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水利水电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时间:2022-01-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1 水利水电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在天然河道上修建水利水电工程会直接破坏河流长期演化形成的生态环境,使得河段局部形态均一化和非连续化,从而改变了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1.1.1 水利水电工程上游、下游水文泥沙情势变化天然河道上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改变了河流的自然形态,引起局部河段水流水深、流速、含沙量等的变化,进而波及上游、下游乃至长距离水文泥沙条件发生变化。
水利水电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_水利水电工程环境

§1.1 水利水电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在天然河道上修建水利水电工程会直接破坏河流长期演化形成的生态环境,使得河段局部形态均一化和非连续化,从而改变了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所谓河流形态的均一化主要是指自然河流的渠道化,人类为了防洪的需要平顺堤岸而修建护岸工程,为了宣泄洪水和改善航运实行河道人工裁弯工程,河流的渠道化改变了河流蜿蜒曲折的基本形态,使河段急流、缓流、弯道及深泓交错的格局消失。河流断面形态规则化导致生境异质性降低,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随之发生改变,从而诱发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生物群落多样化随之减少。

所谓河流形态的非连续性是指在河流上筑堤、建坝形成人工湖和水库后,造成自然水流的非连续性。上游河道随着水位上升,水流流速骤然降低,急流、深槽不复存在,水温水质不断变化,库区水体趋向静态分布,河流失去原有的快速自我修复和自身净化功能;而大坝下游下泄水体温度四季变化减小,影响下游河道水生生物多样化的生存环境,农业灌溉引用低温水体将会影响农作物生长,下游河道水位降低特别是汛期水位降低还会极大地影响通江湖泊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1.1.1 水利水电工程上游、下游水文泥沙情势变化

天然河道上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改变了河流的自然形态,引起局部河段水流水深、流速、含沙量等的变化,进而波及上游、下游乃至长距离水文泥沙条件发生变化。水文、泥沙条件的改变是影响河流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动力。水文泥沙条件的变化将会对水温、水质、局部地区气候、环境地质、土地资源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水生生物、陆生生物的生存,还会影响航运、灌溉、城镇引水、移民安置等。例如,水库上游河道水深的增加改善了上游的航运条件,有利于供水、灌溉等,但下游河道河床会发生持续冲刷以及河道形态处于经常性变化过程而不利于航道稳定;库区水面积增加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但水流流速降低及底层水温降低影响水生生物多样性生长;同时库区淹没导致陆生生物生境减少;农业耕地损失;大量移民搬迁等。

1.库区水文泥沙特性

在河流上修建水库,将破坏天然河流水沙条件与河床形态的相对平衡条件。库区水位壅高,坝前侵蚀基准面抬高,使得水深增加,水面比降减缓,流速减小,水流输沙能力显著降低,促使大量泥沙在库区淤积。水库淤积与流域面积、流域特征(土壤、植被等)、库容以及河道比降等自然因素有关,还与水库的调度运用方式关系密切。

以三门峡水库为例,水库于1960年9月5日开始蓄水运用,至1962年3月,库区330.0m高程以下淤积泥沙16.4亿m3,枢纽上游约114km的潼关站1 000m3/s流量水位由蓄水前的322.4m上升到325.2m。

1962年3月水库改为滞洪排沙运用,至1964年10月,水库335.0m高程以下又淤积23.13亿m3,335.0m高程以下库容损失41.5%。潼关1 000m3/s流量水位上升到328.07m。

1964年和1971年,三门峡水库经过二期改建。从1973年开始水库改为蓄清排浑运用,库区河床持续冲刷。1975年汛后潼关1 000m3/s流量水位降到326.02m。

至1999年汛后潼关1 000m3/s流量下的水位为328.25m,比建库前高4.75m。

潼关河床高程是渭河下游河床的侵蚀基准面,侵蚀基准面抬高造成渭河下游河床严重淤积。历史上渭河下游河道基本冲淤平衡,自三门峡建库后,从1960年6月至1997年12月,渭河咸阳以下累计淤积泥沙13.19亿m3,河道淤积带来严重的后果:

(1)主槽过水断面减少,过洪能力降低。三门峡建库前,渭河下游主槽的过洪能力一般为4 500~5 500m3/s;建库后,临潼站1997年主槽过洪能力仅为建库前的64%,而华县站的过洪能力仅为建库前的20%。

(2)洪水水位抬高。华县站1990年7月5 000m3/s流量的水位比1964年8月同流量水位抬升1.48m。

(3)河道萎缩河势恶化。至1997年汛前,渭河下游平滩河宽仅为1985年汛前的img1~1,河床淤积导致河势恶化,极大地威胁两岸防洪安全。1967年渭河尾闾在北洛河口以3上的8.8km河段全部堵塞,又适逢黄河对渭河的顶托倒灌,渭河决口,华阴两侧成为泽国。

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七大江河的年输沙量高达23亿t,特别是西北、华北地区的一些河流,含沙量非常高,甘肃祖厉河的多年平均含沙量可以达600kg/m3,实际测量到的最大含沙量达1 600kg/m3左右。即使是长江,含沙量虽然不算高,仅0.54kg/m3,但由于水量丰沛,年输沙量也近5亿t。在河流上修建水库后,由于水位抬高,流速减小,必然造成泥沙在水库中淤积。

到1972年为止,全国已建成坝高在15m以上的水库12 517座。水库初期运行时,由于缺乏经验,造成水库的严重淤积。山西省43座大、中型水库的总库容22.3亿m3,到1974年已损失31.5%,即7亿m3,平均每年损失0.5亿m3。陕西省全省库容大于100万m3的水库192座,总库容15亿m3,到1973年已损失31.6%,即4.7亿m3,其中1970年以前建成的120座水库库容已损失53.3%,有43座水库完全被泥沙淤满。

(1)水库淤积所造成的主要问题如下:

①使防洪库容和兴利库容减小,影响水库效益的发挥;

②淤积向上游发展,造成上游地区的淹没和浸没以致盐碱化,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③水库变动回水区的冲淤给航运带来不利影响;

④坝前泥沙淤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枢纽的安全运行;

⑤水库下泄清水对下游河道冲刷和变形的影响;

⑥附着在泥沙上的污染物沉积,水库水质环境受到污染;

⑦泥沙淤积会淤没鱼类的产卵地和改变河底条件,影响鱼类繁殖;

⑧库区淤积会导致下游细沙减少,造成农业生产所需的天然肥源缺乏,并对水生生物造成不利影响;

⑨回水末端淤积上延将扩大淹没面积,并威胁上游重要城镇、工矿和铁路安全。

库区淤积的部位和特点与水库运用方式密切相关。当水库蓄水位较高时,入库泥沙首先淤积在水库末端的河床上,因而抬高了水库的回水位。这种淤积还随时间不断向上游延伸,形成所谓翘尾巴现象,不仅减少有效库容,而且形成拦门沙,使上游河道排水不畅以至洪水泛滥。当蓄水位较低时,入库泥沙可以输送至坝前淤积直接减少有效库容,甚至堵塞引水建筑物,减少引水流量、影响发电等。

表1-1列出了我国部分水库淤积情况,从表1-1中数字显示,情况是非常严峻的。

表1-1 中国部分水库淤积情况表

img2

(2)水库淤积计算不仅是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一项工作,也是规划设计阶段不可缺少的内容。

水库初步设计阶段可以采用如下一维数学模型计算库区淤积平衡地形和回水水面线。重要工程还需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学模型计算两种方法同时论证。

一维非饱和输沙模型基本方程式为:

img3

式中:B——河宽,m;

h——断面平均水深,m;

U——断面平均流速,m/s;

y——水位,m;

y0——断面平均河床高程,m;

S——断面平均悬移质含沙量,kg/m3

S——断面平均悬移质水流挟沙力,kg/m3

G=BhUS+Bgb——断面悬移质和推移质总输沙率,kg/s;

ω——断面平均悬移质沉降速度,m/s;

d——断面平均推移质粒径,m;

ρ′——泥沙干密度,kg/m3

g——重量加速度,m/s2

C——谢才系数;

R——水力半径,m;

α——恢复饱和系数;

x,t——距离(m),时间(s)。

2.水库下游河道水文泥沙特性

当河道上游修建水库工程后,调节上游来水来沙过程,下游河道水沙过程明显改变,表现在削减洪峰,增补枯水,中水期持续时间延长,枯水流量加大、含沙量减小,河床冲刷粗化,河道形态处于不稳定变化过程中。

以丹江口水库为例,丹江口水库1968年开始蓄水运用。建库前,下游河道流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皇庄站汛期水量占全年的55.6%,建库后汛期水量减少为占全年的34.5%;建库前,一年中流量在1 000~2 000m3/s的时间,皇庄站有70天左右,建库后,同流量的时间延长到150~300天;建库前,皇庄站每年中12月、1月、2月三个月的平均流量为333m3/s,水量占全年的6%,建库后,同时期平均流量增大到717m3/s,水量占全年的15.9%。建库前后下游河道流量年内分配趋势如图1-1所示。

img4

图1-1 皇庄站建库前后流量年内分布变化图

从图1-1中可以明显看出,建库后洪峰流量明显减少,枯水期流量有一定的增加,流量年内分布变得更加均匀了。

丹江口水库运用后,下游河道含沙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库前,黄家港站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27亿t,而且主要集中在汛期,汛期输沙量占全年输沙总量的81.5%;建库后15年统计黄家港站年输沙量只有121万t,仅为建库前的1%。如图1-2所示。

img5

图1-2 黄家港站年输沙量变化图

可以看出丹江口水库修建后,输沙量明显减少。下游来沙量的减少,会使下游河道水流处于不饱和状态,这就必然会导致下游河床冲刷,使下游河道产生一系列的河道演变。河道的冲刷会导致下游水位降低,从而影响下游取水量和取水质量,影响下游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农业灌溉。

丹江口建库后,由于清水下泄,中小流量增大造成下游河道河床发生累积性冲刷,致使边岸崩坍,河道形态发生转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河道不稳定给防洪、航运、工农业引水造成不利影响。

在工程初步设计阶段,也需用一维非饱和输沙模型(式(1-1)~式(1-6))计算大坝下游河道河床冲刷变形,重要工程还需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学模型计算两种方法同时论证。

1.1.2 水温变化

水利水电工程会改变天然河流水质水温,尤其是水库工程。其表现为以下若干方面。

1.库区水温分层

水库的特点是水面宽广、水体大、水流迟缓、更新期较长等,加之水体受太阳辐射、对流混合和热量传输作用,使水库具有特殊水温结构。水库水温随相对容积(库容与来水量之比)的大小和水深呈不同性状的变化,一般分为混合型、分层型和过渡型三种,下面如表1-2所示予以说明。

表1-2 水库水温结构特点表

img6

判断水库水温分层类型一般采用α、β指标法:

α=img7

β=img8

当α>20时,为混合型水库。

当α<10时,为分层型水库。

当10<α<20时,为过渡型水库。

当β<0.5时,为分层型水库。

当β>1时,为临时混合型水库。

对于分层型水库而言,遇到β>1的洪水时为临时混合型水库,遇到β<0.5的洪水时对水温结构的影响忽略不计。

水库蓄水后,当水库水体温度场发生变化时,会对库区及周围生态环境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如对水质、水生生物、局部气候以及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

从参窝水库(坝址位于辽阳市弓长岭区南沙村东,地处太子河干流中部,库区面积5 334km2)的水温分布(见表1-3和图1-3)中可以发现,参窝水库水温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一般在外界气温比较高的月份水温是随着水深的增大而降低,而外界气温低的月份水温是随着水深的增大而增大。

表1-3 参窝水库水温变化趋势表

img9

img10

图1-3 参窝水库水温沿垂线分布图

表1-4和图1-4反映了参窝水库建库后库区水体表层和底层水温与天然河道水温在一年中的变化对比。外界气温低的月份库区表层和底层水温比天然河道水温都高;外界气温高的月份库区底层水温比天然河道水温低,表层水温和天然河道接近。

表1-4 参窝水库表层、底层水温与天然河道水温对比表

img11

img12

图1-4 参窝水库表层、底层水温与天然河道水温对比图

2.水温变化

这里搜集到漫湾水电站库区表层水温逐月变化的资料,如表1-5及图1-5所示。

表1-5 漫湾水电站水库坝前蓄水前后逐月表层水温对照表

img13

img14

图1-5 漫湾水电站水库坝前蓄水前后表层水温变化图

水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小于陆面的反射率,使得水面热量平衡辐射值增大,由表1-5和图1-5可见,漫湾水库蓄水后坝前表层水温比天然河道多年平均水温升高4.2℃,月平均值增幅1.5~6.3℃。用1994~1996年狗头坡气象站逐月平均气温与坝前逐月平均表层水温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达到0.90,线性关系是显著的。

上游来流和库存的水体的温差也可以形成异重流而通过水库,这种现象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很少见,但是,如果一个高水位的枢纽工程在一个相对高而冷的高度放水,尾水流入一个温暖的湖泊中,这种现象就会发生。在坝下河段,由于电厂的进水涵管开口于较窄的水层,从电厂泄出的水也保持了这一水层的低温状态。因此,坝下河段的水温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3.水温改变造成的不利影响

鱼类繁殖要求一定的水温条件,如我国四大家鱼类繁殖时要求水温在18℃以上,我国的鱼类资源是以温水性鱼类为主,水温变化对水库鱼类影响不大。但是出库低温水对坝下游一定距离内的鱼类产卵影响较大,有可能推迟鱼类产卵期,对鱼类繁殖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低温灌溉水对下游农作物的生长期有不利影响,若水库采用深孔放水建筑物,存在下泄低温水的问题,使水库下游产生人为冷害,造成农作物减产。

与水域中的温度变化密切相关的是气候影响。如反常的大雾、升高的湿度和小气候的变化都曾在河流改道和建坝蓄水中出现过。在具有明显冬季的温带和亚寒带,这个问题很典型。例如在挪威,许多水电项目曾经出现过温暖的河水在冬季引起大雾、破坏冰层的情况。在热带地区,气候影响并不明显;相反,在干旱地区,湿度升高被看做是正面的现象。

4.水温影响分析

目前,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模拟工具已经发展起来,这类模拟工具可以为进行这些评估提供帮助,不仅仅是为温度变化,而且是为预测影响的全部范围。由挪威几家机构共同开发的河流系统模拟工具(RSS)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其主要目的是预先设想出对河流进行管理的后果。RSS包括一组具体的程序,用来模拟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和人口造成的环境影响。

不过,一般来说水电开发中的实际工程并不需要进行复杂的分析处理。温度影响的经济意义还不足以说明必须进行非常昂贵的数据收集和模拟分析。因此,对温度影响通常只进行定性描述,而不具体地进行精确计算。重要的不是准确地了解不同的开发和运作项目所需的温度,而是要观察温度变化的大小顺序和温度变化的近似影响,以及需要采取减轻影响的措施和涉及的范围。

1.1.3 水质的影响

1.污染源和污染物

水体污染和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密切相关。按人类活动可以把污染源分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生活等集中污染源。从污染源的空间存在形式可以分为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工业污染多属点源污染,农业污染多为面源污染。工业污染源排放出来的污染物质种类最多,而且是主要污染源。

水体的主要污染物可以归纳为以下8类:

(1)无毒污染物:主要是轻工业(如食品加工等)废水和生活污水中含有的有机物质,如糖类、淀粉和蛋白质等无毒有机物。但这类物质在水体中经微生物作用后降解需要消耗大量的水中溶解氧(DO),从而引起水质变坏或形成富营养化。

(2)重金属:各种亲硫元素(如汞、镉、铅、砷等)、亲铁元素(如铁、镍等)和亲岩元素(如铬、钒、锰等),这类元素一般不能降解,在食物链中易富集化,危害很大。

(3)阴离子:主要指亚硝酸根和氟离子,这类污染物进入人体会导致人体功能紊乱,亚硝酸盐在人体内可以转为致癌物质。

(4)有毒有机物:如氰和酚,这类物质含有剧毒。

(5)致癌有机物:如各种稠环芳香烃和芳香胺,这类物质均含有致癌物质。在含油、焦化、煤气和化工染料的废水中存在。

(6)农药:其中以有机氯农药危害最大,其化学性能稳定,在水中不易分解,对水体产生普遍而严重的污染。

(7)放射性物质:主要来自铀矿,核工业废水、废物。

(8)热污染:工业排放冷却水等废热水,破坏了鱼类和微生物的生态环境。水温升高使水中溶解氧减少,从而厌氧细菌大量繁殖,使某些有毒物质的毒性加剧。

2.水质指标和标准

天然水体并非纯水,其中总会含有一定量的杂质甚至有毒物质。水质的优劣可以由某些指标来判断。这些水质指标主要有:物理指标(温度,色度,浑浊度,固体含量,导电率等);化学指标(pH值,硬度,溶解氧浓度,氯化物等含量,酚化合物含量,DDT和六六六的含量等);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总数等)。

水质标准一般可以分为水体标准和排放标准两类。水体标准是指以污水排放点下游水体的水质为依据所制定的标准;排放标准是指以排放的废水本身的水质为依据所制定的标准。不同的用途也有不同的水质标准。表1-6是国家于1984年开始实施的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3)。

表1-6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img15

续表

img16

* 为参考标准,专对湖泊、水库等封闭性水域的水质要求,以防止水质富营养化。

3.水体的自净

污染物进入水域后使水域受污染,同时进入水域的污染物也会发生各种变化。难溶解的污染物可能会沉降到河底变为底质。一部分污染物可以分解为无毒物质;一部分有机物受微生物活动的影响发生氧化和分解作用,而使污染物降解,由于对流扩散等物理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总之水体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净化污染物质,这种能力称为水体的自净能力。物理净化只能降低污染物浓度,而不能减少污染物总量,只有化学和生化作用才能减少污染物总量。水体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研究水体自净能力是为防止水污染。

水体自净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影响水体自净能力的因素很多,并且互相关联。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1)污染物种类和性质:有些污染物易于分解和降解,而有些则不然。有的在好气条件下易分解,有的在嫌气条件下易分解。例如,合成洗涤剂和有机氯农药的化学稳定性高,难以分解;酚和氰是工业污染物,但这类污染物性质不稳定,易挥发和氧化分解,并且易被水生物吸收,比较容易净化。

(2)水体性质:水温、流量、含沙量等对水体自净有较大影响。流量大易于稀释扩散。含沙量浓度有时也对污染物的自净有一定影响。

(3)水生生物: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与水体自净有密切关系。能吸收污染物的生物和降解污染物的微生物越多,水体自净越快。

(4)其他环境因素:水体溶解氧含量是水体净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水中溶解氧的补给受到水面和大气界面条件影响,诸如水面形态、水流流态、大气中的氧气分压及大气与水体的温差等;太阳光照条件也是一个影响因素,紫外线能促使水中污染物迅速分解,阳光与水生植物产生光合作用,改变溶解氧条件;底质会富集污染物质,底质与水体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底质还会影响河底栖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自然状态下的河流由于流动性质具有极强的自净化能力。

4.水体溶解氧(DO)

水体有溶解氧气的能力。单位体积中水所溶解氧气的数量(mg/L)称为溶解氧,以DO表示(Dissolved Oxygen)。DO是衡量水质的一个重要参数。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水能溶解氧气的最大值称为饱和溶解氧,以OS表示。OS与水温和压力有关,水温越低,OS越大;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解氧随水压力的增大而增大。表1-7是一个大气压力下水的饱和溶解氧随温度变化的数值。

表1-7 一个大气压力下水的饱和溶解氧OS(mg/L)

img17

当水中溶解氧的实际值低于表1-7给定条件下的饱和值时,大气中的氧就会溶于水中。在正常情况下,清洁的地面水中溶解氧接近饱和状态。水中溶解氧是维持水生生态平衡和有机物进行分解的条件。

5.生化需氧量(BOD)

在好气性条件下,细菌把有机废物氧化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简单无机物质,其所需氧气的数量称为生化需氧量,以BOD表示(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BOD是测定某一数量有机物对水体潜在污染能力的一个最常用的参数。BOD越高,说明水中有机物含量越多,因此BOD值可以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

各种有机物经过完全的生物化学分解所需要的时间各不相同,一般历时都比较长。确定生化需氧量的标准方法是在温度为20℃的条件下,测定细菌在5日内分解某有机物质所消耗的氧气的数量,这种生化需氧量称为5日生化需氧量(BOD5),以mg/L计。水体的有机物的生化分解是持续进行的,任意时刻的BOD可以用符号L表示,L数值随时间而减少的速率由大量实验证明可以用下式表示

img18

在t=0时,L=L0(即BOD5的浓度),解得

img19

式中,K1是耗氧系数,K1反映生化分解的速率,其数值随温度的增高而加大。温度为T的耗氧系数K1(T)与温度为20℃的耗氧系数Kt(20)之间的关系为

img20

从上式中不难看出:系数K1的量纲为[T-1],BOD随时间的减少率与当时的BOD浓度成正比,即一级降解情况。

6.水体耗氧和复氧

水中氧气的消耗除有机物生化耗氧外,还有废水中其他还原物质引起的耗氧,晚间光合作用停止时由水生植物呼吸而耗氧及底泥耗氧。水中氧气不断地消耗,同时也会得到补充,称为复氧。除了上游河水所带来的溶解氧外,大气通过与水的交界面向水体输氧,另外水生植物白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饱和溶解氧与现有溶解氧的差值称为氧亏,以D表示。在耗氧和复氧的共同作用下,在河流沿流向或者在同一断面上随时间会形成一种如图1-6所示的氧垂度曲线。

img21

图1-6 氧垂度曲线

当有机废物在x=x0断面投入河中,使该处溶解氧突然下降有一个初始氧亏D0,此后一段时间内耗氧大于复氧,曲线呈下降趋势,到xc断面耗氧与复氧达到平衡,此后复氧大于耗氧曲线回升,在xc处出现最大氧亏(对于某一个定点,则是某一临界时刻)即为临界断面。因为DO沿程(或随时间)变化曲线呈现下凹形状,故称氧垂度曲线或氧沉曲线。

实验证明,多数情况下耗氧与复氧都处于一级反应状态,因此DO随时间的变化率与耗氧和复氧速率存在如下关系

img22

式中,O为某断面DO的浓度,L为BOD的浓度,K2为复氧系数(单位:1/d),K1为耗氧系数(单位:1/d)。

在水库蓄水的最初几年里,水质受库区土壤、植被影响,有机质含量多且在腐烂氧化过程中使水质恶化。数年后有所恢复并形成稳定的水库生态系统和水质状况。这时水库的管理和人类活动是导致水质变化的主要原因。

水库建成后将对库区水质产生多种多样的影响,这里按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来分别阐述。

7.建库后对水质产生的有利影响

(1)库内大体积水体流速低、滞留时间长,使悬浮物沉降,浊度、色度均降低。

(2)库内流速低,藻类繁殖活跃,生物呼吸作用产生CO2及深层CO2的增多使水中的钙、镁离子(CaCO3、MgCO3)产生沉降,降低了水体硬度。

(3)库内水滞留时间长,利于有机质降解和细菌死亡,利于水体净化。表1-8中列出几个水库沿库区上游、中游、坝址河段实测某几项水质指标关系。

表1-8 水库水质改善情况表

img23

8.建库后对水质产生的不利影响

(1)库区水流速度小,降低了水、气界面交换的速率和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溶解氧将会降低,水体自净能力也会降低;另一方面,水库蓄水后水面扩大、流速减缓、透明度增加,水生植物也会增加光合作用,又有利于水库上层溶解氧的增加,而随着深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减弱逐渐缺氧,因此,溶解氧含量随水深降低。而一些入口和溢洪道可以起到通风装置的作用。溶解的氧气量对水生物成长,特别是对于鱼类的存活和有机物及污染物质的腐烂,是一个主要的水质参数。氮气(或氧气)过度饱和现象会在消力池或其他空气被水截留或受到静水压力影响的地方出现。这种现象出现在“集水和调水”的过程中,在小河入口处把掺入空气的水送到高水头的系统中,当鱼类接触到过度气饱和的水时,容易死于“气泡病”。表1-9列出实测两个水库氮气和氧气饱和度与幼鱼率的关系。

表1-9 氮气过度饱和与幼鱼死亡率表

img24

(2)库区水流速度小、透明度大,利于藻类光合作用,若水流营养物质多,水深较浅,易形成富营养化。富营养化通过营养物质使水体过度肥沃而加速老化,有时会给水库和流动缓慢的河流和渠道带来严重的后果。藻类和水草的大量繁殖会加剧富营养化,并堵塞设施,阻碍航行。当藻类和水草开始腐烂时,它们会耗尽较浅水域的氧气,并引起厌氧过程。在一个富营养化的水库中,底层的水会变脏,包含散发着有毒气味的氢硫化物。这种水体会对下游水生物和居民饮用水造成严重的危害。

水库富营养化并非不可逆过程,控制人类活动所产生的营养物质的排放,采取有效措施对已进入水库水体的营养物质进行治理,经过一定时间,通常都可以逆转,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3)库区水流速度小,沉降作用加强,有利于水体重金属的沉降。当水库偏碱性时,更有利于重金属的絮凝沉降。另一方面水流流速减缓和水深增加,将使污染物的扩散减弱,底部冲刷减少,引起污泥沉积,被吸附的重金属将在库底积累。由于滞流时间延长,生物作用加强,水温分层等都会使水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增加重金属污染。因此,控制重金属污染源非常重要。

(4)分层型水库,除水温分层外,水质也随之分层,且随季节变化,表1-10是以狮子滩水库为例的水质分层情况。

表1-10 狮子滩水库水质测定表(1978年6~10月)

img25

分层型水库一般表层水水温高、阳光充足,在风浪作用下溶解氧含量高,在藻类光合作用下增氧作用强,属氧化环境,利于有机质的降解,自净作用较强。而深层水与大气隔绝、阳光弱,溶解氧含量低,甚至耗尽,CO2含量高,属还原环境。有机质沉积于库底,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分解。若水体中含硫酸根离子较多,则生成硫化氢气体,不仅臭而且含量高时使水生生物中毒,以致死亡。硫化氢与重金属离子生成黑色硫化物沉于库底,形成次生污染源。

(5)库区工农业生产所排放的废水进入水库,将影响水库水质。农田排放的废水中除有机质外还有化肥、农药形成面源污染,不易控制。工业排污,特别是有毒物质,如有机毒物、重金属、放射性元素等,进入水库沉积库底或被泥沙吸附或被水生生物吸收,不易排出库外,而形成次生污染源。

(6)由于库区干流的顶托作用,支流基本保持静止状态,水体稀释自净能力降低,污染浓度增加,导致支流水质下降。例如三峡工程2003年6月开始蓄水,蓄水位至135m,2006年12月重庆云阳库区发生严重浮藻。2007年4月实测库区不少支流水质下降,并且出现“水华”现象,水质由以前一至二类降至以三类为主。当蓄水位升至175m时,情况会更加严重。

9.水质模型

(1)水质模型的定义

水质模型是一些描述水体(如河流、湖泊等)的水质要素(如DO、BOD等),在其他诸因素(如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下随时间和空间变化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污染物质进入水体后,随水流迁移,在迁移的过程中受到输移、混合、分解、稀释和降解。建立水质模型的目的就是力图把这些互相制约因素的定量关系确定下来,对水质进行预报,为水质的规划、控制和管理服务。

(2)水质要素(或水质参数)

水质要素或参数包括的内容大致有如下几种:

①DO;

②BOD;

③有机氮(N);

④氨态氮(NH3);

⑤亚硝酸盐氮(NO2);

⑥硝酸盐氮;

⑦磷酸根(PO4);

⑧大肠杆菌;

⑨重金属;

img26水温;

img27放射性物质。

(3)水质模型的分类

①按建立模型的方法和求解的特点,水质模型可以分为确定性模型和随机模型。前者只接收适当的条件同时给出确定的解答;后者接纳随机的模型参数,其解不具有惟一性。

②按模型所描述的系统是否具有时间稳定性,水质模型可以分为稳态模型和动态模型。当水流运动要素和模型的输入参数都不随时间而变时,系统的所有参数都不随时间而变,这种模型称为稳态模型;当水流为非恒定流动时,不论输入是否随时间而变,系统的参数将随时间而变,这种模型称为动态模型。

③按系统内参数的空间分布特性,水质模型可以分为一维模型、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若参数在三个方向上都均匀分布,水体处于完全混合状态,这种模型为零维模型。

④按水质参数的转移特性,水质模型可以分为随流模型、扩散模型(含分散)和随流扩散(含分散)模型。当随流占决定优势,不计扩散、分散时为随流模型;如果随流项不存在,只有扩散、分散作用的模型称为扩散模型;两者都不能忽略的模型称为随流扩散模型。

⑤按反应动力学的性质,水质模型可以分为纯转移模型、纯反应模型、转移反应模型、生态模型。当系统内为不随时间而衰减的保守物质时,物质只随水流作机械运动,这种模型称为纯转移模型。当系统内为非保守物质时,水体基本静止,物质只有生物化学反应的模型为纯反应模型。当系统内为非保守物质,水体又处于运动状态,物质既有转移又有生化反应的模型称为转移及反应模型。含有生物生长的模型称为生态模型。

(4)零维水质模型

如果把一块水体,如一个河段、一个湖泊、一座水库或一个局部水域,看做是一个完全均匀混合的反应器,那么只需写质量守恒方程式即可。如果考虑是一种准动态模型,即流入和流出水体的流量均为Q,而且Q不随时间而变,c0是流入水体的污染物浓度,那么有

img28

式中,V为水体体积,c为反应器(水体)内的当时浓度。S为除集中流入和流出水体过程外的水体内污染物的其他来源和漏失量的总和,量纲为[MT-1]。r为反应器内过程的反应速率,量纲为[ML-3T-1]。

(5)一维水质模型

在此考虑非保守物质的随流扩散分散模型,对非保守物质在沿程中由生物化学作用引起的增加(即源项)用∑Ai表示,衰减(即汇项)用∑Bi表示。动态模型为

img29

式中,A为断面面积,c为非保守物质浓度,Q为流量,Ex和K分别为纵向紊动扩散系数和纵向分散系数。

(6)二维水质模型

①描述铅直方向(水深方向)均匀混合的水质方程

img30

②描述横向均匀混合、铅直分层的水质方程:

img31

上述两式中,h为沿Oz轴(铅直坐标)方向的水深,w为相应的流速。b为沿Oy轴(横向坐标)方向的水体宽度,v为相应的流速。Ey和Ex分别为横向和铅直方向的紊动扩散系数。c、∑Ai、∑Bi和S符号含义与零维模型和一维模型相同,但要注意量纲和谐。

(7)三维水质模型

这里写出的三维水质模型是转移及反应的动态模型,转移的含义中包括随流、扩散和分散的总和过程。

img32

以上提出的水质模型都是确定性模型,给出定解条件就有确定解答。

(8)零维水质模型的解析解

一条河流可以分为若干河段,当每段被分割得很小时,可以视为完全混合反应器。如果该河段中无源汇项,反应器某种物质的生化反应属于一级动力反应(所谓一级动力反应是指反应与该种物质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二级反应与浓度的二次方成正比,以此类推),则无源汇项的零维水质模型为

img33

式中,K1为一级反应速率,量纲为[T-1];c0为流入反应器的某种物质浓度;V为反应器体积;Q为恒定的流入或流出流量。

①在稳态条件下,则img34=0,即

img35

img36

式中,T=img37为该种物质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

②在准动态条件下,无生化反应时,我们仅考虑保守物质浓度变化,此时水质模型为

img38

img39

式中,T为停留时间,c1为t=0水体(及反应器)内该种物质浓度,c为t时刻流出反应器的该种物质的浓度。

③准动态条件下,非保守物质处于一级反应状态,并给出初始条件,t=0时反应器内该种物质的浓度c=c0(即来流浓度),则有模型

img40

按初始条件求解得

img41

img42

(9)一维水质模型基本方程的解析解

非保守物质处于一级反应状态,忽略纵向紊动扩散,无源汇项的均匀河槽中的准动态水质模型为

img43

式中,U为均匀流流速,K1为反应速率系数,K为分散系数。

①稳态解

在恒定均匀流的河段中,污染物也是稳定地输入(即连续均匀排放),此时img44=0,那么上式变为

img45

式(1-24)的边界条件为:x=0处,c=c0;x=∞远处,c=0。式(1-24)是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常微分方程,可以用解特征代数方程的方法求解,其对应的特征代数方程为

img46

式(1-25)有两个根

img47

方程(1-24)的通解为

c=Ae1+Be2

由于式(1-26)中的(1-m)是对应与排污口下游区域(x>0)的情况,而(1+m)是对应于排污口上游区域(x<0)的情况,根据边界条件,求得对应于上、下游区域的浓度分布为

img48

如果再忽略纵向分散,水质模型将简化成更简单的形式

img49

以边界条件:x=0处,c=c0,代入式(1-27)得

img50

②忽略纵向分散的准动态解

在不受潮汐影响的流速很小的恒定流动中,分散作用可以忽略,而非保守物质处于一级反应状态,则有水质模型

img51

在t=0,x=0处,c=c0的边界条件下,有解

img52

③无源汇项的一维水质模型的准动态解

1)简单边界的瞬时突然排放的解答

排放的污染物参与一级生化反应,随流和纵向分散作用同时存在,则有水质模型

img53

在如下定解条件下,求解方程(1-28),得

img54

为了便于求解,现模拟瞬时排污的情况,构造一个δ(t)函数,设河段起始断面处(x=0),在t=0时突然瞬时投放质量为M,流量为Q的平面污染源,其排放的浓度可以写成img55。在上述边界条件下求解方程(1-32),可以用拉普拉斯变换,则象函数为

img56

式中,s是拉氏变量。这样就把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含s变量的关于x的常微分方程,即

img57

其特征代数方程为

img58

该方程有两个根

img59

象函数cL的通解式为

img60

对边界条件进行相应的拉氏变换得

img61

因此,通解的系数A=0,B=img62。拉氏逆变换公式为

img63

img66

这是瞬时排放非保守物质为一级反应的浓度分布公式,式(1-41)是瞬时平面源在一维空间的浓度分布。在此我们将以上的成果推广到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中去,排放方式仍然是瞬时排放,污染物仍为处于一级反应的非保守物质。

瞬时线源在二维空间的浓度分布为

img67

式(1-41)中的A是断面面积,并认为污染物质量M在河流断面面积A上均匀分布。式(1-42)中的m是单位长度上污染物质量,即线源。

瞬时点源在三维空间的浓度分布为

img68

式(1-41)、式(1-42)、式(1-43)的源点就是坐标原点,或者通过坐标原点。如果污染源点不是坐标原点,而是点p(x1,y1,z1),那么上式中的x要用x-x1来替代,y要用y-y1来替代,z要用z-z1来替代。

2)时间连续均匀面源的解答

设想面源位于x=0处,而且污染源的初始浓度不是δ(t)函数,而是一个一般函数c0(0,t),那么这个分布在下游的发展可以用下式计算

img69

这是一个具有核函数f的卷积分,可以用考察河流对一个δ(t)函数型输入的响应来确定。设想把c0(0,t)分解为一系列δ(t)函数型输入,每一个输入就是在Δt时间内投入一个相应的质量。由于基本方程是线性的,所以河流对这一系列输入的响应就等于对单个输入的响应的总和。式(1-44)中的核函数f为

img70

设在x=0处,在时间t=0和t=Δt之间连续排放污染物,初始条件是:当0≤t≤Δt时,c(0,t)=c0;当t>Δt时,c(0,t)=0,可以得到

img71

利用拉普拉斯变换求得上述问题的解析解为

img72

解式(1-47)中

img73

当污染物为保守物质,即K1=0时,式(1-47)变为如下形式,但是判断式(1-48)仍然适用下式

img74

10.水质模型应用实例(一)

(1)模型计算范围及单元划分

利用水质模型对长江三峡库区干流及主要支流进行计算。计算范围是,将整个三峡库区干流从上游入口控制断面江津至三峡坝址,主要支流为嘉陵江、乌江、小江、大宁河、香溪河等五条支流出口段作为模型计算域。并根据模型计算要求和河道水文特性,将计算域范围划分为56个计算河段和315个计算单元,每个计算单元长度为3km。

(2)计算方案与计算条件

进行三峡库区干支流丰水期、枯水期两个不同水期的水质模拟,由此确定非点源的入江负荷。设计流量分别按90%保证率的设计枯水流量和年平均流量计算丰水期、枯水期水质浓度和入江负荷变化情况。典型年的设计流量是根据长江干流上游寸滩水文站的长系列流量资料(1956~1990年),进行枯水期的设计枯水流量和多年平均流量的频率计算。

模型计算因子确定为CODCr、总氮、总磷。

按90%保证率的设计枯水流量和年平均流量,确定相应的典型年,作为计算河段流量的控制值。

(3)其他相关参数及条件

①各污染物降解系数k由模型调试与实测资料比较,并参照相关资料确定。

②河流纵向离散系数DL用Fischer公式(水力因素法)计算求出。

③各江段的背景浓度,以多年(1981~1998年)各站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三期断面平均浓度实测资料的统计平均值为依据,取较趋于稳定的偏小值作为背景浓度的输入值。

④污染源CODCr负荷量的输入。

以长江水资源保护科研所1992年沿江污染负荷调查资料及三峡库区1998年污染源调查资料为主,并参考相应资料,确定计算输入值。

将沿江污染负荷概化为44个污染源作为计算输入值。根据计算输入条件,进行长江三峡库区支流丰水期、枯水期方案的组合计算,共计算两组数据。计算结果比较如表1-11所示。

表1-11 一维模型计算结果统计表(单位:t)

img75

由表1-11计算结果可知,长江干支流丰水期、枯水期的入江污染负荷是不相同的,丰水期的氮磷负荷是枯水期负荷的2~4倍,也说明丰水期的负荷除点源产生外,还有一部分是由非点源产生的。

另外,以总磷、总氮指标为例,利用三峡库区江段的水文、水质资料,将库区考虑为一整体,按入库、出库的通量对氮磷物质进行估算。其库区氮磷负荷的入库量和库区贡献量的统计计算结果如表1-12所示,库区贡献量中的点源和面源的量值如表1-13所示。

表1-12 三峡库区年输入量及贡献量统计表 (单位:t)

img76

表1-13 三峡库区点源和面源贡献量统计表 (单位:t)

img77

由表1-13可见,库区干流点源与非点源的贡献率,总氮为1∶5.5,总磷为1∶2.4。因此,对于三峡库区的氮磷污染,仅控制点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来自库区上游的氮磷污染和库区内的非点源污染,才能保证三峡库区的水质呈良好状态。

1.1.4 局部气候变化

水库蓄水将会影响气候的变化,气侯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改变气温、湿度和降雨量。由于大型水库形成广阔的水域,蒸发量将比建水库前明显增大,这样,进入大气的水汽增多,太阳辐射热得到调节,使气温变化过程比较均衡,最高气温降低,最低气温升高,空气湿度加大,而库区的降雨量有所减少,雾日略有增加,形成一种带有海洋性气候的特征。根据我国一些大型水库的观测资料表明,大型水库对局部地区气候影响较为明显。例如,丹江口水库建库前后相比,库区10km范围内降雨量减少了12%;新安江水库中心地区年降雨量减少150mm,库区降雨量平均减少100mm左右。

一般气候状况是受大气环流所控制,但修建大、中型水库及灌溉系统等工程后会对局部小气候产生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降雨量

从大、中型水库统计有以下规律:

(1)库区范围总降雨量略有增加。修建水库形成广大面积水域,在阳光辐射下水面蒸发量加大所致。

(2)降雨地区分布改变。因水库低温效应的影响可以使降雨地区分布发生改变。一般库区蒸发量加大,空气变得湿润,但观测表明库区中及邻近地区降雨有所减少。随季节和气流方向,降雨集中在离库区一定距离的外围区。地势高的迎风面降雨有增加的趋势。背风面则减少。例如,根据丹江口水库周围50km范围内31个雨量站资料统计,建库后10 km范围内降雨减少约12%,库区南面10~30km范围内增加3%,库区北面10~50km范围内减少11%。

(3)降雨时间分布改变。夏季水面温度低于气温,气层稳定,大气对流作用减弱,降雨量减少。冬季水面较暖,气层不稳定,大气对流作用加强,降雨量增加。我国南方大型水库具有以上明显特点。

2.气温

水库建成后,库区的下垫面由陆地变为水面,与空气间的能量交换方式和强度均发生改变,导致气温变化。

(1)年平均气温略有升高。建坝后陆地变为大面积水体后热量的收支变化可以由辐射方程得出

img78

式中:R——陆面(或水面)净辐射;

Q——陆面(或水面)实际总辐射;

α——陆面(或水面)反射率;

F——陆面(或水面)有效辐射。

实测资料统计陆面反射率α平均为0.2。远大于水面值0.07,因而水面净辐射明显比陆面增加。建库后水位升高、水面加大,水面的可蔽视角减小,总辐射Q值也相应增加。水面与陆面温度的差异亦会影响有效辐射的大小。这些因素均使水面净辐射值增大,即辐射能增加。有利于水温升高,致使年平均水温略显高于附近陆地气温,相应极端最低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都有所升高。

(2)秋、冬季节水面气温比陆面气温高。自8月份以后,气温开始下降,因水库的水体热容远大于土壤,储存了辐射热能,所以水温下降速度远较气温缓慢,形成水温明显高于气温。水面与大气间热交换与陆地不同,根据热量平衡方程得

img79

式中:LE——蒸发潜热;

P——气流热通量;

A——活动面与下层间的热量交换。

水体吸收的净辐射热最大部分消耗于蒸发,即以潜热形式输向大气,另外小部分以显热形式输送给大气,使空气增温。而陆面蒸发耗热较小,因而水面气温高于陆面气温。

(3)春季升温过程缓慢。4月份以后水温开始回升,但因水体热容量远大于土壤,升温过程将吸收大量热量,因此过程缓慢,直到7月均是水库的吸热期。此时水面气温略低于陆面气温或两者相当。

(4)夏季气温变化复杂。夏季水面获得太阳净辐射能最多,升温快,变化幅度大。夏初因冷却效应,库区温度低于库外温度,但后期水温升高快,对空气起着加热作用,导致库区气温高于库外气温。

表1-14为新安江水库修建后淳安站气温变化统计表,最低值升高,最高值降低,年平均气温增加。无霜期延长,有利于动植物生长和新生态系统的形成和稳定。

表1-14 新安江淳安站气温变化统计表

img80

img81

3.风

水库蓄水后改变了下垫面的形状与性质,即下垫面糙率减小,风区长度加大、谷底可蔽视角减小、河谷槽宽深比增大等。这些因素均影响近地面大气层中风速的变化。这些因素还与风向和所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效果。

一般水库蓄水面加大、糙率减小、使风速加大。例如,在下风岸区(气流越过水域到达的一岸)因风区长度增加而比建库前风速增大。但在同一地点还会因风向的不同,风区长度改变而使风速变化有差异。当风向垂直于河谷时,风速变化均小于斜交情况,即使在风岸也是如此。

4.雾

形成雾的基本条件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沛(达到饱和)、气温降至露点以下及有凝结核。水库建成后蒸发量加大、相对湿度增高,在昼夜温差的影响下,有利于生成雾。但如果风速增大、气温又达不到露点温度,即使水汽丰富也不易形成雾。因此,具体的地点、时间是否形成雾,还受大气状况、气温、云量、风速等因素影响。

1.1.5 地质状况变化

水利水电工程特别是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对地质环境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并且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继而引发生态、社会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地质环境是水利水电开发极其重要的制约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建成后诱发和加剧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水库诱发地震

水库诱发地震主要是因为巨大体积蓄水增加的水压,以及在这种水压下岩石裂隙和断裂面产生润滑,使岩层和地壳内原有的地应力平衡状态改变。值得注意的是,水库蓄水可以在天然地震较少和较弱的地区,诱发较强烈的地震。目前世界公认的震例有45处,有不少是无震区或弱震区,在水库蓄水后发生了破坏性地震,如表1-15所示。

表1-15 世界水库地震(5级以上)统计表

img82

续表

img83

我国已经统计的有数十个水库诱发地震的震例。最严重的当属广东东江的新丰江水库。1959年,新丰江水库在蓄水一个月后,就开始发现该区有地震活动,在1960年5~7月,当地连续发生3.1级和4.3级地震。1962年3月19日,发生6.1级强震,突破当地历史纪录。震中距大坝仅1.1km,大坝出现82m长的横贯裂缝并渗水,电站受损停运。并致6人死亡,80人受伤,1 800间房屋倒塌。这是世界上5次6级以上的水库地震之一。此后,一个月之内便发生了3.0级以上地震58次,后又花费高昂代价提高抗震烈度对大坝进行第二次加固。1962年6.1级强震之后二十余年,在水库水位变化不大的条件下仍有中强度地震发生。

丹江口水库自1970年1月蓄水后至1985年12月,共记录到库区内诱发地震800余次,震源深度在4~9km之间,其中震级≥2.5级31次。1973年宋湾诱发地震的震中烈度达Ⅶ度,损坏房屋1 900余间,地面裂缝,库区内产生滑坡;1977年凉水河3.8级地震致使电厂跳闸,副坝开裂。

湖北清江隔河岩水库库区在蓄水前地震很少且分布分散,1993年4月蓄水后,到1995年10月,发生地震815次,其中ML≥2级的地震49次,至今还有地震活动。

黄河龙羊峡库区蓄水前地震活动较弱,蓄水后随着库水位的升高,库区地震活动明显增强。在围堰拦洪期间,大坝周围就发生近70余次小震。1986年11月水库完成蓄水,坝前水深达到148.5m,淹没面积380km2。三年半后的1990年4月26日,在距库尾40km处发生7级地震,极震区房屋全部倒塌,死伤2 000余人,经济损失上亿元。其后至1994年10月又多次发生5级左右的地震。

1992年4月,四川大渡河上的铜街子水库蓄水后发生了3.5级主震及一系列小震。蓄水后三年内,在库区被淹没的利店断层上接连发生了三次大于5.0级的地震。

2003年6月11日,世人瞩目的三峡水库在蓄水到135m后,也出现了微震。事实上,愈是高坝、大库,愈易诱发地震,三峡大坝诱发地震是预期中的事。未来值得关注的是,三峡水库诱发的地震会有多大及这类地震对三峡工程会产生何种影响。

归纳起来可能诱发地震水库我国有以下七条定性标志:

①坝高大于100m,库容大于10亿m3

②库坝区有新构造,活断裂呈张性、扭性和张扭性、压扭性;

③库坝区为中、新生代断陷盆地或其他边缘,近代升降活动明显;

④深部存在重力梯度异常;

⑤岩体深部张裂隙发育,透水性强;

⑥库坝区有温泉;

⑦库坝区历史上曾有地震发生。

上述七条,符合数越齐备,越典型,则该水库蓄水后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就越大。按工程地质条件分类,水库诱发地震具有不同的成因类型,主要有岩溶塌陷型和断层破裂型。其他类型的诱发地震震级很小,不会对大坝和周围环境造成危害,因此一般不作过多的研究。

水库地震活动还与蓄水过程有着明显的相关性。震强和频率随库水位上升(库容和水面增大)而加大,直到主震发生。震后相关性小时,水位再高也不会出现更大地震,而趋于衰减。地震活动常常滞后于水库蓄水,如表1-16所示。

由于高坝水库诱发地震危害极大。国家水利部和国家能源部联合颁布的《水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在兴建高水位大水库时,若库区地质构造复杂,并有近期活动断裂分布,应研究产生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对产生诱发地震可能性大的水库,应尽量在蓄水前由相关部门设地震台进行监视。而坝高100m以上、库容5亿m3以上,且可能诱发5级以上地震的水库,应当建设专用地震监测台网。若发现微震应严格控制水位升高速度,减小负荷,消除诱因。

表1-16 水库地震出现时间

img84

2.库岸浪蚀、库水浸泡及库水位频繁变动导致的地质灾害体失稳与复活

水库蓄水后对库岸已存在的不稳定地质体和原有的滑坡—崩塌体,会产生浸润和托浮作用,再加上大型电站在运行中,会在库岸形成高达数十米以上的水位涨落带,频繁改变水文条件,会诱发和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

1961年3月,湖南资水柘溪水库在蓄水过程中,诱发了离大坝1.55km处水库右岸的唐岩光滑坡,滑坡总方量达1.65×106 m3,大型滑坡体滑入水中,激起20m高的涌浪,摧毁坝顶的临时挡水设施,并漫过正在施工的坝顶,造成重大损失,死亡66人。

湖北境内长江支流清江的隔河岩水库茅坪滑坡,是水库蓄水导致岸坡失稳的一个代表事例。隔河岩和水布垭是清江上两座已建和在建的大型水电站,坝高分别为151m和233m。1993年4月10日,隔河岩水库开始蓄水,在水库水位由132m抬升至200m的过程中,下距隔河岩水库大坝66km、上距在建的水布垭大坝25km的茅坪滑坡体开始出现变形,而该滑坡在隔河岩水库蓄水前未见任何变形迹象。据观测,该滑坡已开始整体下滑,方量约2.40×107 m3,而且近期有较大发展,极有可能在近几年内全面失稳。一旦滑坡体入库堵江,将会因滑坡体的堵塞使水布垭工程中途夭折,还会因滑坡体的溃决,给下游造成严重损失。

云南澜沧江漫湾电站自1993年以来,因水库蓄放水,已引起库区周边100多处崩塌或滑塌。1995年3月,漫湾电站库区清库排障放水,短期内库水位迅速由991m降至940m,变幅达51m,导致库区四周滑塌或坍岸,其中仅景东县在一周内即坍岸51处。在五里村诱发大型滑坡,至今整个山体仍在下滑。据相关资料统计,漫湾电站建成以来,因库区地质灾害造成的两次移民达2 958人,已基本相当于原库区淹没的移民数3 042人。据国家国土资源部对三峡库区的调查,目前已查出库区两岸规模较大的崩滑体2 100余处,根据地质灾害稳定状态估计,水库蓄水到175m后,将可能引发灾害的不稳定和潜在不稳定的崩滑体至少会有1 130余处。

3.大坝以上的泥沙淤积,使河床抬高,引发、加剧洪灾

我国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三门峡工程。三门峡水库1960年开始蓄水,但仅到1964年,因泥沙严重淤积,水库库容已损失了43%,并且由于黄河倒灌,造成淤积向渭河平原上游不断扩展,不仅淹没了超过86万亩的良田,还严重威胁西安的安全。渭河河床抬高达4~6m,使得洪水肆虐、小水大灾。虽然以降低蓄水高度,放弃防洪、发电、灌溉等功能为代价,对工程进行了大规模改建,使潼关以下的库区勉强达到冲淤平衡,但潼关以上的库区仍在淤高,仍在加大上游洪涝灾害的威胁。

清华大学教授黄万里对三峡工程也表示了同样的担忧。他认为:因受长江上游流域地质结构的影响,长江河床堆积的主要是卵石,而且随流水向下游缓慢地推移。三峡大坝修建后,部分泥沙仍可以排出,但由于水库长达600多km,随着流速大减,卵石只能在库尾不断堆积,无法排出,从而导致水库末端以上的河床不断淤高。由于卵石粗糙,阻力系数大,形成的平衡比降要比泥砂质河床陡得多,换言之,也就是在库尾导致河床抬高的河段要长得多,这将极大地威胁长江上游农田和城镇的安全。

黄万里还以1983年安康水灾为例证:安康下游200km处的丹江口水库在1969年建成后,安康以下河床内的卵石即已逐渐淤高,安康下游石梯一带为峡谷,河床既高,峡谷又窄,洪水一来,水位自然抬高。安康1983年7月27日至成灾日7月31日的降雨量并非很大,五日累积降雨为166.6mm,但汉江水位涨势极猛,加上安康上游的石泉水库已蓄到高水位,不得不开闸放水,结果导致安康水位在十多小时内快速上涨达19.4m,7月31日洪水破城,很快淹没全城,爬上四楼的人也被淹毙,死亡超过千人。

4.坝下侵蚀作用加强,造成河床加深,下游的地下水位下降,河岸受侵蚀

由于大量泥砂被拦截在水库内,大坝排出的主要是清水,原本携带大量泥砂,并主要进行淤地造陆的河水,变成了“饥饿的水”,从而对大坝以下的河段产生强烈侵蚀,使河床加深,并威胁到河堤以及两岸的建筑物。

世界上比较典型的例子如美国的胡佛水坝,蓄水后9年内,饥饿的水流在大坝下145km的河谷冲走了1.1亿m3的河床物质,降低河床达4m多,使无数个取水口荒废,并破坏了路基和防洪堤的结构。

泥沙数学模型计算表明,三峡水库运用后,葛洲坝以下的河床下切范围可以远至黄石和武穴一带(距葛洲坝759~829km);下切幅度最大的河段是下荆江藕池口至城陵矶(距葛洲坝225~400km),冲深5.1~7.0m;三峡工程运用到50年时,城陵矶至螺山河段冲刷达到最大值,下切平均深度约为5m,三峡工程运用到100年时,宜昌以下各河段仍不能回淤到天然状态,这无疑会给长江下游的河岸与河堤造成严重影响,给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5.下游沉积物的减少,导致河口三角洲和海岸线的退缩,陆地损失,城市和建筑受损

华北大平原的形成,是黄河携带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东下,在太行山、伏牛山以东不断填海造陆的结果。根据古地理研究,约7 400年前,渤海的海岸线大致在北京—石家庄—邯郸—安阳一线,约4 200年前,渤海的海岸线还在通州—德州—济南一线。直到现代,黄河每年仍在河口造地约3万~4万亩,而自1972年黄河出现断流以来,海水回逼,海岸后退,已减少国土面积约100万hm2

长江同样如此,上海浦东400年前海岸线在今钦公塘的位置,距今天的海岸线约4km,平均每年涨地10m;公元1100年北宋时期,海岸线在老宝山—高桥—横沔—新场,平均每年涨地70m;公元四世纪、五世纪南北朝时期,海岸线在今上海小沙渡、曹家渡一带,川沙县全在海外,其时每年涨地30m;苏北造陆更快,70年来已新增启东、如东、大丰、射阳四县,江苏东部合计每年造地至少10万亩。但在三峡大坝拦沙后,这些财富将不会如前增长,甚至会受海流冲击,海岸线有可能退缩。

6.库区地质环境容量的限制使新建城镇面临很大的地质灾害风险

许多大坝库区尤其是西部的大坝库区,由于山高坡陡,不仅地质环境脆弱,而且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本来就很紧张,淹没后的迁移区用地更是严重不足,地质环境容量面临巨大压力,使移民安置与城镇迁建不得不向灾害堆积体甚至陡坡要地,因此面临很大的地质灾害风险。三峡库区的多个新建城镇都曾因地质灾害问题造成选址困难,甚至二次迁建。而随着三峡库区的蓄水位逐步提高,如果库区的地质灾害体活动加剧,那么这些新建安置区的地质环境安全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7.水库渗漏引发问题

水库蓄水后,坝基承受水头可能产生渗漏。当库区边缘山脊很单薄、裂隙发育或有断裂带、溶洞、溶槽等,不仅漏水量会影响水库运用,还会影响周围地区的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若是污水库、尾矿库,渗漏还将污染周围地区。

8.在地质灾害高危区,大型水电工程会对灾害起到放大作用,并形成灾害链

在中国西部这样的地质灾害高发区,一旦大规模灾害事件发生,大坝的存在,尤其是高坝、大库以及梯级大坝的存在,将极可能对灾害起到放大作用,并造成具有连锁破坏效应的灾害链。我国在这方面有极其惨痛的教训:1975年8月,河南省淮河流域的特大暴雨更是酿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水库垮坝惨案,因淮河上游的大型水库——板桥水库溃坝,导致下游石漫滩大型水库、两个中型水库、60座小型水库、两个滞洪区在短短数小时内,相继垮坝溃决。这次洪水灾害死亡总人数超过20万人,1 700万亩农田被毁,受灾人口1 2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约100亿元。

2003年7月和10月,在云南大姚两次6级以上的强烈地震中,金沙江右岸支流上有54座大、中型水库的坝体发生严重的裂缝与渗水,丧失了正常蓄水功能,并给下游造成巨大威胁,下游居民不得不搬迁撤离。

四川岷江上的紫坪铺水库坝高156m,库容9.63亿m3,其上游还有一系列的梯级大坝,面对岷江上游曾多次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强震区和大规模山崩堵江溃坝的历史背景,一旦类似叠溪、松潘大地震的事件重演,后果将不堪设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