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轩辕君涿鹿战蚩尤的故事

轩辕君涿鹿战蚩尤的故事

时间:2022-1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轩辕君涿鹿战蚩尤的故事到达宣化附近的黄帝氏族,在宣化之南的涿鹿盆地定居下来。涿鹿之战擒杀蚩尤,“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是为黄帝”,国都遂称“黄帝城”。轩辕国君在涿鹿之战中擒杀蚩尤,被拥戴为天子,“是为黄帝”,建立“有熊氏”王朝,“邑于涿鹿之阿”,建都黄帝城,后来南迁于新郑,其事甚明。轩辕国君点头称是,向炎帝表示,将征师诸侯,合力打败蚩尤!

轩辕君涿鹿蚩尤的故事

到达宣化附近的黄帝氏族,在宣化之南的涿鹿盆地定居下来。盆地南部有一座涿鹿山,状若巨屏,壮阔雄伟,涿鹿盆地因山而得名。涿鹿山之南有两座尖峰,即灵山与东灵山。涿鹿山和灵山、东灵山成为涿鹿盆地的耀眼景观。涿鹿盆地不但有山,而且有水,西边的阪泉(七旗泉)水,东边的蚩尤泉水,并行北流,汇入涿水(清水河)。有山有水的涿鹿盆地成为黄帝氏族的聚居地。

车夫《涿鹿之野——黄帝故乡游记》一文记述:“涿鹿之野,你这近五千年的历史巨著啊,写下多少古老的传说。”“相传四千多年前,在中国北方广阔的疆域上,生活着上百个上古时代的大小部族,他们拥戴轩辕黄帝为君主。”

“拥戴轩辕黄帝为君主”的是什么国家呢?记述涿鹿的文章皆未点名,乃是令人不解的悬案。不过,我们翻阅《中国古代历史地图册》,能从《传说中的长江黄河下游原始部落分布图》中找到答案:涿鹿标志大号字“有熊氏(黄帝)”,并标志会战地点符号,新郑仅标志“有熊”两个小号字,证明涿鹿就是黄帝与蚩尤进行“涿鹿之战”的“有熊国”,为神农氏王朝的诸侯国之一。有熊国在涿鹿山之北建筑“有熊城”作为国都。涿鹿之战擒杀蚩尤,“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是为黄帝”,国都遂称“黄帝城”。

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曰:“新郑,古有熊国,黄帝之所都,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古人将“有熊国”与“有熊氏”王朝混为一谈,弄得含糊不清。新郑,并非轩辕国君的“有熊国”之都,而是黄帝“有熊氏”王朝之都。故炎帝榆罔遭受蚩尤逼迫,从都城曲阜撤退求援于有熊国君轩辕时,不是西去新郑,而是北去涿鹿。轩辕国君在涿鹿之战中擒杀蚩尤,被拥戴为天子,“是为黄帝”,建立“有熊氏”王朝,“邑于涿鹿之阿”,建都黄帝城,后来南迁于新郑,其事甚明。

有熊国,以熊为图腾。少典国君薨,其子轩辕继位。轩辕年少为国君,很有作为。《史记.五帝本纪》记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伶俐),长而敦敏(勤勉),成而聪明。”

轩辕国君不但善于治国,而且长于军事,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军事家。沈起《吴子序》云:“兵法始于黄帝,其后得其传者,周(朝)太公(姜尚),齐(国)管仲,吴(国)孙武,魏(国)曹操,蜀(汉)诸葛亮,其书皆行于世。”

中国最著名的兵书《孙子兵法.行军篇》,记述了黄帝的军事思想: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忽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流水,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盐碱沼泽地),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而右北高,前死后生,此处平地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四方诸侯)也。

在行军、驻扎、作战中,黄帝对于“处山之军”“处水上之军”“处斥泽之军”“处平陆之军”,皆有处军、相敌的战略战术:

“处山之军”,通过山地,要靠近有水草的山谷;要驻扎在居高向阳的地方;不要仰攻高处之敌。

“处水上之军”,横渡江河,在远离江河处驻扎;敌人渡水来战,要等它渡过一半时出击;同敌人决战,不要在水边布阵;在江河地带驻扎,要居高地向阳处,居上游勿居下游。

“处斥泽之军”,通过盐碱沼泽地带,要迅速离开莫停留;同敌人相遇于盐碱沼泽地带,须靠近水草,背靠树林。

“处平陆之军”,要占领平坦开阔地带,侧翼应倚托高地,做到后高前低。

黄帝处军、相敌得当,得此四军之利,因而战胜了四方诸侯。

《孙子兵法.始计篇》云:“未战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淮南子.兵略训》曰:“凡用兵者,必先自庙战:主孰贤?将孰能?民孰附?国孰治?蓄积孰多?士卒孰精?甲兵孰利?器备孰便?故运筹于庙堂之上,而决胜于千里之外矣。”

庙算,又作庙战,是指兴师作战之前,在庙堂谋划,制定作战方略。庙算的项目是多方面的:人主贤能否?将帅能战否?人民归附否?国家治理否?财物积蓄够多否?士卒精悍否?铠甲兵器坚利否?器具便捷否?认真作庙算,可“运筹于庙堂之上,而决胜于千里之外”。

黄帝在作战前多作庙算,所以百战百胜。春秋时思想家邓析《无厚》诗云:

庙筭千里,帷幄之奇。

百战百胜,黄帝之师。

古籍之中多有关于黄帝治军的记述。《通典》:“黄帝振兵,设五(彩)旗。”《黄帝内传》:“帝制五彩旗,指顾向背。”《黄帝出军诀》:“攻伐作五彩牙旗,青引东、赤南、白西、黑北、中黄是也。”《礼志》:“黄帝使岐伯作军乐凯歌。”《唐书.乐志》:“黄帝使岐伯作鼓吹(之乐),以扬德建威。”

黄帝制作五彩旗用作指挥联络、青色旗指引向东、赤色旗指引向南、白色旗指引向西、黑色旗指引向北、黄色旗指引向中,用击鼓奏乐发扬军威,鼓舞士气。

一天夜里,轩辕国君做了一个异梦,梦见两个奇人。《帝王世纪》记述:“黄帝梦大风吹天下之尘垢皆去,又梦人执千钧之弩,驱羊万群。帝寤(醒)而叹曰:‘风为号令执政者也。垢去土后在也。天下岂有姓风名后者哉?夫千钧之弩,异力也,驱羊数万群,能牧民为善者也。天下岂有姓力名牧者也?’于是依二占(卜筮不过三)而求之,得风后于海隅[3],登以为相。得力牧于大泽[4],进以为将。黄帝因著《占梦经》十一卷。”

轩辕国君有魄力,派人去海隅访得风后,任以为相;派人去大泽访得力牧,命以为将。风后、力牧与神皇直、应龙等诸位将相在而后的涿鹿之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约在黄帝纪元前1年(约公元前2699年),轩辕国君时年一十七岁,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在初春时节,炎帝榆罔率领神农氏王朝人马、部众,由都城曲阜撤退,来到有熊国寻求支援;第二件,在初夏时节,蚩尤率领九黎族人马赶来涿鹿,寻求会战,图谋夺取天下,好做天子。

炎帝榆罔到达有熊国,轩辕国君以迎接天子的礼仪排列仪仗队,敲鼓奏乐,将炎帝迎入城内,安置住进国宾馆。轩辕国君对炎帝榆罔表示慰问,说天子年事已高,长途跋涉,实在辛劳。炎帝表示,榆罔老矣,无力管理天下大事,盼望轩辕君多多出力,又说,蚩尤得了曲阜,伪称“炎帝”,但他不会满足,不久将会赶来涿鹿寻求会战,以夺取天下,必须认真对待。轩辕国君点头称是,向炎帝表示,将征师诸侯,合力打败蚩尤!

不出炎帝所料,到了初夏时节,蚩尤果然率领九黎族人马赶来涿鹿。他欺负榆罔年老、轩辕年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打败榆罔、轩辕而夺取天下。可是到了涿鹿一看,有熊城高而坚固,不好对付,又担心轩辕来攻,于是,决定在有熊城东南修筑城寨,以便与有熊城对垒。

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史称“涿鹿之战”,古战场位于河北省涿鹿县东南部,在涿鹿山之北、矾山以西地区。在涿鹿山之北5公里,矾山镇之西3公里处,是有熊城。在有熊城东南3公里处,有蚩尤兵寨、蚩尤泉,遗迹尚存。

有熊城,后来称黄帝城,为正方形,建筑在土丘上,夯土筑造,残存城墙最高处有6米,底部厚7米,周长约3公里。

蚩尤兵寨,亦名蚩尤城,在今矾山镇南1.5公里处,有3个城寨,长宽各百米左右,南、北、中三塞犄角相依,毗连相应。今人参观记述:“躬身俯视深几丈许的蚩尤寨壁,夯土所筑,夯土上层很厚,夯窝极稀。历史学家推知,蚩尤从南方追逐炎帝到涿鹿,一边打仗,一边建寨,仓促建之,所以远不如黄帝城夯土坚硬,夯窝紧密。”(万烨《蚩尤寨感怀》)蚩尤泉在蚩尤寨附近,水色清澈,水质甘甜,为九黎族人马饮用泉。

《史记.五帝本纪》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黄帝是如何“禽杀蚩尤”的呢?《山海经.大荒北经》云:“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使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又《大荒东经》云:“应龙处南极(南方),杀蚩尤。”

范文澜先生《中国通史》记评:“九黎族驱逐炎帝族,直到涿鹿,后炎帝族联合黄帝族与九黎族在涿鹿大械斗,蚩尤请风伯、雨师作大风雨,黄帝也请天女魃下来相助。这些荒诞的神话,暗示着这场冲突非常激烈,结果蚩尤斗败被杀。”

按照《大荒东经》所说“应龙处南极,杀蚩尤”的说法,应龙是战败蚩尤的主角。那么,应龙是何种身份呢?一说,“应龙,龙有翼者[5]”,就是能飞的龙。地球史上,在距今两亿年至七千万年前,存在过恐龙,其中有能飞的翼龙。不过,在距今四千六百多年前涿鹿之战时,恐龙早已灭绝了,不可能有翼龙来助战。所谓“应龙,龙有翼者”,并不可信。另一说,应龙是黄帝大将,“处南极”“畜水”“杀蚩尤”,则在理可信。

古称蚩尤为“战神”,古籍中有记载。《尚书.吕刑》曰:“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guǐ),夺攘雉虔。”周秉钧译《白话尚书.吕刑》:“古代有遗训,蚩尤开始作乱,扩大到平民百姓,无不寇掠贼害,冒没不正,内外作乱,争夺窃盗,诈骗强取。”《龙鱼河图》曰:“黄帝摄政[6],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7],铜头铁额[8],食沙[9]。造五兵(五种兵器),仗(执)刀戟大弩,威震天下,诛杀无道。”

强敌当前,轩辕国君全力应战,与将相们作庙算,商讨对策。应龙将军提出,对付蚩尤不宜硬拼,要以智谋取胜。蚩尤兵寨建筑在灵山河谷,待秋雨蓄水,水淹蚩尤,一举可擒。应龙将军所见,正与轩辕国君不谋而合。

轩辕国君指着羊皮地图讲解:有熊城、蚩尤兵寨南面,是涿鹿山,涿鹿山南面是灵山,在灵山与涿鹿山之间,有一条灵山河谷,北通涿鹿盆地,河谷平时无水,并不引人注意。蚩尤从南方赶来涿鹿,看到我有熊城高而坚固,对我无可奈何,又担心我方攻打,于是抓紧修筑兵寨,以便与我对垒。蚩尤初来乍到,地形不熟,雨季不知,语言不通,情况不明,竟把兵寨建在河谷中。我军可在涿鹿山南面灵山河谷水关口秘密筑坝,待秋季大雨蓄水,开坝放水淹蚩尤,有把握一举擒之!众人听罢,兴奋地鼓掌。

轩辕国君宣布:命令应龙将军秘密领兵驻守水关口,修筑拦河坝,准备秋季大雨蓄水,待命开坝水淹蚩尤。应龙将军领命。

轩辕国君又宣布:力牧将军、神皇直将军到时擒拿蚩尤,其人力大凶悍,非能执千钧之弩的力牧将军不可,神皇直将军予以协助。力牧、神皇直二将军领命。

风后相国提议,夏、秋之间,涿鹿盆地多雾[10],军队会迷失方向,臣拟制造指南车,用来指示方向。轩辕国君说,指南车古来未有,爱卿制造指南车用来指示方向,协同打败蚩尤,乃天下之福!将相们兴高采烈,期望早日造出指南车。

庙算之后,各将加紧练兵。在有熊城之南的七旗泉(阪泉),树起了熊、罴(pí)、貔(pí)、貅(xiū)、豸区(chū)、虎、龟七杆图腾大旗,标志着许多部族共同对敌,军威大振!

《孙子兵法》说“凡军好高而恶下”。兵家喜欢高处而讨厌低处。蚩尤在河谷筑城,犯了兵家大忌。由此观之,“战神”蚩尤,勇悍有余,而智谋不足。纵可逞雄一时,却难以长久。

有熊国不时派兵出击蚩尤兵寨,把蚩尤的注意力吸引到有熊城,防止他南顾,破坏应龙将军水关口筑坝。蚩尤派兵出击,有熊兵即退入有熊城,蚩尤无可奈何。这种情况形成拉锯战势,战斗频繁,据说有五十二战之多。

夏季过去,秋季来临。天气渐渐起了变化,乌云密布,闷热烦人。轩辕国君知道与蚩尤决战的时刻快到了。风后相国造成指南车[11],在都城东南的“定车台”,作了定车演练,国君和将相都很兴奋。据说,指南车的指南全靠奇妙的机械性能,关键在于中心大平轮与附足立子轮或联或断地自动联合。这种巧妙的设计乃是中国古代技术的卓越成就。

接着大雨连天,灵山河谷积蓄了大量的洪水。大雨过后,轩辕国君密令应龙将军:天黑前夕,开坝放水淹蚩尤。

应龙将军指挥官兵掘开水关口大坝,洪水如万马奔腾,向涿鹿盆地冲去。蚩尤兵寨里,官兵开过晚饭,忽然听到哗啦啦的流水声,奈何雾气笼罩,夜幕降临,看不清楚。洪水猛冲过来,众人措手不及,有的被水卷走,有的挣扎着爬上岸逃命,狼狈不堪。

雾气加上夜幕,使人分不清方向。风后相国指挥指南车,紧随轩辕国君指示方向。国君命令敲鼓、吹号角,传达命令。埋伏的军队点燃火把,围攻蚩尤兵,许多士兵被木杵、石斧击毙在水里,鲜血染红了流水,蚩尤兵丢弃的木杵,随着血水漂流,古书中因而有“血流漂杵[12]”的记述。爬上岸的蚩尤兵,在雾气、夜幕的掩护下向外逃跑,不料都被活捉。

九黎族首领蚩尤一生勇悍,此时被洪水冲泡如落汤鸡,英雄已无用武之地,在阪泉刚爬上岸,就被力牧将军和神皇直将军擒获。蚩尤死命反抗,奈何挣不脱能执千钧之弩的力牧将军的双手。蚩尤明白反抗无用,于是束手就擒。《志林》云:“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实为自然之雾),弥(漫)三日,军人皆(迷)惑。黄帝乃令风后(设)法斗机(谋),作指南车,以别四方,遂擒蚩尤。”

约黄帝纪元前1年(公元前2699年)初秋,轩辕国君指挥有熊国、神农氏王朝和诸侯联军打败蚩尤,获得全胜。唐代诗人胡曾《涿鹿》诗咏道:

涿鹿茫茫百草秋,轩辕曾此破蚩尤。

丹霞遥映山前水,疑是成川血尚流。

涿鹿之战的胜利,归功于轩辕国君统帅指挥英明、应龙将军筑坝蓄水有功、风后相国创造指南车有贡献。民国初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祭黄帝陵文》曰: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人们欢欣跳跃,将年轻的轩辕国君尊为英雄、圣人,崇敬不已。天下诸侯心中敬佩,一致拥戴轩辕为天子,恭请他掌管天下。《史记.五帝本纪》载:“诸侯咸(皆)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有熊国君为黄帝,有熊城遂为黄帝城。

黄帝处置蚩尤时,根据各方面人士的要求,将其处以极刑。《帝王世纪》云:“蚩尤氏强,与榆罔争王于涿鹿之阿,黄帝使力牧、神皇直讨(伐)蚩尤氏,擒于涿鹿之野,使应龙杀之凶黎之谷[13]。”《黄帝内传》云:“擒蚩尤于阪泉(七旗泉)之上,帝以金(铜)钺(yuè)斩之。帝斩蚩尤,悬首军门,以威天下,其众流于八荒之外。帝斩蚩尤,设棺椁。帝斩蚩尤,因置冢墓。”蚩尤被擒于阪泉,后人戏称其曰“阪泉氏”。

相传应龙将军奉命处斩了蚩尤,又肢解了蚩尤尸体,分葬于四处。据古今记载,黄帝城东北的李官营村(今怀来县西南)有“蚩尤坟”,黄帝城西北历山下保岱村有“蚩尤坟”,山东梁山县开河乡有“蚩尤坟”,山东巨野县东北也有“蚩尤坟”。

据近世发现,上述四座“蚩尤坟”,并不是蚩尤真墓。蚩尤真墓在涿鹿县矾山镇塔寺村白龙岭。任德荃《蚩尤墓地》一文记述:“黄帝战败蚩尤后,他在众部落的强烈要求下,诛杀了为害一方的蚩尤。而被尊称‘战神’的蚩尤的尸体,由蚩尤部落人立即抢回,用部落内一匹战马驮起,东突西闯。……当抢夺蚩尤尸体的人逃至八卦村(今怀来县李官营乡)时,被黄帝的大将应龙追上了。应龙大声喝问:蚩尤的尸体在哪里?蚩尤部落兄弟以为应龙连蚩尤的尸体都不放过,就随意指了一个身首分离的士兵,示意这就是蚩尤的尸体。应龙……见‘蚩尤’确实身首分离了,也没有再问下去。于是,他就按照黄帝的吩咐,在八卦村附近选择了一块田地,将蚩尤安葬下来,并在安葬时堆起了两个相同的坟堆。

“此时,运送蚩尤尸体的兄弟生怕应龙再追杀上来……他们轮流背着蚩尤的尸体往前走,终于在柳树庄村(今涿鹿县矾山镇柳树庄村)西的半山找了一个山洞,才将蚩尤的尸体暂时安放下来。度过了兵荒马乱的时期后,他们在山下选择了一块风水宝地,即现在的塔寺村东侧,正式将蚩尤进行了安葬。为避免黄帝部落对蚩尤的再度残害,他们只树了一块无字碑,在碑上刻了四条白龙以示铭记。给安葬蚩尤真身的墓地取名白龙岭,后来在此建起白龙祠。蚩尤部族人每到农历四月五日、农历七月十五日,都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祭拜。此俗一直延续至今。”确立了蚩尤在炎黄蚩三祖文化中的地位,蚩尤真墓终于公开了。

黄帝纪元4693年(公元1995年),全国首届炎黄蚩三祖文化学术研究会,在涿鹿召开,确立涿鹿为炎黄蚩三祖文化的发祥地。会议之后,在黄帝城、黄帝泉、轩辕湖之间,兴建了“中华三祖堂”,堂内供奉三祖坐像:黄帝塑像居中,略高于炎、蚩二祖,双目凝视前方,庄重而安祥,体现出政治家的睿智、军事家的韬略;炎帝塑像居右,身披稼禾,左手抬起,双目沉思,体现出播五谷、尝百草发展农业和医药固有的勤劳、慈善和无畏;蚩尤塑像居左,右手叉腰,左手握拳,身着兽皮,双目圆睁,体现出战神的勇武、顽强和不屈。

涿鹿“中华三祖堂”,成为炎、黄、蚩三祖文化发祥地的象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