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最好的《老子》注是王弼写的

最好的《老子》注是王弼写的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毛泽东最早接触《老子》书是在1913年冬天;他自己明确说接触《老子》注释一类书是1917年夏天以前。王业即王弼的父亲。后来,他把研究《老子》的心得写成《老子注》。王弼虽然早夭,但著述颇丰,有《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论语释疑》等。可证,毛泽东讲的是王弼给《老子》作注。

毛泽东最早接触《老子》书是在1913年冬天;他自己明确说接触《老子》注释一类书是1917年夏天以前。

据毛泽东湖南第一师范的同学萧子升在《我和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历》中回忆说:

1917年暑假,他与毛泽东一道四处“游学”。当时萧子升已在长沙楚怡小学任教。他们从楚怡小学出发,过湘江,踏上去宁乡的旅途。

在宁乡境内拜访了一位隐居的刘翰林。两人吟咏联句,凑了一首诗送给刘翰林:

翻山涉水之名郡,竹杖草履谒学尊。

途见白云如晶海,沾衣晨露浸饿身。

这显然是称赞翰林隐居生活的超脱和高雅。

刘翰林并没有因为他们打扮成“乞丐”而轻视,热情地接待了他们,略带惊奇地询问:“你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当得知毛泽东和萧子升是从长沙省城来的学生,准备去宁乡县等地去游历。刘翰林接着说:“你们或许是在洋学堂念书的吧?你们还可以写诗!”并称赞道:“你们的诗很好,书法也很不错。”

“我们在学堂不仅学做诗,还要研究古书呢。”萧子升解释道。

“你们还研究古书?什么古书呀?”

毛泽东回答说:

“我们读过《十三经》。也读过《老子》和《庄子》。”

“你们既然读过《老子》和《庄子》,你们认为谁对这两部书的评注最好?”刘翰林又问。

毛泽东回答道:“最好的《老子》注是王弼写的,最好的《庄子》注则是郭象写的。”(萧子升:《我和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历》,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第79—80页)

后来他们还拜访了沩山寺,方丈和他们侃侃而谈。萧子升回忆说:

“最后谈及孔子和老子,我们觉得这是自己熟悉的问题,于是便表白了自己的意见。”

可见,毛泽东早年对各种注释注解《老子》的书,是很熟悉的。否则,他比较不出来哪部书是最好的。

王弼(226—249年),魏晋时期玄学家。字辅嗣,山阳高平(今河南焦作)人。据何劭《王弼传》载,王弼十多岁时,即“好老氏,通辩能言”。他曾与当时许多清谈名士辩论各种问题,以“当其所得,莫能夺也”,深得当时名士的赏识。

王弼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从祖父,就是“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原来,王弼的祖父王凯,与王粲是堂兄弟,两人为了躲避战乱,离开中原老家,向南到荆州去投奔刘表。刘表当时是荆州牧,有权有势。刘表见王凯貌美,就把女儿嫁给他。王凯生王业。王业即王弼的父亲。王弼从小就聪明过人,爱读书,而王家诗书万卷。王弼的祖辈都是研究古文经学的高手,所以,王弼从小受家学的影响,爱钻研,爱思考。古文经学,孔子,老子,他都研究。这样学到十四五岁,王弼对儒、道两家的学说已有独到见解,常有惊人之语。周围的人看他一副哲学家的样子,不迂腐,不呆板,都喜欢与他交谈。

王弼喜欢老子的学说,还喜欢庄子的逍遥放任,常常游历山水,养成了旷达的性格。后来,他把研究《老子》的心得写成《老子注》。大学者何晏见后,感叹道:“仲尼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乎!”(《三国志·魏志·钟会传》。王弼做过尚书郎,但由于拙于事功,加上资历又浅,所以不被重视。魏正始十年(249),大将军曹爽擅权被杀,王弼受案件牵连丢职。同年秋天,感染疠疾病故,年仅二十四岁。王弼虽然早夭,但著述颇丰,有《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论语释疑》等。依靠这些著作,王弼与何晏成了魏晋玄学的创始人。

魏晋时期,中国知识界就世间万事万物是怎么来的、怎么变化的等一系列理论问题,曾经展开过一场持续而激烈的辩论。这场辩论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人们称之为“玄学”,以玄学名噪一时的人物即玄学家。曹魏正始年间(240—249年)讨论玄学的代表人物是王弼,西晋中后期(290—316年)代表人物是郭象。毛泽东读书批语里,对这两人都有评论,有褒有贬。

毛泽东多次讲到王弼,很欣赏这位年轻学者。

1958年5月8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上讲话。讲自古以来很多学者、发明家、创立新学派的人,开始都是年轻人。讲话提纲中列有:

甘罗、贾谊、刘向、韩信、释迦、颜子、红娘、荀灌娘、白袍小将、岳飞、王勃、李贺、李世民、罗士信、杜伏威、马克思、列宁、周瑜、孔明、孙策、王弼、安眠药发明者、青霉素发明者、达尔文、杨振宁、李政道、郝建秀、聂耳、哪吒、兰陵王。(《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8月版,第195页)

他在讲话中列举了青年王弼等三十一人的事例后说:举这么多例子,目的就是说明青年人是要战胜老年人,学问少的人可以打倒学问多的人,不要为大学问家所吓倒。要敢想,敢说,敢做;不要不敢想,不敢说,不敢做。

毛泽东在会议第一次讲话中,主要讲了“破除迷信”问题,他特别强调:“从古以来,发明家创立新学派的,在开始时都是青年,学问比较少的,被人看不起的,被压迫的人,这些发明家在后来才变成壮年、老年,变成有学问的人。这是不是一个普遍的规律?不能完全肯定,还要调查研究。但是,可以说多数是如此。为什么?这是因为他们方向对。学问再多,方向不对,等于无用。”

毛泽东在举例讲到王弼时说:

青年人打倒老年人,学问少的人打倒学问多的人,这种例子多得很。……

三国末年有个王弼,他十七八岁就是哲学家,作《庄子》(应为《老子》——引者注)和《易经》的注释。他死的时候才二十四岁。(王子今:《毛泽东与中国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197—199页)

王弼只作过《老子注》,未给《庄子》作注。可能是记录者弄错了书名。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时,李锐是毛泽东的秘书。毛泽东关于王弼这段话,李锐的记录是:

王弼注《老子》的时候,不过十七八岁,因用脑过度早死,死时才二十几岁。(李锐:《大跃进亲历记》,南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257页)

可证,毛泽东讲的是王弼给《老子》作注。

在一部《初唐四杰集》中,毛泽东在王勃《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的标题前画出大圈,并就此写出了一千多字的批注。据推断,这条批注大约书写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之际。毛泽东高度评价王勃作品的价值,指出他虽“为文尚骈,但是唐初王勃等人独到的新骈、活骈,同六朝的旧骈、死骈,相差十万八千里。他是7世纪的人物,千余年来,多数文人都是拥护初唐四杰的,反对的只有少数”。毛泽东在批注中还写道:

以一个二十八岁的人,写了十六卷诗文作品,与王弼的哲学(主观唯心主义),贾谊的历史学和政治学,可以媲美。都是少年英发,贾谊死时三十几,王弼死时二十四。还有李贺死时二十七,夏完淳死时十七,都是英俊之才,惜乎死得太早了。(《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0—11页)

这个批语因王勃而联系到王弼。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指出“王弼的哲学”的性质是“主观唯心主义”。王弼正是在作《老子注》中形成了这种哲学观。

毛泽东认为老子哲学的属性也是“主观唯心主义”。这在本书下面章节还要详论,此处不赘。

《老子注》是王弼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它在众多《老子》古注中,是“最好的”一部。

对《老子》研究史很熟悉的陈鼓应先生说:

“毫无疑问的,王弼的注是古注中第一流的作品。王弼注很能掌握老子‘自然’的主旨。他扣紧了《老子》哲学上的几个基本观念,并加以阐释。王弼所采用的方法,就是魏晋玄学家所通用的‘辨名析理’的方法。所谓‘辨名’就是分辨一个名词的意义。一个名词有它所代表的概念,分析这些概念,就是‘析理’。王弼运用这种方法,不仅精确地解释老子哲学名词的原意,并且也精辟地发挥了老子哲学的义涵。”

陈鼓应先生举例说:

“‘常使民无知无欲。’(第三章》王注:‘守其真也。’

“凭字面的解释,很容易使人误会老子要人民无知无欲,是一种愚民政策。其实老子这里所说的‘知’和‘欲’都有特定的意义。他所谓的‘知’乃意指伪诈的心智,他所谓的‘欲’乃意指争盗的欲念。《老子》认为这种‘知’‘欲’是产生一切巧诈纷争的根源,‘无知无欲’,就是消解巧伪的心智活动与争夺的欲念心理,而保持天真烂漫、纯真朴质的生活。王弼用一个‘真’字,极其简明地把握了《老子》‘使民无知无欲’的意义。”(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70—371页)

《老子注》名义上是对《老子》作注释,但不少地方对老子原著有突破,是王弼通过注释发挥自己的思想。

在《老子注》中,王弼表现了突出的“以无为本”的本体论思想。他说:“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老子注》第四十章)所谓“有”,即有形有象的现象世界,也就是“末”。“无”即“无形之名”,也就是“道”“自然”,即“本”。“本”即根本、根据、本原、本质的意思。天下万物的生存表现为有形有象,有形有象的万物的产生是以“无”作为共同的根据。“无”与“有”的关系就是“本”与“末”的关系,“有”是“无”派生出来的。“凡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皆有所由。有所由焉,则莫不由乎道也。”(《老子注》第五十章)

王弼的哲学思想核心是“以无为本”,与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不同,带有思辨玄学的色彩。他把老子的宇宙生成论发展为有无何以为本的本体论玄学。他认为“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这样,中国式的形而上之学在王弼手中已具雏形。

王弼好论儒道,竟事清谈,与何晏、夏侯玄等同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史称正始名士。他抛弃了两汉以来烦琐的经学和谶纬迷信,采用思辨哲学的形式,以探讨宇宙本体问题作为其思想体系的核心。认为万有统一于一个共同的最高本体——“道”或“无”。他把老子“有生于无”的思想引向“以无为体”“以有为用”的本体论,认为在自然界之上,有一个非物质性的实体,这个实体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根据,由此创立并完善了“以无为本”的唯心主义本体论学说,又称“贵无论”。

在他看来,世间所有的事物是“有”(即存在),而“有”不能生“有”,“有”之上是“无”(实际上是精神)。这只是一种简单概括,其实他的学说很深奥,很富哲学思辨的色彩,对当时及后世思想界讨论哲学本体论这个学术难题,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虽然王弼提出的贵无论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论,可是这一理论对推进中国哲学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对解放思想,都提供了思想武器和方法论方面的借鉴,意义是不同寻常的。而王弼创立自己的学说时,年龄不过二十岁左右,因此毛泽东赞赏他“少年英发”,并惋惜他“死得太早”。毛泽东还感叹地说“他十七八岁就是哲学家”。

青年毛泽东“游学”时即开始与刘翰林讨论王弼的《老子注》,说明他此时品读《老子》已进入新境界,不只是阅读,而且关注对它注释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