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神奇的地质奇观

神奇的地质奇观

时间:2022-0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水文条件,使得这里峰峦叠嶂,植被茂盛。旱洞的游览线路长300米,面积2000平方米,游览时间约30分钟。本溪水洞之所以能在众多的旅游洞穴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美的洞穴,其最大的特色就是水。因为有水,水洞还在不断生长发育,各种钟乳石晶莹剔透;也正是因为有水,本溪水洞是目前已开发的最长的可乘船全程游览的溶洞,以其独特的景观被游客们誉为“北国一宝”“天下奇观”“世界罕见”。
神奇的地质奇观_辽宁文化旅游

作者:钟克,本溪水洞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局长。

本溪水洞位于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24°5'、北纬40°18',距离本溪市区35公里,距离本溪县城(小市)仅5公里,地处沈阳、本溪、抚顺3座城市交界的黄金地带,交通便利。

溶洞一般都是形成于山区。如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全都分布在西南山区。本溪水洞位于辽东山地的西部边缘,属于千山山脉的东北端,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相对高度在200—300米,山脉的走向大致为东北西南向,最高峰为四方砾子山,海拔815.5米。

本溪水洞所在地区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区,夏季湿热,冬季干旱,温湿多雨,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湿度较大。

从水洞洞口前方流过的太子河,在古时被称为大梁河、梁水,在秦以前被称为“衍水”。水洞以上的河段有173.2公里,分南北两大支流,南支发源于本溪县草帽顶子山,北支发源于新宾县红石砾子山,两大支流在本溪县汇合后,自东向西汇入辽河,最后注入渤海。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水文条件,使得这里峰峦叠嶂,植被茂盛。这里的植被属于长白山植物系与华北植物系的交会地带,以天然次生林和近年来栽种的人工林为主,包括柞树林、杨树林、落叶松、红松和油松林等。据不完全统计,景区内共有植物288种,分属51科,观赏价值较高的有189种。此外,山上漫山遍野分布着各种山货野果、中草药、野菜,如山楂、山核桃、榛子、山里红、蕨菜、刺嫩芽、大叶芹、百合等,这些纯天然的绿色野味得到不少游客的夸赞。

本溪水洞原名“谢家崴子洞”,关于这个名字的由来至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当地的老百姓把山水转弯的地方叫崴子。传说在清朝康熙年间,村里有一位叫谢老疙瘩的农民,被债主逼债,逃入这个黑黑的洞口,躲过了灾难,以后便把这里称为谢家崴子村,这个洞也就被称为“谢家崴子洞”。1983年,薄一波到水洞参观游览后,亲笔题写了“本溪水洞”四个大字,本溪水洞自此正式定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其实,目前所在的水洞洞口并不是原始的出水洞口,而是在太子河的侧蚀作用下形成的断头洞。水洞真正的出水口在800米外的燕丹亭下,现在已经被太子河淹没。这个水下洞穴原本应与水洞相连,但在太子河的侧向侵蚀作用下,水洞被侧蚀掉其间的一段,这一段的长度大约为800米。水洞洞口只是原来洞穴中间的一部分,所以洞口才显得非常大。整个洞厅高和宽各20余米,长70米,面积有1400多平方米,是一个天然的大客厅。

水洞洞体由旱洞、泄水洞(银波洞)和水洞三部分组成。右侧是旱洞,它构造奇特,形似椭圆,状如蟠龙,首尾相含,又名“蟠龙洞”。旱洞的游览线路长300米,面积2000平方米,游览时间约30分钟。旱洞于1992年4月兴建而成,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展示了古生物的进化演变过程。左侧是泄水洞,又名“银波洞”,洞长70余米,宽3米,面积约200平方米。洞中的水从这里流出去,汇入洞外的人工湖,再注入太子河。由于此洞人迹罕至、洞道狭窄,便成了蝙蝠的世界。水洞又名“九曲银河洞”,主洞全长约5800米,内部空间40余万立方米,最开阔处高32米,宽50米,总面积达4.72万平方米,其中水面2.04万平方米,堪称我国已知的最大充水溶洞。目前已开发2800米,是目前世界上已开发的最长的可乘船游览的地下暗河

进入洞厅,我们可以看到距今4000余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陶片,距今3000—4000年前的陶罐、石器、网坠,还有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的绳纹、陶片、五铢钱等。这些文物古迹表明,本溪水洞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早在4000余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水洞的洞口就已经有了原始人类的足迹,可以说,从那时起,水洞已经被人类发现并利用。

但是,直到20世纪40年代,本溪水洞才开始被人们重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东北地区,旱洞曾作为军事要地被关东军占据作为军火库。1945年6月,日本守备队40余人驻扎本溪水洞洞口,计划在旱洞内建立“半洞穴式仓库”,直至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才撤离。1961年春,本溪市委决定将本溪水洞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月,时任东北局书记的宋任穷到水洞参观,本溪市园林处连夜打造两艘木船,配以电瓶完成了这次接待任务。本溪水洞的旅游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0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指示开发水洞。1981年由本溪市园林处着手开发,1983年5月1日正式接待游客。

本溪水洞一经开发,便获得了众多荣誉,1987年11月,成为辽宁省省级风景名胜区;1992年7月,成为国际洞穴学联合会会员单位;1994年1月,被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3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2005年10月,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旅游洞穴”之一。本溪水洞之所以能在众多的旅游洞穴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美的洞穴,其最大的特色就是水。因为有水,水洞还在不断生长发育,各种钟乳石晶莹剔透;也正是因为有水,本溪水洞是目前已开发的最长的可乘船全程游览的溶洞,以其独特的景观被游客们誉为“北国一宝”“天下奇观”“世界罕见”。

相传道教的始祖——鸿钧道人曾居住过水洞。据《封神演义》记载,鸿钧老祖是诸仙之首,为太上老君(太清)、元始天尊(玉清)、通天教主(上清)的师父。相传,这里是鸿钧老祖修筑在玉京山上的“紫霄宫”,在《封神演义》第八十四回的“子牙兵取临潼关”里是这样描述的:通天教主与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在万仙阵内打得难解难分,鸿钧道人来了以后把生灵涂炭的通天教主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然后从袖内取出一个葫芦,倒出三粒仙丹赐予三位徒弟,待三人服下后对他们说:“我给你们吃的仙丹,不是那祛病长生之物!谁要是先起祸心,残害生灵,那仙丹就会在谁的肚子里发作,即刻毙命。”三位弟子谨遵师命,各归洞府,鸿钧老祖也驾起祥云,飞回了玉京山的紫霄宫。紫霄宫相传就是现在的本溪水洞。

大自然这位能工巧匠的鬼斧神工建成了一个喀斯特溶洞本溪水洞。喀斯特在我们国家又称为“岩溶”,是指以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为主,辅以流水的冲蚀、坍陷等机械作用产生的现象,其产生的各种地表和地下形态被称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是原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上的石灰岩高原的名称,本意是“岩石裸露的地方”。由于这里发育有典型的岩溶地貌,“喀斯特”一词即成为岩溶地貌的代称。

喀斯特洞穴的形成需要经历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按照地质时代划分,地球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代,远在古生代奥陶纪时期,也就是4.5亿年前,本溪所在地还是一片浅海,沉积了大量的石灰岩。在经历了五次剧烈的地质构造运动,尤其是燕山造山运动后,本溪不仅由浅海变成陆地,而且在沉积的石灰岩中产生了大大小小的裂隙。含有二氧化碳的水随着裂隙流进来,不断溶解石灰岩中的碳酸钙,生成碳酸氢钙。由于碳酸氢钙溶于水,故而被水带走,久而久之,裂隙就被溶蚀成洞穴。溶洞在发育过程中会经历早期的潜水洞阶段、中期的地下水位洞(或半充水洞)阶段和晚期完全脱离地下水位的旱洞阶段。水洞在发育的早期,水充满整个洞穴空间,呈全充水状态,随后洞道不断扩大,在地壳运动中,陆地慢慢抬升,加上太子河不断下切,使地下水位下降,溶洞内形成了暗河,即今天看到的半充水状态的水洞。

当下渗的岩溶水达到洞穴顶部以悬挂的水滴出现时,因为洞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洞外和岩石裂隙中高很多,但比下渗水滴中的二氧化碳低很多,水滴里的二氧化碳便会溢出,碳酸钙便沉淀了下来,形成各种钟乳石,从而把洞穴打扮成一个神秘而又美丽的地下宫殿。常见的钟乳石景观包括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旗、石盾、鹅管、边石坝等,本溪水洞的钟乳石景观不仅类型丰富多样,形态特征也非常美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