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汉太使公祠

汉太使公祠

时间:2022-0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汉太使公祠在陕西韩城市城南约10公里芝川镇南坡,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世界文化名人司马迁的纪念建筑。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后终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太史高坟”、“韩祠芳草”为古时韩城名胜。太使公祠,不仅因司马迁而著名,而且由于它的古老建筑及其周围雄伟的河山景色,成为陕西的一处名胜。
汉太使公祠_永远的华夏史诗——纪念祠庙

汉太使公祠

在陕西韩城市城南约10公里芝川镇南坡,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世界文化名人司马迁的纪念建筑。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前86年),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谈之子。早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初任郎中,元封三年(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对历法进行改革。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后终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此书是我国最早的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书中不少传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后世史学和文学都有深远的影响。太使公祠就是后人为纪念他而修建。祠创建于西晋永嘉三年(309年),北宋年间曾数次重修,以后历代均有修葺。整座祠庙建于高起的龙亭原半岭上。东瞰黄河滩,西枕梁山,北为立壁,芝水旁流而过,南临深壑,下有古车马道,凭高远望黄河和中条山,气势十分雄浑。“太史高坟”、“韩祠芳草”为古时韩城名胜。祠庙建筑依地形而坐西向东,自坡下拾级而上,经四台,第一台为木牌坊,二台原有建筑今已不存,三台为砖砌牌坊,四台即最高处为庙院。由二台至与三台间的山门至庙门,共99级石阶蹬道。古人有诗题道:“司马坡下如奔澜,回首坡山若飞峦。到门蹭蹬几百级,两手抠衣鸣惊喘。徐入庙庭稍平息,置身已在青云端。夹道柏林怪月秃,但闻风吹教凄然。”描写了祠庙建筑地势的险峻。庙院包括庙门及献殿和寝殿,殿后为墓冢,相传为司马迁的衣冠墓,周围用城砖甃砌,宛若一座山廓。山门及寝殿大木构架手法古朴,似为宋代遗制,其他建筑均为清代所建。太使公祠,不仅因司马迁而著名,而且由于它的古老建筑及其周围雄伟的河山景色,成为陕西的一处名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