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们为什么不担心有机物能源枯竭后的灾难

人们为什么不担心有机物能源枯竭后的灾难

时间:2022-01-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十六、人们为什么不担心有机物能源枯竭后的灾难尽管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了,大量消耗有机物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但是,在行动上并没有反映出有那个国家想大幅度的减少煤、石油、天然气和植物的使用。于是,核能的研究者们把目光转向了核聚变反应,认为核聚变反应产生能量的过程不会产生放射性物质,核聚变能是一种干净的能源。因而也有科学家认为可控核聚变难以成功。
人们为什么不担心有机物能源枯竭后的灾难_拯救地球要从现在

十六、人们为什么不担心有机物能源枯竭后的灾难

尽管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了,大量消耗有机物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但是,在行动上并没有反映出有那个国家想大幅度的减少煤、石油、天然气和植物(主要是树木)的使用。一方面对温室效应的严重恶果认识不够,另一方面对有机物消耗殆尽之后,将对地球生物造成毁灭性灾难的后果缺乏足够的认识、思考和探索。各国的决策者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解决“能源危机”,以为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至于几十年以后总会有解决办法。近几十年来,各国特别是科技发达的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寻找解决新能源的途径。同时,在毫不顾及地大量消耗和使用有机物能源。人类的希望有以下寄托:

1.制造人造“小太阳”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原子能被一些国家利用起来。今天,核电站已经遍布全球。核原料的资源是有限的,总有用完的一天。更严重的是,至今还没有解决核废料的存放和处理的有效办法,放射性污染正严重地威胁着地球环境。于是,核能的研究者们把目光转向了核聚变反应,认为核聚变反应产生能量的过程不会产生放射性物质,核聚变能是一种干净的能源。这个理论的依据是先从海水中提取重水,再由重水产生重氢氘,一公斤氘经核聚变转化为氦时,所释放的能量等于燃烧4万吨煤所释放的能量。地球上的海水总量为13.7亿立方公里,海水中氘的总量为25万亿吨,如果都能参与核聚变,相当于5万亿亿吨石油燃烧的能量,足够人类使用10亿年。这不过是理论推断,怎么可能将那样广阔海洋中的氘全部提取出来呢。

20世纪七十年代末,有科学工作者甚至乐观地估计,到九十年代,可控的可连续进行的核聚变反应就可以试验成功,像太阳那样可连续发光发热的人造“小太阳”就可以作为能源用来发电了。然而,又是二十年过去了,世界上有研究能力的试験室进行的该项试验几乎都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像太阳这样的恒星的反应燃烧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太阳的表面温度为6000多摄氏度,中心温度为1500万度(也有说10亿度的),中心压力为3400亿个大气压。以什么样的氘聚集体密度,以什么样的压力,以什么样的温度将小太阳点燃,以及持续的时间等条件,尤其是关键的条件如果掌握不好,会不会变为点燃了一颗小型氢弹。即使成功地燃烧起来了,将这个炙热的火球放置在什么地方。其实,可控核聚变反应试验的理论问题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其实践和试验过程就更其艰难了。因而也有科学家认为可控核聚变难以成功。总的认为:即使能以成功,但离那一天还非常遥远。

2.认为地球上还存在着大量石油和天然气

几十年来,一直有一种观点在影响着石油消费者的思维,认为地球上还存在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因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疯狂地消耗石油。1984年5月,某刊物上的一篇《油气起源新论》的文章有典型意义。新理论认为:石油并不是由古代动物的遗体聚集经千万年密闭隔绝演化而成。油气来自地幔的挥发物沿地壳破碎带转移到多孔的岩石中,在适宜的封闭条件下聚集成油气藏,地幔挥发物产生的石油烃类约150万亿~400万亿吨。如果新理论成立,就会找到更多的油气资源。

新理论提出的时候,人们基本上还没有意识到燃烧石油和天然气产生温室效应的问题。退一步讲,即使没有温室效应,也不能无度消费油气资源。大气中的氧气总量不过200多万亿吨,如果将理论中油气资源的下限150万亿吨消耗掉,那么,大气中的氧气将被消耗殆尽,陆地动物将因缺氧而全部灭绝,地球上的生物演化将回到若干亿年之前而重新开始。

3.认为人类可能发现一个新的星球,并到上面去居住

有人预测,500万年之后,地球将不适宜于人类生存,人类将集体迁徙到一个新的星球生活。

2010年11月9日,《生活文摘报》上有一篇文章《地球‘家底’还剩多少》,在这篇文章中讲出了这样的消息,世界著名科学家霍金在接受采访时爆出了惊人言论:“地球在200年内将毁灭”;“人类基因中携带着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人类对地球的掠夺日盛,资源在一点点耗尽,人类要继续生存下去,出路只有一条,‘移居外星球’。”

2009年3月13日,在《兰州铁道》的周末时讯上登载了一篇文章《英报:科学家称4年内将找到另一个地球》。如果这一预测能够实现,也只能让人们了解天文学界在探索宇宙奥秘的过程中取得的进展,作为一个信息解读而已。能给人类带来什么鼓舞呢?文章中称这个地球可能就在几年内被发现。即使在银河系之内发现了一个类似于地球的星球,我们地球上的人也是去不了的。在银河系近10万光年的立体范围内找到一个星球类似于地球,这个星球离我们的地球还是太远了。这个星球如果离地球只有一光年,那么它和地球的距离是近10万亿公里,如果以每秒飞行11.2公里的火箭宇宙飞船)前往,需要3万多年;以每秒飞行16.7公里的火箭前往,需要近2万年;如果以每秒飞行100公里的火箭前往,也需要3千多年。天文学知识告诉我们:具有相当体积的星际物质落向地球的时候,在进入大气层的这一段,由于与空气摩擦产生高温高热而成为发光发热的“流星”。流星在大气层中的最大下落速度为每秒70~80公里。在这样的速度下,绝大多数的流星在到达地面之前就被烧毁了,只有极少量体积较大的流星落到地面成为“陨星”。因此,火箭如以每秒100公里以上的速度冲出大气层是不可能的,它在还没有离开大气层之前,就会和乘客一起被烧毁。

宇航员离开地球时的超重使人的身体承受能力变得非常困难,一般人根本无法忍受。人的身体重量将增加到10倍以上,血液如同水银(汞)在身体中流动。再增加初速度就连宇航员也承受不了血液对心脏和血管的强大压力,更何况许多人是有心脏和血管疾病的。

假设人类用什么办法克服了超重现象,同时又制造出了可以耐高温的火箭材料,而使火箭速度大大提高,能以到达可以去的那个星球,那个星球上有类似人类的高等动物,他们会欢迎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去吗?再假设那个星球上没有人类而只有地球上一般的飞禽走兽,难道我们要去侵占它们的生存空间,就像地球上捕杀野生动物一样去消灭它们么?再一种可能就是只有微生物,那么可能对人的生存就不具备条件,既然认为宇宙是一次大爆炸的产物,那个星球和地球的形成年代应该是一样的,既然形成不了动物,人也是难以生存的。

在我们的地球上,总有许多个体和利益集团有着强烈的侵略和强行占有的思想。十六世纪初,外来入侵者先后入侵了中美洲、南美洲的印第安人部落,使南美洲以印第安人为主的“印加帝国”灭亡的惨痛事件的发生就是突出代表。难道我们还要把强行占有的思想带到宇宙中去吗?

4.认为科学可以解决许多难题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人类有能力到达地球太空甚至月球;有能力建造几十公里的跨海大桥;长达百公里以上的海底隧道;库容几百亿吨的大型水电站;高达上百层的摩天大楼;可以爆炸千万吨级以上的氢弹;可以制造每秒运算千万亿次的计算机……于是认为科学可以解决许多问题。但是,人类过于乐观了,自然界的许多规律所展现的强大力量是人类无法战胜的。比如我们无法阻止地震的发生,甚至还不能预报它;不能阻挡强台风的发生;不能阻止北极和南极的冰雪融化。而许多自然灾害和灾难的危害都是科学的手段解决不了的,人类掌握的科学手段和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地球环境的恶化是人类的行为违背了自然规律。只有使自己的行为真正科学,顺应和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减缓地球环境恶化的步伐。

img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