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1-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西南地区石漠化土地总面积729.5万m2,占土地总面积的53%因生态环境恶化而引起的农牧民背井离乡,在西部地区已不以为鲜,因石漠化贵州全省需搬迁人口达30万人。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_西部生态环境建设

第二节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我国西部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不仅直接制约和影响了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土地沙化状况加剧

我国现有沙化土地174.7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18.2%;沙化土地大都在西部地区。从总体上看,我国沙化土地是整体扩展,局部逆转。沙化土地面积仍在不断扩大,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20世纪50~60年代沙化土地平均每年扩大1560 km2,70~80年代为2100 km2,90年代初为2460 km2,1999年《第二次全国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20世纪末沙化土地平均每年扩大3436 km2,由此可见,沙化土地扩展形势十分严峻。我国沙化土地分布广泛,但集中分布在北方12个省(市、区),1999年,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内蒙新疆六省区沙化总面积为162.56万km2,占全国沙化土地总面积的90%以上。其中已经沙漠化了的土地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潜在沙漠化土地面积约14.65万km2。在20世纪50年代,平均每年土地沙化面积扩展1500km2,80年代为2100km2左右,进入90年代以来,每年土地沙化扩展达2460多km2,大量的粮田、草地、林地被沙漠吞噬,相当于每年减少一个中等县(市)的土地面积。比如,青海省共和盆地自50年代到80年代,累计造林保存面积才1700km2,而同期森林被破坏面积是造林面积的5倍,荒漠化扩展面积是造林面积的32倍。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富裕、扶余、康平一线以西,塔里木盆地西部以东,康平、赤峰、张家口、绥德、固原、贵南至昆仑山一线以北,中蒙、中俄国境线以南的广大地区。其中尤以阿拉善左旗至景泰一线以东,白成、康平一线以西,彰武、翁牛特旗、多伦、商都、横山、盐池、景泰一线以东,中蒙国境线以南的干草原、荒漠草原沙化最为严重。此外,西南湿润、半湿润地区沙化土地面积也在悄然增加,如长江上游一些支流源头已开始不断南移。西南地区石漠化土地总面积729.5万m2,占土地总面积的53%因生态环境恶化而引起的农牧民背井离乡,在西部地区已不以为鲜,因石漠化贵州全省需搬迁人口达30万人。

西部是沙尘暴的多发区,其中甘肃河西走廊及内蒙古阿拉善盟、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地区、内蒙古阴山北麓以及浑善达克沙地毗邻地区、长城蒙陕宁线是我国沙尘暴四大主要发生地。西部沙尘暴天气,20世纪50年代为5次,70年代为13次,90年代为23次,而2000~2002年累计41次,呈明显上升趋势。如2000年3月,西部地区的甘肃中部、宁夏中北部、内蒙古西部的部分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扬沙天气,部分地区有沙尘暴发生,此次受灾范围17.4万km2,直接经济损失约0.5~1.0亿元。沙尘暴有发展的趋势,其频率增加、强度增大、范围扩大,已成为西部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水土流失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多km2,而占全国陆地面积71.2%的西部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的80%,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为104.7km2,水土流失率为15.15%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8.01%。其中四川的水土流失面积最大,为184,152km2。广西是水土流失面积最小的省份,为11,143km2。而宁夏的水土流失率最高,为69.94%,比水土流失率最小的青海高出66.33个百分点。陕西省的水土流失面积1400km2,占全省总面积的69%,每年约有5万t泥沙注入黄河,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区一到秋收时节,暴雨成灾,化为山洪,每年每平方公里被冲走的表土有6539t,水土流失严重。严重的水土流失,流失的是水土,留下的是贫穷,这不仅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子,而且是关系到可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生存的重大问题。

西部地区的丘陵山区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而黄土高原的丘陵区是西部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面积达25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每年流失土壤0.5~1万t,高的达到2~3万t;平均每年流失土层0.5~1.0cm,高的达到2~5cm,年流失土壤16亿多t。黄土高原地区山坡地面积比例高,约占到总土地面积的80%。山坡地不仅是农、林、牧业生产的主要基地,同时也是地表径流产生、汇集以及土壤侵蚀发展的主要区域。坡度和坡民是影响降雨径流强度的最主要地形因素。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面积广,水土流失严重,在自然环境下表现出地形起伏加剧、垂直变化明显、生态结构复杂,在缺乏植被保护的情况下,侵蚀和重力作用强烈;加上水热同季、降雨集中、多暴雨、易发生土体整体滑落,因此侵蚀相当严重。

西部近50年来每3年就出现一次大涝,森林稀少,泥沙淤积是洪水泛滥的根本原因。由于水土流失、泥沙淤积使黄河下游已成为地上悬河,黄河在民国期间就有16次溃决,1995年黄河花园口最大洪峰流量每秒6200m3,仅相当于1958年流量每秒2.23万m3的1/4,但洪水水位却比1958年高出0.32m。西部地区洪灾发生频率20世纪90年代比80年代增长了49%。

三、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

耕地是广大西部地区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但是由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危害,我国西部地区的土地资源状况,并非人们通常想象的那样乐观,全国范围内比较而言,如果说在人均耕地指标上还有一点点优势的话,其优势已经被耕地质量、耕地变化率和耕地密度等方面的不利所抵消。

从耕地数量上看,仅贵州、云南、四川、重庆、陕西、甘肃、湖北7省、市25度以上的坡耕地面积就占了全国总量的65%以上。陕西、贵州、云南大于25度的陡坡耕地占其耕地面积比重分别达到20%、17%、11%。全国每年因水土流失和风沙掩埋损失耕地约3000万km2,其中西部地区占70%左右,大致为2000km2。耕地减少的速率为0.5%~1%,如果不加以治理,至多200年后,西部地区的耕地将基本丧失。

从耕地质量上看,我国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t,相当于全国耕地平均被剥去1cm厚的沃土层,流失量占全世界的1/5。流失的土壤带走了大量农作物需要的养分,仅黄河、长江一年流失的氮、磷、钾就是4400万t,超过了我国一年的化肥施用量。水土流失造成了土壤有机质的迅速下降、土壤结构的破坏以及肥力的普遍衰减。据统计,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仅1%,西北有些地区下降至0.6%。另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1403个县的资料,无障碍因素的耕地只占耕地总面积的15.3%,土壤有机质低于0.6%的耕地占10.6%,59%的耕地缺磷,23%的耕地缺钾,14%钾磷俱缺;耕地层浅的占26%,土壤板结的占12%。目前,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每年还在以58万km2的速度扩大。我国水土流失以黄土高原、长江流域最为突出,其中黄河流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67%。沉重的生态包袱使得母亲河愈发地苍老,水土流失后的贫瘠土地已经失去了耕种能力,农民们往往种一坡只能收一钵;社会生产进入了“越穷越垦、越恳越流失、越流失越穷”的恶性循环。由于长期过度放牧,重用轻养,盲目开垦以至于草原退化亦呈发展趋势。西部草原严重退化面积达0.87亿km2,占全国草原面积的1/3,目前,仍以每年133.3hm2,的退化速度扩大。西部天然草场普遍过渡放牧,超载率超过50%以上。由于随意施撒化肥与农药,土地次生盐碱化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荒漠化也导致了土地生产力的严重衰退。据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所测算,荒漠化致使该地区每年损失土壤有机质在氮、磷、钾等达5590万t,折合化肥2.7亿t,相当于19%年全国农用化肥产量的9.5倍。因荒漠化危害耕地退化773万km2,占荒漠化地区耕地面积的40.1%。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地方,粮食亩产仅几十斤,被群众称为“种一坡,拉一车,打一箩,煮一锅”。特别严重的地区甚至出现绝收现象。由此可见,西部地区的耕地质量和生产力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正在急剧下降。

从土地承载力方面看,土地生产力及其对人口的承载量就构成了土地承载力,而土地生产力是土地承载力中弹性很小的客观因素。土地生产力是指土地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生产出人类某种需要的植物产量和动物产品的内在能力。土地生产力可分为自然生产力和经济生产力,前者是自然形成的,后者是人力控制下的土地生产力,在此主要用土地自然生产力来表示土地生产力。我国地区间的土地自然生产力差异显著,从东西部差异来看,西部地区处于的干旱区、青藏区的面积超过50%,而生物产量仅占总生物产量的13%;东半部的面积不足50%。由于水热资源充足,提供了87%的生物产量。南北差异也很大,相差5~6倍,土地自然生产力从热带向寒温带递减。另据中国科学院的卫星遥感,对我国西部12省区的土地承载力进行的评估,西部已经有1/5的土地承载能力处于超负荷状态。

四、植被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植被覆盖率总体不高,质量和功能下降

森林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质,是最大生产者和蓄积者,是“生物资源库”和“绿色蓄水库”,目前,我国人均占有的森林面积仅有世界人均的1/8,森林覆盖率低,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更低。据全国第四次森林资源清查,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为13.9%,黄河流域森林覆盖率仅为5.85%,不到全国森林覆盖率的一半,其中黄河上游的青海、甘肃、宁夏3省区分别为0.35%、4.33%和1.54%,新疆森林覆盖率仅为1.68%。然而就是极有限的森林也破坏严重,许多地方零星树木已被全部砍掉。由于中上游引水用水,如今塔里木河下游来水比20世纪50年代锐减了近50%两岸胡杨林全部死亡。四川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30年代的34%下降到80年代的13%,其间曾下降到9%,而屺江上游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50年代的30%下降到80年代的18%、90年代的12%,云南由20世纪50年代的50%下降到80年代的20%。随着人口压力的增加和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加上西部地区贫困较多,不合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毁林开荒,森林覆盖率更是急剧下滑。西北地区特有的甘草、发菜、麻黄等,在收获时期,有成千上万的人拥入仅有的一些产地,形成挖甘草、搂发菜的大军,植被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满日创伤。由于超载放牧和采矿等活动,致使长江源头区的植被破坏,表土冲刷,石头裸露,耕地质量下降,江河泥沙含量大幅度增加。

我国出现了大面积的草场退化,草原生态日趋恶化。目前全国严重退化的草场面积大约为8670万km2(占可利用草场的1/3)其中西部地区占了90%以上。令人担忧的是草场退化趋势还在继续,20世纪50年代,全国草场未发现大面积退化,70年代中期退化草场已达15%,80年代中期达到30%,退化速度不断加快。内蒙古草场面积占全国草场面积的1/4,其年产草量6000kg/km2的优质草场占3%,1500kg/km2~4500kg/km2,的中产草场占56%,750kg/km2~1500kg/km2的低产草场占16%,750kg/km2以下低值草场占22%。西南地区的草场退化也比较严重,云南省1140万h澎草场已有60%发生退化;四川省草场分布最多的甘孜州,退化草场已达133.3万km2,占14.1%。引起草场退化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由于长期不合理利用,滥垦草原和过度放牧,使草地长期得不到补偿以至于入不敷出,违背了生态系统中能量与物质流转应保持平衡的基本原则,因而导致了生态系统功能的紊乱和衰退,使草场生态与生产能力不断下降。草场退化,使载畜力大大降低,许多农牧民的生计难以为继,沦为“生态难民”,也使大面积地区气候更加干燥,加速了草地沙化与生态环境恶化。

由于西部大部分江河流域修建了不少的水库、大坝等水利工程,森林、草地被破坏,植被大量消失,再加上农药的大量使用,人为的干扰和改变,导致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并面临丧失的危险。四川省和云南省的生物物种分别灭绝了5个和22个,20世纪80年代甘肃省共有保护植物30余种,目前甘肃仅被子植物中处于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就达186种,濒危的裸子植物种类已有17种。物种灭绝不能复生,物种变化会打破整个系统的相对稳定,给其他物种带来严重影响,即使未来发展也是无法挽救。如生存在戈壁荒漠草原上的野马、野驴、狼、狐狸等,早已很难见到,鼠类的天敌猫、猫头鹰、蛇、黄鼠狼也很少见,造成鼠类大量繁殖,破坏农业、草原,在青藏高原及沙漠戈壁盗猎者屡禁不绝,有些是专业化的捕杀,利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捕猎手段与执法人员相抗衡。早在四五十年代,腾格里沙漠像一个世外桃源,各种花草争奇斗妍,这里曾是一个动物乐园,有“沙鸡满天飞,野兔撞人腿,黄羊结成队”之说,这种景象早已不复存在。

五、水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匮乏,一些地区江河断流、湖泊萎缩、地下水位下降

我国最大的内陆河新疆塔里木河主河道已缩短300km,西北最大的淡水湖泊新疆艾比湖水面已从20世纪50年代的1200 km2萎缩成现在的500余km2,青藏高原的湖泊有30%以上干化成盐湖或干盐湖,黄河源区有不少湖泊已经干涸。西部湿地资源污染严重,1997年西部污水排放量达41.06亿t,由于处理率低,致使河流有机污染超标严重,由于长期人类活动,湿地被不断围垦、淤积,面积日益减少。邛海湖是四川的第二大湖泊,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的41.7 km2降至现在的26 km2,面积减少了35.6%。若尔盖沼泽从50年代开始就用开沟排水方式开垦沼泽,改良草地,如若尔盖开发哈青乔牧地,修主渠60余km,红原县在麦洼沼泽地修干渠10余km,毛渠600km,共增加放牧地面积0.37万km2,使大量典型的沼泽地丧失,缩小了面积,调蓄能力降低,使沼泽沿着“沼泽—沼泽化草甸—草甸—沙漠化地—荒漠化”的方向呈逆向演替。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年均降水量630mm,低于全球陆地面积(800mm)和亚洲陆地面积的年均降水量。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81万亿m3,总量虽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只有2200m3左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居世界149个国家的第110位。按国际上的通行标准,人均拥有水资源2000m3为严重缺水边缘,人均拥有水1000m3,为起码的要求线,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16亿~17亿,以16.5亿人计算,届时我国人均水量1700m3,也就是说,从长期趋势看,我国总体上属于严重缺水的国家。这种短缺被称之为资源性短缺。西部水资源总量15000亿m3,占全国总量的55.66%,但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其中西南占西部总水量的82%。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少雨,多年平均降雨量2350,而地面蒸发量高达1000mm~2600mm,是世界上干旱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工农牧业用水量比1949年增加了3倍,严重地挤占了生态环境用水,加上无序开发,荒漠化面积增了6.5万km2,使原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变得更为恶劣。西南地区人口从1949年9360万增加到2.4亿,增加了1.6倍,人均耕地由1441m2降至560m2,人与生态环境争地严重。由于山高坡陡,水低地高,加上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目前人均灌溉面积只有240m2,尚有56%耕地缺水灌溉。

西部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地区,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为200mm~400mm,而年蒸发量却超过1000mm,是全国最干旱的地区,江河经流西北内陆仅占全国径流总量的4%,国土面积则占全国总面积的71.2%,冰川约占全国50%,冰川年融水量约230亿m3,单位面积水资源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4,而且空间分布极为不均,西北地区地多水少,西南地区则水多地少,需要大量用水的北方,存在着严重缺水问题,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南方,却由于地形、地质条件恶劣,使水资源难以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这种水资源自身区域分配的不均匀,使西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而在这些问题上的处理不善,又进一步加剧本已十分突出的水资源供求矛盾。特别是近年来,由西北地区水危机而间接引发的黄河下游地区的水危机已经暴露出来,黄河断流不断加剧,断流里程不断增加,已达700公里,断流时间不断延长,从次年春季末断流已提前到当年冬季,并持续到七八月份。山川秀美,关键在水,“在水一方绿,无水一片黄”,在西部大开发中,解决好水资源问题是当务之急,能够找到丰富的地下水资源,特别是丰富的循环水资源,又能够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使大片沙漠、戈壁、荒滩生态环境得以改造非常重要。

目前,我国农业正常用水缺300多亿m3,干旱缺水的地区涉及20多个省市区(其中18个省市区接近或处于严重缺水边缘,有10个省市区在起码的要求线以下),其面积约500万km2,占我国陆地面积的52%,其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4%,其人口占全国的45%。干旱缺水的地区主要是西部地区。西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3,总水量只占全国的10%左右,是我国的严重缺水地区,其中沿昆仑、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旱作农业区,跨越15个省市区的965个县,耕地约4870万km2;每年的受旱面积达1330km2。西部地区在历史上曾多次因干旱灾害造成该地区严重饥荒,如1928~1929年陕西大旱,1931年宁夏大旱,1936年陕西大旱,1959~1961年全区大旱,1965年陕西、内蒙古大旱等。西部地区20世纪90年代旱灾发生频率比80年代增长了7.5%。我国每年因为旱灾减产粮食几百亿kg。西南诸河流域虽水量比较充沛,但因地形和海拔及大部分白白流出国境(每年约6000亿m3)等原因,使得水资源利用率很低,西南地区无灌溉的旱地也有近千万km2。所以,就当前的情况看,西南地区也很难承载较大量的新增人口,西北的有些地区的生活用水都很难保证,要到几十里外取水,当地居民甚至一生只洗过3次澡(出生、婚嫁和去世);节假日邻里互访,比较贵重的礼品竟然是瓶装饮用水。

六、城市和工业集中地区环境污染相当严重

在全国600多座建制市中,有近400座城市缺水,其中缺水严重的城市达130多个,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全国城市每年缺水60亿m3。缺水给城市工业产值造成的损失在1200亿元以上,且呈增长之势。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有限,再加上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流经城市的河流水污染严重。西部工业废水1998年排水量42.61亿t,处理达标率比全国低8%。四川省1998年废水排放10.3亿t,由于处理率低,致使一些河流有机污染超标。特别是枯水期,河流水量小,水中溶解氧急剧下降,造成鱼死亡事件。西北地区多数城市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煤烟型污染比较突出。工业固体物综合利用率为29.2%,比全国低12.5%,约有70%的废气、废水和废物被直接排放和弃置,酸雨在重庆和四川危害严重,严重影响该地环境质量。2000年,用空气综合污染指数衡量,全国47个环保重点城市中,按污染严重程度排序,西部有5个城市位于污染严重的前10名。

从夏、商、周到唐代3000多年间,黄河流域一直是大多数朝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是人口最稠密的地区。王朝的兴衰、战争的迭起,都不同程度地对这里的生态环境产生了破坏作用。隋唐时期农业垦殖的迅速发展,更使得黄河流域的环境恶化到了难以恢复的地步。唐朝末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南方倾斜。经过五代十国,一直到宋朝,经济中心逐步转移到了南方,特别是长江下游流域。以后,各个朝代再也没有在黄河流域建立起都城和全国性的文明中心区。从目前的总体情况看,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恶化状况比较严重,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低,遭受严重干扰和破坏后,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因此,西部地区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谋取经济的短期增长,而必须走环境与经济“双赢”的道路。

七、环境破坏和污染日益严重

西部地区工业是以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为主,大都耗水耗能,污染密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远远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形成了“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的经济结构,加之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落后,污染治理水平低下,大部分工业都集中在少数中心城市,污染排放十分集中,城市环境污染仍然严重,单位工业附加值产出的各类污染强度都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数,省会城市空气污染指数大幅度超标。2001年世界十大污染城市西部就有3个,即贵阳、重庆、兰州,分别高居世界第一、第二和第四。二氧化硫排放量过量,致使西南部酸雨频繁,频率已高达80%以上,广西东部的酸雨出现频率高达90%。酸雨不仅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而且能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如重庆南山原有马尾松2.7万公顷,至今消失一半,并继续消失着,究其原因,是酸雨频率100%造成的。大气污染给工农业生产带来危害,给城市生态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随着西部地区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西部开发建设的不断深入,对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随之扩大,使西部的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

一是废水污染。西部地区在1994年共排出废水31亿吨,而1998年排放量增加到43亿吨,处理达标率比全国低8.9个百分点。2003年黄河平均每天要接纳污水500万吨,在宁夏段,氮、氧的平均值和汞的平均值分别超标50%和36%,其中汞的最高值超标1.6倍。二是废气污染。1998年西部地区废气总排放量28,910亿m3,处理量为14,092亿m3,占总排放量的48.47%。其中青海、广西、贵州三省区的废气排放量分别为589亿m3、4,152亿m3、3,347亿m3,处理量分别为191亿m3、1,354亿m3、1,319亿m3,可见西部部分省区的废气排放污染非常严重。三是酸雨污染。酸雨降落到水域和土壤中,不仅会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土地氧气破坏和土壤贫瘠化,而且还会扰乱生态环境系统平衡,影响陆地生物和水生生物的生长,严重的会导致死亡或灭种。四是固体物污染。1998年西部地区工业固体物综合利用率为29.2%,比全国低12.5%。丢掉的各种废弃物在酸雨和雨水的淋滤冲刷作用下,垃圾中有毒物质就会使地表体在土层和地下水运移而造成严重污染。五是农药化肥污染。化学农药难以分解,它残留在农产品上的余毒对人畜有较大的威胁。

八、自然灾害种类多、频率大、危害重

我国西部自然灾害最近几年愈来愈多,且影响全国各地。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暴雨洪涝、冰雹、低温阴雨和地质灾害,尤其是干旱、洪涝和地质灾害,损失最重。新疆的地震、西北的干旱,西南山区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极为频繁,危害甚大,给西部地区农业的发展造成多方面的不利影响。近几年来,沙尘暴的发生和危害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据研究,60年代的西部地区沙尘暴一年约发生8次,90年代则上升为一年23次。1999年4月发生在西北地区的沙尘暴历史罕见,造成新疆12个县300多个乡镇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2亿元人民币。

(一)旱涝灾害频繁

西部是我国旱灾的频发区。由于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造成了调节气候、调节径流和蓄水功能的下降,不能正常满足城乡生活和工农业生产而出现一种不平衡缺水情况,这种负的不平衡超过一定界值后,便形成了旱灾。20世纪90年代,西部地区旱灾发生频率比80年代增长了7.5个百分点。1949~1998年,西部地区农田的年平均受灾面积582.76万km2(不包括西藏),成灾面积274.12万km2。据2000年5月统计资料显示,全国作物受灾面积1,300万km2,干枯46万km2,水田缺水112万km2,因干旱有1,560万人、1,310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饮水困难,而有60%~70%发生在西部地区。

西部地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每3年就出现一次大涝,森林稀少,泥沙淤泥是洪水泛滥的根本原因。西部地区90年代洪涝灾害发生频率比80年代增长了49%,河流、湖泊、湿地盲目围垦、陡坡开荒、河流上游毁林开荒、滩涂围垦是导致灾害加重的主要原因。这些活动使森林、湿地的调蓄洪水能力大幅度下降,洪水灾害加大,又使区域干旱抵御能力下降,旱灾频繁发生。

(二)地质灾害频发

西部地区地质灾害约有22种类型。其中新疆就有各类地质灾害15种,1998年新疆发生有一定规模的地质灾害15起,而1999年则增加到40起。矿产资源开发,地下水位下降,陡坡耕作,大型工程缺乏水土流失控制措施等人为活动是造成西部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目前,西部地区存在的主要地质灾害有3种类型:一是崩塌与塌陷。这是移动土石所引发的地质灾害,地表移动土石可引起崩塌,地下移动土石既可引起崩塌也可引起塌陷。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四省区发生崩塌和塌陷的灾害最多。二是滑坡。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就是这种典型地区,滑坡发生密度极大,危害非常严重。如2005年5月9日23时许,山西吉县吉昌镇桥南村水洞沟发生一起大面积黄土坡自然坍塌地质灾害,塌方长度250米,高度80米。土方量约65万方,11户村民的房屋及24名村民被埋。三是泥石流。西部各省区中的高山地带以及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多为大的地质构造带,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和上游河谷地区,灾害性的水土流失和大面积的砂石化现象特别突出,泥石流沟多成群分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