现出陈诚高度的爱国心和深刻的洞察力。可惜朱元璋恢复汉唐时代中原王朝对四邻疆域统辖的宏伟蓝图未能实现,就于洪武三十一年(1399年)闰五月乙酉驾崩于西宫。4年后明成祖朱棣继承皇位,决心光大其父的雄才大略,一面于永乐三年(1405年)七月派遣太监郑和率领62艘大海船出使西洋,谋划建立海上霸权;一面筹划重建对西域各国或地面的统辖权。

此时崛起于明初的西域大国撒马儿罕(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东南部)的汗王帖木儿自称成吉思汗的后裔,叫嚣要像他先祖一样称霸中原,所以当明太祖建立明王朝后,他一面向明王朝纳贡称臣,一面又时不时地扣留明朝使臣,干扰明王朝与西域各国的贡赐贸易。明太祖于洪武三十一年(1399年)驾崩后,将皇位传其孙朱允炆,称恭闵帝。帖木儿认为明朝国丧,新帝柔弱,进攻明朝、称霸中原的时机成熟,决定征兵贮粮,一路扩张。在大破土耳其后,率领20万大军浩浩荡荡地东征明朝。谁知天不助他,永乐三年(1405年)二月十八日,东征军行至兀提剌耳(或译讹答剌)时,帖木儿重病不起,一命呜呼。汗王病死,军无统帅,无可奈何,只得罢兵。其子沙哈鲁继承汗位。当时沙哈鲁作为撒马儿罕的一个地方政权的小汗,驻守在哈烈,即今之阿富汗西北部的赫拉特。沙哈鲁继承汗位后,认为明王朝乃中原大国,应该对其奉行友好的外交政策,于永乐五年(1407年)送还于洪武二十八年(1396年)扣留的明朝使臣给事中傅安、郭骥等,同年还将于洪武二十九年(1397年)扣留的明朝使臣北平按察使陈德文送还。明成祖抓住哈烈的友好表示这一机遇,决定派遣傅安再次“赍书币往哈烈,其酋沙哈鲁把都儿遣使随安朝负”(《明史·西域四》),进一步促进了明朝与撒马儿罕帝国友好关系的建立。此时,沙哈鲁的侄子哈里据守撒马儿罕,“二人不相能,数构兵”。

明成祖命都指挥白阿儿忻台敕谕沙哈鲁与哈里:“天生民而立之君,俾各遂其主……一家之亲,恩爱相厚,足制外侮。亲者尚尔乖戾,疏者安得协和。自今宜休兵息民,保全骨肉,共享太平之福。”沙哈鲁叔侄因此罢兵。沙哈鲁对明成祖心存感激,派出使臣联络西域数国组成使团,于永乐十一年(1413年)抵达京城,进贡“狮子、西马、文豹等物”。(www.guayunfan.com)

明成祖很高兴,决定组建一个高规格的护送使团护送各国使臣回国,加大明王朝对西域各国贡赐贸易的力度。此时陈诚已经升任吏部员外郎,因其卓越的外交才能被选中,与中官李达、户部主事李暹、指挥金哈蓝伯等组成护送使团,出使哈烈与西域诸国。这是陈诚第二次出使西域。永乐十三年陈诚等返回时,哈烈又联络诸国组成使团,随同陈诚等人再次向明王朝进贡“文豹、西马及他方物”。因为陈诚这次出使西域撰写了《西域行程记》与《西域番国志》,为明王朝了解西域、制定对西域各国的贸易政策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所以明成祖非常赏识陈诚。

在次年六月西域各国使臣返回时,明成祖又命令陈诚“赍书币以报之,所过州县皆宴饯”。这是陈诚第三次出使西域。永乐十五年陈诚从西域返回,哈烈各国又派遣使团随诚进贡。次年10月各国使臣返回,陈诚再次率领护送使团出使哈烈诸国。这是陈诚第四次出使西域,至永乐十八年(1421年)十一月返回。永乐二十二年(1425年)四月,陈诚第五次受命出使西域,同年十一月走到甘肃时接到明成祖驾崩的消息,奉命返回。在明太祖、明成祖对四邻贡赐贸易最发达的时期,水路上郑和七下西洋,为中华民族第一次在印度洋开辟了航线;陆路上陈诚五次出使西域,为拓展丝绸贸易、建立明王朝对西域各国的统辖权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这是明朝历史上两位永载史册的外交家。

时势造英雄。陈诚五使西域,为明王朝对西域各国建立统辖权、拓展丝绸之路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正是对明太祖、明成祖雄才大略气势恢宏时代的诠释。在陈诚五使西域中,主要功绩之一就是为历史留下了不朽的著作和描写沿途风景的诗文。

永乐十一年(1413年)七月,西域大国哈烈汗王沙哈鲁派出的使团到达京城,明成祖为之振奋,当时明朝的劲敌是北方蒙古势力,明朝实施“西控西域,南隔羌戎,北遮胡虏”的对外方针,积极争取与西域各国保持友好的和平关系,对蒙古势力形成包围。所以明成祖命令陈诚与中官李达、户部主事李暹、指挥金哈蓝伯组成一个高规格的使团,一方面护送哈烈使臣回国,一方面回访哈烈与沿途各国,“宣德化,柔远人”,厚往薄来,优待使者,彰显政治、经济大国的地位,加速西域各国对明朝的归附,与西域各国共同建立对蒙古势力的包围圈。这是陈诚第二次出使西域。出发时,朋友、翰林学士胡广对陈诚说:你出使西域沿途,要“考其山川,著其风俗,察其好尚,详其居处,观其服食”,归来后可作为查证旧史传记、纠正谬误、纂修国史的资料。正好陈诚在使团中担任书记,将胡广的嘱托作为一项任务谨记在心。

使团于次年正月十三日从肃州出发,渡过北大河,“北岸祭西域应祀之神,以求道途人马平安”。第一阶段经过玉门、敦煌、哈密、鲁陈(今吐鲁番柳城)、火州、吐鲁番等地,每到一地,或停留一天,或停留三五天,于三月七日到达崖儿城(今吐鲁番交河故城)。使团在这里停留17天,打探去东察合台汗国新搬首府的道路,搜集情况,得知东察合台汗国马哈麻汗将首府迁至伊犁河谷,具体地址不详,所以决定兵分两路,寻找和联络东察合台汗国。李达率领一路向北,循别失八里、仰吉八里方向北行;陈诚与李暹率领另一路向西,经托逊、博脱秃山阿达达坂,翻越天山,过孔葛思河(今伊犁河上游支流巩乃斯河),继续西行,于四月十七日在忒勒哈剌(今新源县东)遇到马哈麻汗王派来迎接的使臣。原来马哈麻汗将王廷迁到忒勒哈剌附近。陈诚一行继续西行50里到达马哈麻汗王王廷所在地,陈诚对其王廷所在地的印象是:“虽有荒城故址,败壁颓垣,悉皆荒秽,人多居山谷间,盖为其主微弱,恐为邻境相侵故也。”使团在东察合台王廷停留13天,派遣百户哈三将使团沿途所获善马送回明朝京都,之后渡伊犁河南行,过阿力马力山口,沿察林河(伊犁河南岸支流)而上,经爽塔石、亦息渴儿,沿伊塞克湖一路西行,越碎叶川平原,六月二十六日到达养夷城。下一站为赛蓝,李达所率使团已经先期到达。在赛蓝两团合一,继续西行,经达失干、沙鹿海牙、渴石,越过甫界拜孙套山中的铁门关,又经阿姆河边的迭里迷、呼罗珊地区的八喇黑以及俺都淮、买母纳、丫里马力、车扯秃,西行至马剌绰,又南行7日,于闰九月十四日到达沙哈鲁汗王驻地哈烈城。陈诚一行在途中前后共历时9个月零1天,历经西域17个国家或地面。陈诚谨记胡广的嘱托,与户部主事李暹合作,以日记的形式,从东而西,记述沿途各国或地面的里程、山川地貌、风物气候、住地等情况,定名为《西域行程记》。

这次明朝使团出使西域,规格高,携带礼品丰盛,敕赐沿途国家或地面的首领,受到各国(地面)首领和人民的热烈欢迎,影响很大。返回时,哈烈、失剌思、俺都淮、撒马儿罕以及今新疆境内的火州、吐鲁番等地的首领相继派遣使团,与明朝使团同行,形成庞大的使团组合,声势浩大地向明王朝进贡。陈诚由西而东,记述返途所经哈烈、失剌思、俺都淮、撒马儿罕、八剌黑、迭里迷、沙鹿海牙、赛蓝、达失干、卜花儿、渴石、养夷、别失八里、吐鲁番、崖儿城、盐泽城、火州、鲁陈城、哈密等19个国家或地面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情况,与《西域行程记》成逆向排列,定名为《西域番国志》。

陈诚第三次出使西域历时两年,与第二次出使西域不同的是沿天山南路西行,由喀什附近进入费尔干纳盆地,使团携带了给费尔干纳盆地的俺迪干首领和波斯的亦思弗罕缄首领的礼品,所以使团的终点是波斯。陈诚第四次出使西域时还专门给哈密忠义王兔力帖木儿和亦力把里王歪思赠送了礼品。陈诚为了抒发“书生不惮驱驰苦,愿效微劳答圣朝”的心志,在西行途中还写了不少诗文,描写西域沿途的山川风光与绿洲城国,抒发其豪情壮志。我们现在搜集到的描写今新疆东疆风光的诗文有如下数首:

复过川

世事应如梦,胡川又复过。

古今陈迹少,高下断崖多。

识路寻遗骨,占风验老驼。

夷人称瀚海,平地有烟波。

流沙河

桃李花开日载阳,流沙河浅水如汤。

无端昨夜西风急,尽卷波涛上小岗。

哈密城

此地何由见此城,伊州哈密竟谁名?

荒村漠漠连天阔,众木欣欣向日荣。

灵凤景星争快睹,壶浆箪食笑相迎。

圣恩广阔沾遐迩,夷貊熙熙乐太平。

鲁陈城(古柳中城)

楚水秦川过几重,柳中城里遇春风。

花凝红杏胭脂浅,酒压葡萄琥珀浓。

古塞老山晴见雪,孤村僧舍暮闻钟。

羌酋举道遵声教,万国车书一大同。

哈密火州城(即高昌故城)

高昌旧治月氏西,城郭萧条市肆稀。

遗迹尚存唐制度,居人争观汉官仪。

梵宫零落留金像,神道荒凉卧石碑。

征马不知风土异,隔花犹自向人嘶。

土尔番城

路出榆关几十程,诏书今到土番城。

九重雨露沾夷狄,一统山河属大明。

天上遥瞻黄道日,人间近识少微星。

姓名不勒阴山石,愿积微勋照丹青。

火焰山

一片青烟一片红,炎炎气焰欲烧空。

春光未半浑如夏,谁道西方有祝融。

过打班(打班即达坂)

四月阴山雪未消,山行犹若涉岩嶤。

才逾马道穹三峡,又蹑丹梯上九霄。

西日衔山胡地冷,南天极目故乡遥。

书生不惮驱驰苦,愿效微劳答圣朝。

崖儿城(交河故城)

沙河二水自交流,天设危城水上头。

断壁悬崖多险要,荒台废址几春秋。

这些诗文与《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一起,共同构成了当时西域各地异彩纷呈的画卷。《西域行程记》与《西域番国志》被载入《明实录》和明朝编修的《明一统志》,清朝编修的《明史·西域》也多采用这两本书中的内容。它们不仅是明朝研究西域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第一手资料,也是我们现在研究当时西域的交通、文化的宝贵文献。

陈诚五使西域,巩固了中原与西域各国悠远的历史联系,加强了相互间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巩固和拓展了丝绸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讲,陈诚五使西域,既可与汉朝凿空丝绸之路的张骞相互辉映,又可与同朝七下西洋的郑和相媲美,是明王朝的重大盛事之一。在陈诚五使西域的促进下,丝绸古道上再现了商旅相望于途、使节络绎不绝的盛况。美国学者莫里斯·罗沙比在《明朝到亚洲腹地的两位使者》一文中指出:“永乐年间有20次使团来自撒马儿罕和哈烈,32次使臣来自中亚其他城镇,44次使臣来自哈密绿洲和西北附近。有些中亚商人和官员只到达中国西北境的居民点,未计在这个数字之内。即使如此,永乐在位的21年中,这些使团平均1年多达4次以上,可见明与中亚各国的亲密关系。这无疑是陈诚这些高度成功的和受到很好接待的出使促进的。”

撒马儿罕(沙哈鲁继承汗位后将首府设在哈烈)是西域当时的一个大国,了解撒马儿罕王朝与明王朝的贸易盛况,自然就可推断出明王朝与西域各国贸易的情况。撒马儿罕与明王朝的贸易,一是马绢贸易。明初,战事较多,需要大量马匹,当时明王朝解决马匹的办法有二:其一是派人到各地购买,其二是对外国或地面进贡马匹采取优厚赏赐的办法,激发进贡国家或地面的贡马积极性。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后10年,仅撒马儿罕一个国家进贡马匹就达3050匹(实际进贡数字远大于此)。据有关资料显示,撒马儿罕进贡一匹马,价值钞115贯,折米41担。永乐元年,明成祖为进一步激发各地贡马的积极性,并认为原来规定的赏赐标准太低,命令礼部按马的质量增加赏赐标准,上等马每匹钞千贯,中等马每匹800贯,下等马每匹500贯(后来赏赐标准有变动)。二是玉绢贸易。宝石是撒马儿罕进贡的第二大项。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撒马儿罕的贡品中明确记载有宝石的共有11次(其中记为“方物”的是否含有玉石,因为不明确,故未统计在内),有时一次进贡宝石多达上万斤。

在撒马儿罕与明王朝的贡赐贸易中,还有两个需要特别说明的情况:一是撒马儿罕还给明王朝进贡狮子等奇禽异兽。当时明王朝在紫禁城里建有面积辽阔的万牲园,其中狮子就有数百头。狮子在佛教文化中象征道德和力量、聪明与智慧,当时边远邻国或地面进贡狮子,被认为是明成祖圣德远播的具体体现,所以文人们《狮子赋》之类的文章曾一度充斥朝野。据《明会典》记载,进贡一头狮子要赏赐彩缎13表里。尽管后来因为贡臣的贪婪而造成明廷朝臣对贡狮颇有怨言,李东阳为此也曾写有《却贡狮诗》,但狮子已经形成一种文化现象,至今仍被中国人喜爱。二是中国瓷器作为赐品的一种传入撒马儿罕。明朝的赐品主要是彩缎、纻丝、绢布、银钞等,数量最大的是绢布,但瓷器也是当时的赐品之一。《明太祖实录》记载永乐十七年五月赐给失剌思王亦不剌金的物品中就有瓷器。《克拉维约东使记》记载:位于渴石的帖木儿行宫客厅地面就是以蓝色瓷砖铺成的。明朝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说:“余于京师,见北馆伴馆夫装车,其高至三丈余。皆鞑靼、女真诸虏,及天方诸国贡夷归装所载。他物不论,即瓷器一项,多至数十车。予初怪其清脆,何以陆行万里?即细叩之,则初买时,每一器内纳少土,及豆麦少许,叠数十个,辄牢缚成一片,置之湿地,频洒以水,久之则豆麦生芽,缠绕胶固。试投之荦确之地,不损破者,始以登车。临装驾时,又从车上掷下数番。其坚韧如故者,始载以往。其价比常加十倍。盖馆夫创以为法,无所承受。”显然,明廷赐给撒马尔罕王朝的中国瓷器就是用这种方法从陆路运送回去的。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所记的与《明太祖实录》《克拉维约东使记》的记载是一致的,即撒马儿罕在与明王朝的贡赐贸易中中国瓷器传入撒马儿罕王朝。

不仅像撒马儿罕这样的大国与明王朝的贡赐贸易如此繁荣,就是像哈密这样一个明廷的“卫”,对明王朝的进贡也是十分频繁的。据《明史·西域一·哈密卫》记载:哈密卫从永乐元年到四年共进贡4次,从永乐五年开始,“自是,比岁朝贡,悉加优赐,其使臣皆增秩授官”。按此推算,哈密卫在永乐21年间就进贡了21次,其中明确记载贡马的有6次,在这6次贡马中明确记载贡马数量的有两次:贡马4690匹,市马4740匹。加上4次未记贡马数量的进贡,永乐年间哈密卫贡马数量一定远远超过万匹。由此我们可以推想出当时西域各国(或地面)与明王朝的贡赐贸易的繁荣景象。

陈诚五使西域,其中三次是经过哈密的,不仅在《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上对哈密都有明确的记载,而且对哈密还留有诗文。陈诚卓越的外交才能和不畏艰难的精神,以及他在继承和开拓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巩固和发展明王朝与西域各国的经济贸易、友好往来、文化交流与维护西域稳定中的伟大功绩,不仅是明代历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也是哈密历史中永远闪光的一段史迹。陈诚第五次出使西域中途受命返回后,成祖之子高炽即位,宣布“停止四夷差使”,陈诚认为自己卓越的外交才能已经失去施展的平台,果断地退休回乡,悠游于林下30余年,著有《竹山文集》传世,最后以93岁高龄卒于家。陈诚这种能官能民、能上能下的博大胸怀,亦令后人无尽的赞叹与敬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