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和理论来源

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和理论来源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人为根本目的,将发展的各项成果为人所用。科学发展观反映的是一个新型的综合发展理念。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

第三章 “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离开了“以人为本”,就无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就不可能把握科学发展观中的和谐之道,也就谈不上在实践中实现社会的科学发展。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和理论来源

当下的中国总体上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人民的生活水平基本实现了小康,只不过这种小康的水平还不高,人民还不够富足。在历经艰难达到如今的发展水平的前提下,我们需要正视中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从更深层的意义上完善我们的各项管理体制,从体制上发挥社会主义的优势,将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面对以上问题,党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是针对当前形势制订的重大战略。在这项战略中,我们对过去没有摆上台面的一些问题加以讨论。我们需要重新理清思路,正视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顽疾。那么,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有着怎样的内涵?我们将在这一节中加以讨论。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含义

所谓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对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作用。主要包括:发展的本质和目的、发展的中心、发展的基本内容和根本要求等。科学发展观与其他发展战略不同,突破了过去把发展单纯理解为经济增长的局限,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出发来思考和认识发展问题,具有丰富的内涵。科学发展观要回答的问题很多,主要包括:要不要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

第一,为谁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人为根本目的,将发展的各项成果为人所用。发展是为人服务的,如果脱离了人,发展就会偏离方向,就会违背最初的目标。我们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发展的手段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并促进人的发展,从而使人民群众成为发展的动力。科学发展观反映的是一个新型的综合发展理念。在这个综合发展理念中,以人为本是其基本的价值取向。人的发展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前提下也形成了新的理念,从单项发展向全面发展迈进。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人的多种需求,如物质需求、精神需求、生态需求等的实现,以及人的自身价值的体现。它是发展的根本目标和价值取向。具体地说,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就是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要不要发展?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曾掷地有声地作出了这样的回答。我们的时代需要发展,我们的国家还不够强大,任何阻碍发展的做法都是不足取的。离开了发展,就无所谓什么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待发展。发展之所以被称为“硬道理”,就是因为它是一种客观规律,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中的一项基本原理。没有停滞不前的事物,我们所处的时空也是瞬息万变的。自然界无时无刻不在发展变化,人类社会也不能驻足。我们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抓紧抓稳“发展”这条绳索,用我们的头脑与双手推动经济与社会不断进步。经济的进一步腾飞需要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增强社会主义社会的凝聚力离不开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发展;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以及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同样离不开发展。

第三,发展什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进步、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无论是这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还是其组织、管理、生产、分配及决策,等等,都只有表现出发展的全面性,才能真正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不能仅仅将目光投向经济发展领域,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进步。发展是人类进步的永恒主题。在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的智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人类自身在不断地进化。我们需要为传统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血液,我们更需要为经济发展寻找合适的同伴。经济发展为我们的社会奠定了基础,让我们的各项事业能够在更高的基点上得到创新。经济发展为社会进步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进步也为经济大发展营造了更加有利的环境和保障。科学发展观把经济更加发展、政治更加健全、科学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作为发展的总目标,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推进。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中,全面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

所谓协调发展是将前面所讲的全面发展中的每一条都编入总纲,使各个条目相互联系、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含义是多方面的。它包括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城乡间的协调发展,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协调发展等。协调发展是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以及社会系统内部的各个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是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相互衔接、相互推动和国际间、区域间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配合、相互影响。协调发展也是科学发展观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我们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重新将各个要素定位,充分发挥各个要素的优势和潜力,使每个发展要素满足其他发展要素的要求,完善整体功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在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不能将当代人的幸福建立在后代人的痛苦之上。让环境持续地良性发展下去,才能使我们的发展成果为后世所用,才能使发展的步伐不至于停滞不前。在生态环境严重倒退的当代,我们不能再用涸泽而渔的老办法来发展我们的经济,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到如何改善生态环境,强调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最终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人类社会在曲折中发展所取得的宝贵经验,也是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可持续”就是全面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运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表现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第四,怎样发展?统筹兼顾发展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方法。统筹兼顾就是要总揽全局、科学规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不能因为其中的某个环节而将其他环节忽视,也不能十个指头弹钢琴,没有侧重。我们需要在不同的时期侧重某几个环节,但又不能将其他环节忽略掉。这就需要我们将各个环节理顺,将各个环节的重点拿出来作一简要分析,有重点有详略地排阵布局。

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着深厚的理论与现实基础。其中,马克思主义者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准备了理论根源,将其纳入马克思理论体系;中国历代领导集体通过对现实的敏锐观察而产生的智慧结晶是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来源;同时,当今时代其他国家有关发展的理论也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借鉴。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发展观坚实的理论基础。恩格斯曾明确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制定科学的奋斗目标和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并带领人民群众不断为之奋斗,这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的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历史观的统一,从而成为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深刻、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正是秉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整个理论体系及其各个组成部分都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1)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为第一要义,这一鲜明特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坚持的以发展为基础的解决人类社会矛盾的总方法。马克思主义将物质生产看作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最活跃的最革命的因素,是决定上层建筑的根本力量。没有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变革就无从谈起。无论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和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在于,动物最多是搜集,而人则能生产。”他把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看成是人类社会的起点,同时也揭示出人类社会的本质就是生产劳动发展的历史。它是中国共产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等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也为新时期的科学发展观中的首要问题是“发展”奠定了基调。《恩格斯致约·布洛赫》的信中谈到《费尔巴哈论》时也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这就首先肯定了一切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巨大动力都是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也肯定了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这种决定作用已经在各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例证,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中得到了继承。

(2)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主体论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在未来社会将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发展的进程并不像自然界那样仅仅是各种自然物自发作用的产物,而是有意识、有目的、有思想的人的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未来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一切创造力的根源。人的主体性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马克思将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标志性内容,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源头性的理论资源。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关于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关于社会的发展不仅是物质生活和物质文明,而且还包括社会的政治生活和政治文明以及精神生活和精神文明的原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关于正确处理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关系的原理、系统结构性原理、平衡与非平衡的原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关于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是文明进步尺度的原理。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和自然界一样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了两条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规律。同时,马克思认为: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不是某种“唯一”的动力,而是一个复杂的动力系。其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意识形态及主体精神因素外,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从马克思的社会动力论我们可以知道:推动社会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保证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这些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在发展问题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总之,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哲学理论基础的科学发展观,是以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为根本动力的发展观,是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进步的发展观,是尊重自然的规律与限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观,是以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的发展观。物质文明搞上去了,精神文明也不能偏废。没有精神文明的反作用,物质文明早晚要坍塌,早晚要出问题。虽然我们不提倡十个指头弹钢琴的方法,但我们绝不能因此而将某些方面废弃。统筹兼顾的方法是我们解决所有社会问题的根本方法,也是科学发展观所谈及的根本方法。

2.新中国历代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

科学发展观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凝聚了中国几代共产党人的心血与智慧,总结了新中国近6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是对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考的继承和发展,是与时俱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绝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历代领导人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不断地创新思考、不断地探索发展和完善。从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革命思想,到邓小平和平时期的建设社会主义理论,再到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提出,都反映了党的领导集体对于中国现实社会中有关发展问题的思考,而这些思考的最终结果就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发展是我们党始终为之奋斗的根本任务,也是党履行其执政兴国义务的根本任务。这一任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始终是贯穿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中国共产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的思想,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奠定了现实基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将新中国引入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在内忧外患严重干扰中国的岁月里,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成为中国当时并行的时代主题。中国共产党首先领导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成为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政治保障。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启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提出独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性课题,初步探索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等等。毛泽东同志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本质及其主要特征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转至人民群众经济文化不断增长的需要与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社会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社会主义社会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国防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要坚持人民民主,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全新的政治局面。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是和谐社会的设想,作出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及其主要特征问题更为科学具体的回答。这些思想也进一步得到发展,成为今天科学发展观形成所需要的重要的思想基础。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了党和国家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经验教训,重新恢复和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路线,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问题,深刻揭示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制定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条件等如何发展中国的比较系统的、正确的发展理论和“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他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独创性的科学概括,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对社会主义本质及主要特征的新论断。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宽广道路,中国的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面前,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关系问题,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和举措,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江泽民同志认为,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处理好各种关系;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括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体内容的论述。这些思想保证了中国在国内外风云变幻的复杂格局中,始终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取得了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人民生活总体小康、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的巨大成就。

正是在继承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进程中,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深化,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针对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已成为全局性突出问题的新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系统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赋予我们党的发展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要求,深化了对发展问题的认识。

3.对世界各国现代化理论的借鉴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参战国来说都是一次沉痛的打击,各个国家经济与社会都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加快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各个国家都试图寻找一种对于本国发展能够产生重要作用的理论和发展模式。然而,在探寻这种理论和模式的过程中,大部分国家都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探索过程。综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各国发展观的演变历程,主要有五个阶段:

(1)经济增长论。20世纪50年代前后,告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各个国家开始意识到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一时间,发展经济、重建家园成为战后许多国家面临的首要任务。各国领导人都将经济发展看作国家发展的核心。经济发展以偏概全地成为国家发展的主要标志,国内生产总值(GDP)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主要标志,所谓发展的概念就是指经济增长,发展的实践就是尽可能快的经济增长。这种以经济增长覆盖一切的发展观在当时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许多国家战后经济复苏提供了保障。但其忽视经济以外的发展因素,为以后经济及其他方面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2)强调社会变革的发展观。经过前一阶段的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一些国家已经达到初步繁荣,经济水平上升了一个台阶。然而,短暂的繁荣之后,经济增长乏力甚至迅速回落,出现了“有增长无发展”、“没有发展的增长”,甚至“负增长”的现象。在事实和教训面前,人们终于认识到只有经济增长而没有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优化,就不会有真正的发展和持续的增长。由此,强调社会变革的发展观逐渐形成。这种发展观认为,发展是建立在经济增长基础之上的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的统一,是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制度、经济体制和社会组织形式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实现社会结构要素和谐发展的过程。这一发展观从注重单纯经济增长转向关注社会变革,无疑是一大进步,但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即主要是没有考虑到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对发展的约束和制约。

(3)增长极限论。20世纪70年代,作为对片面发展、粗放增长的理论和实践的反思,以贝切伊为首的罗马俱乐部提出了增长极限论。这一观点反映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梅多斯等人提出的报告——《增长的极限》之中。这一观点认为:影响经济增长的五个主要因素即人口、粮食供应、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具有指数增长的性质;由于地球、空间、资源以及地球吸纳污染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在未来100年内,经济增长将会达到极限。到那时,粮食不足将导致饥饿和死亡,地球上不可再生资源将消耗殆尽,环境将急剧恶化,以至于不适合人类生存,世界末日就会到来。增长极限论把全球性问题揭示出来,向世人敲响了警钟,使得人们开始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醒人们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4)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论。20世纪80年代前后,许多学者对发展的综合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论。这一发展观认为,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人的发展。人既是发展的目标,又是发展的动力。这种发展观由“物”到“人”,是发展观演进历史上的一大飞跃。

(5)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比如,南北差距继续扩大、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等,这不仅威胁到了当代人的生存,而且影响到后代人的生存。这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和思考。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经过长达3年的全面调查研究,发表了专题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追求增长与自然的和谐,当代人与后代人在环境、消费方面的平等。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的文件,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理念的各类国家所普遍接受。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借鉴了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吸取了当代世界各国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而作出的理性选择,是符合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重大决策。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和谐之道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所确立的最重要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我们可以将整个科学发展观看作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在社会发展的诸多目标中,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社会的发展最终表现为人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坚持“以人为本”,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与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贯穿科学发展观的主线。

1.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人的需要和利益是价值判断的基本因素,是价值标准确立的根本出发点。以谁的需要和价值作为价值判断的出发点,这是价值理论的基本问题。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过去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或者为少数人谋福利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科学发展观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社会发展的目的问题,这是决定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如何的重大问题。在此问题上,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明确的回答,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科学发展观以人为目的,超越了物本主义社会发展观,纠正了在社会发展目的上存在的认识误区,确立了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定位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人的价值,使社会的发展运行在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轨道上。

“以人为本”中的“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而是“根本”的本。这个“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解释,一方面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发展“为了谁”的问题;另一方面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为了谁”和“依靠谁”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的统一构成了“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以人为本写进了党的政治报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强调了发展的目的必须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的。

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2]。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告诉我们要“把人当人看”,强调作为主体的人的价值。因为人作为人,本应该成为一切活动的主体,而且人要有价值,首先也应该成为主体,否则,其价值就难以真正实现。科学发展观与西方发展观的根本区别正在于此,即发展的主体和价值取向不同。传统的西方发展观以发展为目的、效率为本,而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和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植根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观点。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人们从事的各种实践活动,占有和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建立和改变经济政治制度,都不过是手段和中介,唯有人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解放才是最根本的目的。以人为本中的“人”的外延是宽泛的,既包括社会群体意义上的人,也包括个体意义上的人,既包括现代人,也包括后代人。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以人为核心和根本,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人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看,科学发展观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它是一种人学世界观,充分肯定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既强调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目的地位,又强调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其二,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它强调人的价值高于神的价值和物的价值,人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评判者和享用者;其三,它是一种工作方法,我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要确立并运用人的尺度,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确立起终极关怀,树立起人的自主意识并同时承担责任,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归根到底是由人民利益的全面性决定的。要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就必须高度重视人民利益的全面性,做到把握全局、统筹兼顾。也就是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在良性互动中协调一致地向前发展。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决摈弃那种见物不见人、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以物为本的理念,坚持万物人为本、万事人为先,牢固确立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和核心地位,自觉做到一切以人为本位,一切以人为核心,一切以人为目的;二是坚决改变把经济增长指标作为衡量政绩的唯一尺度的观念,坚持把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自身发展的实现程度作为评价社会发展和干部政绩的根本标准,着眼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是为了将发展与人的需要紧密相连。

首先,“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目的性。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既有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有力地回应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终极要求。发展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人的发展,将发展的成果应用到为人谋利益的方面。

其次,“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手段性。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一切决策。政治建设,要着眼于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和合法权益,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建设,要着眼于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不断建设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要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和国家的事业,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才能取得成功;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才能切实贯彻执行。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巨大智慧和创造力,使我们的改革和建设事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激发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的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把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伟大事业中来。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

最后,“以人为本”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协调性。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要立足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奋斗。以人为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同时又为实现远大理想和最终目标指明了现实途径。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既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要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通过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现实条件的制约,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能超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只有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和社会文明的持续进步,人民群众的需要才能日益充分地得到满足,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日益充分地得到实现。要从基本国情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做到既增强工作的紧迫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住机遇加快各项事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充分考虑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不能一下子把胃口吊得过高。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踏踏实实地艰苦奋斗。要坚持从具体事情做起,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科学发展观中的和谐之道

和谐是世界的本质。“和谐”被视为中华民族的道德哲学和生存智慧。“和”的概念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已存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和”字。《周易·乾·象》中就有“保合太和,乃利贞”的说法,和谐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一年》中:“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和”的思想经历了孕育、萌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与华夏文化一同前进。当今时代,和谐有着更深刻的内涵和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我们党坚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努力把握发展规律、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结晶,是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行动指南。

创建和谐社会与中国古代所追捧的大同世界有着本质的联系。大同世界追求一种人人共享劳动果实,人与人之间情同手足的情谊,这种世界类似于我们所说的共产主义世界。和谐社会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去除纷扰,达到一种情谊至极的境地。不同的是,大同世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只能作为一种目标来展望,而不能通过现实的手段来实现。和谐社会则是一种比较现实的可以实现人类美好夙愿的社会形态。在和谐社会,人类的个体利益依然存在,人与人之间分享劳动成果的差别依然存在,只是我们在调整分配的时候将这种差别通过一个比较公平、比较温和的方式加以实现。和谐社会存在着广义与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和谐社会同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物保持一种协调的状态,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社会同经济、政治、文化、自然环境等之间的协调。广义的和谐社会可以覆盖科学发展观所提倡的全部内容。狭义的和谐社会是指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社会服务网络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安定团结的社会。狭义的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层面本身的协调,是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一个相对单项的内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指狭义上的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是分不开的,我们需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那么,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和谐社会的全部内涵。

第一,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这些有关江山社稷亘古不变的话题始终是摆在统治者面前亟待处理的难题。历来的执政者都将国家的稳定以及社会的和谐当做自己追求终生的至高理想,也经常将古人治国平天下的光辉典故当做千古家训来传颂。中国古代的贤明君主曾在治国中恪守这些祖训,开创了有名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繁盛局面。这些繁盛的时期无一不是“政通人和”、“亲仁善邻”、“内和外睦”的和谐盛世,社会的和谐与繁荣是连为一体的,没有和谐的社会理念作基础,繁荣的局面只是过眼云烟。综观中国古代暴君的统治,虽前期依靠压榨百姓而有所作为,却终敌不过国败家亡的命运。封建社会的人们所追求的和谐理想在皇权统治之下具有极度封闭的特质,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的和谐社会则是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以人为本的崭新的和谐社会,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将人类的美好夙愿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再一次呈现在广大中国人民面前,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强烈愿望。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和谐社会的提出不仅参照了人们的美好愿望,而且遵循着科学的规律,与时代的步伐一同向前迈进。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中国共产党将新时期的和谐社会加以定义,认为中国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因此,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对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对于我们不断开拓发展新思路,丰富发展新内容,开拓工作新局面,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亦是十分有益的。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新观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当今中国社会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主要来自于马克思有关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学说十分注重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认为全面发展是发展的终极,是发展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也是最完备、最健康的发展模式。任何单一的发展都会形成扭曲,发展包括人和社会两个范畴。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各项需求的满足、人的价值观的形成、人的文化内涵的增长,等等。社会的全面发展则包含了更为广泛的内涵,例如经济增长、政治体系的完善、文化的繁荣、环境的改善、社会主义文明的建成,等等。这个内涵丰富的体系将社会共同体打造成一个完善的、和谐的整体。也正是这样一个整体才孕育了我们今天要建设的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础上,把坚持“以人为本”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

第三,科学发展观注重把“和谐”理念融进发展之中,借鉴和吸收了世界文明进步的最新成果。发展是人类进步的永恒主题。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化。然而,人类在创造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自身之外的因素,在发展的同时引发了一系列日益严峻的问题,如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对社会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严重失衡,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当代与未来的关系,探索和寻求新的发展道路。而可持续发展,就是为缓解自然与社会的矛盾,追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如今,许多国家已经开始了有关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为气候全球化理论的提出与解决树立了一个很好的范本。世界人民试图携起手来一同寻找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正确途径,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应该为全球的环境问题作出贡献。科学发展观正是吸收了当今世界关于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顺应了人类社会进步的潮流。

第四,科学发展观适应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把和谐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的基本特征与发展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些要求为我们全面理解小康社会的内涵提供了参考,也为中国共产党提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现实依据。当代中国,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这种深入的改革模式虽然在大刀阔斧地砍除几十年的陈旧弊端上立了大功,但其由于触及经济利益而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争端却需要合理地加以梳理及解决。我们在巩固改革发展成果,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重构社会结构,完善社会组织,调整社会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实现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

科学发展观对于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科学发展观为和谐社会的建构提供了理论依据与事实上的条件和保障。因此,我们要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时期的实际出发,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准确把握好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和谐社会对于科学发展观也有重要的意义,是科学发展观得以顺利贯彻的有利环境。

第一,构建和谐社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而科学发展观则是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为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而提出的,围绕经济发展而对其他方面作出相应的规划,提出科学发展的要求。和谐社会是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上的和谐,是在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前提下的和谐,是社会持续前进中不断调适的和谐,是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和谐。离开社会经济发展而构建的和谐社会,只能是低层次的、短暂的、不稳固的。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即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统筹兼顾的发展理念。因此,我们要实现和谐社会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解决实现和谐社会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第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以和谐社会为环境、条件和保障。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提出的伟大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需要全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努力。社会各阶层的全力支持为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提供了和谐的环境,为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施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只有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科学发展观才能得到更彻底的实施,人民的活力和激情才能充分发挥。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以和谐社会为环境和条件。和谐社会的实现要求我们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既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市场体制,又要通过宏观调控,在二次分配中维护社会公平。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逐步建立符合和谐社会目标要求的,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和人道主义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机制,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和谐社会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制衡和保障的作用。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着眼点则在于发展。由此看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以和谐社会为保障。

第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前人的理论成果,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在执政兴国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之后,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三个文明”建设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中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这一使命的实现有赖于中国人民的艰苦努力,有赖于党和国家正确的指导方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则必须依赖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这一有力抓手,才能解决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多难题,才能有序解决实现和谐社会的阶段性问题。

第四,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实现和谐社会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改革是发展的必经之路,没有改革,发展就难以为继,改革突破了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是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发展则为改革铺平了道路。没有发展,改革就如同无源之水、无土之木。改革需要发展为其提供保障,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同时,发展也是改革的根本目的。改革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稳定,同时,稳定也为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环境。社会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谐”一词的本意就是和睦、无冲突。但是这种稳定是相对的,不是静止不动的,它是通过发展来实现的,即发展是实现稳定与和谐的条件和手段。只有不断发展经济,使人们丰衣足食,生活才能和谐。贫困和不发展是稳定的最大破坏因素,同时也是和谐的最大干扰因素。可见发展和稳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改革则是达到和谐社会的手段和途径。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社会实践

科学发展观并不是一纸空文,其对于解决当前中国社会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面对当下中国社会的效率与公平问题以及当今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效率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国在短短30年时间里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然而经济发展并不能够构成社会发展的全部,片面强调效率或社会功利并不能真正引领社会的发展,也不能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效率所激发的生产热情在许多积累已久的社会问题面前已显得微不足道。要构建和谐社会就不能一般地强调社会功利或效率,而要强调社会的共同福利和共同富裕,强调整个社会共同体的公正与和谐。在提高效率这个目标实现以后,人民更加关注的将是生活质量问题、幸福指数问题,这也就是中国政府目前所特别强调的民生问题。改革开放持续稳健发展,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而不能有所偏废。在东南沿海城市、经济特区的繁荣之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也要搞上去;在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之际,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税费改革,尽量缩小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解决就业难题,加快住房建设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将推动中国和谐社会的大力发展。

(一)保持经济增长,提供就业岗位

继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中国的经济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中国许多年以来积累下来的就业难题在经济危机的波及下更是雪上加霜。在城市里奋斗多年的农民工被迫离岗,难以再就业,只得返乡;大批的国有企业下岗工人仍占失业群体的大多数;大学生就业则更为艰难。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为:中国目前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还有待成熟,很多就业政策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就业培训体制不健全,经济结构升级还不够彻底。在这样的格局下,中国还需要加大发展力度,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这样才能为经济结构的升级奠定基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了发展,其他要求都无从谈起。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要求我们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它不仅设定了大的方向,还在细节上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指明了具体途径。

一是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目前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尤其是城市化过程中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带动了大批工人的就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可见,基础设施建设对就业有着相当大的带动作用。然而,由于中国幅员辽阔,许多地区的基础设施还相当薄弱。中国需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进一步加快公路网改造、市政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通过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带动城乡工人就业;同时,鼓励多元投资主体参与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以促进和扩大就业。

二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改革开放以后,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经济领域已经占有了相当重要的地位。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一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石,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目前中国的非公有制经济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发展规模还不够大,设施还不完善,相对于国有经济的竞争力还显不足。中国应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让非公有制经济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应制定促进私营和个体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积极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支持乡镇企业搞好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体制创新,培植壮大骨干企业,增强发展活力。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规定,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繁荣小城镇经济,增强小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和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

三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扩大就业容量。中国几千年来一直以农业作为国家的根本,人口众多的小农阶级几千年来都占据着中国人口的大多数。拥有劳动力优势是中国经济的主要特色。如何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是摆在中国企业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应充分重视和挖掘中小企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利用中国目前的劳动力优势尽快将自身发展壮大。同时,政府也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中小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方式缓解目前的就业压力。在发达国家,90%的人在中小企业就业。近年来,中国已有75%左右的人在中小企业就业。要认真落实《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设立促进就业奖励扶助资金,对于积极吸纳就业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提供有利于中小企业产生、发展和壮大的财政、税收、金融、管理和市场制度等方面的软环境,同时要提供交通、通信、水利、电力等多方面的硬环境,坚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平台,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充分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四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不仅是新兴行业,而且具有吸纳大量劳动力的优势。然而,目前中国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还不高,结构还不合理,知识含量与技术含量高的生产性服务业还发展不够,如计算机应用、综合技术服务、金融保险服务等总量不大,在第三产业中所占份额也不高,这不利于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结构的升级。原因在于中国第三产业中许多行业仍处于垄断或半垄断经营状态,如城市公共设施服务、邮政电信、金融保险、卫生体育、教育文艺等行业,民营资本进入困难,不利于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与完善,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大力扶植第三产业的发展对缓解就业压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应该积极鼓励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房地产业、文化产业等可以大批量吸纳劳动力的消费性服务业。在积极推广第三产业的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完善第三产业的管理体制,使其更正规、更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的企业宗旨。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政府有义务对企业做好监督工作,引导旅游行业完善旅游产品结构,整合旅游资源。在发展房地产业的过程中,政府有义务完善房地产产品结构,加强房地产一级市场调控,进一步激活二级市场,完善各级房屋交易市场功能,实现住宅买卖、交换、抵押、评估一条龙服务。发展住房消费信贷和住房保险,完善个人住房融资机制,规范和加强物业管理。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政府应大力发展广播、影视、出版、创意、演艺、书画、动漫和娱乐等大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整合文化资源。加快发展满足人们进一步发展需要的服务业。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逐步放开经营,鼓励非公有资本的投入,促进竞争和市场机制形成。

五是要鼓励非正式部门的发展和非正规就业。非正规部门就业是发展中国家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切断企业与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并将这些社会服务和福利供给全部转移到地方政府或社区,这样既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也可促进劳动力流动。积极发展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发展国际上通行的家庭办公、家庭咨询公司等;政府或公共机构部分业务可委托给民间机构和非营利团体,由他们招聘人员来承担;等等。

(二)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城乡关系

“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始终存在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好“三农”问题对于效率与公平问题的解决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也是科学发展观中所强调的协调好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传统,中国的发展与农民阶级的奋斗是分不开的,农业是中国的基础产业,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新中国建立以后,为了尽快发展经济,农民阶级在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的前提下,中国应该回过头来关注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牺牲,而自身仍然贫困的农民阶级,解决好农民群众的民生问题。

首先,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民群众的收入是需要政府为之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中国政府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让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当下,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量积压,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成为解决“三农”问题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政府应积极鼓励农民群众自主创业,鼓励当地政府引进外资,从多渠道解决就业问题。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引导乡镇企业向有条件的城镇和县城集中。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促进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鼓励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切实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继续完善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严格做好涉农收费管理,禁止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其次,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新中国建立以来,农村的基础设施始终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在搞好城市建设的同时,政府应该适度地将政策向农村倾斜,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水利基础设施是发展农业的非常重要的环节,然而不少地区的水利建设已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对农业的发展升级造成了阻碍,遇到暴雨或者干旱的时节,这些问题就会凸显出来。此外,农村的水源污染情况也比较严重,很多地方没有自来水,有些地方的饮用水没有得到净化,存在着某些致病因子,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将影响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农村的医疗系统还很不完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始终存在。不少农民不愿花钱到县里看病,而在本地又无法解决看病问题。农村的义务教育也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很多孩子不能就地解决教育问题,教育经费、教育环境、教育质量都无法满足孩子们的求学热情。政府应该进一步搞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后续工程建设。积极搞好林木良种繁育、生态公益林保护、森林防火等建设。完善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农业综合配套体系,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着眼于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最后,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支持。在经济落后的地区,依靠地方自己的力量发展经济很难取得成效。在这些经济落后的地区,政府的扶持与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引入正轨。政府要起到政策导向作用而非单纯的扶贫。这就要求政府认真研究地方特色,找到政策切入点,在作好宏观政策调控的前提下,依靠地方的力量自主搞好地方经济建设。政府要规范好转移支付制度,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提高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加大对口扶贫力度,鼓励社会各方面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发展。建立对丧失劳动能力贫困人口的救助制度,组织实施生态移民和异地扶贫。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人口,通过整体搬迁、异地安置等方式,加速向邻近中小城市转移,最大限度减少返贫现象。

(三)完善保障制度,维持社会公平

科学发展观中所特别强调的协调发展战略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前文已谈到社会公平问题以及统筹城乡发展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根本途径就是我们下面要谈到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不仅仅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而且从二次分配的角度解决了效率之后的公平问题。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社会和谐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致力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构建和谐社会更需要保障制度的和谐,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安全屏障,缩小贫富差距的矛盾,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预期的经济发展目标提供制度保障。

首先,要加快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步伐。社会保障的实质是法律保障。新中国在几十年的发展经验中已经认识到完善法律保障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更新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与西方国家交流的过程中,西方完善的法律体系为中国在法律领域的探索带来了启迪。市场经济的繁荣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初步发展要求中国在探索建立完备的法律系统的过程中加大研究力度,使原有的零散的法律规范形成体系。中国目前的法律法规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其在应用的过程中变动频繁,缺乏权威性和强制性。随着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深入,中国政府应尽快出台《社会保障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地完善社会保障法体系,为社会保障的健康协调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社会保障事业,从思想观念和行动上支持社会保障工作。

其次,要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是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中国社会保障体制不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协调机制,严重地阻碍了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和协调发展。因此,中国政府应该尽快地建立起具有权威性的统一的社会保障机构,统一组织、协调和管理社会保障。建立完善社保基金监督检查制度,发挥劳动保障部门在基金监管中的主导作用,加强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不断组织检查社保基金管理中的违规行为,坚决杜绝挤占挪用社保基金的行为,保障了基金安全。要形成以劳动保障部门行政监督为主,财政、审计、地税等监督部门相互支持、有机配合、齐抓共管的监督机制。同时,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遵循社会保障体系同经济水平、财力状况、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在当前实施过程中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要求,并充分考虑中国农业人口众多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将不同群体的劳动者纳入社会保障网。要保证城乡统一的“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救助制度的顺利运行,撑起保护全体国民的“安全网”,维护必要的社会稳定。根据各地具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方面承受能力,按照保障标准从低到高,保障范围从小到大的原则,建立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劳动人口的基本生活,促进劳动力再生产和经济发展。财力有富余的地区,生产力水平得到一定发展的阶段,社会保险将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积极建立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的阶段,社会救助将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制度的主要目标是保障全体人口基本的生存需要,共同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社会保障大系统。

最后,要拓展社会保障覆盖面,消除体制性障碍,也是建立市场就业机制,促进劳动者多渠道、多形式就业的基础条件。努力提高社会化程度,拓宽社保工作覆盖面,宏观调控,微观调剂,是均衡国有企业退休职工费用负担的有效途径。目前,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以及住房公积金体制都尚待完善。将民营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以及农村劳动力纳入社会保障范围之内是我国政府近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政府应认真研究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现状,依靠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完善养老、失业、医疗等项社会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积极探索农村养老、失业、医疗等项社会保险制度的可行方案。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衔接。要按照“三条社会保障线”相互衔接、拉开距离、分清层次、整体配套的原则,科学制定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失业保险金标准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依法加大社会保险费征缴力度,提高基金收缴率;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险基金,进一步从上市企业的国有股转让、企业资产变现、土地转让、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等方面补充社会保险基金,确保基金收支长期平衡;加强基金管理和监督,健全基金监督管理体制,规范基金运作,并积极探索基金运行模式,使基金在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保值增值。

二、正确处理国内与国外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和谐理念为我国国内的和谐局面提供了理论导向,如今,面对当前国际政治的新挑战,科学发展观也从理论上探索出了一条让中国与世界接轨、与其他国家协调共荣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对于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凸现,在诸多重要领域已经处于世界前列。中国实行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中国的国防力量进一步加强。中国是否必然要谋求霸权地位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威胁论”也不时沉渣泛起。其实对于中国而言,霸权有违中国的传统观念,与历史上西方国家的崛起之路不同,中国选择的是一条和平发展道路。当前中国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为世界未来的和平发展增添了希望。

(一)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科学发展观中所提倡的协调发展思想对于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平等协作起到了理论奠基作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平等协作是打造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

首先,中国应该充分发挥其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的突出作用,更加注重参与多边外交活动。中国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一直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对于中国与世界接轨,与其他国家共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应更为积极地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共同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加强在联合国和国际多边机构中的磋商和协调。推动国际社会增强集体安全意识,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营造有利于共同发展的国际环境。努力应对全球性挑战,加强在防治重大传染性疾病、禽流感以及打击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磋商和合作。更为积极地推动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呼吁国际社会更多关注非洲,呼吁发达国家切实兑现市场准入、增加援助、减免债务等承诺,切实支持和帮助非洲人民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推动联合国改革朝着更加重视发展、优先解决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代表性不足的方向发展。

其次,中国应该加强自身建设,有效地抑制冲突的发生。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也不是绝对的“非战”、“非攻”,而是在加强自身实力的基础上保持威慑力。综合国力是国家战略安全的基础,但是不同内容的国力在提高国家战略安全上的作用不同。防止卷入战争,为社会主义建设争取和平环境这一战略目标,主要还得靠军事力量来实现。鉴于今后的传统安全环境将不如20世纪90年代,因此有必要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以减慢局部战争危险上升的速度。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国防支出的巨大差别决定了中国在今后的10年内有效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军事装备差距是不现实的,但通过新战略战术的研究与发明,则可以较大幅度地弥补实力上的差距。因此,中国目前的国防现代化应强调武器研制与战略战术研究并重,特别是应重视符合中国装备水平以弱打强的战略战术的研究。

最后,中国应发展与周边国家的战略合作关系,加强区域安全合作。争取较好的战略安全环境不能只靠国防现代化,改善同周边国家的政治关系也至关重要。良好的双边政治关系可以有效地增强政治信任,避免两国兵戎相见。目前与中国双边政治关系还不足以确保无战事的国家还有很多。因此,中国非常需要考虑如何发展与其他国家在地区安全合作上的关系,如何通过多种形式的安全合作减少其他国家对中国施加军事压力的动机。除积极参与现有的地区安全合作之外,中国也可考虑开展东亚次区域的安全合作,这将有助于加强东亚国家独立的区域安全意识,增强相互之间的安全信任。

(二)平等互惠、共同发展

科学发展观中所强调的协调发展理念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和谐相处提供了理论蓝本,然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展才是硬道理,所有要求都是为发展服务的,如何解决好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共同发展才是科学发展观需要向我们强调的根本问题。

首先,中国应在适应WTO等现有世界经济规则的基础上加强对未来规则的设定上的主导地位。中国已经成为WTO的正式成员,这既是中国前20年改革开放的继续,也意味着中国将在WTO的法律原则的框架下,在更高的开放程度和更宽阔的领域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纳入更广泛的国际分工体系,参与国际竞争。随着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国际化,中国面临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但义务和权利是平衡的,其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也会同样增多。中国将直接参与世界经济的决策,有利于掌握发展国际贸易主动权。正式成员地位的获得,除了享受平等的贸易待遇外,更重要的是将直接参与国际贸易的决策过程,摆脱别人制订规则、中国被动参赛的不利局势。一般而言,国际规则指的是“一系列明示或默示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行为体对特定国际关系问题领域的预期围绕它汇聚起来”[4],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国间的影响、合作、互动愈益加强,“向世界经济体的融入,必然意味着政治结构嵌入国际体系之中。这也就意味着,那些已经在这些地区存在的国家,或者把它们自己转变为存在于国际体系中的国家;或者被已采取了这种方式的新的政治机构取代;或者被国际体系中的其他国家吞并”[5],在此期间一些具有共性的东西逐渐普及和推广,并成为全球通行的标准。因此,中国若要构建和谐的世界经济环境,首先应建立在对这些国际规制的接受上,即在不破坏现有国际秩序的前提下,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世界市场,来壮大自身的国家实力。而中国的未来必须要通过影响规则的制订来谋求更大发展,涵盖内容广泛的新一轮的WTO多边贸易谈判将继续开展,不但涉及传统农业领域、知识产权、服务贸易等,还涉及贸易与环境、贸易与劳工标准、贸易与竞争政策、贸易与投资等微观政策,对中国这样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至关重要。因此,中国必须积极、主动地维护自身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其次,中国力求营造更为开放的经济环境。成为WTO的正式成员对于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就是要求中国以更为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经济。国际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贸易带来开放,开放带来资本、技术的自由流动,只有开放的原材料市场、工业品市场,甚至技术市场才能保证世界经济的平稳运行。现代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是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加的经济成长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传统农业经济会走出自给自足的农村封闭状态,与地区性、全国性市场相联系,而且能够吸收历史的和各国的技术并使之应用于生产过程,进行产业革命,实现工业化经济起飞,使工业生产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经济增长中居于主导地位,使社会经济经过持续增长的成熟发展阶段,进入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使各国的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形成世界性的大市场。开放促进商品的国际大流通和国与国之间经济上互相联系的加强,中国应确立和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开放型国际贸易体制。入世以来,中国现行的对外贸易体制虽然在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的根本转变中,与其相关的外汇、金融、投资等体制进行了改革,但还有很大的局限性,特别是开放性不够,与WTO多边贸易体制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不利于中国充分获取加入WTO带来的好处。中国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以WTO的多边贸易体制为框架,以国际贸易惯例为参考,尽快建立起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开放型国际贸易体制。

最后,中国应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互惠合作。占世界人口80%以上的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产品众多、市场潜力大、发展模式各具特色,因而在很多方面可以互利互惠,相互支持,相互借鉴,共同发展。近年来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也增强了它们之间开展合作的可能性和机会。南南合作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是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不尽相同,普遍存在底子薄、发展资金不足等问题,为南南合作的进一步扩展带来了一些实际困难。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应在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基础上,与南方国家在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等各方面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三)和而不同与和谐文明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深刻阐述了“和”不必一定“同”,而“同”者也可能“不和”的道理。对这种合作基础上的差异,孔子又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宽容,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在后两极时代的国际社会中,西方发达国家仍然牢牢地掌握着现代化发展的节奏,西方模式似乎是社会发展的希望,西方文化也被视为现代化的唯一土壤并和普遍性挂上了钩。诚然,在人类文明的演化进程中,特别是在地理大发现以后的阶段,现代化首先是发轫于西方世界。并且,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以及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模式的崩溃,西方的现代化似乎是以一种唯一的现代化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现代化好像成了西方化的代名词。从这样的角度出发,非西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正好是相对立的二元,后者是决定性的、永恒的、支配性的,而前者是对后者的反动。这种理论严重地妨碍了中国的文化安全。一国的文化安全是国家稳定发展的精神前提。保卫国家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锻造出中国人民蓬勃向上、热爱和平、不畏强权、坚忍不拔的灵魂。一个失去意志的民族是不会得到安全和尊重的。确保国家基本制度和核心价值观不受侵犯,培育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公民责任感,巩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安全的不可动摇的底线。

首先,要弘扬民族精神,倡导主流文化。文化融合与文化差异一样,都是人类社会进步所不可缺少的。每个民族都是其历史文化传统的伟大继承者,它一方面顽强地守望自己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也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接受和补充本身缺失的东西。“对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古往今来有许多政治家、思想家、仁人志士都做出过深刻的思考,给予理论的升华。但其中在爱国主义的主题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兼容胸襟最为人们所称道。当人们比较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恒河和黄河古代文明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结论,当其他文明已经数易历史扮演者的时候,以炎黄子孙为主体,团结和融合其他民族的黄河文明就像黄河一样,虽历经曲折跌宕仍然一泻千里,奔腾不息。”[6]中国之所以有今天,主要是凭借几千年来薪火相传的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尊、自强、自立、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坚韧不拔的品格,以及勤劳、善良、爱和平、宏大宽容的道德传统。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次革命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年代激发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顾全大局的献身精神,确立了当代中国文化思想和民风的主流基调,也树立了泱泱大国的文化形象。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只有强化自己的主体文化和国家精神,守望好自己的文化疆域,才能在融入世界中不迷失自己,在汲取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其次,要加强文明对话,汲取优秀文化成果。“和而不同”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条件。“和而不同”尊重各国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生存权利,无论大国小国都应当一律平等。它承认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正确对待现实世界中的文化冲突,努力促使其良性发展;它推动文化融合,但并非走向文化一体化,而是在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积极接纳和善待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取长补短,兼容并蓄。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和谐思想在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文化发展史上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最早把“和谐”作为哲学的根本范畴,赫拉克利特在肯定和谐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立和谐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把“和谐”理念引入政治和社会领域。进入资本主义社会,面对社会的种种弊端,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叶,把他们设计的理想制度称为“和谐制度”。马克思、恩格斯正是批判地继承了这些思想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描绘了未来和谐社会的美好设想和实现途径,指出未来社会应当是人的能力和潜力得到发挥、人的自由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社会。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不同文化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离不开对各国有益文化成果的学习与借鉴。要以“和而不同”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而非认同“普世文明”,强调万事万物都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无论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不可能取代对方。在这个统一体中,不同方面、不同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从而使各国各民族文化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共存共荣。

最后,要突出文化战略,构建和谐世界理念基石。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但中国的文化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尚没有被完全意识到,在和谐世界理念下,文化应该处于更加核心的位置。“当前,我国文化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要把文化作为一个持续推进的利器,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汇聚成和谐文化的时代潮流,就要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7]应该看到,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作为一个国家性命题,从一开始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这一战略的根本意义在于,寻求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迅速提升国民文化生存水平,寻求“引进来”与“走出去”之间的文化平衡并在国际文化交流和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寻求民族形象和时代标志的大师、范本、主潮等正面价值建构的跨越式发展,寻求传统优秀文化历史绵亘之后的当代文化灿烂,并在充分整合各种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努力使这种灿烂经久不衰,寻求政府、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建设合力并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性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波澜壮阔之中。

【注释】

[1]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7年10月。

[2]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4年3月。

[3]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4年3月。

[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8页。

[5]《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8页。

[6]《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2页。

[7]《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