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保障学的学科性质

社会保障学的学科性质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研究者的专业背景不同,往往会对社会保障学的学科性质形成不同的看法。对社会保障学学科性质的争论一般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学者一般将社会保障这一学科归入经济学科。社会保障的学科定位之所以出现许多不同的观点和争论,是由社会保障的学科特点决定的。对社会保障学的学科性质的争论一般集中在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三个方面,将社会保障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可能更有助于该学科本身的建设和发展。
社会保障学的学科性质_社会保障概论

1.5 社会保障学的学科性质

对社会保障学科性质的认识也就是说,社会保障属于什么学科?由于研究者的专业背景不同,往往会对社会保障学的学科性质形成不同的看法。对社会保障学学科性质的争论一般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学者一般将社会保障这一学科归入经济学科。他们将庇古、凯恩斯等这样一些声名显赫的经济学家对社会保障的理论贡献作为社会保障学的理论基础和源泉进行研究,将社会保障视为一种经济利益分配手段,对经济生活起调节作用,并且强调社会保障要遵循经济规律。

社会学者则从社会公平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出发,他们将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等经典名著视为社会保障学的理论源泉,认为社会保障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项制度安排,是国家对一部分遭遇社会问题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整套社会机制。

政治学者则认为社会保障事业事关国家的政治稳定和政治目标,是当代世界政党政治的重要内容,社会保障是政府对公民“履行确保其最低经济生活水平的一种社会责任”,也是政府确认其政治合法性,有效行使其社会管理职能的必要手段。

社会保障的学科定位之所以出现许多不同的观点和争论,是由社会保障的学科特点决定的。社会保障学是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尽管应当把社会保障视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这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做到,即使在欧美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也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在中国,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新增的社会保障专业归入管理学门类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将其与土地管理、卫生事业管理等纳入同一范畴。

郑功成教授认为:将社会保障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可能更有助于该学科本身的建设和发展。“因为从理论上讲,社会保障从基金筹集到支付的过程实质上是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的过程,它应属于经济学范畴;社会保障的直接目的是为社会稳定发展服务,是国家通过法律强制实施的社会政策,它又应当属于政治学范畴;社会保障的行为是社会控制,其内容与任务是解决各种特定的社会问题,从而又应该属于社会学范畴;在实践中,社会保障关系只能由独立的法律部门来调整和规范,并需要运用到统计学、管理学、保险学等技术。因此,社会保障应当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即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交叉的、处于应用层次的社会学科。”[10]

本章小结

社会保障是由国家或社会依法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手段,采取各种方式对全体公民的基本权利给予保障,从而实现社会稳定与社会公平的社会安全措施的总称。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是最基本的内容。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制度具有权利性、公平性、社会性、法制性、福利性、全面性、互助性、发展性的特征。社会保障制度在运用过程当中应遵循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原则、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生存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公私相结合的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原则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原则。社会保障作为社会稳定的“减震器”,经济运行的“调节器”,以人为本的“推进器”和社会服务的“孵化器”,对整个社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对社会保障学的学科性质的争论一般集中在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三个方面,将社会保障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可能更有助于该学科本身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术语

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

思考题

1.社会保障概念要素有哪些?

2.简述社会保障的体系。

3.简述社会保障的特征。

4.社会保障运行中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5.简述社会保障的功能。

6.如何理解社会保障的“经济调节器”功能?

案例分析

2010年中国社保抓什么?[11]

新农保试点启动实施、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养老和医疗保险转移接续办法陆续出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再次上调……2009年,我国在民生建设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措施。

2010年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在这个背景下,我国的社会保障工作做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新华社记者专访了在武汉参加全国社会保险局长会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

落实新农保试点、养老医疗保险“漫游”

“全国首批新农保试点启动以来,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各地要求尽快扩大试点的呼声很高”。胡晓义告诉记者,“从各地初步实践情况看,新农保能否顺利实施,能否及早推开,关键在于基层经办管理服务能力”。他说,如果通过试点,能够总结出宣传广泛深入、服务方便快捷、发放及时到位、信息规范准确、基金安全完整、并能持续调动群众参保积极性的成熟经验,就完全有可能加快新农保推进步伐,提前实现全覆盖。

“同时,要确保养老保险关系转续办法平稳实施。”胡晓义说,“这个办法涉及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深层次问题,既涉及地区利益关系的调整,又涉及基层管理能力提升,还涉及群众社会保障意识的培养,要办好这件好事并不容易”。胡晓义坦言,春节前后是一个考验阶段,大批农民工返乡过年,会有一部分人提出退保要求;而春节后农民工返城重新就业,是对接续关系承诺的真正检验。

“我们要抓住重点时段和重点人群,持续宣传,并积极主动开展与参保人员对账等活动,用实例来证明‘续保、转保不退保’是更好地维护了他们的权益”。胡晓义说话掷地有声。这位副部长告诉记者,2010年还要全面落实医疗保险转续暂行办法和异地就医结算服务意见。其中医疗保险转续暂行办法将于今年7月1日开始实施,他要求各地要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于6月底前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进一步解决社会保险制度缺失问题

“近年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获得了长足发展,陆续填补了一些制度空白。”胡晓义坦言,“但仍有部分群体游离在社保制度之外,‘从无到有’的任务还没有彻底完成”。

他告诉记者,以下三项是今年制度建设新的突破点:第一,研究制定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指导意见,统筹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原家属工、“五七工”的养老保险问题。

第二,下大力气解决“老工伤”问题。通过多渠道筹资、多形式并举,争取年底基本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

第三,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绝不是为了财政‘甩包袱’,而是为了促进事业单位更好地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公益服务。”胡晓义说,“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统筹互济、分散风险的保障制度,形成多缴多得的激励约束机制”。

他要求,各试点省市要结合事业单位机构分类、实施绩效工资和人事制度改革,根据实际情况,认真测算,拟订具体政策和实施方案,保证原来国家规定的待遇水平不降低,实现制度平稳衔接过渡。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做好宣传说明解释工作。

继续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

胡晓义说:“在当前背景下,继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国民收入再分配力度,既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又有利于拉动居民消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他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2010年要切实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确保春节前发放到位。尚有基本养老金历史拖欠的地区,要进一步加大补发力度。同时认真做好新农保试点地区的基础养老金发放工作,确保60岁以上农民春节前领到基础养老金。

他强调,要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保障待遇。各地要组织实施好新版药品目录报销工作,确保参保人员得到实惠。今年各统筹地区封顶线要普遍提高到职工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

“开展居民医保门诊统筹重点联系的城市要加大工作推进力度,通过政策制订和运行服务管理工作,在实践中细化完善门诊统筹政策和管理,为全国推开门诊统筹工作打好基础。”胡晓义说。

全力维护基金安全

“确保安全,是基金管理永恒的主题。”胡晓义直言不讳,“今年的重点是认真总结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针对发现问题,特别是制度上、流程上的漏洞,做好整改工作;推广基金监管软件使用,大力开展非现场监督。”

同时,做好基金预算管理。按照国务院指导意见要求,各地要切实履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编报和预算执行职责,通过这一新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切实建立政府的责任约束机制,积极探索系统、科学的预算考核评价方法,进一步提高预算的执行力

此外,要扎实推进内控制度建设。各地要以开展检查评估为抓手,落实内控工作的一把手责任,加强内控基础建设,对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研究并整改完善。做好信息披露工作,研究进一步增强社保基金管理透明度的方式。

请思考:

1.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对于中国改革发展的重要作用。

2.当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工作有哪些?

【注释】

[1]转引自:尚晓援.“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再认识[J].中国社会科学,2001(3).

[2]转引自:尚晓援.“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再认识[J].中国社会科学,2001(3).

[3]李长勇,吴继刚.社会保障概念考察[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1(5).

[4]陈良瑾.社会保障教程[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5.

[5]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7.

[6]童星.社会保障与管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6.

[7]童星.社会保障与管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85-188.

[8]部分内容参考:柏杰.我国所适用的社会保障原则探讨[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9]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31.

[10]郑功成.论社会保障领域的理论建设[J].中国社会保险,1995(7).

[11]来源:新华网,2010年02月0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