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基础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基础

时间:2022-01-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基础一、近年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出现重大转机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从中央决策层达成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共识的2007年前后开始,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迎来了重大转机。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基础_中国一号问题当

第二节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基础

一、近年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出现重大转机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从中央决策层达成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共识的2007年前后开始,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迎来了重大转机。

(一)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迅猛增长

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从1010.3亿元猛增至6654.2亿元,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出,显著增长始于2006年。

表1 中国环境污染治理年度投资总额(亿元)[1]

img3

img4

图1 中国环境污染治理年度投资总额(亿元)

(二)林业建设资金到位量增速加快

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林业建设资金到位量逐年递增,从2006年开始增速加快。具体情况如表2和图2所示。

表2 中国林业建设资金年度到位量(亿元)[2]

img5

img6

图2 中国林业建设资金年度到位量(亿元)

(三)全国氨氮与化学需氧量(工业和生活)排放量逐年下降

尽管近年来我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总量持续增加,已经从2003年的约460亿吨增至2010年的617亿吨,但由于废水治理设施的增多,全国工业和生活氨氮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从2006、2007年开始逐年下降,具体情况如表3.1、表3.2和图3.1、图3.2所示。

表3.1 中国氨氮(工业和生活)年度排放量(万吨)[3]

img7

表3.2 中国化学需氧量(工业和生活)年度排放量(万吨)[4]

img8

img9

图3.1 中国氨氮(工业和生活)年度排放量(万吨)

img10

图3.2 中国化学需氧量(工业和生活)年度排放量(万吨)

(四)全国工业和生活废气中污染物排放量开始下降

近年来,我国工业废气年度排放量持续大幅度增加,已经从2003年的19.9万亿标立方米增至2010年的51.9万亿标立方米。但随着废气治理措施的跟进,全国工业和生活烟尘排放量、全国工业和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从2006、2007年开始下降。具体情况如表4.1、4.2和图4.1、4.2所示。

表4.1 中国工业和生活烟尘年度排放量(万吨)[5]

img11

表4.2 中国二氧化硫(工业和生活)年度排放量(万吨)[6]

img12

img13

图4.1 中国工业和生活烟尘年度排放量(万吨)

img14

图4.2 中国二氧化硫(工业和生活)年度排放量(万吨)

(五)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持续下降

从2000年到2010年,虽然我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从8.2亿吨增至24.1亿吨,但与此同时,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和处置量也分别从3.7亿吨、0.9亿吨大幅度增至16.2亿吨、5.7亿吨,因此我国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2000年以来持续下降,具体情况如表5和图5所示。

表5 中国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吨)[7]

img15

img16

图5 中国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吨)

(六)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连续下降

1990年以来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总体上呈下降态势。但是在2003年和2004年曾出现危险的上升态势,不过在政府的及时调控下,这一上升态势在2005年被及时逆转。从2006年开始,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具体情况如表6和图6所示。

表6 中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GDP)[8]

img17

img18

图6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GDP)

二、国际比较表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仍需进一步夯实

虽然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构筑工作得到了加强,但通过国际比较,可以发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国际差距。我国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决定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仍将是世界第一污染大国。

近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迅猛增长,在2006年以25879亿美元超过英国、在2007年以35055亿美元超过德国、在2010年以59312.06亿美元超过日本,目前稳居世界第二位。但2007年我国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为7.96吨标准油,是世界平均水平2.94吨标准油的2.71倍。虽然不到俄罗斯的16.5吨标准油的一半,但却超过印度的7.69吨标准油、巴西的2.89吨标准油、美国的2.04吨标准油、德国的1.6吨标准油、英国的1.2吨标准油和日本的0.99吨标准油。[9]

2007年世界森林覆盖率为30.3%。虽然我国森林面积从1990年到2010年增长了31.6%,增长率在世界229个国家和地区中位于第15位,但我国2010年森林面积为1954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只有20.36%[10],低于日本的69%、巴西的62%、俄罗斯的49%、美国的33%、德国的32%、法国的29%和印度的23%。[11]

2008年世界氮肥、磷肥、钾肥的施用量分别为9916.9万吨、3662.4万吨、2603.7万吨。我国化肥施用量1978年以来持续增长,已从1978年的884万吨增至2010年的5561.7万吨。2008年,我国氮肥施用量为3321.2万吨,占世界的33.49%,远远高于印度的1491万吨和美国的1096.3万吨;磷肥施用量为1214.6万吨,占世界的33.16%,远远高于印度的605.2万吨、巴西的345万吨和美国的334.3万吨;钾肥施用量为548.5万吨,占世界的21.07%,高于巴西的417.9万吨、印度的331.3万吨和美国的326.9万吨。[12]2007年我国平均每千公顷耕地上化肥的施用量为484.1吨,高于巴西的185.3吨、印度的142.8和美国的117.1吨。[13]2007年我国单位耕地面积农药用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14],我国2010年农药施用量为175.82万吨[15]

2010年我国用水总量为6022亿立方米,占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的74%。其中,农业用水占61.26%,工业用水占24.03%。我国2010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0,比1980年的0.3有很大增长,但与0.7~0.8的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我国201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约为120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3~4倍。我国2010年废污水排放总量达750亿吨,38.6%的河流水质劣于三类,2/3的湖泊富营养化。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为46%,其中丧失利用价值的劣五类水占20%。[16]

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2000年为246.88亿吨,2007年为306.49亿吨。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0年为34.02亿吨,占世界的13.78%,低于美国的57.37亿吨,位居世界第二位;但到2007年时,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增至65.33亿吨,占世界的21.32%,超过美国的58.32亿吨,位居世界第一位。[17]

2005年世界甲烷排放量为66.0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中国为9.96亿吨,占世界的15.07%,超过美国的8.1亿吨、印度的7.12亿吨、俄罗斯的5.01亿吨、巴西的4.22亿吨,位居世界第一位。[18]

2005年世界氮排放量为37.8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中国为5.67亿吨,占世界的14.97%,超过美国的4.56亿吨、印度的3.01亿吨、巴西的3亿吨、澳大利亚的1.15亿吨,位居世界第一位。[19]

我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尽管从2007年开始已经进入下降通道,但在2010年的排放量仍高达2267.8万吨[20],是美国2008年1036.81万吨[21]的2.19倍。

2006年世界每立方米空气中颗粒物含量(直径不足10微米的颗粒物)为50.10微克/立方米,中国为73.01微克/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6倍。在金砖五国中最高,高于印度的64.92微克/立方米、巴西的23.34微克/立方米、南非的20.54微克/立方米、俄罗斯的17.74微克/立方米。在经济大国中最高,高于日本的29.64微克/立方米、美国的21.34微克/立方米、德国的18.58微克/立方米、英国的15.49微克/立方米。[22]

2008年我国消耗臭氧层物质为17386.3耗氧潜能吨,尽管比2002年减少了63.6%,但仍位居世界第一位,高于美国的6229.6耗氧潜能吨、韩国的4050.2耗氧潜能吨、印度的2904.9耗氧潜能吨、巴西的2089.8耗氧潜能吨。[23]

从2003年到2007年,全球人均生态足迹从2.2全球公顷增至2.7全球公顷,我国人均生态足迹从1.5全球公顷增至2.2全球公顷,增速超过全球24个百分点。虽然我国人均生态足迹低于全球平均值,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2007年生态足迹总量仅低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此外,尽管我国生物承载力也在逐年增加,但其增速远低于生态足迹,目前我国生态足迹已是生物承载力的2倍,环境容量相对不足,生态赤字还在逐年扩大。[24]

上述比较表明,我国要实现2020年建成生态环境良好国家的战略目标,在夯实基础方面尚有许多工作要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