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用可持续发展观建构西部生态建设

用可持续发展观建构西部生态建设

时间:2022-01-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必须充分体现弥补可持续发展中“短板”的战略意图,通过生态保护与建设,从根本上改善西部乃至全国的生存条件和发展基础,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必不可少的物质与生态环境根基。没有理由不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视为林业“六大工程”建设和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纲领。因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要排除政策摇摆的影响,坚持以《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统领西部整体的生态环境建设。
用可持续发展观建构西部生态建设_西部生态环境建设

第三节 用可持续发展观建构西部生态建设

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从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入手,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的平衡点,实现共同快速发展;要树立整体环境系统观,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既是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机组成,也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复合大系统建设的重要部分,区域性生态环境建设存在于稳定的大环境中,所以要处理好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要从全局的角度考虑它所涉及的社会制度、经济背景、法律保障、技术进步、环境优化等问题;要树立综合效益观,生态环境建设旨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设中一定要注重与当地的经济发展、脱贫致富奔小康及社会发展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把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结合起来,把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结合起来,谋求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西部生态建设的宗旨

(一)西部生态建设必须贯穿人与自然和谐的宗旨

自从地球上产生了人类,与其他生物物种一样,延续种群成为第一要义。如果人类得不到足够的食物、足够的饮用水和足够清洁的大气;人的生命就受到威胁乃至消亡。任何一个社会形态,以及任何一个社会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如果不能提供这个最基本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也就根本谈不上去满足人类更高的需求。大家知道,自然生态环境是指由地球上的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的相互组合和有机融合。人类作为高等动物,既是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机成分,又是地球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直接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与能量传递,是维系生态系统的重要链条,这就是人类的自然属性。与此同时,由于其超凡的思维能力和具体主观能动性,人类还可以影响生态系统的发展,改变和调节自然生态系统与环境的状况,以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的利益,这就是人类的社会属性。由于人是社会的人,人类是社会的人类,人类的发展就是社会的发展,是社会的进步,这种发展与进步是在一定的环境范围内进行的,并受制于环境的约束。缺失了这种环境或离开了这种范围,来考察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必将失去意义。因而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就不可能游离于自然生态系统与环境之外,而必须通过与自然生态系统与环境的高度连接和互动来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在任何情况下,人类不可能将自己放在一个对于自然世界的对立地位,更不可能将自己游离于自然世界之外。正是因为这种关系的存在,使得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与环境中,将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西部生态建设就是要充分认识人类在自然界中地位和作用,尽可能地限制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破坏性,并极大地调动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睦共处和维护、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积极主动性。

(二)西部生态建设要立足于改善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虽然人类的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是比较多的,但是,在众多的条件中,往往只有一种却是最基本的和高度依赖的,这就是生态环境,也就是说,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支撑条件。因为,在任何情况下,物质文明、生活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的基本目标。而物质文明、生活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建立在对自然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是按照人类需求目标通过对自然物质的加工与利用来实现的。因此,发展离不开物质资源条件,离不开人类的生存条件。离开了自然物质和人类生存条件,则人类就会成为“无米可炊”的巧妇。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认定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恶劣,人们的生存条件严重缺失,如果再不激发人类的积极主动性,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对自己生存与发展所依赖的前提和基础进行改善,再不大规模地开展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人类将失去自身生存的“土壤”,失去自己的地球家园。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再不改善,可持续发展这个“木桶”中就会继续存在“短板”,西部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就无法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所以,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必须充分体现弥补可持续发展中“短板”的战略意图,通过生态保护与建设,从根本上改善西部乃至全国的生存条件和发展基础,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必不可少的物质与生态环境根基。

二、西部生态建设必须澄清的几个重大认识问题

(一)以《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统领西部整体的生态环境建设

近年来,似乎有一种非常不正常的倾向,从政府当局,到舆论宣传,再到具体的实施层面,从上到下,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林业“六大工程”的呼声铺天盖地,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轰轰烈烈,好像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为主的林业生态工程就是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全部。人们也渐渐忘却了1998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曾经讨论通过了一部指导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实践中,也由于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工程旺盛的势头,而忽视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其他建设任务。舍其大而取其小的倾向必须得到纠正。林业“六大工程”取代不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内容。《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在范围上覆盖了全国各地,在建设内容上包括了天然林等自然资源保护、植树种草、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草原建设、生态农业等,而且在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上和规划基础上也大大宽泛于林业“六大工程”,在建设的时期安排也更长远。没有理由不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视为林业“六大工程”建设和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纲领。因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要排除政策摇摆的影响,坚持以《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统领西部整体的生态环境建设。

(二)盲目冒进思潮,树立突出重中之重、量力而行、稳步推进思想

尽管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速度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是,以我国现在的财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状况,还无法全面支撑包括林业“六大工程”在内的、遍及全国范围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因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亦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我们何尝能够奢望它的恢复重建工程一蹴而就,更何况生态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它恢复重建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如果盲目地、超越现实能力甚至不顾需要地将当今生态环境建设的摊子铺得过大,不顾重点、广撒“芝麻盐”地冒进,指望朝夕间、指望某个部门独家推进,就能够根本改变西部地区和全国的生态环境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事实上这样的做法的确是无法持续的。将退耕还林工程在全国范围盲目推广,致使其难以进一步开展的现实状况就是明证。大家知道,我国的生态问题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那么,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重点也必然在西部。按照我国的财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状况,即使在西部地区,也不足以支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在短期内全面铺开,仍然需要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突出重点、分阶段地将西部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工作一步一步地推进。

(三)进一步强调保护与建设同等重要的关系

保护与建设均是改善西部生态环境重要举措。保护与建设互为前提,保护的前提是生态系统积累和建设的成果,在此意义上,没有建设就没有保护的对象。反过来看,之所以要进行建设是由于保护不力导致了生态环境系统的缺损。保护与建设相辅相成,缺少了任何一个方面,都难以实现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的目的。然而,我国西部的生态环境现实状况是边治理、边破坏,局部治理、整体恶化,这种怪异的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保护与建设关系没有真正处理好,说明实际工作中的确存在着重建设、轻保护,重数量扩张的成绩、轻巩固成效的维持。说明相对于造林绿化和增加植被而言,现实工作中没有把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工作放在同等或更加重要的位置,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森林资源的培育,而忽视造林绿化成果和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保护工作还没有得到从上到下思想上的广泛认同和行动上的大力支持。如果这样下去,改善西部和全国生态环境的伟大设想何时方能实现呢?针对这样的情况,不得不重申保护就是发展的思想,不得不大声疾呼保护生态系统就是保护生产力。与此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建立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及整个生态的保护体系应当是改善生态环境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封育的显著成效恰恰证明了这一点。当然,在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必须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情况,施以不同的政策,该保护的一定要真正保护起来,该建设的一定要切实高质量地建设好。

(四)正确认识增加植被与增加经济收益同等重要的问题

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农民收入相对低下。从我国现有国情国力和西部现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出发,西部生态建设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同时,必须充分注重经济效益的发挥,把生态建设与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结合起来,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努力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结合和依存统一,进而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一是天然林保护工程决不能始终禁伐一刀切。为了彻底扭转西部森林采伐失控的状况,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中以禁伐先行,堵住继续破坏的源头,休养生息一个时期是完全必要的。但森林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效益,是可再生的重要自然资源,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然保护区和划定的禁伐区外,一般森林应该可以适当采伐利用,关键在于利用的数量、方法和技术是否科学合理。如果采伐利用的数量上是节制的,即以基层林场为单位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伐区小而分散,山地森林以经营择伐为主,伐后保证及时有效更新,那么森林的保护与利用是可以和谐相处的。所以,天然林保护工程范围内,应该允许在不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前提下的采伐利用,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天然林的作用,减少资源无谓的浪费。二是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必须同时考虑后续产业发展的问题,解决林区工人和退耕农民的后顾之忧和长久生计。三是在退耕还林中,应该按照先自然条件判断,即适地适树(草)原则;再生态标准衡量,也就是要力求所选植物能够达到生态效益最大化,往后是三大效益通盘考虑,即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是发展经济林)逻辑级次来选择,不应该人为地、不切实际地制定什么统一生态林和经济林、林和草的比例。

(五)正确认识水资源均衡的战略意义

着力解决水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使现有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是我国保护西部生态安全、保障西部生存条件的首要任务。西部地区实施水资源均衡战略的基本认识是:一要依靠“南水北调”,合理用水、节约用水、尽量利用地表径流水,解决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均衡问题。二要根据生物群落既能蓄水和又需耗水的双重性,科学选择生态环境建设的植被物种,把生态用水纳入流域水资源的供需综合平衡,同时,生态用水也要力行节约,从而保证西部水资源不均衡状况不进一步恶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西部地区水资源的总体均衡。

三、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战略思想

根据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所担负的使命,在充分认识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前提下,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正视西部生态环境局部得到改善,整体呈恶化趋势,治理与破坏并存的现实,总结多年来西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正确对待客观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按照自身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适应度,确定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战略思想是:

遵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目标,贯彻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总方针,紧紧围绕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充分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脱贫致富的要求,从实际需要出发,以科技为先导、以法律为保障,通过造林绿化、农田和牧场建设、水土保持、防止荒漠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项综合措施,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步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效益显著的区域性生态体系,保障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有机结合,推动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并不断提高区域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促进全国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加快缩小东西部差距的步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将上述思想付诸于行动,必须坚持下列原则。

一是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的原则。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相关部门应通力配合,协调一致,按照治理的内容,共同规划,统一指挥;在实施步骤上应根据治理对象的难易程度,对整体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以及治理所需的人、财、物力和科技保障度,先急后缓、先易后难,优先治理对全国生态环境和区域社会经济影响大、危害重和相对易于治理的地区。近期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现实能力,在保障全国生态安全的前提下,突出保护与建设重点,开展以改善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生态环境为重点的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等生态工程,力争在短期内有所突破。

二是合理区划,分区治理的原则。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千差万别,治理对象、要求、方法和手段各不相同。为此,国家必须根据这些特点,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不仅仅是区域的、部门的、单一生态的传统型区划。通过区划分别确定各区域的目标、主攻方向、技术路线、实施手段和相关政策。只有如此才有可能使所作的规划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宏观指导性,才能保证保护建设的实践处于正确的轨道中,并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获得预期收效。

三是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要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就要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新的生态环境建设思想。首先是保护好现有的生态环境资源,合理利用治理区水土及其他自然资源,防止造成新的破坏,要彻底解决长期存在的重治理、轻管护,边治理、边破坏的问题,必须扭转破坏大于治理的被动局面。只有预防为主,保护优先,把预防监督生态环境破坏放在突出的位置,才有可能真正为改善生态环境奠定现实基础,才是改善生态环境来得最直接、最快捷、最经济、最容易立竿见影的途径,没有保护就谈不上建设成效,也无法奢求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四是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施策、分区突破的原则。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中,一定要注重林业措施、农牧业措施和水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多林种、多树种相结合,宜封则封、宜飞则飞、宜造则造,“封、飞、造”相结合,做到有的放矢,保证治理成效。

五是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强化建设管理的原则。大力推广和应用现有的先进实用技术和先进模式,努力增加科学技术在防沙治沙中的贡献率;加强保护建设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不断提高保护建设的质量,促进保护建设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六是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以改革促建设的原则。做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必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农牧民脱贫致富相结合,与调整产业结构和改进生产方式相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与科学利用资源相结合,并积极推进改革,通过改革和政策引导,吸引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鼓励多元投资主体参加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四、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战略方向与目标

我国西部地区总体属于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是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问题最为严重的地区,但是,由于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各地差异大,生态系统类型复杂多样。所以,参照土地、农业、林业、水土保持、自然保护区等规划和区划,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划分为五个类型区域。

(一)黄河上中游地区

本区域包括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等7省(区)。土地总面积64万km2,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70%。生态环境问题最为严峻的是黄土高原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覆盖地区,其中河口镇至龙门区间和泾河、洛河上游地区的多沙粗沙区,地形破碎,坡陡沟深,植被稀疏,土壤疏松,土壤侵蚀模数为5000t/km2~10000t/km2,少数地区高达20000t/km2~30000 t/km2,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为剧烈的地区,也是黄河泥沙最主要的来源区;该区水土流失面积只有786万km2。这一地区土地和光热资源丰富,但水资源缺乏,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广种薄收,产量长期低而不稳,群众生活困难,贫困人口量多面广。加快这一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不仅可以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改善生存和发展环境,而且对治理黄河至关重要。

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战略方向是:首先是保护现有植被,遏制新的生态环境破坏。同时,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以县为基本单位,以修建水平梯田和沟坝地等基本农田为突破口,综合运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治理水土流失,尽可能做到泥不出沟。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实行乔木、灌木、草结合,恢复和增加植被。在对黄河危害最大的砒砂岩地区大力营造沙棘水土保持林,减少粗沙流失危害。大力发展雨水集流节水灌溉,推广普及旱作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稳定解决温饱问题。积极发展林果业、畜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二)长江上中游地区

本区域包括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陕西、重庆、湖北8省(市)。土地总面积107.10万km2,水土流失面积55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51.4%。根据该区水系分布特点,将其划分为六大支流水系,包括金沙江及雅碧江流域、嘉陵江流域、岷江流域、汉江流域、三峡地区、乌江及赤水河流域。该区域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山高、坡陡,地形破碎,山地丘陵面积大、平坝少、雨量大、水资源充沛、强度高、土层薄。特别是嘉陵江中下游地区大、人口密度高、人均耕地少、土地开垦利用程度高、坡耕地面积大,受不合理的耕作、草地过度放牧和森林大量采伐等影响,水土流失严重。金沙江下游、陇南地区和三峡区泥石流灾害频繁,不少地区因土地“石化”而贫困,甚至丧失基本生存条件,是我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造成土层变薄,大量泥沙下泻,淤积江湖,加上不合理的围湖造田,加剧洪涝灾害的发生,加大了中下游的防洪压力。该区地处我国西南部,是从东南亚、南亚进入我国内陆腹地的重要门户,在西部开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该地区又是壮、苗、布依、彝、回等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落后地区,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群众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战略方向是:保护长江和黄河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水源水质,实行完全封禁的措施,设卡封堵,尽量减少人为活动,并采取撒播等方式,增加山生柳、方枝圆柏、木甸子等灌草覆盖度。以改造坡耕地为中心,开展小流域和山系综合治理,恢复和扩大林草植被,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天然林资源,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和人工草地。有计划、有步骤地使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退耕还林(果)还草,25度以下的坡地改修梯田。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草地资源、农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禁止滥垦乱伐,过度利用,坚决控制人为的水土流失。

(三)“三北”风沙综合防治区

本区域包括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甘肃等5省(区)。这一地区风沙面积大,多为沙漠和戈壁,适宜治理的荒漠化面积为31万多km2。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干旱多风,植被稀少,草地“三化”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农村燃料、饲料、肥料、木料缺乏,严重影响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风蚀沙化导致耕地逐年减少,土地生产力下降,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面临危机,群众生活困难,严重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战略方向是:限于目前的技术经济条件,沙漠腹地、戈壁和冻融侵蚀区还难以治理,但必须积极保护现有植被,控制其发展,同时,在沙漠边缘地区,采取综合措施,大力增加沙区林草植被,控制荒漠化扩大趋势。以“三北”风沙线为主干,以大中城市、厂矿、工程项目周围为重点,因地制宜兴修各种水利设施,推广旱作节水技术,禁止毁林毁草开荒,采取植物固沙、沙障固沙、引水拉沙造田、建立农田保护网、改良风沙农田、改造沙漠滩地、人工垫土、绿肥改土、普及节能技术和开发可再生能源等各种有效措施,减轻风沙危害。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沙产业。

(四)青藏高原冻融区

本区域面积约176万km2,其中水力、风力侵蚀面积22万km2,冻融侵蚀面积104万km2。该区域绝大部分是海拔3000m以上的高寒地带,土壤侵蚀以冻融侵蚀为主。人口稀少,牧场广阔,东部及东南部有大片林区,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整,但天然植被一旦破坏将难以恢复。

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战略方向是:以保护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加强天然草场、长江黄河源头水源涵养林和原始森林的保护,防止不合理开发。

(五)草原区

我国草原分布广阔,总面积约400万km2,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主要分布在蒙、新、青、川、甘、藏等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长期以来,受人口增长、气候干旱和鼠虫灾害的影响,特别是超载过牧和滥垦乱挖,人为破坏,使江河水系源头和上中游地区的草地“三化”加剧,有些地方已无草可用、无牧可放。

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战略方向是:保护好现有林草植被,大力开展人工种草和改良草场(种),配套建设水利设施、草地防护林网和其他防止草地沙化的工程措施,加强草原鼠虫灾防治,提高草场的载畜能力,合理规划载畜量,禁止草原开荒种地。改变饲养方式,实行围栏、封育和轮牧,建设“草库”,搞好草畜产品加工配套。

按照上述分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战略方向,用大约50年的时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依靠科学技术,加强对现有天然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建设生态农业,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强综合治理力度,完成一批对改善全国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的工程,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力争到21世纪中叶,使西部地区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大部分得到整治,适宜绿化的土地植树种草,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坡耕地基本实现梯田化,“三化”草地得到较大程度的恢复,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预防监测和保护体系,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建立起基本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

从现在起到2010年,用大约10年的时间,有计划地停止天然林的采伐和湿地开发,坚决禁止毁林毁草开垦和围湖造地,对过度开垦、围垦的土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还林还草还湖,逐步将25度以上的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25度以下的坡地实现梯田化。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发展早作节水农业,稳定解决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减轻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压力。坚决控制住因人为因素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努力遏制荒漠化的发展。生态环境特别恶劣的黄河长江上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地区以及严重荒漠化地区的治理初见成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