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出自帝喾的姓氏大全

出自帝喾的姓氏大全

时间:2022-10-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出自帝喾及其后裔的姓氏路——出自姬姓。帝挚之子玄元,帝尧封之于中路,其后以地名为路姓。帝喾之子名契,帝舜时为司徒,受赐子姓,为子姓始祖,其后建立商朝。比干为殷王子,其后有王姓。又一支出于姬姓。周文王十五子毕公高之后,周灵王太子晋,均以王为姓。两支施姓皆出于帝喾之后,另有一支施姓出自黄帝之后。宋国伯宗之子州黎,食采于钟离,其后以地名为钟离姓。州黎之子迁居南阳,以祖上伯宗之名为宗姓。

出自帝喾及其后裔的姓氏

路——出自姬姓。帝喾为姬姓,长子为帝挚。帝挚之子玄元,帝尧封之于中路,其后以地名为路姓。

莘——出自姬姓。《百家姓考略》:“莘,系出高辛氏。夏启封帝挚之后于有莘(山东曹县西北有莘氏之墟),后以国为氏。”另有一支莘姓,出自夏禹之后。莘,音shēn。

子——出自姬姓。《史记.殷本纪》:“殷契……封于商(陕西丹凤县商镇),赐姓子氏。”帝喾之子名契,帝舜时为司徒,受赐子姓,为子姓始祖,其后建立商朝。契,音xiè。

来——出于子姓。子契之后,受封于来阝国(河南荥阳市东),子孙以国名为来阝姓,又去邑为来。

空——出于子姓。子契之后,受封于空桐(甘肃平凉市西),子孙以国名为空同姓,又简化为空姓。

汤——出自子姓。子契14代孙成汤,灭亡夏朝,建立商朝,子孙以祖上谥号为汤姓。

乙——出于子姓。成汤名履,字天乙,子孙以祖字为乙姓。

商——出于子姓。商朝被周武王所灭,子孙以国名为商姓。

瞿——出于子姓。商朝公族大夫瞿父之后,以祖名为瞿姓。

殷——出于子姓。商王盘庚迁殷(河南安阳西北殷墟)以后,遂称商为殷。周武王灭殷,子孙以国名为殷姓。

沃——出于子姓。商王沃丁之后,以祖名为沃姓。

相——出于子姓。商王河亶甲居相(河南内黄县东南),其后以地名为相姓。

曼——出于子姓。商王武丁封季父(叔父)于河北蔓口,称号蔓侯,其后以地名为蔓姓,又简化为曼。

鲜于——出于子姓。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其支孙名仲,食采于邑,其后合“鲜”“于”二字为鲜于姓。

骓(zhuī)——出于子姓。蔓侯之后有骓姓。

祖——出于子姓。商王祖甲、祖乙、祖丁之后,以祖名为祖姓。

禄——出于子姓。殷纣王之子武庚,字禄父,其孙以祖字为禄姓。

鲜——出于子姓。殷纣王叔父胥余,受封于箕(河南西华县),子爵,世称箕子。周武王灭殷,封箕子于朝鲜,子孙以国名为鲜姓。

林——出于子姓。殷朝少师比干,进谏纣王而被挖心致死。其子名坚,逃于长林山。周武王灭殷,赐坚为林姓,奉比干为始祖,为林姓之始。又一支林姓,出于姬姓。周平王庶子林开之后,以祖名为林姓。两支林姓,皆为帝喾之后。

王——出于子姓。比干为殷王子,其后有王姓。又一支出于姬姓。周文王十五子毕公高之后,周灵王太子晋,均以王为姓。两支王姓,皆为帝喾之后。另有一支王姓,出自帝舜之后。

樊——出于子姓。商汤王之后,有陶、施、樊、几、终葵等七大族,周称“殷民七族”。又一支出于姬。鲁献公次子仲山甫,任周宣王卿士,封于樊国(陕西长安东南),其后以国名为樊姓。两支樊姓,皆为帝喾之后。

索——出于子姓。殷民七族,索姓之后。

陶——出于子姓。殷民七族,陶姓之后。另有两支陶姓,一支出自帝尧之后,一支出自帝舜之后。

屠——出于子姓。殷民七族,屠姓之后。

施——出于子姓。殷民七族,施姓之后。又一支出于姬姓,鲁惠公之子施父,支孙以祖字为施姓。两支施姓皆出于帝喾之后,另有一支施姓出自黄帝之后。

邓——出于子姓。商王武丁封叔父于邓国(今湖北襄樊市西北),子孙以国名为邓姓。

莱——出于子姓。商王之后,受封于莱国(河南荥阳市东),子孙以国名为莱姓。另有一支莱姓,出自炎帝之后。

权——出于子姓。商王武丁之后,受封于权国(湖北当阳市东南),子孙以国名为权姓。另有一支权姓,出自帝颛顼之后。

那——出于子姓。楚武王攻灭权国,将其公族迁于那处(湖北荆门市东南),遂以地名为那姓。

梅——出于子姓。商王太丁封其弟于梅国(安徽亳州市南),伯爵,称梅伯,子孙以国名为梅姓。

宋——出于子姓。周朝初年,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封殷纣王庶兄微子启于宋国(河南商丘市),子孙以国名为宋姓。

萧——《百家姓考略》:“萧,系出子姓。微子支孙(乐叔大心)封于萧(安徽萧县西北),子孙以国为氏。”

黑——出于子姓。宋微子之后有黑姓。另有一支黑姓,出自帝颛顼之后。

坎——出于子姓。宋微子之后食采于坎邑(河南巩义市东),以地名为坎姓。

买——出于子姓。宋微子之后有买姓。

沙——出于子姓。宋微子之后有沙姓。

完——出于子姓。宋微子之后有完姓。

牛——出于子姓。宋微子之后,有司寇牛父,子孙以祖名为牛姓。

戴——一支出于子姓。西周时,宋戴公之后,以祖上谥号为戴姓。又一支出于姬姓。春秋时戴国(河南民权县东北)之后,以国名为戴姓。两支戴姓,皆帝喾之后。

华——出于子姓。宋戴公之子考父,食采于华邑(陕西华县),子孙以地名为华姓。

乐(yuè)——出于子姓。宋戴公之子名衎,字乐父,其后以祖字为乐姓。

庄——出于子姓。宋戴公名武庄,子孙以祖名为庄姓。另有一支庄姓,出自帝颛顼之后。

祝其——出于子姓。宋戴公之子祝其,任大司寇,子孙以祖名为祝其姓。

武——出于子姓。春秋时,宋武公之后,以祖上谥号为武姓。

宣——一支出于子姓。春秋时,宋宣公之后,以祖上谥号为宣姓。一支出于姬姓。周宣王之后,以祖上谥号为宣姓。两支宣姓,皆为帝喾之后。

穆——出于子姓。春秋时,宋穆公之后,以祖上谥号为穆姓。

邹——出于子姓。春秋时,宋湣公之后正考父,食采于邹邑,以地名为邹姓。另有一支邹姓,出自帝颛顼之后。

荡——出于子姓。春秋时,宋桓公之子名荡,子孙以祖名为荡姓。

桓——出于子姓。宋桓公之后,以祖上谥号为桓姓。另有一支桓姓,出自炎帝之后。

向——出于子姓。宋桓公之子名肸(bì),字向父,支庶子孙以祖字为向姓。另有两支向姓,一支出自炎帝之后,一支出自帝尧之后。

钟——出于子姓。宋桓公曾孙伯宗,在晋为官,被迫害而死。其子州黎逃奔楚国,食采于钟离(安徽凤阳县),子孙以地名为钟姓。另有一支钟姓,出自帝颛顼之后。

钟离——出于子姓。宋国伯宗之子州黎,食采于钟离,其后以地名为钟离姓。

宗——出于子姓。州黎之子迁居南阳,以祖上伯宗之名为宗姓。

孔——一支出于子姓。春秋时,宋襄公生弗父何,弗父何生宋父周,宋父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正考父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姓孔氏。孔子,即其后。一支出于姬姓。卫国公族孔悝之后,以祖名为孔姓。两支孔姓,皆为帝喾之后。另有一支孔姓,出自帝舜之后。

墨——出于子姓。春秋时,宋成公之子墨台之后,以祖名为墨姓。另有一支墨姓,出自炎帝之后。

灵——出于子姓。宋文公之子名围龟,字子灵,其后以祖字为灵姓。另有一支灵姓,出自炎帝之后。

边——出于子姓。春秋时,宋平公之子名城,字子边,子孙以祖字为边姓。

谈——出于子姓。战国初,宋国末代君主名谈,子孙以祖名为谈姓。

薄——出于子姓。春秋时,宋国公族大夫食采于薄邑,子孙以地名为薄姓。

褚——出于子姓。春秋时,宋国公子名段,字子石,食邑于褚邑(河南洛阳市一带),子孙以地名为褚姓。

东乡——出于子姓。宋国公族大夫封于东乡,以地名为东乡姓。

干——出于子姓。春秋时,宋国大夫干犫(chōu)之后,以祖名为干姓。

皇——出于子姓。春秋时,宋国公子皇父充石之后,支庶子孙以祖字为皇姓。

皇甫——出于子姓。皇父充石之后,以祖名为皇父姓,后改作皇甫。

菅(jiān)——出于子姓。春秋时,宋国公族大夫食采于菅邑(山东单县北),子孙以地名为菅姓。

麟——出于子姓。春秋时,宋国公子麟之后,以祖名为麟姓。

木——出于子姓。宋国公族大夫孔金父,字子木,子孙以祖字为木姓。

郝——出于子姓。商王帝乙封其子期于太原郡郝乡,子孙以地名为郝姓。

耦——出于子姓。宋国卿士华耦之后,以祖字为耦姓。

仇(qiú)——出于子姓。春秋时,宋国公族大夫仇牧之后,以祖名为仇姓。

时——出于子姓。春秋时,宋国公族大夫名来,受封于时邑,子孙以地名为时姓。

督——出于子姓。春秋时,宋国公族大夫华父督之后,以祖名为督姓。

衍——出于子姓。宋国公族微仲衍之后,以祖名为衍姓。

宜——出于子姓。春秋时,宋国公族有宜姓。

婴——出于子姓。春秋时,宋国公族微仲衍之后有婴姓。另有一支婴姓,出自帝颛顼之后。

鱼——出于子姓。春秋时,宋国公子目夷,字子鱼,其后以祖字为鱼姓。

稷——出自姬姓。帝喾之子姬弃,善于农稼,尧、舜农官后稷,其后以祖上官名为稷姓。

邰——出自姬姓。姬弃受封于有邰国(陕西武功县西南),子孙以国名为邰姓。另有一支邰姓,出自炎帝之后。

周——出自姬姓。后稷姬弃裔孙古公亶父(周太王),邑于周原(陕西岐山县),遂称为“周”。子孙以国名为周姓。后来,周武王灭商建周,子孙以国名为周姓。

古——出自姬姓。周太王古公亶父之后,以祖名为古姓。周太王,文王祖父。

岑——出自姬姓。周武王封叔父姬耀之子渠于岑国(陕西韩城市南),子孙以国名为岑姓。

文——出自姬姓。周武王追尊父亲周王、西伯昌为“文王”,子孙以祖上王号为文姓。

仁——出自姬姓。周文王裔孙虔仁之后,以祖名为仁姓。

毕——出自姬姓。周文王十五子名高,受封于毕邑(陕西咸阳市北),世称毕公高,子孙以地名为毕姓。

冯——出自姬姓。毕公高支子食采于冯城(河南荥阳市西),子孙以地名为冯姓。

潘——出自姬姓。毕公高之子季孙,食采于潘(陕西北部),遂以地名为潘姓。另有一支潘姓,出自帝颛顼之后。

庞——出自姬姓。毕公高支庶子孙封于庞乡,以地名为庞姓。

新垣——出自姬姓。毕公高封于新垣,子孙以地名为新垣姓。

万——一支出自姬姓。毕公高孙子毕万,任晋国大夫,子孙以祖名为万姓。另一支出自姬姓之后芮姓,芮伯之后有芮伯万,子孙以祖字为万姓。

狄——出自姬姓。周成王封同母弟孝伯于狄城,子孙以地名为狄姓,尊孝伯为始祖。

魏——出自毕姓。晋国大夫毕万,受封于魏邑(山西芮城县西北),子孙以地名为魏姓。又毕万之后魏斯,与韩、赵三家分晋,建立魏国,其后以国名为魏姓。

令狐——出自魏姓。毕万之后魏颗,因战功封于令狐邑(山西临猗县),子孙以地名为令狐姓。

蔡——出自姬姓。周文王第五子叔度,封于蔡国(河南上蔡县)。后来叔度同管叔随武庚叛乱,被周公放逐,复封其子胡于蔡,是为蔡仲胡,子孙以国名为蔡姓。

蔡仲——出自姬姓。蔡国复封君主蔡仲胡之后。以祖名蔡仲为姓。

酆——出自姬姓。周文王十七子封于酆国(陕西户县东),子孙以国名为酆姓。

郜——出自姬姓。周文王十一子封于郜国(山东成武县东南),子孙以国名为郜姓。

告——出自姬姓。郜姓去邑为告姓。

管——出自姬姓。周文王第三子名鲜,封于管国(河南郑州市),世称管叔鲜,子孙以国名为管姓。又周穆王封庶子于管邑,子孙以地名为管姓。

阴——出自管姓。春秋时,齐相国管仲七世孙名修,自齐适楚,为阴大夫,其后以地名为阴姓。

郭——《百家姓考略》:“郭,系出姬姓。武王封王季次子虢仲于东虢(河南荥阳市西北),虢叔为西虢(陕西宝鸡县),召曰二虢。后虢叔之国改号郭,支子以国为氏。”

霍——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六子叔处,受封于霍国(山西霍州市西南),子孙以国名为霍姓。

毛——出自姬姓。周文王庶子叔郑,受封于毛国(河南宜阳县),子孙以国名为毛姓。

冉——出自姬姓。周文王之子受封于冉(湖北荆门县),子孙以地名为冉姓。

沈——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子季载,受封于沈国(河南平舆县),子孙以国名为沈姓。另有两支沈姓,一支出自帝颛顼之后,一支出自夏禹之后。

载——出自姬姓。季载之后,以祖名为载姓。

聃(dān)——出自姬姓。季载所封的沈国,亦称“聃”,称始封君为聃季载,子孙以国名为聃姓。

原——出自姬姓。周文王十六子原伯,受封于原国(河南济源市西北),子孙以国名为原姓。

雍——出自姬姓。周文王十三子伯雍,受封于雍国(河南焦作市西),子孙以国名为雍姓。另有一支雍姓,出自黄帝之后。

荀——出自姬姓。周文王之子受封于郇国(山西临猗县西北),子孙以国名为郇姓。后来去邑加草为荀。

籍——出自荀姓。春秋时,晋国大夫荀林父之孙伯倏,为管理典籍之籍官,其后以祖上职名为籍姓。

智——出自荀姓。晋国公族荀首,食采于智邑(山西永济市虞乡镇西北),子孙以地名为智姓。

中行——出自荀姓。晋国公族荀林父,晋文公时为中行之将,世称中行桓子,子孙以祖上官名为中行姓。中行,音zhòng háng。

滕——出自姬姓。周文王十四子叔乡,受封于滕国(山东滕州市西南),子孙以国名为滕姓。另有一支滕姓,出自黄帝之后。

战——出自姬姓。战国时,滕国公族有主管井田的华战,子孙以祖名为战姓。

成——出自姬姓。周文王第五子叔武,受封于郕国(山东宁阳县东北),子孙以国名为郕姓,后来去邑为成。另有一支成姓,出自帝颛顼之后。

芮(ruì)——出自姬姓。周武王封卿士良夫于芮邑(陕西大荔县),称芮伯,周成王改封为诸侯,子孙以国名为芮姓。

凌——出自姬姓。周武王之弟康叔支庶子孙,世代担任“凌人”之职,掌管宫廷冰凌贮藏,用于防暑降温,其后以祖上官名为凌姓。

寒——出自姬姓。周武王之子封于寒国(山东潍坊市东北寒亭镇),子孙以国名为寒姓。

项——出自姬姓。周武王封同姓于项国(河南沈丘县),子孙以国名为项姓。另有一支项姓,出自帝颛顼之后。

于——出自姬姓。周成王封邘叔于邘国(河南沁阳市邘台镇),子孙以国名为邘姓,又去邑为于。

应——出自姬姓。周武王第四子封于应国(河南鲁山县),子孙以国名为应姓。

单(shàn)——出自姬姓。周武王封少子臻于单邑(河南孟津县东南),为甸内侯,子孙以国名为单姓。

靖——出自姬姓。单靖公之后,以祖上谥号为靖姓。另有一支靖姓,出自帝舜之后。

荣——出自姬姓。周武王卿士荣伯之后,以祖上名号为荣姓。

耿——出自姬姓。周成王封同姓诸侯于耿国(山西河津市东南),子孙以国名为耿姓。

翁——出于姬姓。周昭王庶子食采于翁山(浙江定海县东),子孙以地名为翁姓。

蓬——出自姬姓。周成王封支子于蓬州,其后以地名为蓬姓。

牙——出自姬姓。周穆王时,有王族大司徒君牙,子孙以祖名为牙姓。另有一支牙姓,出自炎帝之后。

仲——出自姬姓。周宣王卿士仲山甫之后,以祖字为仲姓。另有一支仲姓,出自黄帝之后。

种(chóng)——出自姬姓。仲山甫之后,为避仇改仲姓为种姓。

皮——出自姬姓。仲山甫之后樊仲皮,食采于皮邑(山西河津市),子孙以地名为皮姓。

詹——出自姬姓。周宣王支孙受封为詹侯,其后以祖上封号为詹姓。

吉——出自姬姓。周宣王时,有功臣尹吉甫,其支孙以祖字为吉姓。

方——出自姬姓。周宣王时,有王族大臣方叙,子孙以祖名为方姓。另有一支方姓,出自炎帝之后。

杨——出自姬姓。周宣王封少子尚父于杨国(山西洪洞县东南),子孙以国名为杨姓。又晋武公裔孙叔向封于杨,以地名为杨姓,亦出自姬姓。

共——出自姬姓。西周时,共伯太叔受封于共国(河南辉县市),子孙以国名为共姓。

洪——出自姬姓。共伯太叔之后,为避仇改共姓为洪姓。另有一支洪姓,出自炎帝之后。

晁——出自姬姓。《世本》:“晁氏,周景王子朝之后。”姬朝之后,以祖名为朝姓,又改朝为晁。

阳——出自姬姓。周景王封少子于阳樊(河南济源市),子孙以地名为阳姓。

甘——出自姬姓。周惠王之子叔带,受封于甘(河南洛阳市西南),称甘昭公,子孙以地名为甘姓。

带——出自姬姓。甘昭公叔带之后,以祖名为带姓。

惠——出自姬姓。周惠王支庶子孙,以祖上谥号为惠姓。

狐——出自姬姓。周平王之子名狐,支孙以祖名为狐姓。

简——出自狐姓。晋国大夫续简伯狐鞠居之后,以祖上谥号为简姓。

汝——出自姬姓。周平王封少子于汝州(河南汝州市),子孙以地名为汝姓。

从——出自姬姓。周平王少子精英,受封于枞国(安徽桐城县东南),子孙以国名为枞姓,又去木为从。

宰——出自姬姓。周王族太宰之后,以祖上官名为宰姓。

党——出自姬姓。周公之后党氏,在鲁国为大夫,子孙为党姓。

焦——出自姬姓。周王族封于焦国(河南陕县西),子孙以国名为焦姓。另有一支焦姓,出自炎帝之后。

滑——出自姬姓。周朝封同姓于滑国(河南偃师市西南),子孙以国名为滑姓。

顿——出自姬姓。周朝封同姓于顿国(河南项城县西南),子孙以国名为顿姓。

随——出自姬姓。周朝封同姓于随国(湖北随州市),子孙以国名为随姓。另有一支随姓,出自帝尧之后。

道——出自姬姓。周朝封同姓于道国(河南确山县东北),子孙以国名为道姓。

息——出自姬姓。西周封同姓于息国(河南息县西南),子姓以国名为息姓。

巩——出自姬姓。东周时有甸内侯,后来封于巩邑(河南巩义市),称巩简公,子孙以地名为巩姓。

凡——出自姬姓。周公之子封于凡国(河南辉县市西南),子孙以国名为凡姓。

桂——出自姬姓。东周王族后裔季桢,在秦朝任博士,秦始皇焚书坑儒时被害。为了避祸,季桢长子桂奕,改姬姓为桂姓。

炅(guì)——出自姬姓。季桢被害,为了避祸,其第三子炅奖,改姬姓为炅姓。

炔(guì)——出自姬姓。季桢被害,为了避祸,其第四子炔奘,改姬姓为炔姓。

吴——出自姬姓。商末,周太王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为让位给三弟季历,出奔江南,建立吴国(江苏苏州市)。武王克商,寻得泰伯、仲雍之后,封仲雍第四代孙周章为诸侯。吴国之后,以国名为吴姓。另有一支吴姓,出自帝舜之后。

虞——出自姬姓。周武王封吴国君主仲雍裔孙虞仲于虞国(山西平陆县北),其后以国名为虞姓。另有一支虞姓,出自帝舜之后。

宫——出自姬姓。虞仲裔孙受封于虞国之宫邑,其后以地名为宫姓。又鲁国公族孟僖子之子名韬,食采于南宫,其后以地名为宫姓,亦出自姬姓。

寿——出自姬姓。吴王寿梦之后,以祖字为寿姓。

暨——出自姬姓。春秋时,吴王阖庐之弟夫概支孙,以祖名为概姓,又去木加旦为暨姓。另有一支暨姓,出自帝颛顼之后。

堂溪——出自姬姓。夫概自称吴王,夺权失败而奔楚,楚封之于堂溪(河南西平县西),称堂溪氏。堂溪,一作唐溪。

柯——出自姬姓。春秋时,吴国公子柯庐之后,以祖名为柯姓。

延陵——出自姬姓。春秋时,吴国公子季札封于延陵(江苏常州市),称延陵季子,其后以地名为延陵姓。

延——出自姬姓。延陵季子封于州来(安徽凤台县),称延州来季子,其后以地名为延姓。

养——出自姬姓。春秋时,吴国公子掩余、烛庸,逃奔楚国,楚封于养邑(河南沈丘县养阴里),子孙以地名为养姓。

馀——出自姬姓。春秋时,吴国公族有夫馀氏,后来简化为馀姓。另有一支馀姓,出自夏禹之后。

邵——出自姬姓。文王庶子奭(shì),周初封于召(shào)邑(陕西岐山县西南),世称召公,子孙以祖上称号为召姓,又改召为邵。

盛——出自姬姓。燕国公族支子,受封于盛(河北省境),为燕国附庸,支庶子孙以祖名为奭姓。至汉代,为避汉元帝刘奭之讳,改奭姓为盛姓。

燕——出自姬姓。召公奭改封于燕国(北京市),为燕国始封君。子孙以国名为燕姓。另有一支燕姓,出自黄帝之后。

刘——出自姬姓。周匡王封其少子于刘国(河南偃师市西南)。子孙以国名为刘姓。另有一支刘姓,出自帝尧之后。

贝——出自姬姓。召公支庶子孙食采于郥(河北巨鹿县),子孙以地名为郥姓,又去邑为贝。

谯——出自姬姓。西周时,召公之子名盛,受封于谯,子孙以地名为谯姓。又姬姓曹国君主叔振铎支庶子孙,食采于谯(安徽亳州市),子孙以地名为谯姓。

会(kuài)——出自姬姓。燕王哙之后,以祖名为会姓。另有一支会姓出自颛顼之后。

喜——出自姬姓。燕国末代王姬喜之后,以祖名为喜姓。

鞠——出自姬姓。燕国公族大夫鞠武之后,以祖名为鞠姓。

康——出自姬姓。周文王第九子始封于康(河南禹州市西北),称康叔,其后以地名为康姓。

卫——出自姬姓。西周初,平定殷王之子武庚叛乱,改封康叔于卫国(河南淇县),子孙以国名为卫姓。

常——出自姬姓。卫康叔封其子于常邑(山东滕州市东南),子孙以地名为常姓。

冷——出自姬姓。卫康叔之后有冷姓。

勉——出自姬姓。卫康叔之后有勉姓。

黔——出自姬姓。卫康叔之后有黔姓。

渠——出自姬姓。卫康叔之后有渠姓。

北宫——出自姬姓。春秋时,卫成公曾孙名括,袭官为上卿,居都城北宫,子孙以地名为北宫姓。

宁——出自姬姓。春秋时,卫成公之子季亹(wěi),受封宁邑(河南修武县境),子孙以地名为宁姓。

孙——出自姬姓。春秋时,卫成公之子孙,其后以祖名为孙姓。另有一支孙姓,出自帝舜之后。

弘——出自姬姓。卫懿公时,有公族大夫弘演,支孙以祖名为弘姓。

汲——出自姬姓。春秋时,卫宣公太子曾居汲邑(河南卫辉市),时称太子汲,支孙以地名为汲姓。

将军——出自姬姓。春秋时,卫灵公玄孙才芳为将军氏。东周末,秦国武将有将军摎(jiū)。

寇——出自姬姓。春秋时,卫灵公子名郢,其子孙为卫国司寇,其后以祖上官名为寇姓。另有一支寇姓出自帝颛顼之后。

南——出自姬姓。春秋时,卫灵公之子名郢,字子南,支孙以祖字为南姓。

卷——出自姬姓。春秋时,卫文公子孙有卷子子州,其后以祖名为卷姓。

析——出自姬姓。卫穆公之子公析黑臀,其子孙朱鉏,以祖字为析姓。

辄——出自姬姓。春秋时,卫出公名辄(zhē),子孙以祖名为辄姓。

戚——出自姬姓。春秋时,卫国公族大夫孙林父,食采于戚邑(河南濮阳市北戚城),其后以地名为戚姓。

漕——出自姬姓。春秋时,卫国公族大夫食采于漕邑(河南滑县白马城),子孙以地名为漕姓。

兼——出自姬姓。春秋时,卫国公子名兼,子孙以祖名为兼姓。

开——出自姬姓。春秋时,卫国公族开方仕齐,为齐桓公宠臣,子孙以祖名为开姓。

弥——出自姬姓。春秋时,卫国公子弥牟之庶孙子瑕,以祖名为弥姓。

乜(niè)——出自姬姓。春秋时,卫国公族大夫食采于乜(河南濮阳市),子孙以地名为乜姓。

濮——出自姬姓。春秋时,卫国公族大夫食采于濮邑(河南范县濮城),子孙以地名为濮姓。另有一支濮姓,出自帝舜之后。

齐——出自姬姓。春秋时,卫国公族大夫齐子,子孙以祖字为齐姓。另有一支齐姓,出自炎帝之后。

石——出自姬姓。春秋时,卫国公族大夫石碏之后,以祖名为石姓。

元——出自姬姓。战国时,卫国公族武侯之公子名元,食采于元城(河北大名县东),其后以地名为元姓。

曹——出自姬姓。周文王十三子叔振铎,受封于曹国(山东定陶县、曹县),子孙以国名为曹姓。另有一支曹姓,出自帝颛顼之后。

卞——出自姬姓。曹叔振铎支子,受封于卞邑(山东兖州泗水县附近),子孙以地名为卞姓。

重——出自姬姓。曹叔甸伯之后,食采于重丘(山东菏泽市东北),子孙以地名为重姓。另有一支重姓,出自帝颛顼之后。

梦——出自姬姓。曹国公族名会,封于梦邑(山东曹县北),其后以地名为梦姓。又吴王寿梦之后,以祖名为梦姓,亦出自姬姓。

怀——出自姬姓。周初,唐叔虞初食采于怀,后封晋国,支子以地名为怀姓。

晋——出自姬姓。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国(山西翼城县西),世称唐叔虞。其子燮父,由唐迁到晋水,改国号为晋。春秋末,韩、赵、魏三家分晋,其后以国名为晋姓。

贾——出自姬姓。西周时,周康王封唐叔虞之子公明于贾国(山西临汾市贾乡),子孙以国名为贾姓。

公明——出自姬姓。公明之后,以祖字为公明姓。

解(xiè)——出自姬姓。唐叔虞之子名良,食采于解邑(山西运城市),子孙以地名为解姓。另有一支解姓,出自炎帝之后。

温——出自姬姓。唐叔虞之后封于温,子孙以地名为温姓。

侯——出自姬姓。春秋时,晋哀侯及其弟湣侯,皆被晋武王所杀,子孙逃奔他国,以祖上侯爵为侯姓。另有一支侯姓,出自夏禹之后。

翼——出自姬姓。晋翼侯之后,以祖上谥号为翼姓。另有一支翼姓,出自帝颛顼之后。

栾——出自姬姓。晋靖侯之孙名宾,食采于栾邑(河北栾城县),子孙以地名为栾姓。另有一支栾姓,出自炎帝之后。

羊——出自姬姓。晋国公族大夫祁盈之后,封于羊舌(山西省南部),子孙以地名为羊姓。

祁——出自姬姓。晋献公四世孙名溪,任大夫,食采于祁溪(山西祁县),子孙以地名为祁姓。另有一支祁姓,出自帝尧之后。

曲——出自姬姓。晋穆公封少子成师于曲沃(山西闻喜县东北),支孙以地名为曲姓。

阎——出自姬姓。晋成公之子名懿,受封于阎邑(山西安邑县[2]西),子孙以地名为阎姓。

续——出自姬姓。晋国大夫续简伯狐鞠,食采于续邑,子孙以地名为续姓。

郤(xì)——出自姬姓。春秋时,晋国公族大夫叔虎,受封于郤(山西沁水县下游),以地名为郤姓。

步——出自郤姓。晋国公族大夫步扬之后,以祖名为步姓。

驹——出自郤姓。晋国公族大夫郤克、食采于驹邑,子孙以地名为驹姓。

冀——出自郤姓。晋国公族大夫郤芮,食采于冀邑,子孙以地名为冀姓。另有一支冀姓,出自帝尧之后。

犫(chōu)——出自郤姓。晋国公族大夫郤犫之后,以祖字为犫姓。

董——出自姬姓。周朝大夫名辛,有二子,派往晋国为太史,董督晋国史书典册,以董为姓。另有一支董姓,出自帝颛顼之后。

恭——出自姬姓。晋国太子申生被迫自杀,谥号“恭君”,子孙以祖上谥号为恭姓。

矫——出自姬姓。晋国公族大夫矫父之后,以祖名为矫姓。

居——出自姬姓。晋国公族大夫先且居,晋襄公时为将军,子孙以祖字为居姓。

蒯——出自姬姓。晋国公族大夫名得,受封于蒯邑(河南洛阳市西南),子孙以地名为蒯姓。

邬——出自姬姓。晋国司马弥牟任邬郡(山西介休县)大夫,子孙以地名为邬姓。另有一支邬姓,出自帝颛顼之后。

胥——出自姬姓。晋国公族大夫胥臣之后,以祖字为胥姓。

张——出自姬姓。晋国公族解张之后,字张侯,子孙以祖名祖字为张姓,世代为晋国卿士。另有一支张姓,出自少昊之后。

言——出自姬姓。唐叔虞裔孙叔夜之后,有言姓。

韩——出自姬姓。周武王少子封于韩(陕西韩城市),晋灭之,子孙以国名为韩姓。又晋封桓叔之子于韩,称韩万,世为韩氏。至韩虔与赵、魏三家分晋建立韩国,子孙以国名为韩姓。

蔺——出自姬姓。晋国公族韩厥(献子)支孙名康,封于蔺邑(山西离石县西),以地名为蔺姓。

平——出自姬姓。韩哀侯少子名婼,封于平邑(山西临汾市附近),子孙以地名为平姓。

何——出自韩姓。战国末,秦国灭韩,子孙散居长江、淮河之间,方言以“韩”音变为“何”,遂成何姓。

鲁——出自姬姓。周公旦受封于鲁国(山东曲阜市),因留在朝中辅佐武王、成王,未能就国。长子伯禽就国,子孙以国名为鲁姓。

东野——出自姬姓。鲁君伯禽少子名鱼,食采于东野(山东曲阜境内),以地名为东野姓。

颜——出自姬姓。伯禽庶子食采于颜邑,子孙以地名为颜姓。另有一支颜姓,出自帝颛顼之后。

秦——出自姬姓。伯禽裔孙为鲁国大夫,食采于秦邑(河南范县北),以地名为秦姓。另有一支秦姓,出自少昊之后。

公——出自姬姓。鲁昭公子名公衍,子孙以祖名为公姓。

费——出自姬姓。鲁懿公之孙受封于费邑(山东费县西北),子孙以地名为费姓。另有两支费姓,一支出自少昊之后,一支出自夏禹之后。

郎——出自姬姓。鲁懿公之孙费伯,筑郎城居住,其后以地名为郎姓。

后——出自姬姓。鲁孝公孙成叔,封于郈邑(山东东平县东南),子孙以地名为郈姓,又去邑为后。另有一支后姓,出自伏羲之后。

臧——出自姬姓。鲁孝公之子名img62(kōu),受封于臧邑,子孙以地名为臧姓。

展——出自姬姓。鲁孝公公子名展,其后以祖名为展姓。

柳——出自姬姓。鲁孝公之后展获,字禽,为鲁国士师,封于柳下邑(山东新泰市柳里),卒谥“惠”,世称柳下惠,子孙以地名为柳姓。

隐——出自姬姓。鲁隐公之后,以祖上谥号为隐姓。

季——出自姬姓。鲁桓公少子季友之后,以祖名为季姓。另有一支季姓,出自帝颛顼之后。

季孙——出自姬姓。鲁桓公少子季友之后有季孙氏。季孙氏与仲孙氏、叔孙氏,世代为鲁国大夫,皆为鲁桓公之后,世称“三桓”。

仲孙——出于姬姓。鲁国公子庆父共仲之后,有仲孙氏。

孟孙——出于姬姓。庆父共仲有弑君之罪,仲孙氏为了隐讳,更改为孟孙氏。

孟——出于姬姓。孟孙氏,简化为孟姓。

叔孙——出于姬姓。春秋时,鲁国公子叔牙之后,有叔孙氏。

叔仲——出于姬姓。鲁桓公之子叔牙之后,有叔仲氏。

汪——出自姬姓。鲁桓公庶子名满,食采于汪,子孙以地名为汪姓。

兹——出自姬姓。鲁桓公之孙公孙兹之后,以祖名为兹姓。另有一支兹姓,出自少昊之后。

东门——出自姬姓。鲁庄公庶子名遂,亦称仲遂,居于鲁城东门,以地名为东门姓。

闵——出自姬姓。鲁庄公卒后,其子启继立,被庆父杀害,谥号曰“闵”,子孙以祖上谥号为闵姓。

襄——出自姬姓。鲁襄公之后,以祖上谥号为襄姓。

为——出自姬姓。鲁昭公之子名为,子孙以祖名作为姓。

奇——出自姬姓。鲁昭公之子名奇,子孙以祖名为奇姓。

哀——出自姬姓。鲁哀公之后,以祖上谥号为哀姓。

弓——出自姬姓。春秋时,鲁国公孙婴齐,字叔弓,代宋伐郑有功,支孙以祖字为弓姓。另有一支弓姓,出自少昊之后。

禽——出自姬姓。春秋时,鲁国公族大夫禽郑之后,以祖字为禽姓。另有一支禽姓,出自帝舜之后。

秋——出自姬姓。鲁国公族大夫仲孙秋支孙名秋湖,其后以祖字为秋姓。

公冶——出自季姓。鲁国公族大夫季公冶之后,以祖名为公冶姓。孔子学生,有公冶长。

公羊——出自姬姓。鲁国公孙羊孺之后,以祖上姓名为公羊姓。有公羊高,作《春秋公羊传》。

符——出自姬姓。战国时,鲁顷公之孙名公雅,出仕秦国,任符玺令,掌管印玺符令,支庶子孙以祖上官职为符姓。

邢——出自姬姓。周公旦第四子受封于邢国(河北邢台市),子孙以国名为邢姓。

蒋——出自姬姓。周公旦第三子伯龄,受封于蒋国(河南淮滨县),子孙以国名为蒋姓。

茅——出自姬姓。周公旦之子受封于茅国(山东金乡县西北),子孙以国名为茅姓。

忌——出自姬姓。周公姬旦,字忌父,子孙以祖字为忌姓。

家——出自姬姓。周孝王之子名家父,子孙以祖名为家姓。

郑——出自姬姓。周宣王同母弟友,封于郑国(初在陕西华县,后迁河南新郑市),是为郑桓公。郑国之后,以国名为郑姓。

京——出自姬姓。郑武公之子共叔段,初封于共(河南辉县市),后来改封京城(河南荥阳市东南),世称京城大叔,子孙以地名为京姓。

太叔——出自姬姓。卫文公之子太叔仪之后,以父名为太叔姓。又郑庄公之弟名段,封于京,称京城太叔,其后有太叔姓。

经——出自京姓。西汉太守、易学家京房,为奸臣所害,下狱而死。子孙为避难,改京姓为经姓。

段——出自姬姓。郑武公少子共叔段支孙,以祖名为段姓。

兰——出自姬姓。郑穆公名兰,支孙以祖名为兰姓。

国——出自姬姓。郑穆公之子名发,字子国,其孙子产,以祖字为国姓。另有一支国姓,出自炎帝之后。

印——出自姬姓。郑穆公字子印,子孙以祖字为印姓。

罕——出自姬姓。郑穆公之子名喜,字子罕,支孙以祖字为罕姓。

然——出自姬姓。郑穆公之子名然,子孙以祖名为然姓。

园——出自姬姓。郑穆公之子名圈,其后以祖名为圈姓,后因避难改为园姓。

丰——出自姬姓。郑穆公公子名丰,其支孙以祖名为丰姓。

马师——出自姬姓。郑穆公之孙公孙鉏,为马师,掌管兵马,以官名为马师姓。

良——出自姬姓。郑穆公庶子名去疾,字子良,支孙以祖字为良姓。

伯有——出自姬姓。郑穆公玄孙良霄字伯有,子孙以祖字为伯有姓。

濮阳——出自姬姓。郑国公族大夫居濮水之阳,以濮阳为姓。

堵——出自姬姓。春秋时,郑国公族大夫泄伯,食采于堵邑,子孙以地名为堵姓。

都——出自姬姓。郑国公族大夫公孙阏,字子都,支孙以祖字为都姓。另有一支都姓,出自颛顼之后。

富——出自姬姓。郑国公族大夫富辰之后,以祖名为富姓。

如——出自姬姓。春秋时,郑国公族有公子班,字子如,支孙以祖字为如姓。

颉——出自姬姓。郑国公族之后有颉姓。

蔚——出自姬姓。周宣王时,郑国公子翩,受封于蔚邑(山西平遥县或灵丘县),其后以地名为蔚姓。

游——出自姬姓。郑国公子偃,字子游,支孙以祖字为游姓。

浑——出自姬姓。战国时,郑国公族大夫浑罕之子名宽,以父字为浑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