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实践

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实践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实践。人民是发展的主体,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3+1”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了发展观念的科学,发展模式的科学,发展内容的科学,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意义。各级领导是落实科学发展的决策者、组织者和实施者。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实践_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实务

一、做科学发展观的坚定实践者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成果基础上,着眼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提出来的发展思想和发展理论。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实践。理论通过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实践赋予理论强大生命力。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实践。行大于言。只有实践,才能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有实践,才能充分发挥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充分显示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的活力;只有实践,才能不断解决改革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一)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坚定地以之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要坚定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人民是发展的主体,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我们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极大地调动人民群众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人民谋发展;另一方面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同时,要注重提高全民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坚定符合规律的发展理念。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系统的、综合的、整体性的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的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谋求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要加强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环境建设,为实现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精神动力、社会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支持。要坚定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揭示的是发展的普遍规律,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发展有很大的差异和不同的情况,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确定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重点、发展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决不能强求一律,一刀切。

(二)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坚定地推进“3+1”发展战略

实践科学发展观,首要的就是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坚定地推进“3+1”(即以大开放为纲,全面推进大工业、大旅游、大物流和城市建设)发展战略。“3+1”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了发展观念的科学,发展模式的科学,发展内容的科学,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意义。只有坚定地推进“3+ 1”发展战略,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为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定的物质基础。“3+1”发展战略是市委集体的决策,是全民的意志,不容有任何干扰,不容有任何懈怠,必须坚定、坚韧、坚实地向前推进。推进“3+1”发展战略,必须坚持“三个立足于”:立足于扩展经济总量。立足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在提升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要十分注重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的知名品牌,培植一批有特色、高效益、带动性强的主导产业。要转变招商引资观念,从“粗放招商”向“集约招商”,“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提高利用外资水平,高位高速度推进出口加工区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充分发挥资源、能源、科技、生态、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立足于城乡协调发展。推进“3+1”战略既要发展城镇、建设城镇、繁荣城镇,又要发展农村、建设农村、繁荣农村,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进步。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推进“3+1”发展战略,积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力,因地制宜寻找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大力推进社会新农村建设。

(三)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坚定地抓住领导干部带头这个关键

各级领导是落实科学发展的决策者、组织者和实施者。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程度、执行力度、实践深度直接影响到落实科学发展的成效。各级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注重提高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加强干部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水平,特别要注重提高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凝聚力就是生产力。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用科学发展观引导正确的政绩观,以正确的政绩观保证科学发展的落实,坚决反对弄虚作假,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瞎决策、瞎指挥、瞎折腾;坚决纠正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为谋取局部利益、眼前利益而损害全局利益、长远利益。一定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途径,采取新措施,实现新发展。要建立和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激励机制、考核机制,建立和完善干部管理和用人机制,保证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坚定实践者。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一定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以清醒的头脑、科学的态度、坚定的意志、踏实的作风,走稳每一步,做好每件事,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突出成就,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还很繁重。当前,我国发展与改革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防止各种矛盾的积累和化解各种可能的风险。要顺利度过这个时期,必须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改革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将解决现实问题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机结合起来。其主要任务:

第一,把转变政府职能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近期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突出矛盾,大都是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所致,这已成为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主要矛盾。转变政府职能的核心,就是要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切实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

第二,把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国最大的发展差距是城乡发展差距,根源是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和政策壁垒。应“多予、少取”,实行政策扶持统筹;“放活”,实行制度创新统筹,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其中最根本的任务是加速城镇化进程,最核心的改革是建立现代农村产权制度,最重要的措施是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最必需的保障是还农民以国民待遇,最主要的阵地是发展县域经济,而这一切的动力都是体制创新。

第三,把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所有制改革是改革的核心,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下一阶段,要把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推进改革、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特别注重推动公有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吸纳非公有资本进入,同时鼓励公有资本特别是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或外资企业;另一方面,放宽市场准入,改革审批限制,消除政策歧视,依法保护私有财产,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四,把加快生产要素市场化步伐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推进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进程是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核心,其重点是大力发展资本、土地、劳动力市场。只有市场机制在资本、土地、劳动力等绝大部分生产要素资源的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才能使要素市场适应商品市场发展的需要,并更好地促进商品市场的健康发育;才能使国家的宏观调控建立在合理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和有序流动机制上,增强调控的灵敏度和有效性;才能促使政府减少对经济的过度干预,真正将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也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

第五,把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尊重和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为此,要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第六,把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推进改革的着力点之一。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尤其要重视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其主要措施是实现体制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解决历史包袱、城市发展功能重新定位、政策扶持等有机结合。

第七,把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放到更突出的位置。在大力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缓解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经济补偿机制,实现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联系实际的方法

我们党自建党之初起,就将“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一以贯之,坚持不懈。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用世界眼光来观察、分析和认识本地区、本部门乃至本人的优势和劣势,既要看到成绩,增强信心,鼓舞斗志,又要找出不足,查明原因,以利改进和提高。

每个单位和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既要正视自己的长处,更要正视自己的短处。正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只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有长足的进步。我们学人家的东西,也要切合实际,为我所用,万万不可“东施效颦”。形势发展飞快,我们要学的东西很多,既有理论的,又有实际的;既有本埠的,又有外地的。要有选择地学,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做法,应当权衡一下,哪些适合我们,哪些不适合。有所取舍才对。现在我们有些人在向别人学习的问题上,一股脑儿想当然,不假思索,采用“拿来主义”。比如,看人家北方大规模搞养牛出了效益,他也在南方大规模搞养牛,结果带来了沉重的“包袱”,甩都甩不掉。比如在不适宜种水稻的地方种水稻,在不适宜种果树的地方种果树等等,不知搞了多少劳民伤财的事。今天学闽粤,后天赶江浙,过了几天又要呼应浦东,从珠三角学到长三角,结果如“邯郸学步”,不仅没把人家的好经验学到手,反而连自己的特色也丢掉了,一样没学好。其主要原因在哪,是不是应该坐下来冷静地思考思考,我们理论研究的方向对不对头?理论是不是与实践相结合了?人家的哪些东西对我有用,哪些对我无用或用处不大?不能人云亦云、照葫芦画瓢,否则,只能成为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的可怜虫,令人生厌。比如,安徽省委省政府组织学习访问团,带着问题去考察,回来后进行分析研讨,将人家的好经验与我们的优势进行一对一的“嫁接”,终于结出了硕果,现在提出的实现安徽崛起的口号和马鞍山市委提出的加速实现“两个率先”,为构建和谐马鞍山而努力的口号就比较切合实际,方向明,思路清,用“踮起脚来摘桃子”的办法就能实现目标,这样才有可信度和可行性,领头的才有号召力、才有凝聚力、才有战斗力。

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在于实现增长方式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的26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4%,国内生产总值规模扩大了10.3倍;外贸增长年均16.7%,26年间增长了56倍,到2004年底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很大发展,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4年的2610万;尤其在“十五”期间,我国战胜了“非典”,克服了东亚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应对了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走出了自1998年以来的通货紧缩,粮食产量大幅增加,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回升,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加快了对外开放步伐。

但是,在总体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的同时,国民经济内部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首先是我国经济总体水平还低,2004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77美元,为同年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0100美元的3.2%。我国还要继续保持比较快的增长速度,才能缩小和发展国家的差距。其次是国民经济“一放就活、一活就乱”的体制性弊端尚未根除,重复投资、盲目投资、投资过热等造成经济大起大落的可能性仍然存在。第三,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1978年我国城乡收入是2.6∶1,随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集体生产队制,农业发展很快,农民收入也得到提高,城乡收入差距下降到1984年的1.8∶1。从1985年开始,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全面推向城市,带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农村的增长却相对滞后,到2004年城乡的收入差距已经增加到了3.2∶1。而且,即使在城市里,收入格局也不断分化,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就业市场化,使一些人成为待业、失业的低收入人群,有些能力较强的人群利用市场机遇率先致富,更有少数人利用特权和体制的弊端,以权谋私变成暴富。除了上述问题,我国各项社会事业的欠账也很多:教育上的投入,尤其公共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上的投入不足;农村公共卫生改革不到位,医疗费用高,农民因病致贫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各地经济发展经常以环境为代价,等等。

在“十一五”期间,我们要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发展思路,取得速度与质量、公平与效率统一的经济发展;同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农村、教育、卫生、环境的建设,补足社会发展的历史欠账,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就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来说,除了少数利用特权、体制弊端而成为暴富的人之外,我国的富人和发达国家的富人比较起来只能说是中产阶层,所以,我国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不在于富人太富,而在于穷人太穷。这些穷人大多数在农村,于是城乡差距扩大;城里也出现了穷人,才有了收入分配不公;因为穷人,医疗、教育等的开支才成为问题;也因为有穷人,为了生活,即使污染、安全达不到标准的工作也有人要做。

在“十一五”期间,我们需要创造条件使国民经济快速、平稳增长,同时使穷人收入增加的速度高于富人收入增加的速度,这样才能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穷人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劳动力,而富人除了劳动力外还有资本,只有让穷人能够充分就业,同时,工资的增长幅度超过富人收入的增长,才能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在目前这个发展阶段,我国要素禀赋的特征是劳动力相对丰裕、相对便宜,资本相对稀缺、相对昂贵,所以,我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力比较密集的产业以及资本比较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力比较密集的区段。发展这样的产业,我国的经济在国内、国际市场会有最大的竞争力,可以得到最快速的发展。而且,这些产业能够多创造就业机会,只有劳动力的穷人,包括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能得到充分就业。这些产业具有最大的竞争力,创造的剩余会最多,投资在这些产业的资本的回报率也会最高,因此,剩余中用来积累的比例会最大。发展这类产业,资本就会从相对稀缺乏变成相对富余,劳动力就会从相对富余变成相对稀缺。这样,劳动力的价值会不断上升,资本的价值会不断下降,穷人有比较优势的资产——劳动力不断地升值,富人有比较优势的资产——资本不断地贬值,收入分配就会越来越公平。在这个过程中,城乡差距会随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而缩小;随着收入的提高,污染的行业和安全达不到标准的工作就不会有人愿意去做,污染的行业就会萎缩,工矿的灾难就会减少;大量不适宜有经济活动的边远山区和草原的农、牧民也会转移出来,降低环境的压力。所以,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就有可能实现城乡、地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际的统筹发展。

如果继续推行改革开放以前的赶超战略,发展的产业不符合比较优势,固然在开始时会有一段投资拉动的经济快速增长,但是,由于建立起来的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缺乏自生能力,需要靠政府的保护、补贴才能生存,效率会很低,随着可动员的资源的枯竭,经济的增长便不能持续。而且,每个项目的投资规模很大,创造的就业机会却很少,大量只有劳动力的穷人不能得到充分就业,收入、工资水平会很低,城乡收入差距便会拉大。此外,投资到这些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只有富人或者与政府关系很好可以从银行借到钱的人才能做到。如此建立起来的企业是靠政府的保护补贴生存的,补贴的钱却只能来自不投资于这些行业、收入相对较低的人群,靠低收入人群来补贴富有人群的投资,收入分配就会越来越不公平。这些企业还会以贿赂、游说向政府要更多的保护补贴,政府投入到公共财政中的资金就会更少,各种社会矛盾便难于缓解,甚至出现“坏的市场经济”的体制性弊端。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我国的经济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转换经济增长方式这种提法,在先前的几个五年计划中就曾提过,但并未产生实质效果。究其原因,在于每一种经济发展战略和增长方式都要求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来保证。

传统的赶超战略以计划体制为载体,由国家用行政手段直接配置资源来实现。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作为主体,追求的是利润,关注的是各种产品和投入要素的价格。要企业按照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技术,前提是有一个能够充分反映各种要素相对稀缺性的价格体系。有了这样的价格体系,每个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就会按照价格信号的引导,进入到能够多利用我国丰裕要素,符合我国比较优势的产业,并且,采用能够多利用我国丰裕要素的技术来生产。但是,我国从1978年底开始的改革开放采取的是渐进的道路,传统战略下的价格扭曲没有完全消除,尤其资金和土地价格还被人为压低,给企业的信号不能够完全反映我国要素禀赋的实际状况。在这种体制下资金的价格是低的,投资就会偏离我国的比较优势。而且,只要政府放松对投资和信贷的控制,就容易出现盲目投资、重复投资和投资过热等“一放就活、一活就乱”的问题。所以,要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彻底改革计划体制遗留下来的金融、土地等市场的扭曲,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当然,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和发达国家政府的作用不完全相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达国家的政府除了公共职能外,能扮演的经济角色有限,这是因为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处于最前沿,创新的方向难于确定,只能由各个企业自己判断,通过市场竞争来选择。但是发展中国家有后发优势,可以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来选择产业、技术。所以发展中国家产业和技术创新的方向比较清晰,政府可以通过规划部门研究、搜集、整理信息,编制产业政策,提供给企业作为产业、技术升级的参考。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各种制度安排还不完善,政府在相关的金融、法律、社会制度的创新和建立上,也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配合产业政策,通过政策和立法来推动必要的变革。

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应该比发达国家的政府在经济发展上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不过,不管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的主体都是企业,政府的产业政策只能是指导性的,不能是指令性的,这是“十一五”从过去的“计划”改为“规划”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我国各地的发展阶段不同,比较优势有异,不能再像过去一样,根据中央制定的支柱产业,一哄而上。各个地方在“十一五”期间投资的热点应该符合各自的要素禀赋、地理、市场条件,选择符合比较优势、易于形成产业群聚、能够产生竞争优势的行业来发展,这样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增长质量,推动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并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