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解读《逍遥游》

解读《逍遥游》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五、解读《逍遥游》《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开头第一篇文章,在全书表达相关道理的作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逍遥游》中所特别指明的外物是己、功、名三类,这三类就是最能使人受到牵累的东西。不受物累是实行逍遥游的凭借。不过,这并不等于说逍遥游不需要凭借。世人不知逍遥游的道理是智慧不够的缘故。《逍遥游》中这样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

五、解读《逍遥游》

《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开头第一篇文章,在全书表达相关道理的作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逍遥,是指闲畅自在的心态, “逍遥,无为也”(《庄子·天运》) ;逍遥游,是指以这种闲畅自在的心态去“游无穷” ,其意思就是天人合一。无穷,就是指天。心,怎样才可算是做到了逍遥呢?是要做到不受外界事物的牵累(“不受物累”)。怎样做到不受物累呢?就是把一切外界事物都置之度外,不去想它。这就是《心经》所说的“心无挂碍” 。《逍遥游》中所特别指明的外物是己、功、名三类,这三类就是最能使人受到牵累的东西。《逍遥游》一文所要表达的道理有两点。一点为主要的,是说如要实行逍遥游,就需要相应的凭借,这凭借就是:不要受到己、功、名这些外物的牵累;另一点为次要的,是说实行逍遥游这种事比较特殊,不容易被别人所理解。总的来说,《逍遥游》一文旨在告诉人们,逍遥游就是人的一种摆脱了物累的最完美的心态,这种心态一般人是不了解的。

下面先看《逍遥游》开头的内容: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庄子用了夸张的语气说了大鹏鸟远飞的宏大气势。庄子还设置了一个对比:

蜩与学鸠笑之曰: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之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

斥鷃笑之曰: “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

蜩(蝉)、学鸠和斥鷃(小鸟)飞行的气势小,但是反而还要嘲笑大鹏鸟的远飞。鸟会说会笑,这是寓言故事。作者想通过这个内容来说明什么道理呢?其实,说大鹏鸟远飞的宏大气势,正是赞崇为道心思向内之事的伟大意义,而说小鸟等嘲笑大鹏鸟远飞,则是说明一般人并不能懂得为道之事的伟大意义。为道的伟大意义在哪里呢?这就是:能使人不受物(己、功、名等)累(指精神上的束缚、压力障碍)。为道可使人不受物累,不受物累可使人更好地为道,两者相辅相成。

不受物累是实行逍遥游的凭借。这是全文的中心思想。在指出这个中心思想之前,文章先用了许多事例来说明凭借之物的重要性,然后再引出逍遥游的凭借(即不受物累)的重要性。关于凭借的事例计有:

大鹏要远飞,就必须凭借飞行的高度(九万里高) ,这是由于要“培风”(“抟扶揺羊角” ,可能是指向上的气流或旋风, “羊角”可能指龙卷风) ,才可以远距离飞行。而小鸟由于飞得近,就不需要飞得很高(不必“培风”)。大鹏远飞,比喻逍遥游事业的伟大。可是小鸟不懂得这种伟大,所以笑之曰: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

行大舟需要凭借深水,而浅水只能漂浮小的东西(可以“芥为之舟”)。这个比喻是用来说明大鹏远飞的凭借(高飞九万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里是在大比喻之中套了一个小比喻。关于这个比喻,书中这样说: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远行,须以充足的粮食作为凭借,短途则可相对的简便些。对此情况,书中这样说:

适苍莽者,三餐而返,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这个比喻也是为说明大鹏远飞而培风的重要性而提出来的。

人干各种事业,也需要相应的凭借。

社会政治事务,就需要相应的知识、行动、品德和能力来做凭借。这就是:

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指能力)征一国。

如果要做到不为荣辱所动摇,就需要具有相当高的智慧和操守来做凭借。因此说:

举世誉之而不加欢,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

列子御风而飞行,十分潇洒,但也要利用风力来做凭借之物。

以上所举的这些关于需要凭借的例子都是为了说明逍遥游的有关凭借问题而提出来的。

现在说逍遥游的凭借。首先说,逍遥游不需要任何事物来做凭借。因此,书中这样反问道: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为什么逍遥游不需要任何事物作为凭借呢?因为如要实行逍遥游,必先做到心中要逍遥,因此必须舍弃对任何事物的追求和依赖,必须消除功利之心所引起的牵累。不过,这并不等于说逍遥游不需要凭借。其实,逍遥游也是需要凭借的,这就是: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天地、六气是指自然现象,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凭借自然的力量。其实,这消除外物的牵累正是效法自然,而效法自然正是逍遥游的凭借。如果不这样,就无法做到逍遥游。因此说,逍遥游需要一种不以任何事物为凭借的特殊凭借,这就是: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圣人、神人、圣人是指实行逍遥游者,无己、无功和无名正是他们的凭借。

逍遥游之事难于为别人所理解。以这个内容来反衬出逍遥游事业的神奇和伟大。这是《逍遥游》一文的第二层道理。下面说一说书中所举的有关不理解的例子。

大鹏远飞之事,小鸟不能理解,要笑之。为什么不能理解呢?这原因是:“小知不及大知” , “小年不及大年” 。小知喻智慧低,大知喻智慧高;小年喻经历少,大年喻经历多。大鹏,喻逍遥游者,小鸟,喻世人。世人不知逍遥游的道理是智慧不够的缘故。在这里,文章用了几个“小年不及大年”的例子来说明“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如: “朝菌不知晦朔” 、 “惠蛄不知春秋” ,世人只知彭祖“以久特闻” ,而不知冥灵(以五百岁为春,以五百岁为秋)和大椿(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等情况。此外,还有一个例子:是汤不知穷发之北有大鱼大鸟及大鸟要“图南”之事,由于不知,因而有了要向别人请教(“汤之问棘”)之事。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 ,对此事,有人不相信不理解。《逍遥游》中这样说: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这个事例是为了说明逍遥游的神奇。世人为什么不相信“有神人居焉”之事呢?是由于此事太神奇了,很难于理解。这也属于“小知不及大知”之类的情况。

惠子不知大瓠的用处,大瓠的用处比喻逍遥游的作用。宋国的干漂洗业之人,不知不龟手药另有更大的一种用处。这一个比喻是为了说明上一个比喻而提出来的。不龟手药比喻大瓠,而大瓠则比喻逍遥游事业。这也是一个比喻之中又套着一个比喻。由于文章这样的写法,所以读起来使人感到有点像在观看别人打“迷踪拳” ,看不清套路。

惠子不知大樗树的用处。大樗树的用处其实就是指逍遥游的用处。逍遥游有什么用处呢?在文章的最后,庄子指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他说:

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是指形而上的天。前面说的无穷,也是指形而上的天。彷徨、无为、逍遥,是指符合于天的心态。逍遥游的用处就是使人能够与天相结合而产生具有超凡脱俗的心态。由于逍遥游事业如此伟大,是属于“大年” 、 “大知”一类之事,因而一般人是不会理解的。

总之,实行逍遥游是一件需要舍弃物欲,并且又不能为世人所理解的伟大事业。这一句话,就是《逍遥游》一文的中心思想。

《逍遥游》中有一句话很关键,须分析一下。这句话是:

之人也,之德也,将磅礴万物以为一。

之人,是指藐姑射之山中神人之类的人;之德,是指这类神人所具有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磅礴,意为广被,也就是包容;磅礴万物就是包容万物。一,意为圆满囫囵的一整个,指的是人心目中的形而上天的状态,同时也指人心思向内与天相符合的心理状态。说“磅礴万物以为一” ,就相当于说“体物而无遗”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意思就是天人合一。这些神人为什么能够磅礴万物以为一呢?答案就是三个字: “其神凝。 ”其意思是心思向内不向外,精神内敛不想任何事物。只有做到神凝,才能无己、无功、无名,才能游无穷,才能到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去。《庄子·天地》中有这样的一句话:

通于一,万事毕。

知道了关于一的道理,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了。因此说, “将磅礴万物以为一” ,是《逍遥游》中的一句带有关键性意义的话。 “其神凝”也是一个关键词语,这样的词语所包含的意思,就是所谓的微言大义。

《逍遥游》中两次提到笑, “蜩与学鸠笑之”和“斥鷃笑之” 。笑之,是指笑大鹏远飞,实际上是指笑逍遥游之事。这笑,是由于对逍遥游之事不相信不理解才会有的一种冷笑。笑大鹏远飞就是笑逍遥游,笑逍遥游就是笑为道之事,也就是笑心性之学的有关道理和做法。对于这种笑为道之事的现象,老子这样说道: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下士之所以会笑之,也属于小知不及大知的缘故,为道之事的道理太深奥、做法太离奇了,一般人不相信不理解,这也属于一种普遍现象、正常现象。对于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孔子也有明确的见解。他说: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

语上,指讲述心性之学的道理;中人以上,指大知;中人从下,指小知,也就是下士。小知之人是无法理解逍遥游之事的奥妙的。因此,应该尽力去向大知之人讲说心性之学,假如向小知之人去讲说这样的道理,那是毫无意义的。对这层意思,孔子是这样说的: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论语·卫灵公》)

总之,逍遥游的道理太神奇了,因此传播这方面的道理(即心性之学的道理) ,应找可与言之人去与之言,不应不择对象地随意讲说。不过,可与言之人不大好找。为此,孔子才会有这样的哀叹: “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无)。 ”孟子才会认为“得天下英才而教之” ,是为人生的一件乐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