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如何养成强大的气场

如何养成强大的气场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到了1508年的时候,王阳明又在贵阳的文明书院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学说。王阳明认为,知行本是一回事,两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从贵州龙场走出去之后,王阳明无论是做知县、剿匪、平定宁王叛乱从来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学术研究。1527年,王阳明出征广西,他的学生钱德洪和王畿对这四句话发生了分歧。王阳明为什么会在军事上屡次建立奇功,为什么他总是能够以少胜多,其实这跟他从小的苦心学习分不开。

孔子气魄极大,凡帝王事业,无不一一理会,也只从那心上来。譬如大树,有多少枝叶,也只是根本上用得培养功夫,故自然能如此,非是从枝叶上用功做得根本也。学者学孔子,不在心上用功,汲汲然去学那气魄,却倒做了。

——《传习录》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有魅力的人,他们做人做事恰到好处,其实这就是所说的魅力。魅力能让一个人有一种难以言说的亲和力,而魅力也是一种气场的表现,是一个人自内而外透露出来的自信心。

王阳明跟弟子们说:“孔子的气魄雄伟,因为只要是与帝王相关的学问和才能,他都加以研究、领会,这强大的气场皆是从心中得来。就比如一棵树,尽管有很多的枝枝叶叶,但是究其根本还是从根部培育起来,功夫到家了,自然就能如此了。现在的很多人学习孔子,但是都没有用心去学,只是匆忙地学习孔子的一些气场,如此去学习,并不会提高,只会颠倒。”

王阳明在流放之地贵州龙场,历尽艰险,克服了水土不服、瘴疠肆虐,虎熊以及毒虫出没,还有就是克服了一日三餐的困难,每日专心静坐,用心体会圣贤之心以及领悟圣贤们的各种心境,终于在一日夜晚在石棺静坐之时深刻明了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也就是“致良知”的学说。

到了1508年的时候,王阳明又在贵阳的文明书院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学说。所谓“知”,指的就是道德意识以及思想意识;而“行”指的则是人的道德实践以及实际行动。王阳明认为,知行本是一回事,两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是真知。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

从贵州龙场走出去之后,王阳明无论是做知县、剿匪、平定宁王叛乱从来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学术研究。他将致良知用在治理县城上,用在了剿匪和平乱之中。王阳明在还工作之余竭尽所能修建学院,走到哪里讲学就到哪里,对圣贤之学不停地研究、领悟,最后用四句话对自己的心学思想作了概括和论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良知。他还明确指出,人的心原本是晶莹纯洁的,并无善恶之分。但是只要人的意念产生,善恶也就随着来了。要想区分善恶,就要靠自己的良知。所谓格物,就是为善去恶。

1527年,王阳明出征广西,他的学生钱德洪和王畿对这四句话发生了分歧。钱德洪觉得这对于圣人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普通人却因为有习性在心中,所以难免就会被物欲所蒙蔽。当一个人有了一点这个念头之后,就要立刻反省,按照良知引导去做。而王畿却觉得人本善良,人心本就是纯净的,不会有什么意念出现。钱德洪听后反驳:“像你这样,就坏了师门教法。”两个人正为此争论不休,在天泉桥上正好遇到王阳明,于是两个人就一起请教老师。

王阳明听了两个人的话之后,对两个人说原本就有两本,人有两类,一类就是利根的,这类人聪明,领悟的能力非常强,只要稍加点拨就会明白;一类就是钝根的人,这类人反应比较慢,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去学习。对于利根的人,只要悟到最根本的就是会融会贯通。但是一般人比较多,所以还要给他们讲为善去恶。

从王阳明这一番话可以领悟到他的一番苦心,从龙场悟道,他在艰苦的环境之中体悟到人生真谛;在剿匪之中他将自己的致良知与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面对大山深处的土匪,他以少胜多,创造军事奇迹,不仅历练出自己淡泊宁静的心境,更将自己的心学广为传播。在南昌,原本他并没有平叛的责任,但是他作为朝廷的官员,他作为有良知的人,知道自己有责任拯救大明王朝,有责任与宁王抗衡。在南昌,他自己组织民兵与宁王的王牌军作战,面对十万精兵,镇定自若,利用心计,利用时机,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将宁王活捉,平息了这场叛乱。

王阳明为什么会在军事上屡次建立奇功,为什么他总是能够以少胜多,其实这跟他从小的苦心学习分不开。十五岁独自去边关考察;为了理解格物致知,一个人独自面对竹子七天七夜;为了学习养生,新婚之夜在铁柱宫与道士彻夜长谈;为了找到圣贤之路,辞职进入深山修行;为了建功立业,苦学兵法。这所有的一切都为他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他拥有了强大的内心与超强的自信,从而造就了他的军事奇才与哲学理论。

想要成为一个有魅力的人,就要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去修炼自己的身心,建立强大的内心,建立淡泊的心境,只有这样才可以成就事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