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古村落的分布

中国古村落的分布

时间:2022-0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安徽省是我国古村落最为集中和最具特色的省份之一,其古村落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被称为“皖南古村落”。全县有1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3处,2个古村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其古村落民居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特色。
中国古村落的分布_中国旅游文化

二、中国古村落的分布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向人们展示了我国古老、神秘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和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其分布十分广泛,因篇幅有限不一一介绍,以下主要介绍各区域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

1.东部地区

1)福建省的古村落分布在闽南地区,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它以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建筑模式”,是客家文化的生动展现(见图3.2)。主要的古村落有田螺坑村、洪坑村、芷溪村、漳里村、下梅村、金坑村、杨源村等。

img43

图3.2 福建土楼群

资料链接

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见图3.3),是具有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风格奇异的土楼民宅造型、装饰和建造工艺世所罕见。土楼俗称“生土楼”,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又称“客家土楼”。它以生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掺上细沙、石灰、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过反复揉、舂、压建造而成。楼顶覆以火烧瓦盖,经久不损。土楼可达四五层高,供三代或四代人同楼聚居。最常见的是圆形土楼,还有方形土楼、交椅形土楼等,覆盖了完整的土楼群建筑样式。它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这些独一无二的山区民居建筑,将源远流长的生土夯筑技术推向极致。

img44

图3.3 福建土楼

我国“福建土楼”2008年7月6日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

2)安徽省是我国古村落最为集中和最具特色的省份之一,其古村落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被称为“皖南古村落”。皖南古村落堪称我国聚落文化的一个杰出典范,它多是明清时期的遗存,反映了徽商鼎盛时期的社会文化。皖南古村落民居在基本定式的基础上,在有限的空间里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其构思的精巧和工艺的高超。人们采用不同的装饰手法,建小庭院,开凿水池,安置漏窗,巧设盆景,雕梁画栋,名匾额,创造优雅的生活环境,体现了当地居民极高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令人叹为观止。安徽省主要的古村落有西递村、宏村、南屏村、关麓村、屏山村、卢村等。

3)江西省的古村落以婺源周边最具特色。婺源地处偏远山区,鳞次栉比的古民居粉墙黛瓦,飞檐翘角,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有着世外桃源般的意境,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这些古村落主要包括理坑村、思溪村、流坑村、安义村、白鹭村等。

资料链接

婺源

婺源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原属徽州地区),是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它东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市,西毗景德镇市,北枕国家级旅游胜地黄山市,南接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铜都”德兴市,是一颗镶嵌在皖、浙、赣三省交界处的绿色明珠。婺源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

婺源自古文风鼎盛,人杰地灵,是鸿儒朱熹的故里,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的桑梓,著名学者金庸的祖籍地,前国家主席、前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祖籍地。婺源博物馆有馆藏文物万余件,有“中国县级第一馆”之誉;傩舞、茶道、抬阁等民间文化艺术绚丽多彩;历代名人遗迹和明清徽派古建遍布乡野。全县有1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3处,2个古村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婺源生态优美,物产丰富。荷包红鱼、绿茶、龙尾砚、江湾雪梨是婺源红、绿、黑、白“四色”特产,久负盛名。婺源有世界濒临绝迹鸟种——黄喉噪鹛,有世界最大的野生鸳鸯越冬栖息地——鸳鸯湖,每年冬天有2000多对鸳鸯来到这里越冬,有华夏第一高瀑——大鄣山瀑布(见图3.4)。

img45

图3.4 婺源大鄣山瀑布

4)浙江省的古村落大多依山傍水,古民居装饰古朴典雅,布局清新多变,其构建轻巧别致,大都建有寨门、书院、牌坊、宗祠等,融入了自然和人文景观。主要的古村落有郭洞村(见图3.5)、俞源村、诸葛村、芙蓉村、大济村等。

img46

图3.5 郭洞村何氏宗祠

2.中部地区

1)湖北省的古村落以土家族民居为特色,以鱼木寨(见图3.6)为代表,它始建于距今600多年的明洪武年间,位于鄂渝交界处,东距利川市61千米,四周皆绝壁,鱼木寨占地6平方千米,居住着500多户土家山民。这里有土家古堡、雄关、古墓、栈道和民宅,是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土家山寨。而山寨中的城堡寨墙、古栈道保存完好,数十座古墓石雕精湛无比,隘关险道惊心动魄,村民生产生活用具古朴传统,民族风俗别有风味,素有“世外桃源”之美称。2006年5月25日,鱼木寨作为明至清时期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img47

图3.6 鱼木寨

img48

图3.7 张谷英村

2)湖南省的古村落主要集中在湘西和湘南一些偏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以张谷英村为代表。张谷英村(见图3.7)位于湖南岳阳以东的渭洞笔架山下,地处岳阳、平江、汨罗三县市交汇处,距离长沙、岳阳分别约150千米和70千米,为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江南民居古建筑群落,至今已存在了500多年。专家认为,张谷英村因其建筑规模之大,建筑风格之奇,建筑艺术之美,堪称“天下第一村”。目前,该村保留了1700多座明清建筑,2003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3.西南部地区

1)云南省处在我国西南边陲,是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省份。其古村落民居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特色。云南省最具代表的古村落是白雾村(见图3.8),娜姑镇白雾村既是西汉时期司马相如开辟的“西南夷道”上的重要驿站,又是明清时期的“万里京运第一站”。整个村历史格局完整古建筑、民居、寺庙、会馆等各类历史古建保存完整,极具中国古镇特色。白雾村的典型民居有“陈,氏住宅”,它是民国时期原白雾镇民团团长陈炳的私宅,属于“一颗印式四合五天井”建筑,建于1945年,占地1100多平方米,正面有最具当地民居建筑特点的“猫弓墙”,顺高高的石阶而上,两进院,是典型“四合五天井”和“走马转角楼”建筑形式。白雾村2005年被国家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img49

图3.8 云南白雾村

2)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其古村落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如苗家村寨(见图3.9)、侗族鼓楼(见图3.10)、土家族的吊脚楼(见图3.11)、布依族的山寨(见图3.12)等,都以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为基础,建筑风格多变,给人们以赏心悦目之感。主要的古村落有镇山村、芭蕉寨、马头寨、云山屯村、石头寨等。

img50

图3.9 苗家村寨

img51

图3.10 侗族鼓楼

img52

图3.11 土家族吊脚楼

img53

图3.12 布依族山寨

资料链接

贵州镇山村

镇山村(见图3.13)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地处花溪水库中段,坐落在三面环水的半岛之上,全村总面积3.8平方千米,与形如乌龟的半边山隔水相望,景色秀丽。村寨像个古堡,城墙依山而建,用大块规整的石头筑成,城门则用条石拱建而成,房屋的墙壁和院坝用小块石板垒砌,而屋顶上不规则的石板代替了青瓦,脚下的路面和小巷的台阶全部用大块的石板铺就。再看村民的水缸、储粮用的干缸,就连马槽等,几乎所有用具和山神庙中的神像,都是用石头雕成的。

该村分上下两寨。上寨系古屯堡区,民居全在屯墙之内,多为三合院民居,木构建筑,石板装壁,石板盖屋面,石板铺天井。正房为面阔三间或五间,有吞口,堂屋除置大门外,还另置腰门。大门上方有门簪,有向日葵图案或“福禄”字样。堂屋设神龛。明间或次间窗户木雕图案精美。三合民居设置朝门,与大门均不在一条轴线上。下寨原建于河畔,1958年因修建花溪水库搬至屯墙之下“椅子形”地带。居民为三排梯级结构,无院落,无隔墙,木构建筑。村内主干道由屯门可通下寨码头,各小巷通至住户,形成丰富的建筑空间。

img54

图3.13 贵州镇山村

4.北部地区

1)山西省是我国北方古村落分布最为集中的省份之一,其古村落主要集中在沁河、汾河和黄河流域,其中一些比较典型的古村落是西湾村(见图3.14)、李家山村、张壁村、乔家堡村、尉迟村、娘子关村等。其中的西湾村距黄河古镇碛口仅1千米之遥,以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闻名于世。这处完整的居民建筑群已有300年历史,是依靠黄河船运发迹的陈氏家族逐步修建而成的,占地3万多平方米,依山面水、背风向阳,随势而上,如波涌浪卷,层次感极强。村子由两横五纵七条小巷均匀地把各处院落串联起来,现保存完好的有40多处院落,院院相通、户户相连,楼房院墙不拘一格,样式多变,且因地就势,错落有致,与周边环境十分和谐,防盗、防火、排水、泄洪的各种设施配置十分精妙,这里的一砖一石一木都透出传统文化气息。

img55

图3.14 山西西湾村

2)北京的古村落主要分布在京西门头沟山区,古村落民居大多依山而建,以山地四合院为主,青砖灰瓦、错落有致、布局合理、装饰华美,门楼、影壁、石阶一应俱全。古村落把传统庭院与蜿蜒的山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把原始的民居风貌、古朴的山地四合院、丰富的历史遗存、优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集为一体,堪称我国明清山村建筑史和乡村文化的典范。主要的古村落有爨底下村、灵水村、桑峪村、杨家峪村、杜家庄村、齐家庄村等。

资料链接

四合院

四合院建筑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我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其建筑布局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见图3.15)。按其规模大小,有最简单的一进院、二进院和复杂的三进院、四进院、五进院。四合院建筑之雅致,结构之巧,数量之众多,当推北京为最。北京的四合院,大大小小,星罗棋布,或处于繁华街面,或处于幽静深巷之中;大则占地几亩,小则不过数丈;或独家独户,或数户、十几户合居,形成了一个符合人性心理、保持传统文化、邻里关系融洽的居住环境。它形成了以家庭院落为中心,街坊邻里为干线的社会网络。

四合院中,有正房,即北房,这是院中的主房,而且,一般四合院的走向也是坐北向南的。东西两侧,为东西厢房。东西厢房一般都比较对称,建筑格式也大体相同或相似。南面建有南房,与北房相对应。整个四合院大都按照中国传统的习惯,采用对称的建筑手法建成。

img56

图3.15 四合院平面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