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伏羲氏宛丘建国家

伏羲氏宛丘建国家

时间:2022-11-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伏羲氏宛丘建国家宛丘,高5米多,面积约百亩,周围高而中央低平,为一处圆形高地。伏羲在宛丘筑城,为建国做准备。羲皇建立国家,官民热烈庆祝,表演伏羲乐舞《扶来》。羲皇建都的宛丘又称陈,历史上曾为陈国、陈州、陈县、宛丘县。羲皇制定嫁娶礼,正姓氏,通媒妁,规定男子娶妻要向女家赠送一对鹿皮为礼品。伏羲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传说他在医药方面亦有建树。

伏羲氏宛丘建国家

宛丘,高5米多,面积约百亩,周围高而中央低平,为一处圆形高地。《尔雅.释名.释丘》云:“中央下曰宛丘,有丘宛宛如偃器(仰卧器皿)也。”在低平的水网地区,高丘成为安居宝地。

伏羲在宛丘筑城,为建国做准备。王友平《伏羲故都宛丘》一文记述:“平粮台古城址的发掘,有力地证明了平粮台古城正是太昊伏羲故都宛丘遗址,这正与不少古代典籍的记载相吻合。”伏羲教导龙团族,向原来居民传授八卦记事,教会他们结绳制作网罟,用网罟捕鱼狩猎,造福了天下人。远近的部落都得到实惠,纷纷归附龙团族,或加入龙团族,他们信奉龙图腾,尊奉“龙祖”“圣人”伏羲为领袖。www.guayunfan.com

约在黄帝纪元前1780年(约公元前4478年),伏羲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6]——“伏羲氏”王朝,号称羲皇,京城名龙都,以龙为图腾。《帝王世纪》载:“帝庖牺氏继天为王,为百王先。”

《左传.昭公十七年》:“太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太昊伏羲氏有龙的瑞征,故以龙名作为长官官名,设置五官,开创了王朝设置五官制度。春官青龙氏,掌管典礼;夏官赤龙氏,掌管军政军赋;秋官白龙氏,掌管刑狱;冬官黑龙氏,掌管工程制作;中官黄龙氏,为百官之长。

羲皇建立国家,官民热烈庆祝,表演伏羲乐舞《扶来》。《中华文明史》云:“伏羲乐舞《扶来》,又称《立本》、《立基》、《荒乐》、《凤来》等。伏羲氏受蜘蛛的启示发明了结网,并教会了人们捕鱼。通过辛勤愉快的劳动,生活得到明显的改善,凤凰也来飞翔作舞表示祝贺。人们为了颂扬伏羲的功绩,创作了这名为《凤来》的舞蹈。据《路史.后记》说,这部乐舞同时还有某种安定并慑服天下的神异作用。所以又叫《立基》。”一说伏羲乐舞名《网罟》。

唐代文学家元结有感于“伏羲氏至于殷室,凡十代,乐歌有其名,无其辞,考之传记而义或存焉”,乃作《补乐歌十首》,序云:“《网罟》,做羲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伏羲能易人取禽兽之劳,凡二章,章四句。”

吾人苦兮,水深深,网罟设兮,水不深。

吾人苦兮,山幽幽,网罟设兮,山不幽。

淮阳城西北有古老的“画卦台”,相传是伏羲画“太极八卦”之处。台在县城的湖中半岛上,从平面看呈现龟形,高两米多,绿水绕台,仅西南面有路可通。台前是“白龟池”[7],面积660平方米,池中有高台。传说伏羲在蔡水得白龟,掘池放养,龟背的图案形似八卦,于是伏羲受到启示。《太平寰宇记》云:“宛丘县汉(代)陈县……八卦台在县西北一里,即伏羲于蔡水得龟,画八卦之坛。”古月《“画卦台”的传说》一文记述:“伏羲接天地象意,画成圆形的太极图(宇宙),中间一画分了阴阳(天地),龟纹三画开成了天地人。伏羲按三画的长短(阳爻长、阴爻短)交替,在太极图的八方画出了天地万象的自然符号来,称为八卦。”

在画卦台,伏羲将在孟津画的“先天八卦”与在洛汭画的“太极图”合二为一,从而画成“太极八卦”。

《易经.系辞》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是太极八卦的基本定义,了解基本定义,方能认知太极八卦。

“易”即《易经》。《说文解字》:“易,日月为易,象阴阳。”古文“易”字,是日月的象形,上“日”下“月”,合而为“易”。表明《易经》这本书,叙述的是宇宙中太阳系日月运行的大法则。

“易有太极”,太极指阴鱼、阳鱼外围的太极圈,象征宇宙最初浑然一体的元气。

“是生两仪”,太极生出阴阳和天地:黑鱼为阴,代表地,符号为阴爻--;白鱼为阳,代表天,符号为阳爻——。阳鱼居阳位,头南尾东;阴鱼居阴位,头北尾西。

“两仪生四象”,两仪生出四象:太阴(阴鱼头)==;少阴(阴鱼尾)img8;少阳(阳鱼尾)img9;太阳(阳鱼头)img10。

img11

太极八卦

四象象征四方:东——少阳;南——太阳;西——少阴;北——太阴。

四象象征四季:春——少阳;夏——太阳;秋——少阴;冬——太阴。

四象象征四时:上午——少阳;中午——太阳;下午——少阴;夜半——太阴。

“四象生八卦”,在两组四象之下,各生一阴或一阳,便得八卦:☷坤、☶艮、☵坎、☴巽、☳震、☲离、☱兑、☰乾。

换言之,在前一组四象之下,各生一个阴爻--,在后一组四象之下,各生一个阳爻——,最后便生出八卦。

“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由八卦阴阳相重而生八八六十四卦,以断吉凶,趋吉避凶,可以成就大事业。

画八卦与看八卦,必须遵循一条法则。北宋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纳甲之法》云:“卦必自下生,先初爻、次中爻,末乃至上爻。此《易》之叙,然胎育之理也。物之处胎甲,莫不倒生,自下而生者卦之叙也,而冥合造化胎育之理,此至理合自然者。”南怀瑾先生《易经杂说》云:“一切东西都从内变开始,所以画卦是由下而上、由内而外。”由下而上,是就平画、平看八卦而言的;由内而外,是就画、看圆形八卦图与六十四卦圆图而言的。八卦、六十四卦,由下而上,由内而外,可以看出、标出二进位与十进位数字,从小数到大数,有规律地排列着。

羲皇建都的宛丘又称陈,历史上曾为陈国、陈州、陈县、宛丘县。《陈州府志序》说:“陈为伏羲建都地,神农氏因其旧而都之,故名之曰陈。”《帝王世纪》云:“庖牺氏都陈,制嫁娶礼。”《通典》云:“伏羲氏制嫁娶,以俪皮为礼。”《路史.太昊纪》云:“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万民之丽(偶)。丽皮(成对鹿皮)荐之,以严其礼。”羲皇制定嫁娶礼,正姓氏,通媒妁,规定男子娶妻要向女家赠送一对鹿皮为礼品。

羲皇将掌管婚姻的职权委任给女娲,女娲便成为“神媒”。《路史.女皇氏》云,女娲“少佐太昊,祷于神祈,而为女妇。正姓氏,职(掌)昏因(婚姻),通行媒,以重万民之判(评断),是曰神媒”。神媒又称高媒,是古代掌管婚姻生殖的女神。三月上旬巳日,民间过“上巳节”,祈求婚姻的男女会祭祀高媒神。

伏羲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传说他在医药方面亦有建树。《中华文明史》云:“传说伏羲、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虽然不是信史,但至少说明医药知识起源甚古,而且是由先民世代实践经验的积累而来的。”

相传伏羲、女娲始造乐器。《路史.太昊纪》云:“斫桐(木)为七尺二寸之琴,绳丝为弦,弦二十有七,命之曰离(大琴谓离)……灼土为埙。而礼乐于是兴(起)焉。”伏羲砍桐木做琴,烧土做陶埙。琴是拨弦乐器,埙是吹奏乐器。《路史.女皇氏》云,女娲“乃命臣随制作笙簧,以通殊风,以才民用。命娥陵氏制都良管,以一天下之音。”女娲命臣随制作的笙簧就是后来的芦笙、葫芦笙。她还命娥陵氏制作都良管做标准,以统一音律。

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古乐器证明伏羲、女娲造乐器的传说是可信的。《中华文明史》云:“埙,从古文献看,埙作为一种乐器,其出现和使用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而且考古学的发掘已发现大量的物证。”“西安半坡陶埙,共二枚,于西安半坡村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据碳14测定,距今已有6000余年。其形如橄榄,二者大小相同,一个顶端有一吹孔,另一个吹孔贯穿上下两端。”“舞阳骨笛距今为8500—7600年。这种文化遗存早于仰韶文化,大体与嵩山周围的裴李岗文化同时。骨笛全是利用动物骨管做成,一般长20多公分,直径1.1公分左右,一侧有规整的圆形钻孔。形制固定,制作规范,大多为7孔,个别笛子在主音孔旁边钻有调音用的小孔。显然,制作已有十分明确的声律规律,因为笛子开孔初试后觉得音不准时,才有必要进行调整。此外,有的笛子上还划有等分记号,显然是划分在前,钻孔在后。这可以说明,制作这些笛子时,无疑是经过比较精确的度量和计算的。”“舞阳骨笛揭开了中国史前音乐文化研究的新篇章。它向全世界宣称:在迄今为止发现的一切史前音乐文化的物证之中,舞阳骨笛无论在年代方面、可靠性方面还是成就方面都是无与伦比的。它表明,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在史前时期已远远走在世界的前列。”“据此大体上可以推断,当时五音阶的应用已相当成熟,甚至六声、七声音阶的应用也可能已经成为客观事实,至于其渊源则必更为久远。”

《礼记.乐记》云:“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是故先王之制礼作乐也,非以极(享)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和)好恶而反(返)人道之正也。”先王们认为,音乐具有教化、祭祀、娱乐的功用,因而重视音乐,并制定礼仪。

相传中国古代礼仪始创于伏羲。《通典》云:“伏羲以来,五礼始彰(明),尧舜之时咸(皆)备。”伏羲之时,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等礼仪开始彰明,到尧、舜时便完备了。古代称祭祀礼仪为“吉礼”,丧葬礼仪为“凶礼”,军旅礼仪为“军礼”,宾客礼仪为“宾礼”,冠婚(加冕婚配)礼仪为“嘉礼”。讲究礼仪,是民族、国家文明的标志之一。中国向来讲究礼仪,素称“礼仪之邦”。

伏羲存在于仰韶文化时期,《华夏先祖伏羲氏》论述:“我们把前仰韶文化遗址分布图与伏羲活动域相对照,惊奇地发现二者完全吻合,而从这些古遗址出土文物分析,也同伏羲的渔猎文化时代相吻合。”

从甘肃秦安大地湾,到陕西宝鸡北首岭、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华县元君庙,河南陕县庙底沟、洛阳王湾、郑州大河村等仰韶文化遗址,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遗址都分布在伏羲的栖息地与东迁路线上。《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云:“西起甘肃天水,东到河南郑州一带,是仰韶文化的中心范围。”《中华文明史》曰:“新石器时代中期,陕、晋、豫地区有世界闻名的仰韶文化。它是新石器文化高峰时期光辉灿烂的突出代表。”伏羲氏与神农氏先后于这些地区活动,并留下遗迹。

仰韶文化的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常见的有刀、斧、锛、凿等,打制石器仍占一定数量,骨器则相当精致。日用陶器以细泥红陶、夹砂红陶为主。红泥上常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并饲养狗、猪等家畜。这一阶段属于母系氏族公社制的繁荣时期。

仰韶文化因遗物中常有彩陶,亦称彩陶文化。《中华文明史》云:“彩陶的题材多样,动物纹、植物纹占很大的比例。动物纹主要有鱼纹、鹿纹、蛙纹、鸟纹。鱼纹的数量非常多,而且流行的时间长,范围广。”“在仰韶文化中,常常出现人面鱼纹……把人和鱼结合在一起的作品,表示仰韶人认为人和鱼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蛙纹和鸟纹也是仰韶文化的传统纹饰,虽然比鱼纹少,但是延续时间长,纹饰的样子也较固定。因此蛙纹和鸟纹一样,也是一种崇拜物。”“那些千姿百态的式样,繁多器皿形式,由于它们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给后世留下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仰韶文化的一些遗址中,常出土一种大腹、小口、尖底的容器,考古界称之为小口尖底瓶。据研究,它原是一种汲水用器,古人曾称之为‘甀[8]’。《淮南子.汜论》说:‘木钩而樵,抱甀而汲。’”“小口尖底瓶之汲水,包含着深刻的力学原理。当它作为一个浮体投入水中后,会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是重力,二是浮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当这两个力的作用方向处于同一直线时,浮体便处于平衡状态……小口尖底瓶刚投入水中,以及用外力使水满灌瓶中时,都与这一状态相当。小口尖底瓶的发明,是古人对重心法则和倾定中心原理的最早应用。”

在仰韶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中华古代冶金技术。《中华文明史》云:“从考古发掘看,我国古代的冶金技术发明于仰韶文化早期,之后,在龙山文化、齐家文化遗址中都有不少冶铸遗物出土。”“陕西临潼姜寨,1973年在29号房址的居住面上出土一个半圆形铜片。该房炭化木椽经碳14测定,并经树轮校正,年代为公元前4675±135年,属于仰韶文化早期。这一半圆形铜片也成为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金属块。”“甘肃东乡林家,1977—1978年在该遗址的马家窑文化层中发现一把完整的铜刀,以及部分铜器碎片。刀背略呈弓形,圆尖,柄部甚短。遗址年代约在公元前3280—公元前2740年之间,是我国目前最早的可辨器形的金属制品。”

仰韶文化,约为公元前5000—公元前3000年,距今7000—5000年。仰韶文化绽放着“三皇”伏羲氏文化和神农氏文化的光辉!

《历代帝王年表》记载:“太昊伏羲氏,生于成纪,以木德正,风姓,都陈。教民佃(猎)渔养牺牲。始画八卦。造书契。制嫁娶。以龙纪官。造琴瑟。在位百十五年崩,葬于陈。或曰传十五世。”这概括了伏羲一生的业绩。

伏羲即位于约黄帝纪元前1780年(公元前4478年),逝世于约黄帝纪元前1666年(公元前4364年)。在位年代约黄帝纪元前1780年—前1666年(公元前4478年—公元前4364年)。伏羲氏王朝传15世、1260年,其年代约为黄帝纪元前1780年—前521年(公元前4478年—公元前3219年)。由于年代久远,伏羲氏王朝诸帝,仅伏羲、女娲二人见于记载,其余十三帝失名。

在“龙都”淮阳,耸立着“太昊陵”“伏羲庙”,位于城北1.5公里处,前庙后陵,规模宏伟,有外城、内城、紫禁城。陵园周围的陵墙称外城,先天门称内城,陵周称紫禁城。午门临蔡水,左有东天门,右有西天门。以陵墓为中轴线,自南往北有午门、玉带桥、道仪门、先天门、太极门、统天殿、显仁殿、太始门和寝殿。统天殿,是陵园中最大的建筑,高17米,面积390平方米。殿内供奉伏羲塑像,高5米,身披树叶,腰裹兽皮,手捧八卦,为人们想象中的伏羲形象。

太昊陵在寝殿之后,陵高20余米,周长150余米,上圆下方,取“天圆地方”之意。陵墓石碑上书刻“太昊伏羲氏之墓”。

史料记载,明清两朝,皇帝派遣祭官恭祭太昊陵,前后共有51次。可见后世王朝对羲皇的崇敬。每年早春二月,是奠祭羲皇的盛期。

从春秋(黄帝纪元1929年—2223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时起,最早的民间祭祖庙会即从宛丘开始,一直延续至今。每年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民间都要举行一个月的伏羲庙会。车如流,人如潮,每日少者数万人,多时10余万人。人们齐集“龙都”,祭奠“龙祖”“人祖”伏羲。淮阳伏羲庙会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全国罕见,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始祖太昊伏羲氏的无限崇敬。

我在《龙祖伏羲颂》一文说:“人们尊称伏羲为‘龙祖’,称其都城为‘龙都’。令人信服的是,在六千年之后,人们还在古宛丘举办‘中国龙都朝祖会’,淮阳伏羲庙、太昊伏羲陵是为朝祖圣地!”

《中华全史演义》说:“伏羲殁,群臣推之(女娲)为主,号‘娲皇’,以云为姓,建都中皇山。”娲皇之都中皇山,在今河北省涉县索堡镇,今名凤皇山,位于太行山区。南北朝时,北齐(黄帝纪元3248年—3275年,公元550年—公元577年)在中皇山建筑“娲皇宫”,奉祀娲皇。娲皇宫有房屋135间,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以十八盘为界,由山下、山上两部分构成。山上建筑以娲皇宫为主体,有娲皇阁、梳妆楼、钟楼、鼓楼、迎爽楼等12座。山下有朝元宫、停骖宫、广生宫等建筑。

穿过广生宫,登上十八盘,便到了娲皇阁。娲皇阁紧靠悬崖,凌空而起,背靠山崖,由8根铁索凿崖而系,险峻异常,因而有“浩楼”“吊楼”之称。四层楼阁高23米,进深7米。第一层为“拜殿”,第二层为“清虚阁”,第三层为“补造化”,第四层为“炼石补天”。中皇山,山高笔直,像是登天;土色焦红,像是烧炼过,还有一块巨石,一半烟熏火燎,一半熔迹斑斑,引人遐想。

古书记述,女娲继位之后,在迁都中皇山之前,曾经击败共工氏作乱。王泉根《上古人物的名号》一文介绍:“原来共工氏是伏羲氏之末至高辛氏(帝喾)时一个强大的氏族部落联盟,其领袖人物为共工氏,以此名号作为共工氏族的名号。”共工氏作乱,图谋夺取天下,但以失败告终。《路史.女皇氏》记述:“太昊氏(伏羲氏)衰,共工惟始作乱,振滔洪水,以祸天下,墮天网[9],绝地纪[10],覆中冀[11],人不堪命。于是女娲役(使)其神力,以与共工氏较(战),灭共工而迁之。”“灭共工而迁(都)中皇山之原,所谓女娲氏也。”

娲皇建都中皇山,死后葬于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侯村“女娲陵”。洪洞县北部,原有赵城县,1954年与洪洞县合并,名洪赵县,1958年改名洪洞县。赵城历史悠久,西周时,穆王封嬴造父于赵城,其后以地名为姓氏。春秋时,晋国正卿赵简子居赵城,又称赵简子城。隋朝置赵城县,治赵城。

《文献通考.王礼.山陵》载:“女娲葬赵城县东南,在晋州。”《太平寰宇记》云:“女娲墓,在赵简子城东南五里,高二丈。”清代《赵城县志》云:“女娲陵,在县东八里侯村。正、副(陵)各一,皆在(女娲)庙后。东西相距四十九步,各高二丈;周四十八步。居左者为正陵,其副陵相传葬衣冠者……正陵右有‘补天石’。宋乾德四年(公元966年),诏给守陵五户,长史春秋奉祀,其后代有祭告。国朝(清朝)历次遣官致祭,祭文并砌石(碑)立庙中。”

女娲庙,在女娲陵东,奉祀娲皇。《赵城县志》记述:“女娲庙,在县东八里侯村。始建无考。”《平阴府志》云,“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重修”,则天宝前已有庙也。庙中旧塑女像,img12冕执圭。旁侍嫔御。殿壁绘断鳌[12]、炼石[13]各图。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以太常卿金德奏,悉撤去。更设神主。庙后有陵及补天石。宋以后,代有祀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