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辩的主权遗址出水始末

辩的主权遗址出水始末

时间:2022-01-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华光遗珍遗址发掘过程华光礁Ⅰ号南宋沉船遗址位于海南省西沙群岛华光礁环礁内侧。之前2007年的考古发掘已基本完成了对华光礁Ⅰ号沉船遗址的全面揭露,而为了更好地保护船体,发掘结束后又对遗址表面进行了回填。
华光遗珍_华光礁Ⅰ号沉船遗

华光遗珍

遗址发掘过程

华光礁Ⅰ号南宋沉船遗址位于海南省西沙群岛华光礁环礁内侧。1996年由渔民发现,1998—1999年进行了水下考古调查。发掘项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07年3月-5月,主要完成沉船遗址的全面揭露,逐层清理船内遗物和船体全面测绘;第二阶段2008年11月-12月,完成船体发掘,对船体构件进行编号测绘,分解提取运回海南省博物馆进行脱盐、脱水保护处理。

第一阶段工作。以遗址中心凝结物为原点,布设了50个正方向2米×2米探方,总发掘面积约370平方米,依照逐层下挖的原则向下发掘。由于沉船向西倾斜,遗物较集中在沉船的西部,顺着船体方向成摞堆放,保存最高的为三层,底层的破损严重。所有出水文物按照探方单位予以编号记录、绘图、摄影,扰乱层出水的器物按照采集编号处理。

沉船遗址船艏方向320°,船体沉没时暴露在海床表面的上层部分已不存在,揭露出的船体也遭到部分破坏,残存船体面积约180平方米,残长20米,宽约9米,推测舷深约3米—4米,发现11个残留的隔舱,除船体上层建筑外,底层船体保存基本良好,初步估计该船排水量大于100吨。该船是我国目前在远海发现的第一艘古代船体,具有重要的科学历史价值,且具备了实施整体发掘出水的条件。

此次发掘出水文物近万件,陶、瓷器占绝大部分,陶瓷产地主要为福建和江西景德镇,陶瓷产品按照釉色分类主要有青白釉、青釉、褐釉和黑釉几种,器型主要为碗、盘、碟、盒、壶、盏、瓶、罐、瓮等。装饰手法和纹样丰富,器物种类较1998—1999年有新的发现,并不乏精品。

第二阶段工作。这是我国水下考古工作者首次对高饱水古代木质沉船遵循考古学的基本原则,采用逐层拆卸、分解出水的方法进行整体发掘。

拆解船体过程的每一环节均进行了精确地记录,每块船板均按发掘顺序编号,提取时均先对其进行拍照、绘图。在拍照、绘图时不仅要求体现它与相邻船板的平面位置关系,还要体现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船板发掘出水后,在现场进行了防霉保湿等初步保护处理,同时对船板进行细部测绘和登记,最后包装装箱。共提取有编号的船板共511块,采集有编号的船板48块,此外还提取了近100个样品,包括各部位的船板、艌料、珊瑚砂等。上述工作为今后船体的保护和复原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基础。

华光礁Ⅰ号沉船的顺利出水,也为这一历时两年的我国远海水下考古发掘项目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水下沉船实质上是我们在水下发现的最大的文物,它既是所有水下古代船货的承载体,同时也是我国古代造船工艺及远洋航海技术的完整再现,其文物价值之高、提取及保护难度之强,都要远远地超出某个单件的文物。华光礁Ⅰ号古代沉船的成功出水,是我国在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同时对我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全面发展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实例,再次证明我们的祖先最早开发经营了南海诸岛,我国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船体出水始末

华光礁位于海南省永乐群岛之南,是永乐环礁中规模较大的一个环礁,东西长2500米,南北宽约7000米,正北有一狭窄水道,南部有两个相对宽阔的水道,与外海相连。由于受环状凹起珊瑚礁保护,礁盘内可避六七级的海风。华光礁Ⅰ号沉船沉没地在礁盘里面,靠近礁盘西北部,距礁盘外缘最近处约50米,而距礁盘内可供停船的深水水域最近处也有200米—300米。遗址所在位置水深仅1米—1.5米,水质极佳,遗址表面为生长良好的珊瑚及大颗粒的钙质生物沙,下层由交织成片的柱状珊瑚骨骼构成。

2007年度经国家文物局和有关部门批准由国家博物馆和海南省文体厅共同承担西沙华光礁Ⅰ号遗址的发掘,于2007年3月15日—5月8日顺利实施。期间所有的水下考古发掘皆严格按照考古工作规程,并结合水下环境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发掘工作。发掘以凝结物为中心点,布探方50个,发掘面积近500平方米,平均深度约2.5米,残存船体全部揭露,船艏方向为320°,仅保存部分船舷和隔舱板,船底部分保存较好,在中部确认龙骨存在,船体残长20米,最宽处9.4米,推测舷深约3米—4米,残留的隔舱可确认有11个,残船体总面积约180平方米,发掘出水的器物上万件。

2008年11月中旬至12月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和海南省文体厅的组织下,汇集北京、海南、上海、福建、浙江、安徽、江西、辽宁、湖北等省市的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共36人,其中包括广州市兴洋潜水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潜水作业组6人,以及福建电视台、海南日报社记者2人。租用了琼海潭门08011、08086、08098三艘渔船,对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遗址进行第二阶段的水下考古发掘,此乃继2007年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遗址第一阶段水下考古发掘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的远离我国陆地的水下考古工作,主要任务是在2007年发掘基础上将船体拆解出水。发掘工作历时43天,考古队克服冷空气所带来的大风大浪、水温低等恶劣天气条件,终于在预定的时间内圆满完成发掘任务,将“华光礁Ⅰ号”沉船拆解为511块船板,逐一托出水面。

之前2007年的考古发掘已基本完成了对华光礁Ⅰ号沉船遗址的全面揭露,而为了更好地保护船体,发掘结束后又对遗址表面进行了回填。因此,2008年的水下发掘首先清理回填物,并清理船体上的凝结物。该凝结物在残船体的中心位置,呈不规则状,约几吨重,由瓷器、铁器、珊瑚等胶结而成,非常坚硬,考古队集思广益,达成共识。首先,采用了两个大的浮力袋子,用绳子固定在凝结物上,然后在水下用气瓶给浮力袋子加气产生浮力将其移开,使整个残船体全部揭露出来;其次,将揭露的船体表面清理干净,对每块船板进行编号、测量、绘图、摄影、摄像资料提取工作;第三,拆解船体。由于华光礁Ⅰ号船体在水下沉睡800年了,船板都处于高饱水状态,木质纤维发生变化,受到海洋生物的侵蚀,故拆取每块船板都很小心翼翼。每拆卸一块船板都有一个编号,在水下将其移放在我们用钢管特制的“目”字形担架上,用两头带有铁钩有弹性的绳索将其固定,以防船板水中脱离损坏,然后再抬出水面放置在我们自己用钢管和泡沫制作的工作浮台上,由小艇拖运到工作大船,上船后登记编号、测量、绘图、照相,再将船板放在调配好的绷酸水里浸泡,取出后用塑料薄膜包裹,装箱时在箱内放置一些薄海绵,喷水保湿后打包封存。511块船板按工序我们分装了177箱,当177箱船板整齐地码放到海南省博物馆时,那场面蔚为壮观,若不是亲身经历,不敢相信这117个木箱是在船上那不到十几平方米的甲板上装钉起来的。

华光礁出水的船板、船体在国内也是罕见的。首先,它的船板层数多,大部分有五层,局部有六层,而且船板体量大,船板长度均在5米—6米以上,最长的船板宽度在30厘米以上,最宽的甚至超过45厘米。此外还采集了近100个样品供化验,包括各种部位的船板、艌料、珊瑚礁等。

2008年华光礁Ⅰ号沉船遗址发掘的完成,意味着华光礁Ⅰ号沉船遗址的水下发掘全部顺利结束。通过这两次严格的水下考古发掘,不仅出水了一批船货,而且将整个船体用科学的方法拆解出水。在拆解过程中我们既对船体的结构和形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又获得了大批的第一手沉船结构材料。华光礁Ⅰ号沉船虽仅遗留下了保存较好的西半部,但根据对称原理,我们依然可对其进行复原。至此,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在海底沉睡了800年之后,终于浮出水面!

“海瓷”考

一、海瓷的域名

海瓷——是特指古代“海上丝绸(陶瓷)之路”对外贸易途中在海南西沙海域触礁沉船所遗留的各个时期的各类外销陶瓷,后经海南渔民打捞流散于社会,成为民间陶瓷收藏研究的一个专题,通称为“海捞瓷”,简称“海瓷”。

据此,海瓷在收藏与科学研究性方面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海瓷出自于海,但有别于出水瓷。海瓷表面釉色浸蚀严重,珊瑚附着物多,表明出自于海水,多属于渔民早期无序打捞,已无法确定其出水位置,完全脱离了水域层位关系,并且长期流散于社会,形似传世文物,可以说已远离了出水文物的考古学范畴,因此在研究上应该有别于正式发掘标明层位关系的出水瓷或出水文物。

其次,海瓷的断代已不能以沉船时代确定其烧造或外销时代,而只能通过釉色、形制、窑口为特征,进行器形学方面的研究,也只能够根据其烧造工艺来判断艺术价值和收藏级别,已完全归入传世陶瓷形制学研究的领域,事实上已成为传世文物的一部分。正因如此海瓷才得到热切关注,从而抢救保护了一批珍贵海瓷不至于外流,不至于破坏,这是民众收藏对国家收藏的重要补充。

二、海瓷的成因

1.海瓷所处的地理位置

海瓷集中发现的大概位置是在海南南海西沙水域。海南南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海上陶瓷之路”必经之地,与海南文昌七洲洋海域相接,被称为“海上夷道”。早在汉代我国就开始了以丝绸为商品的海外贸易,到了唐宋时期,随着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海上贸易更为频繁,有“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盛况。明清之际则更为广泛,仅广州、泉州口岸通外就达40多个国家,这时期商贸航线基本上都是从南部沿海口岸出发,经“海上夷道”至马来西亚,过马六甲通往阿拉伯、波斯等国,实现对外贸易。因此西沙海域是古代航海的重要通道。但由于珊瑚礁盘密集,潮汐变化增大,商船触礁很多,造成各时代沉船大量堆积,形成丰富的海底文化遗存。

2.海瓷的发现过程

1967年南海渔民在西沙北礁最先发现了古代沉船,1975年广东考古队在北礁进行了首次浅海探摸,发现了唐代沉船及瓷器。1996年琼海博鳌镇渔民出海路经北礁、华光礁一带又一次发现大量瓷器和钱币,并进行了打捞,打捞品带回港口引起社会民众和收藏界极大兴趣。

当时因每件瓷器50元—100元、每斤钱币30元—40元很快售出,从而引发了渔民争先往返打捞的混乱局面,先后有数万件瓷器和上千公斤钱币流向社会。海南省博物馆闻讯抢救性征集到500件瓷器、300公斤钱币。省边防总队在打击此类活动中截获瓷器数百件,其他都流向了社会。渔民的多次打捞对海底文化堆积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社会影响很大,引起省政府的重视。1996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队受命对西沙进行全面调查,行程850海里,掌握了许多处沉船遗存。1998年12月水下考古队在北礁、金银礁、华光礁一带进行了为期39天的正式水下考古,其潜海深度从10米至20米,到最深35米,新发现五代、宋、元、明、清各代水下遗存14处,采集发掘各时期文物1500件。2007年又经过第二次水下考古,所出瓷器与第一次打捞相近,没有更大的突破性发现。

至此,通过对各阶段西沙出水文物资料的收集整理,初步探明打捞出水的文物种类除大量瓷器外,还有钱币、铜锭、象牙、石锚、铜器、铁器、铝铅块等。仅瓷器数量约有36000余件,钱币1300公斤,其他600余件。其中海南各地市县文博部门收藏5000余件,其余均散落在社会个人收藏者手中。

三、海瓷的色釉特征

海瓷中单色釉瓷器占了相当大的部分,以青瓷和青白瓷为主。元、明、清瓷器则以青花瓷为主。瓷器的品质以民窑最多,大都是海上贸易开通之后随同外销的日用瓷。产地大致都出自对外贸易口岸,以南方景德镇产品为主,兼有北方窑口产品。瓷器釉色浓厚,青翠可人,虽经百年浸蚀,剥取珊瑚胶结物之后,依然光彩照人,釉光虽然发哑,但神韵不变,其中一部分依旧釉色如常,令人惊叹,使人爱不释手。

海瓷中大部分为青瓷、白瓷、青白瓷,其次为青花瓷。胎粗细皆有,纹饰以刻花、印花为主,器型有碗、钵、杯、盘、碟、托、盏、盂、盒、盆、罐、瓮、壶、洗、炉、瓶、勺等,各类分型更多,时代多为宋、元、明、清四朝。典型外销瓷有军持、无底碟等。青花瓷底款有“成化年制”、“万历年制”、“永乐年制”等。瓷器产地基本以南方广东石湾窑、广州西村窑、广东潮州窑、福建德化窑系生产的普通民用瓷为主,也有江西龙泉窑、景德镇湖田窑生产的精品。

青瓷:青瓷是在坯体上施以铁为着色剂的青绿色釉,经高温在还原焰中烧制而成。最早出现于东汉晚期,典型瓷器是浙江上虞出土的一批青瓷。早期青瓷胎体致密,釉色灰青。至唐宋以后青瓷到了成熟繁荣时期,唐代的越窑、宋代的龙泉窑、官窑、汝窑、耀州窑等都是青瓷系统。过去讲的缥瓷、艾色、翠青、粉青等都是青瓷范畴。海瓷中没有发现早期青瓷,大都是宋、元、明、清等南方景德镇、福建、广东窑的一些产品。根据其形制和釉色宋代前后都是一些民用瓷,用于外销,换取海外香料等生活资料。多为民窑烧造,如同安窑、西村窑的较多。同时也发现一些烧造精致、胎体凝重的景德镇窑产品。虽釉色不正,但其刻划纹和形质都不失官窑风韵。2003年海南陶瓷鉴定培训班中,陶瓷专家张浦生对大部分海瓷进行了鉴定,认为一些精品都出自景德镇湖田窑烧制。所出青瓷品种的时代跨度从最早的唐、五代、宋至元、明都有发现,说明海上陶瓷之路及海上贸易时间很长,是唐、宋至元、明换取海外贸易的重要商品。

白瓷:白瓷是釉料中不含或少含呈色剂,生坯挂釉入室高温烧制。最早见于南北朝北齐河南安阳范粹墓。唐代河北临城县邢窑是白瓷烧造的典型代表,人称“邢窑白”。宋、元是白瓷的发展繁荣时期,器形众多,胎薄色白,北方定窑磁州窑以及南方景德镇窑、德化窑都在烧制,至明代永乐时期烧成的甜白瓷达到了最高水平,彩瓷出现后,白瓷逐渐消落。海瓷中白瓷占的比例较小。以泉州、杭州、广州为商埠的对外贸易中,白瓷占了一定的比例,产地大致都来自这些口岸相近的南方制瓷地。已发现的白瓷中白色泛褐,褐中显黄。从盘器形中,以碗腹浅、口广及瓶、罐口小等特征看,多出自景德镇、福建德化、广州西村一带的民窑。时过境迁存留海中,保存至今,实属不易,现是海瓷收藏家追捧的热点。但白瓷尚未发现典型官窑器,说明白瓷仍是对外贸易中的一个普通品种。

青白瓷:青白瓷是指宋代以后以景德镇为代表创烧的一种介于青白之间的瓷器。其釉青中泛白、白中显青、胎质细洁、釉色晶莹、光彩见影。史书中所谓“隐青”、“影青”、“映青”等皆为青白瓷。由宋至元,青白瓷盛烧不衰。除景德镇外,江西吉州窑、广东潮安窑、福建德化窑、泉州碗窑、泉窑等都有烧造。海瓷中这部分瓷大都包装在封闭的匣钵之中,虽经长年海水浸浊及打捞碰撞,凡完整器个个釉色光亮,熠熠生辉。釉色中以影青瓷最为突出,特别发现的菱口龟纹碗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在陶瓷鉴定班中成为湖田窑影青瓷授课标本。目前是青白瓷收藏中级别较高的一种。此外,还有盘、碟、盂、粉盒、圜底套钵等数个品种,都是这批海瓷中最耀眼的精品。时代跨度以宋最为典型,至元、明已较衰落。

青花瓷:青花瓷是以钴为色料,直接在胎上绘画,再施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的蓝白两色相间的瓷器。它生产工艺简便、色调菁幽明快,素洁雅丽,釉面光洁明净,质地精美,是将传统绘画与瓷画艺术相融合,从而产生较高的美学艺术价值,受到人们的青睐。它被“用之于皇室,收之于窖藏,传之于民间,畅销于世界”,被誉为中国的“国瓷”。

青花瓷初现于扬州唐代城址出土的一批青花瓷片。宋有零星闪现,元代忽现成熟,明清得到进一步发展。而真正起源是与早期国外钴蓝料的发现和白瓷的烧成有直接的关系。

春秋末河南固始县侯固堆出土的蜻蜓眼绿琉璃基体上,配有蓝白两色调的琉璃,湖南长沙楚基也出土了蓝琉璃珠,经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发现蓝色琉璃的着色元素就是钴,这是被认为迄今为止中国土地上所发现的最早钴蓝料。唐代的白瓷也已达到极盛时期,其中以邢窑为代表在瓷业上形成的“南青北白”的局面。唐代对白瓷的要求很高,因此在部分较粗的瓷胎上,先施化妆土,以增加烧成后的白度。到中、晚唐时已多数采用高质量的坯料,因而减少或不用化妆土加工瓷胎,其精品已达到体薄釉润、光洁纯净的地步,为白胎绘蓝釉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高质量的白瓷钴蓝,对蓝白两色相间的瓷器起源有着直接的影响。

青花瓷从工艺技术来讲分为釉下青花、釉上青花、贴纸印花几种。古瓷中95%为釉下青花。

釉下青花是在高岭土作瓷胎上以钴料为着色剂绘画,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简要地讲就是钴料作彩,生坯绘画,罩透明釉,高温一次烧成。海瓷中青花瓷占了40%的比例,基本都是釉下青花,元青花未见到完整器。基本的是一些特征明显、可做研究之用的残件标本。典型的有景德镇的湖田窑青花龙纹碗残件,青花鸳鸯莲池纹碗,青花一束莲花纹碗,青花缠枝莲高足杯,青花玉壶春瓶等。青花釉色虽经海水浸蚀但依旧光艳夺目,通体施卵青釉,青花用苏麻离青料,碗底火石红自然。在全国古陶瓷研究会第三届年会中张浦生、叶佩兰等专家确认其为典型元青花标本。其次明代、清代青花各种年款、堂款、名款、花款样式居多,也占了相当的比例。

其他:伴随海瓷出现的还有紫砂壶、铜器、越南海域青花,以及大量钱币。这对研究海瓷是有力的佐证。其中钱币最早的是汉五铢和唐开元通宝,最晚的是明弘治通宝,量最大的是永乐通宝。其中还发现不少钱币珍品,如龙凤通宝、天启通宝、大定通宝、大义通宝、天佑通宝。特别是还发现了“泉场铜拾斤官”纪重官商铜锭3块、无文铜锭60块,表明在对外商贸交换中,除用海瓷物物交换和货币交换之外,还有用铜作为称量货币直接参与交换的。填补了史志有载而无实物发现的空白,对商贸交换形式的研究弥足珍贵,现收藏于中国钱币博物馆。海瓷所处沉船均为木质结构,已散落殆尽,难确定大小,仅依出水石锚大小推断,商船排水量大概接近千吨。另外出水的少量铜盘、铜洗、铜炉等可能只是随船用品。

海瓷是“海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陶瓷之路”开始以后,唐、五代、宋、元、明、清六朝对外贸易遗留下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是海外贸易史、陶瓷外销史的重要物证。

出水瓷器分析

华光礁Ⅰ号沉船遗址试掘打捞出水的陶瓷器基本上有青瓷、青白瓷、酱黑釉瓷等三个品种,器形主要包括碗、碟、盘、壶、缸、粉盒等,其中除大部分为残破器物外,仅少部分是较完整的陶瓷器。这些文物分布非常集中,它们大部分是摆放有序的青瓷碗和其他瓷器,成摞的堆积在船舱内。

出水的青瓷器较多,据釉色的不同,又可分为青黄釉器和青灰釉器两种。按瓷器制作工艺和纹样图案的差别,大致又可分为精瓷和粗瓷两大类。青黄釉瓷器中的精制品碗、大碗、大盘可能为福建松溪回肠窑或浙江龙泉窑的产品,而粗制品碗、大盘、瓶、小罐则当是福建同安汀溪窑、南安罗东窑及晋江磁灶窑所生产的器物。青灰釉精、粗瓷碗当与福建南安东田窑、德化盖德窑的产品最为相似,可能是这两处窑址所生产的。

青白瓷在数量上较青瓷器为少,其中亦可分为精、粗两类制品。精瓷中的菱口碗、菱口盘、莲瓣纹乳钉罐、花口瓶、乳钉纹器盖等应是江西景德镇湖田窑的产品,粗瓷碗、瓶、执壶、粉盒等器物均同福建宋代德化窑的产品近似。

出水较少的酱黑釉粗瓷小口缸、小口瓶,也在福建晋江磁灶窑发掘的两处窑址中出土了与其相似的器物,当为该民窑的产品。

经对华光礁Ⅰ号沉船遗址出水的陶瓷器分析,其大部分是属于粗瓷产品,种类多,器形粗放,釉色也驳杂,陶瓷器的主要品种大都来自福建沿海地区的各地民窑产品。在水下考古发掘时,发现这些陶瓷器都是成批地堆积在船舱内,不少是包装成摞,有的还保存原来的堆放状态。据此推测,它们应是当时进行海外交易的外销商品,为商船沉没后遗留在船上的外销瓷。另有少量青白瓷精制品是江西景德镇湖田窑的产品,胎质细腻,胎体很薄,釉色光洁明亮,造型规范,可能有其他的用途,而不是用来交易的商品。从华光礁出水陶瓷器的釉色、器形、花纹图案和制作工艺特点等方面来考察分析,并与福建和江西等地南宋时期民窑出土的陶瓷器相比较,可以推断华光礁Ⅰ号沉船遗址陶瓷器的年代应在南宋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