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口问题与西部生态环境

人口问题与西部生态环境

时间:2022-01-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生态环境系统趋向稳定,人们逐渐以农耕和畜牧业为主,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人口发展也速度加快。到了新石器时代,人口增加1倍需要的时间大为缩短,在使用金属工具的公元初人口增加1倍只需要1000年。工业发达地区人口分布过密,加重生态环境污染。人口年龄结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不同年龄结构类型人口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人口问题与西部生态环境_西部生态环境建设

第二节 人口问题与西部生态环境

一、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人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环境,人类本身就是环境发展变化的一种产物。人口发展对生态环境系统的需求与生态环境系统满足这一需求的生产力的矛盾和资源供给、资源更新能力之间的矛盾,是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基本矛盾。从生物学属性讲,人口与生态环境之间是一个高度融合的有机整体。人类是以社会群体的方式生存和发展,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再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而这两种生产是人类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能量流动、信息系统和价值增值的过程,是人口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本质关系。

(一)生态环境对人口的影响

1.生态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影响。

在一万年前的冰期,由于地球气候寒冷,生态环境极其恶劣,全球人口不超过500万人。在一万年以来的冰后期,由于气温升高,气候转暖,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全球人口迅速增加。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生态环境系统趋向稳定,人们逐渐以农耕和畜牧业为主,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人口发展也速度加快。在旧石器时代,人口增加1倍需3万年。到了新石器时代,人口增加1倍需要的时间大为缩短,在使用金属工具的公元初人口增加1倍只需要1000年。人类社会进入工业革命以后,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开始应用煤和石油等能源和机器进行生产,人口增长速度随之加快。到19世纪中期,人口增加1倍的时间缩短为150年。这说明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和物质能源资源的不断丰富,对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数量的迅速提高有着深远影响。

2.生态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人类起源于热带、亚热带地区,而后逐步分布到湿润、半湿润地带和半干旱的草原地区,但仍有少量人口分布在寒带的边缘地区。直到今日,寒带的人口仍然非常稀少,南极洲至今无人定居生活。干旱的沙漠地带人口分布也较少,只有在沙漠边缘的绿洲中才有人类生活定居。在干旱地带人口压力临界指标为每平方公里7人,在半干旱地带人口压力临界指标为每平方公里20人。总的来看,世界人口分布具有不平衡性,表现在:(1)人口集中分布在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地区。全球陆地目前尚有35%~40%的面积基本上无人居住,平均每平方千米居住不到2人的地区要占到陆地面积的一大半,世界人口的2/3居住在占陆地面积1/7的沿海和地势低平、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特别是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区。(2)地势低平地方人口分布集中。目前世界大量人口主要集中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地方,那里多属平原、丘陵,地势低平,土地利用率高,负载量大,人口往往比较集中。例如,中国沿海平原带、欧洲平原带、南美平原带、非洲几内亚湾沿岸平原带都是世界人口集中地区。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地区分布数据显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分别为452.3人/km2、262.2人/km2和51.3人/km2,东部人口密度是西部的8.8倍。这样的分布格局不但符合我国人口东多西少实际情况,而且更加显著。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显示,那时我国东部地区(11个省、市)人口密度为392.0人/km2,中部地区(8个省)为241.4人/km2,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为52.5人/km2,与此相比,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在东、中、西部地区分布情况,由多到少为东部4.9亿人、中部4.2亿人、西部3.6亿人,而东、中、西部地区面积大小排序恰好倒置,依次为108.6万km2、158.5万km2和692.7万km2

3.生态环境对人口素质的影响。

生态环境主要对人口素质的身体素质产生影响。人体血液中60多种化学元素的含量与地壳中这些元素的分布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因此,某些地区的生态环境中各种元素的余量多少会影响到人体的生理功能,甚至可能对健康产生影响,形成疾病。例如,缺碘可导致地方病甲状腺肿瘤的发生和流行;含氟过高,可引起氟骨病;日本脑溢血病的分布与饮水酸度有明显关系。由于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农药、化肥和催生剂的过量使用,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土壤破坏,同时严重影响了食品卫生安全。

(二)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人口数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人口增长过快对生态环境的间接作用就是自然生态资源由于需求扩大而遭到破坏。在干旱半干旱草原地区,牧业人口和农业人口的过度增加对草原生态系统带来很大的破坏,同时牧畜群数量的过度增长一旦超过草原的生物承载能力,必然造成草场退化。牧业人口增加产生了扩大牲畜种群数量的食物需求和扩大垦荒面积的需求,毁草垦荒很快造成草原植被的大面积破坏,造成草原沙漠化和潜在沙漠化。在黄土高原地区,当地农民为了满足新增人口对薪柴的需要,不得不扩大樵采范围使得他们生存空间内的林草植被过度砍挖,加上粗放的耕作方式,引发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另外,人口数量增长,就业人数增加,会导致生产能耗总量增加和生活耗能增加,使大气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增加以及生产用水和污水排放量增加,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

2.人口分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态脆弱地区人口分布过密,易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山地自然生态系统受坡度、地质构造等自然因素的制约,形成了固有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对人口的承载能力远低于平原地区和丘陵地区。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有些山区的人口分布密度并不比平原和丘陵地区低,人口分布数量已超过其承载能力,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工业发达地区人口分布过密,加重生态环境污染。工业发达地区向环境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工业废水和工业废渣,使环境被污染程度比非工业地区要严重。在工业发达地区,如果人口分布过密,生活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会随之增加,对环境污染会起到一种叠加作用,使环境污染更严重。

3.人口结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人口年龄结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不同年龄结构类型人口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年轻型年龄结构的人口群体对生活的需求量相对最少,对生产资料的需求量也最少,对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最少。成年型年龄结构的人口群体,劳动年龄人口比例最高,对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需求的资源量最高,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最大。老年型年龄结构的人口群体,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居中,人口增长速度会减慢,对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最小。人口产业结构类型的不同,对资源的需求就不同,向环境排放的污染物就不同,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也就不同。传统型人口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可能造成的主要问题是生态环境破坏。发展型人口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可能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现代型人口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对资源利用更高,向环境排放的污染物明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物和破坏明显减轻。

4.人口文化素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人口文化素质低下,必然对提高生态环境意识起着制约作用。人们往往只顾眼前、局部的利益,不考虑长远、全局的整体利益,人口文化素质决定生态环境意识,结果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影响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的程度。有些地区的土法炼硫造成局部地区毁灭性的社会公害,局部地区形成酸雨,受害区寸草不生,耕地土质严重破坏,在严重地区甚至停产多年也不可能恢复正常的农业生产条件。人口文化素质也对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只有人口文化素质提高了,才能为环境保护源源不断地提供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环境管理人员和熟练的技术工人,才可能向环境保护事业提供保护和改善的各种技术,才能使先进的环境保护设施得以良好的运转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西部人口与生态环境关系

(一)人口数量多,素质低

西部地区贫困的根源还在于人口的膨胀和经济的落后。人口的增长是造成贫困和环境退化的基本动因。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区域环境容量十分有限,不少地区的人口容量和自然资源已达到生态环境的临界点。

人口的过度超载给西部的自然资源带来极大的压力,也给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随着人口的增长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在人类现有的开发能力下所能利用的环境资源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要的时候便产生贫困。其直接后果是人均资源减少,土地压力增大,失业人口增多,人均收入减少,社会设施不足等,因而导致贫困。同时,土地压力的增大又会引起过度开垦、放牧和砍伐,以及增加化肥农药及灌溉等,随之而来的就是土壤侵蚀、自然灾害,以及污染和盐渍化等的增多,从而导致自然环境的退化。环境退化的后果是土地生产力进一步下降,环境状况的恶化以及人们健康状况的下降等,这些又进一步促成贫困。反之,因为贫困,会出现高死亡率,又导致高出生率劳动生产率低需要增加劳动力;社会保险不完善需多养儿防老,缺乏教育,对计划生育无知,妇女地位低下,无力控制生育率;眼前生存需要压倒长远利益,对环境问题和当前行为的长期后果的无知等,造成环境退化的进一步增加。这样就形成人口增加、贫困、环境退化间的恶性循环。

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是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矛盾的根源,对农村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能力构成了直接威胁。众所周知,一定区域内的环境容量和资源的人口承载能力是有限度的,一旦人口数量超过了区域的生态承载能力,势必会引起人地关系的失调,导致土地过垦、过牧及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利用和环境的破坏,出现生态危机和生态灾难。可以说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人口、粮食、资源、能源、环境五大社会问题,其核心就是人口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人均耕地、草地、林地、水资源分别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30%、40%、14%和25%,随着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的增加,21世纪我国农业资源将迅速接近承载能力的上限。森林蓄积量、河川径流量我国人均分别为9.05m3和2424m3,分别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7和1/4。巨大的人口压力大大地超过了农村生态系统中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特别是在目前我国农村经济水平低、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人口增加所带来的庞大物质需求只能靠“挤资源”、靠生态系统的超负荷运转来满足。其结果将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严重危及到作为农村生态系统基础的自然生态子系统的承载能力,并由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不断地削弱整个系统的持续发展能力。

(二)不合理的开发和人为破坏

大规模的不合理开发给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黄土高原经过长期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和破坏,成为了西部最严重的水土流失区。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开发柴达木盆地,大量人员涌入,从而采挖植被做燃料。该地区的3000万亩沙生植被破坏剩下1000万亩,由于大面积的破坏出现固定、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或戈壁。西部地区在生态环境的坡地上耕作,也是造成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目前全国15~25度耕地有1.9亿亩,25度以上耕地有9100万亩,其中西部占了70%以上。如四川山地斜坡地垦殖指数高达25%以上,四川的坡耕地占旱地面积的80%以上,其中70%以上坡度大于10度,大于25度以上坡耕地占耕地面积9.95%。大量人为的耕地,造成了水土流失面积的扩大,加速了土壤的贫瘠化。另外,西部农村和牧区尤其是青藏高寒牧区,多处于农牧业社会发展阶段,相当数量的牧民过着靠天放牧的游牧生活,居住极为分散,牧区聚落建设不合理,大量过于分散的牧民聚落和放牧形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过大压力,对草场破坏力强。

西部人口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非再生资源的可用量在不断的减少,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越来越大,人们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西部开发建设的不断深入,积极有效地解决西部地区人口和生态环境的问题,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是实现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裕和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