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辽北文化发源地

辽北文化发源地

时间:2022-0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88年至2002年,周恩来同志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银冈书院先后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省国防教育基地、辽宁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国家AAA级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精品景点。清初向东北地区流放的谪官和文人很多,他们对开发东北边疆,传播中原文化有巨大贡献。银冈书院是寄托着东北流人文化的一处纪念地。少年周恩来银冈学堂既是当时辽北及毗邻地区的文化中心,也是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发源地。
辽北文化发源地_辽宁文化旅游

作者:赵刚,铁岭市周恩来同志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银冈书院副研究馆员。

银冈书院是清代东北地区建院最早、保存最完整、影响最大、办学时间最长的古代书院;也是东北地区现有保存最好的唯一书院,是清初东北地区流人聚会的场所;也是周恩来离开家乡来东北后的启蒙学校和一些革命志士的启蒙学校 。

铁岭银冈书院始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系清湖广道御史郝浴谪居铁岭时自建的居室和讲学授徒之所。康熙十四年(1675),郝浴复官回朝,将此居所捐出成立银冈书院,成为辽北“昌明理学,启迪后贤”的庠序之地。1903年,由书院的总董曾宪文等创办的辽北地区第一所新式学堂——银冈学堂在书院内成立。实行西式教育,吸收西方先进思想、科学技术知识,乃至近代革命思想。1910年,12岁的周恩来从家乡江苏淮安应伯父周贻赓之召来到铁岭,曾插班到银冈学堂的三年甲班就读。1924年,银冈学堂改为铁岭县第一小学。银冈学堂自清顺治十五年(1658)郝浴入住铁岭讲学授徒时起,至清末宣统三年(1911)扣除康熙年间被旗丁侵占的15年,实际在清代连续办学长达239年。清亡后,民国期间,直至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仍是辽北地区一处重要的办学场所,至今已延续300年之久。

由于银冈书院“行教化于是邦”,历史贡献较大,1978年,中共铁岭地委对银冈书院旧址进行维修,辟为“周恩来同志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于1979年正式对外开放。1990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为纪念馆亲笔题写了馆名。1988年至2002年,周恩来同志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银冈书院先后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省国防教育基地、辽宁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国家AAA级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精品景点。201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郝浴(1623—1683),河北定州人,字雪海,又字冰涤,号复阳,是清初颇具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诗人,有名的“直臣”,《清史稿》有传。他于顺治六年(1649)中进士,顺治八年(1651)任湖广道御史。巡按四川期间,因揭发平西王吴三桂及其部属的不法行为和不轨之心,因而触忤了吴三桂,使郝浴被贬治罪,于顺治十一年(1654)流徙盛京(今沈阳),十五年(1658)移居铁岭,在此讲学授徒18年。

银冈书院正门

明末清初的战乱造成辽东一带原有的文庙学宫尽毁,教育场所尽废。银冈书院的建立,使中断了的铁岭教育事业得以延续,开清代东北地区文化教育之先河,这是清初东北地区教育荒废时期创建的第一所书院,它有学田和学舍作为书院办学的保证。学田属于私产,较之官田稳定。郝浴当年留地二十二日半(日:东北计算田亩的量词,一日约当十亩),直到经历了清王朝灭亡这样重大的社会变革,至民国时期,仍然得以完整地保存。书院的主体也是私产,其学舍也得到很好的保护。书院还现存自清康熙以来的石刻碑记六通,原藏《古今图书集成》等书共1300多册。

银冈书院在东北地区的影响开始只是在被贬谪流放的人员中间。康熙五十三年(1714),郝林出任奉天府尹,来银冈书院拜祭。此后,继任的奉天府尹、府丞乃至内阁大学士纷纷为银冈书院题词、勒石。康熙五十五年(1716),时任奉天府尹的屠沂更是把银冈书院作为东北地区书院的代表与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并提:“兹铁岭片石,即与嵩阳、白鹿、岳麓、石鼓四大书院而五焉,奚不可也。”

郝公祠外景

银冈书院也曾是东北地区众多流人聚会的活动场所。清初向东北地区流放的谪官和文人很多,他们对开发东北边疆,传播中原文化有巨大贡献。东北流人的主要流放地为开原尚阳堡、铁岭、奉天、抚顺以及船厂、宁古塔等处,铁岭是流放的重点地区。这些流放人员经常互相探访,郝浴的宅所则是众多流人聚会的地方。这一时期,流放到黑龙江的卜魁(今齐齐哈尔)、宁古塔(今黑龙江省海林市和宁安市)的流人均需经铁岭、开原威远堡出边门北行。郝浴在东北流人中有广泛的影响,他在《银冈书院记》中说:“……右壁一带,皆吾友连屋而居也。屋中造瓦床一丈(即火炕),风月之夕,吾友毕来,尽登床趺坐,床下钻火,烹茶漉酒,纵谈名理,至夜分不散。架插天下古今图书,恣吾友展玩。有化人(指清初最早的流人,诗僧函可)来,则焚香晤对,参验竺乘。”银冈书院成为东北流人的一个集会之地。流人中一些著名学者、诗人,如吴兆骞、陈之璘、陈掖臣(陈名夏之子)、左懋泰、戴遵先等与郝浴俱有往来。银冈书院是寄托着东北流人文化的一处纪念地。

大批流人在东北地区戍边,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矿冶业和商业贸易的发展。东北流人在戍守边疆、反侵略战争和在两次雅克萨战役中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流人通文墨,类以教书自给”,在教学授徒、传播文化,发展艺术、医药学及哲学等方面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他们博得了时人与后人的广泛颂扬。流人与当地人民的友好往来,还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与团结。现今在《铁岭县志》《奉天通志》《中山郝中丞集》等历史资料中依然可以看见当年郝浴与东北流人之间的唱和。

少年周恩来

银冈学堂既是当时辽北及毗邻地区的文化中心,也是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发源地。在这里,周恩来第一次接受西方教育的启蒙和革命思想的熏陶,第一次学唱革命歌曲《何日醒》,又在这里第一次聆听了革命党人和改良派的激烈辩论,这些都深深地感染和教育了他和银冈学堂的爱国师生。

东斋房内景

银冈书院是周恩来、任辅臣(1884—1918,曾任苏联红军中国团团长)、石璞(1913—1930,在南京雨花台就义的最年轻的烈士)、陈剑飞(曾在西安事变中做宣传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等革命先辈的读书启蒙之地。1946年9月,周恩来同美国记者李勃曼谈话中说:“十二岁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我在铁岭入了小学,六个月后去沈阳入学堂,念了两年书,从封建教育转到西方教育,从封建家庭转到学校环境,开始读革命书籍,这便是我转变的关键。”

1962年6月15日,周恩来偕夫人邓颖超考察东北时,再次来到阔别52年的铁岭,重登龙首山,寻觅少年的足迹,他感慨万千,亲切地称铁岭是他的第二故乡。

1997年,在周恩来诞辰100周年之际,中共铁岭市委、市政府决定重新扩建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增加了园林景观和周恩来专题展馆。2004年,又投资修复银冈书院,恢复了讲学、藏书、祭祀等书院的功能,恢复纸炉、魁星亭等设施,增加了历史碑廊、历史名人碑廊,制作11对楹联,新征集展品313件,陈列展品1550件。2005年,经专家学术论证:银冈书院是清代东北地区建院最早、保存最完好、最有代表性的书院。

周恩来同志少年读书日址纪念馆建馆以来共接待国内外观众近百万人次,胡耀邦、杨尚昆、李鹏、李克强等先后到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银冈书院参观并指导工作。

周恩来同志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 银冈书院分为三个景区,中院为历史文化展,包括郝公祠、讲堂、东、西斋房;西院为周恩来业绩展,包括新生活的起点——1910年周恩来在铁岭、第二故乡情——1962年周恩来视察铁岭、历史伟人周恩来业绩展、馆藏书画珍品展;东院为园林景观。

东斋房外景

银冈书院的进步思想,在历史的长河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这是银冈书院最突出的文化特色。它开放的办学理念、自由的学术氛围不只在辽北的思想、文化、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我国近代教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东北地区优秀的教育文化遗产之一,是辽北文化的发源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