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优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方式数字化管理

优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方式数字化管理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谈到城市管理数字化的概念时,不能不提“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或许人们对“城市管理信息化”的概念已不陌生,它是指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等信息技术,对城市进行综合管理的过程。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城市管理,其速度、范围、精确程度是传统人工方式难以达到的,因此城市管理效率得以成倍提高,整个城市管理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
优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方式数字化管理_甘肃社会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

七、优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方式数字化管理

在谈到城市管理数字化的概念时,不能不提“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1998年1月美国时任副总统戈尔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开幕典礼上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新世纪人类星球之认识”的演说,提出了一个与GIS、网络、虚拟现实等高新技术密切相关的概念—数字地球。通俗地讲,数字地球就是用数字的方法将地球、地球上的活动及整个地球环境的时空变化装入电脑中,实现在网络上的流通,并使之最大限度地为人类的生存、可持续发展和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服务[42]。在此战略构想的指引下,一些发达国家纷纷进行了“数字城市”、“数字社区”和“数字家庭”的建设。美国的市规划局、环卫局、警察局、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管理服务机构,全部应用了网络管理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高度的现代化。我国也于1999年n月29日至12月2日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国际“数字地球”大会。会后,“数字中国”、“数字省”、“数字城市”、“数字化行业”、“数字化社区”等名词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系统工程或发展战略,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的一种描述,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严格定义,综合一些学者的定义,笔者认为数字城市的一般概念是:在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以及城市生产和生活中,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等关键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的一个系统工程。数字城市将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更有效率,大大提高城市资源优化配置水平、城市综合实力以及生活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数字城市的核心是建设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并在此基础上深度开发、整合、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在城市管理和辅助政府决策方面,实现工作流程的规范化、软件化和网络化,提高城市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办事透明度,使政府的管理和为社会服务从定性化走向定量化,并将其建立在先进的技术支撑和可靠的数据基础上,为城市管理和发展提供及时和充分的科学依据[43]。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和政府体制处在转型之中,尤其需要通过数字城市建设促进政府的管理创新,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因此,很多省市都给予了高度重视,把建设数字省市作为推进本地区信息化的重大战略措施提上了议事日程。“数字海南”、“数字福建”、“数字浙江”等相继启动,北京、上海、重庆、深圳、广州等相继提出了数字城市建设规划并开始进行试点建设。

城市管理数字化是个新兴的名词,从字面上简单的讲就是运用数字化技术对城市进行管理(数字化技术是运用O和l两位数字编码,通过电子计算机、光缆、通信卫星等设备,来表达、传输和处理所有信息的技术)。或许人们对“城市管理信息化”的概念已不陌生,它是指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等信息技术,对城市进行综合管理的过程。由于数字化是基础,只有通过数字化,才能实现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数字化的程度就代表着信息化的程度,因此本文所指的“城市管理数字化”可以等同于“城市管理信息化”。

所谓城市管理数字化就是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数据库、3S等数字城市技术,集成政府各种管理资源和公共服务资源,建立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和创建新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城市部件管理法”等新方法,在特定的社区网格内,及时发现并综合解决各类城市问题(主要是市政综合管理问题)的一种城市管理运行的新模式。这种管理模式通过对城市管理对象的地域特征、形象特征、属性特征进行数字化,并将这些数字化后的特征数据,采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存储、传输、整合、分析,最终以声音、图像、图形、文字等形式输出,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技术依据,以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维护和拓展城市综合功能[44]。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城市管理,其速度、范围、精确程度是传统人工方式难以达到的,因此城市管理效率得以成倍提高,整个城市管理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

城市管理数字化的技术支撑是RS、GIS和GPS。遥感(Rem。

teSensing)简称RS,这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探测技术,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遥感技术己广泛用于军事侦查、气象观测、农业调查、土地利用规划、环境污染监测等方面。在城市管理方面,利用它可以高速度、高质量地测绘地图,获得城市遥感图像信息,从而实现城市管理信息的可视化。GIS,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InformationSystem)的简称,是综合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它可以对在地球上的事物和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遥感用来采集空间信息并加以识别、分类,地理信息系统则对这些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GIS技术与其他信息系统相区别的能力是它能够把地图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例如查询和统计分析等)集成在一起,使其在解释事件、预测结果、规划战略等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GPS是全球定位系统(GlobePosition一findingSystem)的简称,是一种以空间为基础的全球、全天候、全自动和高精度的导航系统,这个系统使地球上任意一点在任意时刻都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卫星,以保证卫星可以采集到该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度,以便实现导航、定位、授时等功能。这项技术可以用来引导飞机、船舶、车辆以及个人,安全、准确地沿着选定的路线,准时到达目的地[45]。通过光纤或电缆把政府机构、企业、图书馆、学校、商店以及家家户户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利用计算机终端、传真机、电视等终端设备,像使用电话那样方便、迅速地传递和处理信息,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共享。空间信息是指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绝大多数社会经济信息都是与空间位置有关的,空间信息用于地球研究即为地理信息系统。为了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表示和查询与地理和地球有关的空间信息,美国于1994年4月提出了“协调信息获取和建立国家(地球)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计划,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补充。我国也正致力于NSDI的建设,它将为数字城市建设奠定基础。

网格(Grid)可以作为空间分析的一种方法,网格地图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地图类型,将制图区域按平面坐标或按地球经纬线划分网格,以网格为单位描述或表达其中的属性分类、统计分级以及变化参数。其特点主要是按人为地域划分大小不同的网格,替代多种多样的自然界或行政区划界线。网格地图有助于动态现象的表述①。在城市管理数字化模式中,利用网格地图技术,实现了城市管理区域的精细划分,创建了城市管理新的地理空间体系。

地理编码是将地理坐标(例如经纬度)标注到街道地址、其他点位和地理特征的过程,是建立城市部件地点描述与坐标对应关系的过程。有了地理坐标,地理特征就可以被显示到地图上或运用到地理信息系统中,实现对城市部件的准确定位。

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新手段和工具,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使用数据库技术管理数据,可以保证数据的共享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在城市管理数字化中,正是运用数据库技术建立起了城市管理数据库系统。

移动Gls是一种集成系统,是GIS、GPS、移动通信、互联网服务、多媒体技术等的集成。它通过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借助一个模型,动态地向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信息服务。在城市数字化管理中,利用移动GIS技术实现了基础地理信息的随时获取。

21世纪是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代,我国将在2010年前后进入城市化国家,50%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专家预计20年后全国设市城市将达到1000至1100座。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提高城市管理质量是个很重要的课题。新公共管理以其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核心价值理念为实行城市管理数字化奠定了理论基础。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场声势浩大的“重塑政府”、“再造公共部门”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西方公共行政学界兴起,新公共管理的思潮随之出现。新公共管理思想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为理论基础,主张在公共行政和公共部门中导入私营部门的管理手段和竞争机制来提高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品质,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来改善行政绩效,克服官僚制组织的僵化和无效率。基本理念有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的管理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政策和监督政策执行,而不是具体执行政策。“政府开始转向一种政策制定(掌舵)同服务提供(划桨)分开的机制”[46],这样可以缩小政府的规模,减少开支,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效率。(2)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新公共管理强调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取消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垄断,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公共部门机构之间增强竞争,有利于扩大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大大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3)借鉴企业的管理方法,强调管理的高效率。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公共管理应该像企业管理那样,将效率放在首要地位,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公共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公共部门应该运用企业的一些科学的管理理念、模式和方法,如重视市场需求、顾客满意和人力资源管理,采取成本核算、绩效评估等管理方法,促进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增强政府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同时更加科学有效地衡量工作业绩。在城市管理新模式中引入新公共管理思想其目的在于克服传统城市管理中存在的诸如城市管理财政不足、公共物品和服务质量差、管理成本过高以及管理水平低下等各种弊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新公共管理对于我国城市管理数字化的借鉴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率,强化服务。新公共管理强调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城市数字化管理模式的根本目标就是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城市管理资源、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效率、更好地服务群众。在新模式中,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理念、精神等被引入城市管理领域,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了网格化的、支持全方位、全时段城市管理的综合信息平台,优化了城市管理流程,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和效率。二是,政府应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积极培育参与城市管理的多元化主体。新公共管理认为,与集权的机构相比,授权或分权的机构有极大的灵活性,对于新情况和顾客需求的变化能迅速作出反应,更有效率等等。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政府组织必须对不断变化的社会作出迅速的决策反应。因此,政府应该将社会服务与管理的权限下放给社会的基本单元如社区、志愿者组织等。新公共管理的这一思想,对城市管理数字化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城市管理数字化建立起了以政府为主导,公共事业组织、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参加的城市管理主体模式。在数字化城管中,首先进行的是城市管理体制改革,随着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了区级政府、街道办事处等基层管理组织的作用。同时,新模式利用万米单元网格等技术,把管理力量凝聚到一个个网格区域内,极大地增强了管理的覆盖面和效能。三是,注重发扬民主、依法行政。我国城市管理目前还处于民主法制不健全的阶段,建立健全城市管理法制,发扬民主是应该着重加强的一个方面。城市数字化管理推动了政府信息公开和透明度,政府与公民之间通过各种电子手段实现互动,市民能对城市管理全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从而推进了城市管理的民主化进程。新模式的整体设计和运行都是在严格执行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框架体系内进行的,信息系统对城管问题处理状况的精确记录和不断提示,保障了城市管理各部门的平等,实现了计算机考核评价的“铁面无私”。

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存在许多弊端,如专业管理部门职责不清,互相推诱扯皮,专业技术管理部门与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统一指挥协调和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等等。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发现被动,除了专业主管部门在管理范围内巡查发现问题以外,大多数情况是群众打电话反映、信访,或者媒体进行曝光、领导指示后,专业管理部门才知道,发现问题滞后,处理过程缺乏有效监督,管理的技术手段落后,方式单一、粗放,成本高、效率低。在各地的城市管理中,普遍存在着搞运动、搞突击、一阵风、应付检查的现象,前治后乱,没有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这些都使得城市管理不可避免地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据某地方报纸报道,当地的市长公开电话反映的问题中,有八成以上是关于城市管理方面的。这说明,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己经大大落后于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严峻的现实要求用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来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在城市管理各相关部门之间建立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迅速、处置及时的运行机制,用信息化保障城市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动态化、人性化。我国城市发展进入现代化建设阶段后,各种情况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城市管理对象的种类、数量纷繁复杂,管理问题层出不穷,这对城市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大背景下,城市化伴随着信息化,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城市管理问题成为了城市政府的必然选择。城市管理数字化正是顺应这一发展形势,克服低效管理、实现无缝隙高效管理、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有效模式。它彻底改变了过去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依靠现代化、自动化的管理设施和手段,整合城市管理行政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构建网络互联、信息互通、管理资源共享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系统平台,再造城市管理流程,及时发现和快速处理各类问题,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动态化、人性化。我国城市发展进入现代化建设阶段后,各种情况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城市管理对象的种类、数量纷繁复杂,管理问题层出不穷,这对城市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大背景下,城市化伴随着信息化,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城市管理问题成为了城市政府的必然选择。城市管理数字化正是顺应这一发展形势,克服低效管理、实现无缝隙高效管理、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有效模式。它彻底改变了过去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依靠现代化、自动化的管理设施和手段,整合城市管理行政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构建网络互联、信息互通、管理资源共享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系统平台,再造城市管理流程,及时发现和快速处理各类问题,实现了城市管理工作由传统向现代、后置向超前的转变,做到了精确、敏捷、高效、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管理。另一方面,当今社会群众对城市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提高,信息的获取量加大,法律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加强,对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和对城市发展的期望值,比都过去有了明显的提高。发展城市管理数字化,能够有效地解决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粗放、低效等种种问题,满足市民群众生活环境质量需求,全面提升城市的管理水平、效率和综合竞争能力,因此,城市管理新模式的诞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信息化技术为城市管理数字化模式的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针对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信息获取滞后、管理责任不清、管理方式粗放等等问题,需要变革体制和机制,建立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城市管理数字化模式通过先进的信息快速采集和传递的手段,达到了信息的及时获取,通过对各部门的明确分工以及管理空间的定位量化,解决了责任不清、管理粗放的问题,通过改革管理体制、整合职能、规范流程,建立统一指挥的平台,克服了政出多门、分散指挥、效率低下的弊端,通过部件普查、建立完整精确的数据库,使管理对象变得具体清晰,通过完善考核评价监督体系,解决了考核不科学、监督不到位、缺乏监督激励的问题。在这一系列创新中,体制创新是根本,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则是关键和保障。如果没有成熟的信息技术,没有几十年信息化发展所做的准备和铺垫,这一切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从开展办公自动化建设算起,我国政府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超过了20年。由国家主导的,以实现电子化政府为目的的“金”字工程纵向业务应用系统不断增加,由最初的三个增加到现在的十三个,许多政府职能部门都在建立自己专门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2006年1月l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标志着中国政府网站层级体系的架构己经基本形成。由国家信息中心组织编撰的2007年电子政务蓝皮书《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NO.4)}指出,到2006年底,部委、省级、地市级政府网站拥有率超过90%,县级政府网站拥有率超过80%,各级政府网站平均拥有率达到85.6%,比2005年上升4.5个百分点。各地信息化建设方兴未艾,电子政务开始向更高层次发展,许多地方政府都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一些地方铺设了全覆盖的宽带网络,建设了多个数据库和不同的业务系统,实现了跨部门信息共享、各单位互联互通、跨业务协同推进。全国200多个城市(区、县)开通了以投诉解难为主要内容的12319服务热线,对及时掌握民情、解决问题、处理应急事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城区),己有充分经济和技术实力将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网络技术等应用于现代城市管理,这些都为城市管理数字化模式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城市管理数字化模式起源于北京市东城区,2004年4月份东城区通过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与体制创新,开始实施一种全新的、能达到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监控、全方位覆盖效果的城市管理模式一一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和实际运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使政府的城市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所谓“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是指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之上的,以单元网格管理为特征的一整套城市管理思路、手段、组织、流程的总称。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主要由以下几方面主要内容[47]:一是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城市管理空间细化和管理对象的精确定位。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是运用网格地图的技术思想,以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将所辖区域分成若干个网格状单元,由招聘的城市管理监督员对这些万米单元网格实施全时段监控。东城区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把25.38平方公里城区划分为1593个网格单元形成了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和驻地单位四个递进的责任人,由城管监督员没人负责12个单元网格、约18万平方米,进一步细化了责任,大大减少了管理的面积和流动性、盲目性,为实施精确管理提供了可能。城市部件管理法,是把物化的城市管理对象作为城市部件进行管理,运用地理编码技术,将这些城市部件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万米单元网格地图上,通过信息平台对其进行分类管理。东城区按照不同功能,将全部城市部件分为六大类56种(公共设施类24种、交通设施类13种、环卫设施类5种、绿化设施类7种、房屋土地类5种、其他类2种)、168339个(棵、座、根)、35319延米(护拦、自行车停放架)、426317平方米(绿地),对每个城市部件都赋予8位代码,标注在相应的单元网格地图中,这样就使得城市管理对象更加具体清晰,实现了由粗放管理到精确管理的转变。二是研发“城管通”,通过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城市管理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城管通”是东城区以手机为原型,为城市管理监督员快速采集、传输现场信息研发的专用工具。它装有网格化地图,具备接打电话、短信群呼、信息提示、图片采集、表单填写、位置定位、录音上报、地图浏览、数据同步等主要功能。监督员利用它可以对城市管理发生的问题进行拍照、录音并将信息发往城市管理监督中心,也可以通过它接受监督中心的指令,对城市问题的处理情况进行核查,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传输。三是再造城市管理新流程,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东城区重新设计了城市管理工作程序,主要包括七个环节,即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实结案和综合评价。具体操作程序是:监督员使用印有分管区域地图的城市管理工作手册,在分管的区域进行不间断巡视,发现问题后立即用“城管通”向监督中心发送图文声信息报告情况,监督中心也可以通过政府便民热线电话、“l3910001000”特别服务电话以及“数字东城网站”等渠道获得社会公众和媒体反映的问题。监督中心得到这些信息后,立即甄别、立案,并将案卷批转到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的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根据问题归属,立即派遣相关的专业部门到现场进行处理。如果是市属城市部件出现问题,指挥中心则协调市级部门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专业部门向指挥中心报告处理结果。指挥中心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监督中心。监督中心收到反馈结果后,立即派出监督员进行现场核查,当处理结果和现场核查的信息一致后才予以结案。在处理过程中,信息平台可以自动生成有关数据资料,作为考核评价有关方面工作的重要依据。这个新流程克服了原有流程没有监督和反馈以及速度缓慢的弊端,实现了信息的及时传递和问题的快速解决。四是建立综合评价绩效体系,实现对城市管理各方面的综合考核评价和有效的监督。东城区依托信息平台建立了内评价和外评价相结合的监督评价新体系。内评价就是按照设计的指标体系,根据信息平台自动记录的有关数据资料实时生成评价结果。外评价就是对信息平台不能反映的指标,由有关人员按照要求征求群众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进行主观评价。评价对象包括所有责任主体,各项评价指标均采用五级计分法,并通过不同的颜色显示在相应的网格地图中,在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的电子屏幕上实时公布。这样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克服了传统的人为评价的不合理因素,更加科学,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岗位、层级的功效,也有利于群众的参与和监督。2005年5月,在美国举办的微软全球移动应用开发合作伙伴大会上,比尔·盖茨介绍了北京市东城区政府运用移动应用技术支持政府办公的业绩,称赞这一城市管理新模式是一项“世界级案例”。建设部于2005年7月在北京市东城区召开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现场会,下发了《关于推广北京市东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意见》(建城(2005)121号),在全国推广东城区依托信息化技术和体制变革创建城市管理新模式的经验做法。同时,还公布了南京市鼓楼区、上海市长宁区、卢湾区、北京市朝阳区、杭州市、深圳市等10个城市(区)为第一批试点城市(城区)。2006年3月,建设部公布了第二批27个试点城市(城区)名单。2006年n月全国城市管理工作会议在江苏扬州召开,确定了推广工作目标:从2005年到2007年用三年的时间进行试点,08年试点工作全部结束,要求全国有50个以上的特大城市和大中城市,每个省、区有若干城市试行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到2010年,全面普及,全国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和地级城市,以及条件具备的县级市将全面实行城市管理数字化新模式,省级和建设部建立起互联互通的城市管理平台。其中,发达的沿海省份在五年内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全覆盖;中等发达的省份五年内完成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试点城市;发展中的省份,推广数字化城市管理取得突破,至少是省会城市、大城市获得推广。2007年1月,建设部城建司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积累经验,为全面推广数字化城市管理奠定基础。随后又公布了第三批24个点城市(城区)名单(见表2一l)。至此,全国己有4个直辖市、27个省(自治区)的51个城市(区)被建设部确定为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区),一场建设和应用城市管理数字化的热潮在全国掀起,并在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完善,取得了遍地开花的成果。两年的时间内,第一批试点城市中有八个通过了验收,南京市鼓楼区、上海市长宁区、上海市卢湾区、北京市朝阳区、杭州市、深圳市、扬州市等作为第一批试点城市(城区)都创造出了很多具有自身特色和推广价值的城市管理数字化模式,并己取得了巨大的实施效果。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是我国依托“数字城市”技术进行城市管理的重大突破,是我国在城市管理领域继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实行的城市管理服务承诺制和上世纪末推出的城市便民服务热线之后进行的第三次理论探索和体制创新。城市管理工作从管理部门自我制约,到交给群众监督,上升到了强调公共服务、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城市管理理念得到了第三次提升,管理体制经历了又一次重大变革,管理水平上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一、城市管理数字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城市管理是城市政府的重要职责,当前我国城市政府具有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方面的职能中,尤其需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明确提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要切实增强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城市管理数字化的实施正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及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理念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城市管理,能够很好地解决很多群众最不满意的城市管理具体问题,极大地提高政府社会管理水平和公信力,创造良好、舒适的居住环境和企业投资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推进了政务公开,架起了城市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改变了过去群众反映城市管理问题难、环节多和没有反馈的状况。在新模式下,群众有了反映城管问题的地方,有了指挥协调问题快速解决的机构,提高了管理者的主动性和市民参与、协助管理的积极性。此外,通过解决大量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还能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化解矛盾,降低信访量,为构建社会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城市管理数字化不仅仅是对城市管理的方法、技术的一场革新,更是对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制度的一场革命,是城市管理部门职能的一次重新洗牌和整合。城市管理数字化的架构之一就是要改革管理体制,这是新模式运行的组织保证。北京东城区和先后通过建设部验收的城市(区)实行的新模式中,都进行了机构整合和明确分工,调整或新成立了形式不一,但实质相同的城市管理组织机构,特别是将监督职能和管理职能相分离的做法,克服了原有的城管体制中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推诱扯皮、管干不分的弊端,构建了加强监督、统一指挥、统筹协调、运转高效的管理体系,形成了强大的管理合力,提高了管理的整体效能。另外,新模式还建立了一整套科学完善的绩效评价系统,对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各个环节、部门和岗位进行科学评价和有效监督,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官僚主义,纠正了形式主义,使对城管服务的评价更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避免了暗箱操作,方便了群众监督,促进了城管人员素质的提高和工作作风、精神面貌的转变,促进了城市管理效率和实效的极大增强。

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通过运用数字技术和体制创新,实现了从滞后到超前、粗放低效管理到精确高效管理、突击运动式管理到常态化可持续性管理的转变,确保了城市管理案件第一时间被发现,立即落实到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迅速被得到处理,大大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一是通过城管问题得以发现。据统计,北京市东城区实行城市管理数字化模式以来,问题发现率从30%提高到了90%;杭州每天发现城管问题达到3000件以上,相当于原来一个月的数量;深圳一天的立案数等于以前同期的52倍;扬州市的问题发现率由原来的10%提高到现在的90%以上。二是城管问题处结率普遍提高。北京市东城区处理时间由原来的平均一周提高到现在的12.1小时,过去每年处理4600件左右,现在8个月处理1.8万件,管理效率提高了5.4倍;南京市鼓楼区结案率始终在95.72%以上;上海市长宁区一个月的处置结案率达到99.35%;杭州市日发现问题三千以上,日派遣率达98%,日解决问题近千件;深圳市案件平均处理时间由4天缩短为13.2小时;扬州市结案率达98.96%,比原先的83%提高巧.%个百分点。三是城管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问题的能力大幅度提高。如杭州市通过数字城管信息采集系统,对暴雨后的低洼积水点、影响市容的广告牌匾等进行了迅速的专项普查,数字城管系统还在历次抗台风及防汛指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又如2005防止禽流感期间,武汉市江汉区利用网格化管理系统监控沿街叫卖、家庭养禽、不明飞禽死亡处置等问题,仅半天时间,监督员就上报案件97件,使区政府及时掌握了信息,迅速有力地处置了存在的问题[48]。四是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从经济角度来看,新模式通过网络化实现了不同专业部门的管理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整合,通过流程再造降低了巡查成本、问题处理成本、管理对象成本,减少了城市部件丢失和损坏及由此造成的资源浪费,节约了大量能源和资金。拿北京东城区来说,在新模式下,由于工作效率成倍提高,管理成本大幅度降低,预计五年内平均每年可节约资金4400万元左右。如果城市管理新模式向全国660个城市推广,每年可带来575亿元的福利增量,直接创造约458416个就业机会;如果不考虑城市管理新模式带来的效益的提高,在660个城市中推广每年也会节约成本748亿元;如果以达到城市管理新模式的效率水平为标准,每年节约总成本可达5980亿元[4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