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测站基面考证

测站基面考证

时间:2022-01-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 水文测验与资料整编20年间,淮河流域水文测验项目基本保持稳定,水文测验技术有很大进步。3.1 水文测验3.1.1 测验项目1991—2010年,淮河流域水文监测项目主要是:水位、雨量、流量、蒸发、泥沙、地下水等,测验项目总体相对稳定。截至2010年,淮河流域共有ADCP 72台。6)水质1991—2008年,淮河流域水质监测方式基本是现场取样、实验室分析。流域四省水质监测部门的监测项目均超过60项,流域监测中心达到10
测站基面考证_淮河水文志19

3 水文测验与资料整编

20年间,淮河流域水文测验项目基本保持稳定,水文测验技术有很大进步。2000年以后,开始将土壤墒情监测纳入水文测验的日常工作范畴;20世纪末期最先进的流量测验设备——声学多普勒剖面流速仪(ADCP)的应用,给水文测验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这期间,水位、降水量的监测基本实现自记技术,水质、蒸发、墒情、地下水也开始采用自动监测技术。水文测验技术和设备的先进化,提高了水文数据采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是水文测报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水文资料整编是一项对水文测站的原始资料按照规范进行逐级审查、整编、汇编、刊印,形成水文年鉴的水文业务工作。其中刊印工作,曾一度中止,但从2001年开始又逐步恢复。

1991—2010年期间,由于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淮河流域四省先后开发了水文资料整编软件系统、建立了水文数据库并不断完善,目前已经实现了水文资料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文资料的检索查找、存储保存、分析研究和交换共享方面已经纳入水文业务正常工作范围。

3.1 水文测验

3.1.1 测验项目

1991—2010年,淮河流域水文监测项目主要是:水位、雨量、流量、蒸发、泥沙、地下水等,测验项目总体相对稳定。

到21世纪初,流域各地先后发生旱灾,土壤墒情监测得以重视,流域各省开始布设墒情站,开展土壤含水率项目的测验工作。

3.1.2 测验设备与施测方法

1)流量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测流设备ADCP。2001年,安徽省率先引进淮河流域第一台ADCP,应用于怀洪新河西坝口水文站;2003年,江苏省购置了该省第一台ADCP,用于淮河入江水道行洪测验,在2003年淮河洪水抢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0年,淮河流域共有ADCP 72台。不过ADCP主要用于大江大河的流量测验以及暴雨洪水特殊时期的抢测,中小河流仍多采用传统的流量测验技术,如流速仪法、浮标法、比降面积法以及水工建筑物法。

目前使用的ADCP主要有走航式ADCP和水平式H—ADCP两种。其测流最大特点是不要求测流断面垂直于河岸,即流量测验结果与其航迹无关,在测流现场可以直接获取流速、流向、水深等信息,并即时计算出流量,与传统的测流方法相比,效率提高几十倍。

除此还有海流计、管流计等测流设备。

2)水位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淮河流域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建设越来越多,水位自动观测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截至到2010年,淮河流域水位观测基本实现了自动化,但传统的人工观测的方法仍继续应用。

水位自动观测设备——自记水位计按传感器类型分为浮子式、压力式、超声波、雷达,按记录方式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种类型,按信息传输距离分为在站式和远程式(有线、无线)两种类型。水位自记井大多为岛岸结合式,部分为岛式或岸式。

采用水位自记技术的测站,还需每天人工观测2次,分别为8时和20时,主要用以校测自记水位值,以便在出现故障时,立即恢复人工观测。

3)降水量

传统的雨量观测采用人工观测,即用雨量计定时观测记录相应时段的降水量,后来有了自记雨量计(分虹吸式和翻斗式),可以记录一周的降水量。1990年后,随着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建设,又出现了集观测和发送功能于一体的翻斗式自动雨量计,每当降雨量达到1mm,雨量计将自动发出信号传至中心站。2001年,为提高雨量观测资料的整编精度,水利部水文局要求全国水文系统推广使用澳大利亚产JDZ型固态存储雨量计,分辨力为0.5mm,通过一段时间的比测分析,证明固态存储雨量计的资料可行并开始用其进行资料整编。

20世纪90年代的国产自动雨量计精度和发送稳定性都存在不足,流域内凡有自动测报系统的测站都是人工观测和自动测报两套设备并存,直至2000年后,国产自动雨量计才相当完善。随着国家防汛指挥系统的建设,许多测站让自动雨量计“走向前台”,作为雨量测报的主要设备。截至到2010年,全流域基本都是采用自动雨量计并将其列为资料整编依据。

根据1990年颁布的《降水量观测规范》(SL21—90)要求,淮河流域大多数国家基本水文站的雨量观测场按4m×6m、6m×6m、6m×12m标准进行了改扩建,但是随着流域各地经济发展,土地开发利用规模扩大,多数委托雨量站没有建设规范雨量观测场的条件。有些委托雨量站为避免观测场受周围地物的遮挡,被迫将观测仪器安装在房顶等高处,雨量观测精度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4)含沙量

1991—2010年,淮河流域泥沙测验设备无明显变化。1997年,安徽省小柳巷水文站为研究淮河干流蚌埠闸以下河段的水流特性和泥沙输移情况,引进泥沙推移质采样器,由于实际测验存在不少难度,未能取得进展;2003年,该站购置了泥沙颗粒级配仪开展泥沙颗粒分析工作。2004年安徽省购进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生产的遥控式悬移质泥沙横式采样器用于泥沙测验工作。

5)蒸发量

1996年开始,淮河流域水面蒸发大多采用玻璃钢材质的E601型蒸发器,解决了传统铁质蒸发皿生锈的问题。江苏省洪圩蒸发站同时采用80cm套盆式蒸发器并行观测,目的是探求不同蒸发器之间的折算系数。2005年,安徽省为探索蒸发信息自动采集的可行性,研制开发了蒸发信息自动采集系统,并投入使用。

6)水质

1991—2008年,淮河流域水质监测方式基本是现场取样、实验室分析。从2009年开始,随着移动监测车的配备、自动监测站的建设,水质监测方式逐步变为以现场取样、实验室分析为主,移动监测、自动监测为辅的多手段监测方式,开展地表水、地下水、生活饮用水、地质和土壤的水质监测工作。

淮河水保局公布的监测方案中必测项目达到20余项,包括:水温、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氮、石油类、硫化物和粪大肠菌群等。各省水质监测部门根据工作实际,也监测其他项目,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区选测项目中增加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湖泊水质监测项目中增加透明度、叶绿素等。流域四省水质监测部门的监测项目均超过60项,流域监测中心达到100余项。

截至2010年,水质监测频次为:国家水质控制站点每年12次,省级水质控制站点每年4~12次;水功能区监测站点每年6~12次;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站点每年24次;湖泊(洪泽湖、骆马湖)水质监测站点每年12次,其余站点每年4次。

7)墒情

2000年以后,淮河流域河南、安徽、江苏三省继山东省之后全面开始进行土壤墒情监测工作。

墒情监测代表性地块的选择主要考虑其地貌、土壤、气象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种植作物的代表性。监测位置应相对稳定,以保持墒情监测资料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传统的墒情监测是取土烘干称重来测量土壤含水量。垂向测点布设(数目及深度)视监测目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土层厚度等因素而定,一般采用三点法,分别在监测点地面埋深10cm、20cm和40cm处设三点,并且同时在三条垂线上采样,取其相同垂线深度的含水量的平均值作为代表性地块在该土层的土壤含水量。采样点间的距离应不小于1m,距地块边缘、路边10m以上,距沟、塘和供水渠道20m以上,避免沟塘渠侧渗对土壤含水量产生影响。平原区代表地块,其面积应大于10亩,并设在平整且不易积水的地块。山丘区代表性地块,其面积应大于1亩,并设在坡度比降较小而面积较大的地块,不得设在沟底和坡度大的地块。

墒情监测时段,1991—2006年,执行原水电部颁布的《旱涝测报须知》的标准,在每年2月26日~6月26日和9月6日~11月26日的逢“6”日的8时观测。2007年后,开始执行水利部2006年颁布的《水情信息编码标准》中的标准,省级墒情站观测时段为每年3月1日~7月1日和9月1日~11月1日,国家墒情站观测时段为每年3月1日~11月1日,观测时间为逢“1”日的8时。

墒情监测主要是人工观测,近年来随着墒情自动监测技术的普及,2006年安徽省开始采用自动监测技术建立墒情站,至2008年已建80个墒情自动监测站。2010年河南省水利厅利用墒情地下水监测项目建成198个自动监测站(监测项目有地下水水位、雨量和墒情),其中有墒情监测项目的自动监测站88个。

8)其他

(1)地下水

淮河流域地下水观测一般都是利用民用生产井进行的,大部分采用人工委托观测方式,普遍使用测绳、卷尺、音响器等简易测量设备。地下水水位观测一般每5天(每月逢“1”、“6”日)定时(8时)观测一次,水位测记至厘米。重点观测井每日观测一次或安装自计水位计。地下水信息传输手段也比较落后,大多数观测井是采用普通信函、电话等手段报送信息。

淮河流域大多数地下水水井由于受季节性生产抽水影响较大,资料代表性和时效性较差,目前还达不到观测规范的技术要求。另外由于淤积、损坏等原因,造成观测井更换频繁,观测数据不连续。

(2)普通测量

水文普通测量主要包括水准测量和断面测量。

根据1993年颁布的《水文普通测量规范》(SL58-93)要求,国家重要水文站的基本水准点逢“0”和“5”的年份,用不低于三等水准各校测一次;其他测站逢“5”的年份校测一次,等级同前。校核水准点每年汛前用不低于四等水准校测一次。水尺零点高程每年汛前校测一次,汛后或大洪水后对使用过的水尺进行校测,如发现水尺变动或资料可疑时应立即校测水尺零点高程。

断面测量,河床稳定的测站每年只在汛前施测一次;河床冲淤变化较大的,每年汛后要复测,每次较大洪水后再加测。

普通水准测量主要使用经纬仪、水准仪和全站仪。经纬仪分为光学经纬仪和电子经纬仪,较为先进的电子经纬仪具有自动记录、储存、计算以及数据通讯功能。水准仪按结构不同分为微倾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激光水准仪和数字水准仪(又称电子水准仪),目前淮河流域普遍采用数字水准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引进全站仪进行地形测绘,因其具有较多功能,使用也更方便,目前在流域内广泛应用。

另外,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流域也有配备,2003年前后安徽省利用手持GPS对所有测站的地理坐标重新进行了定位。

3.2 资料整编

1991—2010年,淮委和四省水文局全面实现了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水文资料的整编。同时,各地均按照部颁标准建成各自的水文数据库。淮委水文局也基本建成淮河流域历史水文数据库,开发了数据库应用系统《水文信息统一分析平台》,并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

由于水文数据库的建设,使得水文资料的使用方式发生变化,加之水文部门经费紧张,自1987年起,全国水文年鉴陆续停止刊印。但各省水文资料整编工作仍在进行,各省内水文资料整编成果以纸介质和数据库的形式保存。2001年,水利部水文局组织重新刊印了重点流域重点卷册的水文年鉴,其中包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第5卷(淮河流域水文资料)第1、2册。2007年部水文局要求全面恢复年鉴(自2006年始)的整编刊印,各流域机构负责组织本流域的水文资料整编工作。自此淮委水文局每年组织流域四省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第5卷(淮河流域水文资料)第1~7册(8本)的整编工作。

3.2.1 整编方法

淮河流域水文资料整汇编工作由各省水文机构完成。各省在完成辖区范围内各站水文资料整编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水文年鉴的划分,分别承担相应卷册的水文年鉴汇编任务。淮委水文局组织完成全流域水文年鉴成果的资料审查和质量评定。

1)组织分工

1991—2010年,水文资料整编工作仍实行“在站(队)整编”、“地市局(分站)审查”、“省局(总站)复审”的三级整编制度,从原始观测(测验)的资料到水文资料整编成果必须经过单站资料整理、数据加工、整编,地(市)级全面审查和省级复审等工序。

年鉴停刊以前,淮河流域水文卷册划分为第5卷第1~6册(7本)。2007年全面恢复水文年鉴的汇编刊印后,因山东半岛(山东独流入海河流原属年鉴第4卷第9册)由淮委代管,故相应的第4卷第9册整编工作划归淮委负责。2009年经部水文局同意,第4卷第9册年鉴名称更名为第5卷第7册。

停刊前水文年鉴的汇编刊印工作由各省水文机构负责完成,其中河南省负责第5卷第1册(上、下册),安徽省负责第5卷第2、3册,江苏省负责第5卷第4册、山东省负责第5卷第5、6册。2001—2005年,淮河流域水文资料第1、2册作为重点流域重点卷册由河南省和安徽省水文机构负责整汇编,水利部水文局刊印。

2007年6月,《水文条例》颁布实施,明确规定了水文资料的汇交保管与使用要求。7月,水利部水文局下发《关于全面恢复水文年鉴汇编刊印的通知》(水文〔2007〕293号),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恢复2006年以来的水文年鉴汇编刊印工作,并制定了《水文资料整、汇编管理办法》。水文年鉴汇编刊印工作由停刊前的各省水文部门自行组织,调整为各省汇编的成果,先提交流域机构审查和验收,再由水利部水文局终审、刊印。

淮委水文局制定了《淮河流域水文年鉴资料汇编刊印管理办法》,对各汇编单位和参编单位的任务进行详细分工(见表3.1)。管理办法还规定了水文资料整汇编各阶段工作的完成时间,要求各汇编单位在完成上年度资料省级复审的基础上,于当年8月底前完成卷册汇编、审查工作,淮委水文局于9月底前组织完成淮河流域所有卷册资料的汇编审查和质量评定,10月底前提交水利部水文局参加全国终审和成果验收,12月底前完成上一年度年鉴的刊印。

表3.1 第5卷淮河流域水文资料汇编审查分工表

说明:①淮河流域汇编单位指各省的水文机构。
②第5卷第7册水文资料,2008年及以前的卷册名称为“第4卷第9册”。

2)整编标准

1991年以来,流域各省采用的水文资料整编标准一直是1988年1月部颁《水文年鉴编刊印规范》(SD 244—87)。该规范较1975年颁发的《整编标准》主要增加了整编方法、电算整编以及附录资料(包括反推入库洪水、水量调查、平原水网等)的整编刊印内容,充实了测站考证资料,调整了刊印图表格式和精度指标。

1999年12月,部颁标准《水文资料整编规范》(SL 247—1999)颁布实施。这个标准删除了《水文年鉴编刊印规范》中有关资料刊印的内容,增加了水文资料整编内容和方法、数据格式和标准,引进了国际标准中有关整编精度的检查技术(随机不确定度和系统误差),补充了采用计算机替代人工整编的技术内容,考虑了资料整编与数据库的衔接、数据存储等内容,修改补充了整编表式、观测物和整编符号。流域各省水文部门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在2000—2004年间陆续编制了水文资料整编补充规定,如安徽省先后编制了《整编文字说明》、《整编工作总结规范》、《编印说明规范》等省内水文资料整编细则,河南、江苏省分别出台了《水文资料整编规范(补充规定)》。

2007年,淮委水文局根据水文年鉴汇编刊印工作开展的需要和部颁相关水文资料整汇编技术标准,组织流域四省编制了《淮河流域水文年鉴资料整汇编补充规定》、《淮河流域水文年鉴资料汇编质量评比奖励办法》等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规定,稳步推进流域水文资料整汇编工作。

2009年12月,水利部颁发了修订后的《水文年鉴汇编刊印规范》(SL 460—2009),对恢复刊印后水文年鉴的内容、汇编、图表编制及刊印等作出具体规定,并编入了水文年鉴数据排版格式。此规范的颁发,替代了原《水文年鉴编刊印规范》(SD 244—87)。

3)整编技术

自1991年开始,各省水文机构在VAX系列计算机上利用全国通用程序开展水文资料整编工作。1995年后,随着微型计算机的普及,流域各省都开发了在DOS操作系统环境下的水文资料整编软件系统,通过对原始资料的数据加工和录入,直接计算并输出各种整编成果表。淮河流域安徽、江苏、山东三省先后开发出本省的资料整编软件系统。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逐步改变了人工整编资料的传统方式。2000年后,水利部水文局组织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开发了水文资料整编系统全国通用程序(南方片整编软件),在全国部分省区得到推广应用。到2010年,流域各省全部采用计算机软件完成年度水文资料整汇编工作。其中除河南省采用的是全国通用程序南方片软件外,其他各省仍采用自主开发的资料整编软件系统。

从水文要素来说,水位、流量、泥沙(悬移质含沙量和输沙率)、降水量、水面蒸发量、地下水的整编技术方法与停刊以前基本相同。由于采用计算机技术,水位、流量的日平均值计算采用时间加权平均法,精度得到提高。利用计算机辅助进行水位流量关系定线、推流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江苏省针对绝大多数省内沿海感潮河道已建闸控制的新情况,对感潮堰闸采用“一潮推流法”(即用潮汐要素与一次开闸引水或排水的平均流量相关定线)整编引排水量。

3.2.2 测站基面考证

基面是指计算水位和高程的起始基准面。在水文资料中涉及的基面有绝对基面、假定基面、测站基面、冻结基面四种。为了便于资料的比较、应用,必须将这些使用不同基面的水文资料都修正为使用某个绝对基面。

淮河流域水文站的水准基面采用情况复杂,主要有废黄河口、废黄河口(精高)、假定和测站基面。由于淮河流域水文站基本上一开始都将废黄河口基面作为测站的绝对基面,因此后来也将其称为冻结基面。根据国家规定,采用黄海基面作为绝对基面,以安徽省最早(1959年),山东、河南两省次之(分别为1965年、1975年),江苏省最晚(1990年)。2000年以后,流域部分站点将绝对基面统一到1985国家高程基准,即85基准。淮河流域主要站点的考证情况见表3.2。

表3.2 淮河流域主要水文站点水准基面考证

(续表3.2)

(续表3.2)

(续表3.2)

(续表3.2)

(续表3.2)

(续表3.2)

(续表3.2)

说明:①改正数为水文年鉴中测站基面换算为统一基面的改正数。部分站的测站基面与统一基面同为废黄河口(精高),但基面较差值不为“0”,系因水准平差计算使统一基面高程改变所致。
②淮河鲁台子站、颍河阜阳闸站的集水面积在1980年前后发生变化,是茨淮新河建成使用所致。

3.2.3 资料刊布

1987年起,全国水文年鉴陆续停止刊印。淮河流域各省的停刊时间分别为河南省1991年、安徽省1990年、江苏省和山东省1987年。

在1990年11月全国水文先进单位个人代表会议上,水利部水文司提出《逐步利用计算机存储、检索、供应水文资料的意见》,决定从1990年起水文年鉴的全部项目和内容通过计算机整编存储。1994年,水利部印发了《水文专业有偿服务收费管理试行办法》(水财〔1994〕292号),制定了水文测验和测绘、水文资料审查、水资源分析计算、水文调查评价、水文情报预报、水质监测、水文查勘、水质等资料与成果有偿服务的收费标准。1994年9月,水利部正式通知全国停止刊印水文年鉴。

在水利部确定全国年鉴停刊期间,河南、安徽省出于资料应用和对历史资料保护的需要,自发地对本省水文资料仍进行整编刊印。河南省整编、刊印了1997—2000年水文资料,名为《河南省水文年鉴》,涵盖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流域,分为上、中、下三册。安徽省整编、刊印了本省1990—2000年的水文资料,其中淮河流域水文资料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淮河流域水文资料(安徽分册)》,按照淮河流域水系划分为第5卷第1、2册和第5卷第3、4册。

各省自主整编的年鉴和传统汇编刊印的年鉴主要差别是:传统的年鉴是以流域为整编范围,同一水系不同省份的水文资料要进行上下游水量平衡分析。而各省自主整编的年鉴则由于传统年鉴的停刊而无法和邻省进行水量平衡分析。

2001—2005年,水利部水文局组织开展了重点流域重点卷册水文年鉴的恢复刊印,其中第5卷淮河流域第1、2册得以恢复。但该阶段刊印的水文年鉴只限于逐日类和实测类成果表,不包括各类水文要素摘录表。

2007年7月,水利部下发《关于全面恢复水文年鉴汇编刊印的通知》,要求2007年起全面恢复水文资料(自2006年度起)汇编刊印。按照这一要求,淮委立即组织四省开展淮河流域水文年鉴整编汇编工作,其中山东半岛的水文资料(原属第4卷黄河流域水文资料第9册)参加淮河流域水文资料管理,并自2009年度起该卷册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第5卷(淮河流域水文资料)第7册。刊印的项目内容全部达到停刊前的各项标准。

1)刊布内容

1991—2010年刊布的水文年鉴成果中,2006年度全面恢复刊印后所刊布的淮河流域水文年鉴成果是最具完整性、可靠性和权威性的,并增加了以前未刊布的部分资料,其主要内容包括考证图表及水位、流量、含沙量与输沙率、降水量、水面蒸发量、水温等资料。刊印内容与资料停刊前内容相同,增加了流域的年降水量、年水面蒸发量等值线图,大型水库和部分中型水库反推入库洪水流量,并以附录资料的形式刊印了山东省境内的水量调查资料。

1991年以来,地下水资料经各省整编审查后独立成册,不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中的内容,淮河流域也未正式刊印。水质资料自1985年起单独整编。

2)刊布成果

1991—2010年期间,水文资料刊布的卷册、范围及汇刊单位见表3.3。

表3.3 淮河流域1991—2010年水文资料刊布情况统计

3.2.4 水文数据库

1988年由水利部上报,国家计划委员会确定国家水文数据库作为第一批72个国家级数据库之一优先开发。1990年12月全国水文数据库工作会议后,水利部下发了《全国水文数据库建设规划纲要》、《全国分布式水文数据库系统表结构方案》等技术标准和要求,启动了全国水文数据库的试点建设。流域及省级机构是国家水文数据库的二级节点,淮河流域江苏省、山东省作为试点单位参加建设,当时淮委没有直管水文站,因此没有试点建设任务。

数据库试点建设成效明显。至1994年,江苏省先后完成了VAX/VMS系统下水文数据库建库实验、水文年鉴数据量统计、数据录入软件编制、测站编码录入审定等工作。从1995年开始,为适应计算机技术发展,提高数据库应用服务水平,开发了基于Client/Server体系结构的水文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TCP/IP网络、PC服务器、Sy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1996年1月投入试运行,完成了60.32%数据的录入、审查、复审、入库工作,达到水利部“初步建成”的技术要求。1997年8月完成入库数据达到86%,软硬件环境和数据质量指标均达到水利部“基本建成”的技术要求,同年12月通过水利部水文司的验收。按照水利部2006 年11月颁发的《基础水文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标准》(SL 324—2005),2007年6月江苏省新老数据库转储工作通过江苏省水利厅验收,共转存约2 000万条数据记录。至2010年,江苏省水文数据库共收录水文数据155 815站年,记录条数2 600万条,数据量约1 340MB。

山东省制定了1991—2000年建库规划和1991—1995年实施计划,开发了集数据录入、校验与装载入库为一体的水文数据录校系统。先后于1996年3月和1998年1月通过水利部组织的“初步建成”达标验收和“基本建成”认证验收。2004年9月,山东省以淄博水文局为试点,展开了第三级节点(地市)数据库建设,此后在全省进行推广,目前已完成了所辖13个市局的水文数据库建设。山东省按照标准(SL 324—2005)于2007年底完成了新老数据库的转换及其应用系统的升级。截至2010年,山东省水文数据库录入了1950—2008年共59年的地表水整编成果资料,数据量约1 350MB。

至1996年,全国水文数据库的技术基础工作基本完成,河南、安徽两省着手开展国家水文数据库建设工作。2000年3月,安徽省完成了应入库的水文年鉴基础数据的80%,开发的数据库建库、应用软件和入库数据量等方面已达到“初步建成”的标准和要求,同年11月通过了水利部专家验收。至2010年共有降水、蒸发、水位、流量、含沙量等年鉴资料及电算整编资料约47 000多站年,数据量780MB。河南省水文数据库已录入2003年之前全部水文资料,大约120MB。

1999年,淮委水文数据库开始建设,在流域四省水文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共享构建而成,包含了淮河流域及山东半岛水文年鉴的主要成果。但是由于测站变动、资料录入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原因,2000年以前的水文数据存在站点或项目的缺漏,淮委水文局组织开展针对1950—2000年历史水文数据的系统查缺补漏工作,至2007年基本完成数据库资料的查缺,共完成27 655站年数据的补录和入库。2006年水文年鉴恢复刊印后,基于严格审查后的水文资料整编数据电子文档作为数据源,入库的水文资料项目齐全、数据正确,保障了水文数据库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到2010年底,淮河流域水文数据库存储淮河流域及山东半岛各类地表水水文资料数据量近3 000MB。

淮委水文局在建设水文数据库的同时,还开发了以水文数据库为基础的信息查询分析系统。1999—2001年,采用POWERBUILD语言开发了水文信息查询系统,主要满足信息的查询与数据服务功能;2002—2007年,在查询基础上开发了集查询分析为一体软件系统,以满足日常水文水资源分析计算的需要;2008年又开发了“水文信息统一分析平台”,扩充了水文分析插件与水文分析算法,实现了基于水文数据库、实时雨水情数据库等数据库群的水文查询、分析计算平台。“水文信息统一分析平台”被水利部选定为2008年度重点科技推广项目,先后在太湖流域水利管理局、沂沭泗局以及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川等省水文局推广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