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提高环保意识

提高环保意识

时间:2022-01-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西部大开发拉开序幕后,应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战略重点,进行抢救性保护、积极性保护和强制性保护。
提高环保意识_西部生态环境建设

第二节 转变传统观念、提高环保意识

一、转变政府观念、优化政府行为、强化政府的调控功能

西部大开发要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是观念问题,不正确的观念必然产生认识上的误区,导致思路、决策和行为选择上的失误,即观念影响着发展成本。我们在西部大开发中要更新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发展观、规划观、公平观、共同观和系统观,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在我国地大物博的国土上有无尽的资源和财富,只要尽情开发和享用就是了。这种资源和环境无限的思想是造成西部地区滥开滥采资源和不注重资源合理开发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因之一。地球的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总是有限的。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的国土再大,西部的资源再多,也是有限的。要改变资源和环境无限的传统观念,克服单纯的经济增长观,改变掠夺式开采的方式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变“无限发展战略”为“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把开发和发展放在对资源和环境影响的一定限度之内,使人类的物质生产纳入地球自身“生产”的整体格局之中,实现“人、天、地共生共存”。恪守这个“限度”,才能真正造福当代,惠及子孙。在西部大开发中我们必须自始至终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大开发与生态环境的改善相协调,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谨防无序、无度及不合理的破坏性和掠夺式的开发,绝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对不同的资源,要采取不同的对策,如对矿物、油、气和煤等非可再生资源,要提高其利用率,加强循环利用,尽可能更新资源代替,以延长其使用的寿命。对可更新资源的利用,要限制在其再生产的承载力限度内,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正确处理好近期和远期的关系。要采用人工措施促进可更新资源的再生产,保证可更新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解决好资源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合理配置,既要保证当代人的合理要求,又要为后代人留下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确保西部生态的完整性。

(二)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西部地区是国家生态屏障,大部分地域森林覆盖率十分低下,环境生态基础脆弱,因此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任何开发建设既要计算其直接经济效益,又要考虑长期的生态效应,必须科学决策,防止肆意孤行。要考虑改变在传统计划经济下刻意追求经济总量扩张的速度,却不顾产品与资金积压的做法。西南地区山地多、坡度大,泥石流、山体坍塌严重,西北地区干旱少雨,荒漠化、沙尘暴严重,黄土高原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过度的垦殖和放牧已造成生态恶化。在西部大开发拉开序幕后,应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战略重点,进行抢救性保护、积极性保护和强制性保护。大力加强生态农业的建设力度,促进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西部地区农业发展重点应定位在突出节水和无公害特色农业的建设上,通过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业生产的生态条件,加快以人工草地建设为核心的农业建设,强化畜产品和农副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突出比较优势,产业优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在全国生产力布局中的作用,在有效利用资源优势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

(三)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观

作为一个既宏大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西部大开发必须统一规划,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特别是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上要综合设计、突出重点,要将生态质量等纳入规划评估方案。生态环境项目的投资建设,既要国家权威部门制定全局性、前瞻性、创意性、协调性相统一的宏观战略规划,又要辅之以若干子战略规划,描绘出山川美的西部大开发的壮丽蓝图,防止重复建设,遍地开花的一哄而起,制定规划争取做到五个结合:总体规划和子规划相结合,近期规划和中长期规划相结合,宏观规划和中微观规划相结合,硬件规划和软件规划相结合,规划和开发建设相结合。

(四)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公平观和共同观

社会成员的公平观和共同观是指当代人的发展不应以丧失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在当代人发展自身的同时,应当顾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同代人之间应具有公正、平等的生存与发展权利,消除一个地区以不平等的贸易手段大量消耗另一地区资源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性影响,确保各地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西部开发中,必须处理好两个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关系。一方面,当代人在发展自己的过程中要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能力,坚持资源开发与资源保护并重,为后代人的发展创造各种条件,确保后代人有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央及各级政府要通过政策等措施确保各地区、各民族人民都有公平的发展机会和平等的发展权利,促进西部地区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是要处理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关系。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在经济建设过程中,要以西部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中央及各级政府要通过各种措施减少和消除各类企业对西部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中央政府要通过增加对西部地区人力、物力、财力和科技等的投入力度,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促进和加快发展西部,不断缩小和消除东部和西部的差距,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发展。

(五)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观

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观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把区域环境看成是由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有赖于其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的协调,有赖于社会的宏观调控能力,部门之间的协调行为,以及民众的监督与参与。西部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打破部门和地区界限,从系统论的角度对经济、人口、生态、环境、科技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规划,加强宏观调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

(一)提高生态环境意识,必须加强全民环境教育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造成西部地区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淡薄、自然道德观欠缺所致。因此,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对于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环境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环境科学教育、环境法教育和环境伦理教育三个方面。其中,环境科学教育和环境法教育是从知识论的角度,来阐明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环境对人的重要性。而环境伦理教育则从伦理学的角度阐明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进一步明确了人类应当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法律和道德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都是调整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法律是硬性规范,以强制的手段约束人的行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道德,是软性规范,是以人类特有的内驱力的激励,到达自我觉醒和自我约束。道德与法律,一个是“自律”,一个是“他律”,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维护着人类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都对人类行为特别是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环境法治必须以生态道德为基础,生态道德也必须以环境法治为支撑。人们生态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环境法律更好地贯彻实施:环境法制的建设和完善,又能促进生态道德意识的发展和提高。

生态道德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公民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主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段话表明,公民社会公德建设包含有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人与人之间交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即人际道德;第二,人与社会之间交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即社会道德;第三,人与自然之间交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即生态道德。人际道德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提倡人人平等,相互尊重,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礼尚往来等,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道德基础。社会道德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要求人们应该以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集体利益为重,要为祖国的强盛和人民的幸福多作贡献。生态道德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则要求人们应当尊重生命,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当代人及子孙后代的健康和幸福,维护和建设好人们共同生活的绿色家园。人际道德、社会道德和生态道德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它们都源于对人类命运的共同关注,都是为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了国家的繁荣与民族的昌盛,为了更好地使人类社会能够持续的生存和发展下去。因此,生态道德实质上是社会道德的扩充和拓展,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和标志。如果说,人际道德和社会道德是人类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生态道德则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

环境伦理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增强全民的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善恶观。善与恶的观念是道德规范的一个重要衡量尺度。伦理学上所谓的善,是指符合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和事件:所谓的恶是指违背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和事件。环境伦理认为,尊重生命、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行为,就是善:反之,就是恶。弃恶扬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生态道德的基本目标。

2.生态正义观。正义是一个道德范畴,它是指符合一定阶级和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行为,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正义就是善。生态正义是指个人和社会集团的行为符合生态平衡的原理,符合生物多样性的原则,符合世界人民保护环境的愿望和全球意识,符合“只有一个地球”的全球共同利益。生态正义倡导为子孙后代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反对那种不顾生态平衡,乱砍乱伐,任意捕杀野生动物,毁灭物种,污染环境的非正义行为。生态正义要求人们的行为特别是社会生产活动必须遵循生态规律,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相统一的原则,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统一的原则,最终实现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与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协调一致。

3.生态良心观。良心作为道德范畴,是指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一定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在个人意识中的统一。生态良心是指人们对生态环境、对大自然中所有生物的责任感和同情感。生态良心能唤醒人们反思自身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性,增强人们对大自然的美感、道德感和理智感,能帮助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符合生态道德的行为规范选择,并监督他人选择符合生态道德的行为规范,激发人们去为保护环境而斗争。

4.生态义务观。人们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不管他们的主观愿望如何,都必须担负一定的使命、职责和任务,而对使命、职责和任务的体验,就是人们的义务和道德责任。道德义务表明个人对社会和对他人承当的责任,也表明社会和他人对个人行为的要求。而人之所以要尽义务,是因为人类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社会、国家、家庭的命运息息相关。人是国家的一员,就应该对国家尽义务;人是家庭的一员,就应该对家庭尽义务。同样的道理,人是大自然的一员,也应该履行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义务。生态伦理强调要尊重生命、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并不是盲目地阻止人类对自然的正当索取,而是要求人们在占有和享用大自然的同时,还应当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既要对当代人的利益负责,还要对子孙后代的利益负责。

(二)加强和改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以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和增强保护意识为目标的生态环境教育,提倡新的、科学的生态观,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培育和引导生态导向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形成提倡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社会价值观念;树立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统筹兼顾的大局观念;培养严格执法,自觉守法的社会氛围。具体为: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环境知识普及教育和全民环境意识教育。如可在各级广播电台开办环境专题讲座,各级电视台举办环境问题电视讲座,并制作适于青少年收听和收费的广播电视节目,举办多种形式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活动。还可以通过增加环保题材在新闻类广播电视节目和影片中的比重,及时报道环境保护方面的方针、政策、科研成果等。对在校学生的启蒙环境意识,以鼓励积极参与和自觉保护环境为主,以学习并获得初步的环境技能为辅,使之在以后工作中能够自觉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对环境专业教师的培训尤为重要可通过多种方式组织教师培训,提高环境专业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对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中从事环境专业教育的中、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及时吸收国内外环境科学发展的新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