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教育社会学》简介

《教育社会学》简介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编为教育社会学学科论,从学科要素(第一章)与学科发展(第二章)两个维度展示了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基本面目。教育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基于这一学科观,教育具有毋庸置疑的“社会性”,是一种社会系统。
《教育社会学》简介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南京师范大学吴康宁的专著《教育社会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98年7月出版,获教育学一等奖。

一、篇章结构

此书由四编组成。第一编为教育社会学学科论,从学科要素(第一章)与学科发展(第二章)两个维度展示了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基本面目。第二编为教育的社会背景,考察了社会结构(第三章)、社会差异(第四章)及社会变迁(第五章)对教育的影响。第三编为教育自身的社会系统,揭示了教师(第六章)、学生(第七章)、学校(第八章)、班级(第九章)、课程(第十章)及课堂教学(第十一章)等教育组成部分的社会学特征。第四编为教育的社会功能,在反思相关理论观点的基础上(第十二章),阐述了教育社会功能的基本构成与形成过程(第十三章)。

二、基本观点

(1)教育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基于这一学科观,教育具有毋庸置疑的“社会性”,是一种社会系统。

(2)作为一种社会系统,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外部社会的强有力制约。其中,社会结构是教育格局的规定因素,社会差异是教育机会不均等的主要根源,社会变迁是教育变迁的根本动力。

(3)作为一种社会系统,教育有其自身的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教师与学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学校与班级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课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过程。

(4)作为一种社会系统,教育对于外部的更大的社会也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存在着方向及强度的区别、性质及对象的区别,形成阶段的区别。

三、创新之处

(1)此书根据“教育的社会性”这一基本线索,较早尝试从教育的社会背景、教育自身社会系统及教育的社会功能这三个具有逻辑关联的板块,进行较为系统的教育社会学分析。

(2)此书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主要包括:

教师每天都在学校中扮演着社会代表者与同事这两种社会学特征完全相背的双重角色,并频繁进行着转换。

学生是介于婴幼儿与成人之间的“半”社会成员,主要生活在由家庭、学校及同辈群体构成的三重社会之中,并因此而进行着一种日常性的社会位移。

学校对教师而言兼具规范性与功利性,对学生而言则规范性与强制性兼而有之;学校的组织结构是异质的与多权威的。

班级作为学习者组织具有自功能性,作为非成人组织具有半自治性。

课程结构表明着知识的控制与分等,课程目标体现着价值的定位架构,课程内容反映着观念的吻应与偏离,课程授受则充满着意义的生成与变型。

根据教师的领导力度与学生的自主程度,课堂教学的社会学模式可分为“指令·服从”、“指令·交涉”、“指令·抗争”、“建议·采纳”、“建议·参考”、“建议·筛选”、“参与·协从”、“参与·合作”及“参与·支配”等九种类型。

教育的社会功能存在着“强正弱负”、“弱正弱负”、“弱正强负”及“强正强负”四种状态,并因此而相应构成教育发展过程的四个时期,即教育强盛期、教育平淡期、教育危机期及教育变革期。教育具有文化认同、文化标定、文化反思、社会控制、社会分层及社会变迁等六项功能。从时序上看,教育的社会功能的形成包括功能取向的确立、功能行动的发生、初级功能结果的产生与次级功能结果的衍生等四个阶段。

四、成果意义

此成果的意义在于促进我国教育社会学学科框架建设的多样化,克服我国教育社会学界同时并存的“洋云亦云”与“封闭式乡土化”两种偏向,纠正我国教育社会学发展中同时并存的“无实证的理论”与“无理论的实证”两种偏向,同时也为教育实践工作者认识与判断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反思与改造教育实践提供了较为系统的社会学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