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神农氏帝都迁宛丘

神农氏帝都迁宛丘

时间:2022-11-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神农氏帝都迁宛丘炎帝姜姓氏族,在姜水、岐水流域发展壮大,建立“神农氏”王朝。神农氏设置劳正官,意为劳民勤国,辅佐炎帝教民种五谷。炎帝临率领神农氏王朝的人马、部众到达宛丘,建都于此,光大了“神农氏”王朝的统治。炎帝承在温县神农涧采药,为人民治病,关心百姓疾苦。据说,神农氏实行农业税制度,即始于炎帝承。烈山有“神农洞”,相传是炎帝出生地。“神农生十三子,帝临之弟柱,亦称炎帝。”

神农氏帝都迁宛丘

炎帝姜姓氏族,在姜水、岐水流域发展壮大,建立“神农氏”王朝。第一世炎帝石年之后,一部分留居原地,一部分东迁中原,以开拓更大的生活区域。

第二世炎帝临,富于开拓精神,效法前朝羲皇之东迁宛丘(今河南淮阳),亦决定东迁宛丘,进一步实现先帝教人民种五谷、尝百草、辨药性等为民治病的遗志。

炎帝临以前朝羲皇为榜样,率领神农氏王朝的人马及部众沿着渭河、黄河东行,到达今河南洛阳西北,停留了两三年。北宋《元丰九域志》载:“谷城,神农尝谷于此,名谷城。”谷城,古县名,故城在洛阳市西北谷水乡。何光岳先生《炎帝八世考》云:“帝临已迁至河南洛阳市西北郊谷城。”炎帝临东迁宛丘,途经谷城,在此教民种五谷,留下了古老的传说。

原始先民靠打猎、捕鱼、采集野生植物为生,不知道种五谷是怎么一回事,教民种五谷,得样样从头教起,如认知五谷、开垦土地、播种、收获、储藏,以至做饭等事,教一回得两三年。神农氏设置劳正官,意为劳民勤国,辅佐炎帝教民种五谷。经过炎帝和劳正们的努力,人们方逐渐学会种五谷,走上务农之路。劳正教民种五谷有功,以官职为姓,成为早期的劳氏。

炎帝临率领神农氏王朝的人马、部众到达宛丘,建都于此,光大了“神农氏”王朝的统治。宛丘称陈即始于神农氏王朝。《陈州府志序》云:“陈为伏羲氏建都地,神农氏因其旧而都之,故名之曰陈。”

神农氏王朝在中原进一步开创基业,把农耕经济扩展到中原,又由中原扩展到更远的地方。在淮阳城东5公里处有“神农五谷台”“神农井”,便是历代炎帝教民种五谷的地方。

在河南、山西一些地方,流行炎帝教民种五谷、采药、辨药性的传说。相传第三世炎帝承,到达了河南省北部温县。《潜确类书》记云:“神农涧在卫辉府温县。神农采药至此,以杖画地,遂成涧(两山间流水)。”炎帝承在温县神农涧采药,为人民治病,关心百姓疾苦。所谓“以杖画地,遂成涧”,就是人们对炎帝的神化。

炎帝承还到过河南省北部的辉县(今辉县市),在淇山教民种五谷。《管子》云:“神农作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淇山,在辉县西北。炎帝在淇山南面大规模地教民种五谷,人民才知道了五谷。

据说,神农氏实行农业税制度,即始于炎帝承。《神农书》云:“神农教民稼而后有谷米之赋,帝承为之制尔。”何光岳《炎帝八世考》云:“帝承时,完善了向部落征取贡赋的税收,已经普遍存在私有财产的积累。”国家对农业征取赋税,表明了农业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的增加。

山西省高平市,在黄河之北百公里处,市北有羊头山之险,山下有古泉,自然条件优越。相传炎帝明看好这个地方,在山上筑城居住,在山下泉水处教民种五谷,世称“神农城”“神农泉”“神农井”。后世在神农泉建“神农庙”,奉祀炎帝。在羊头山之东、神农镇之东北建造了一座“炎帝陵”,以为纪念。唐《元和郡县志》载:“神农城,《后魏风土记》曰:‘神农城在羊头山上。山下有神农泉,即神农得嘉谷之所。’”北宋《元丰九域志》潞州:“神农庙,有神农井,神农得嘉谷之所,见《地形志》。”关于神农“得嘉谷”,如《拾遗记》所说:“时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九穗禾产量高,说“食者老而不死”,则是神话。1995年2月,中央电视台报道,高平发现“炎帝陵”碑;5月又报道,高平发现“神农城”“神农井”。这证明古籍记载不虚,只因年代久远,古迹湮失,现在才重新被发现。

长治市,古为潞安府,有神农的传说。明末清初《读史方舆纪要》云:“柏谷山,潞安府东北十三里,山多柏树,亦名百谷山,俗传神农尝谷处,有百谷泉。”百谷山,位于高平羊头山神农城东北方。后人崇敬炎帝,在长治市东北侧老顶山上建立了一尊高39米、重150余吨的炎帝神农巨型铜像,以纪念炎帝到长治“尝谷”。

山西省会太原市,有神农辨药性的传说。南朝时《述异记》云:“太原神釜岗,有神农尝药之鼎,成阳山有神农鞭药处,亦名神农原、神农山。山中有紫阳观,世传神农于此辨(别)百药,中有千年龙脑(树)。”关于神农“辨百药”,如《搜神记》所说:“神农以赭(色)鞭,鞭(打)百药,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传说神农用赭色(赤褐色)鞭打百药,鞭子变成红色,药是热性的;变成白色,药是寒性的;变成黑色,药性剧毒;保持赭色,则没有药性,不能治病。太原,位于高平羊头山神农城之北偏西方。

高平市西北的发鸠山,有“精卫填海”的神话传说,与炎帝也有关系。《山海经.北山经》云:“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鸦),文首(花头),白喙(白嘴),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img13(自呼)。是炎帝之少女,名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填)于东海。”这个“东海”,不是现在的东海,而是上古上党地区的东海。

李秋保《发鸠山探奇》一文介绍:“早在炎帝时代,上党[3]大地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因位于发鸠山之东,因有‘东海’之称。当年炎帝之女随父在羊头山狩猎,种五谷,尝百草,常在这里戏水洗澡,不慎溺水而亡后,遂化为一只精卫鸟,衔发鸠山之木石把‘东海’填平了。我想,这大概就是《山海经》中记载的‘东海’,至今长子(县)以东的草坊一带地平线,仍有沧海的痕迹。”传说发鸠山主峰——方山垴,是精卫鸟栖息之处。那死后化作精卫鸟的女娃,就是炎帝明的女儿。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精卫》诗云:

帝子衔冤久未平,区区微意欲何成?

情知木石无云补,待见桑田几变更。

《通志.三皇纪》云:“炎帝神农氏,起于烈山,亦曰烈山氏。”烈山,在今湖北省随州市厉山镇,即古代厉乡。烈山有“神农洞”,相传是炎帝出生地。《水经注.漻水》云:漻水“西径厉乡南,水南有重山,即烈山也。山下有一穴,父老相传,云是神农所生处也,故《礼》谓之烈山氏。”

《民族联合 缔造中华》一书说:“长江流域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炎帝部落也曾在江汉(长江、汉水)地区活动,所以湖北随州市以北的厉山乡有可能是某个炎帝的诞生地。”《炎帝八世考》云:“烈山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20公里的氵厥水西岸,厉山镇,因烈山氏炎帝柱生于此而得名。”“神农生十三子,帝临之弟柱,亦称炎帝。”这说明生于烈山“神农洞”的炎帝柱,为第一世炎帝石年之子、第二世炎帝临之弟。炎帝柱虽有“炎帝”之称,但他不在炎帝八世之中,当是年代久远,后世将炎帝族名人,冠以“炎帝”之称。在历史上,炎帝柱以种植闻名。左丘明《国语.鲁语》云:“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神),自夏以来祀之,周弃[4]亦为稷(神),自商以来祀之。”

数千年来,人们将出生于烈山的炎帝石年之子柱称作“炎帝”,当作炎帝祭祀。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朝拜神农炎帝。每逢农历四月十六炎帝诞辰,随州市都要举办“神农节”,海内外的炎黄子孙一道纪念神农炎帝,海外姜姓华侨、华人也前来寻根祭祖。

烈山西南方向的“神农架”,因神农而得名。《路史.炎帝纪》云:“炎帝庆甲,帝柱之胄(后裔)也。”《炎帝八世考》云:“炎帝庆甲之后庆姓,或由于从随州烈山向西南迁入鄂西神农架,而缺乏记载。”炎帝柱之后的炎帝庆甲,也不在炎帝八世之中,他的后裔为庆姓,应该是炎帝庆甲的后代到了神农架,从而留下炎帝的传说。

神农架是大山之名,在湖北省西北部,位于长江与汉水之间。相传神农曾经在此尝百草辨药性,采药为民治病。由于千峰陡峭,万壑深切,神农只好搭架上下,因而得名“神农架”。

古籍记载,神农氏“始教耕天下种谷”,出土的上古遗物证明这是可信的。浙江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出土了7000年前的农具骨耜、木耜,还出土了稻谷,经鉴定为栽培水稻;上海市青浦县崧泽遗址出土了5300年前的籼稻(不粘稻);江苏吴江市草鞋山遗址出土了6000年前的粳稻(粘稻);湖南澧县彭山头遗址出土了9000年前的稻田和水稻;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了6000年前的粟(小米)、菜籽。出土遗物证实,在神农氏时代,甚至早于神农氏时代,中国确实就已有了农耕经济。

农耕与制陶,是相关的两件事。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云:“陶器是原始农业出现之后发明的,二者有相互依赖的关系。相传‘神农耕而作陶’,把制作陶器和农具联系在一起,正反映了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的真实面貌。”河南淮阳出土了6000年前的黏土轮制陶器。陕西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和甘肃秦安大地湾等仰韶文化遗址以及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了6000年前的各式陶器,并有精美的彩陶,反映了中国上古陶器文化的丰富多彩。《中华文明史》云:“彩陶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的审美能力登上一个历史的新阶梯。彩陶艺术的光芒已辉映了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历史环境,而敲响了文明即将来临的晨钟。”

中华先民不但创造出精美的彩陶,而且制造出精美绝伦的玉器。《中华文明史》云:“玉器制作在全国同时期的原始文化中,显得十分突出。在当时手工业兴旺的情况下,有可能已形成专业性的生产部门。玉器的生产无论从数量、种类等方面来看,还是从加工精度、造型美观等方面来看,都是罕见的。玉器有珠[5]、管[6]、坠[7]、玦[8]、瑗[9]、璜[10]、镯[11]、琮[12]、璧[13]、觽[14]等。外方内圆的长筒玉琮,磨制抛光并雕刻文饰,规格定型,有很高的工艺水平。”

河南淮阳出土了6000年前的纺织陶轮、织布骨梭,证明那时已有纺纱织布的工具。《中华文明史》云:“与仰韶文化年代相近的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陶盆,可以看出新石器时代的妇女已经穿着长及膝部的相当讲究的长裙。从已经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葛布、纺轮和大麻籽看,这时人们已着葛、麻纤维制作的衣服。”

神农氏王朝君主,第二世炎帝临、第三世炎帝承、第四世炎帝明、第五世炎帝直、第六世炎帝厘,皆都于陈。历任炎帝教民种五谷、尝百草、辩药性,为人民治病,开办日中为市贸易,施行仁政,使国家逐渐强盛。

神农氏王朝曾经发生夙沙氏叛乱,由于炎帝修德,夙沙氏之民自攻其君,从而平定了叛乱。《帝王世纪》云:“诸侯夙沙氏叛,不用命(不执行炎帝命令),箕文(夙沙氏之臣)谏而(被)杀之。炎帝退而修德,夙沙氏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炎帝。”

夙沙氏,一作宿沙氏,是上古煮盐的发明者。《世本.作篇》曰:“宿沙作煮盐。”夙沙氏部落,居住在今山东省胶东莱州一带,地近渤海,因发明用海水煮盐,被后世奉为“盐宗”“盐神”。山西运城市,古为安邑县,有盐池,古今因以产盐著名。《路史.后记四》注曰:“今安邑东南十里有盐宗庙。吕忱云:宿沙氏煮盐,谓之盐宗,尊之也。”

神农氏王朝疆土辽阔。《淮南子.主术训》记述:“昔神农之治天下也,神(意识、精神)不驰于胸中,智(聪明、才能)不出四域,怀其仁诚之心;甘雨时降,五谷蕃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月省时考,岁终献功;以明尝谷,祀于明堂。明堂之制,有盖而无四方;风雨不能袭,寒暑不能伤;迁延而入之,养民以公。其民朴重端悫(正直诚实),不忿争而财足,不劳形而功成,因天地之资而与之和同,是故威厉而不试,刑错(措)而不用,法省(简)而不烦,故其(教)化如神。其地南至交阯(今岭南),北至幽都(今北京),东至旸谷(东海边日出处),西至三危(今甘肃敦煌三危山),莫不听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