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教育方式之思

教育方式之思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诗词与隐喻:教育方式之思王重阳与全真诸子以诗词隐喻的方式启发了大批的信徒和道门弟子。以诗词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有助于学生认识中华历史、中华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使之具有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忧患意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伦理道德。

第四节 诗词与隐喻:教育方式之思

王重阳与全真诸子以诗词隐喻的方式启发了大批的信徒和道门弟子。马丹阳说:“心起大慈悲,人人尽欲救,化愚迷诗词如咒。”[4]他们的诗词大多被收录在唐圭璋编的《全金元词》中,这也足以证明其影响力。由此想到,既然王重阳可以利用诗词来教育信徒和道门弟子,那么,我们现代的教育为什么不能利用诗词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呢?何况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诗词的博大精深,其理论思想之丰富、意境之深远、感情之充沛、文字之凝练、音韵之优美、格式之多姿、技艺之高超、流传之广泛、生命力之强大,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早在古代,孔子就提出了诗歌对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意义,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5]即诗歌具有鼓舞人、丰富人、团结人和批评人的作用。以诗词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有助于学生认识中华历史、中华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使之具有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忧患意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伦理道德

为什么古代诗词会起到如此的作用呢?主要在于诗词的隐喻、音韵等特点。就隐喻来说,许多学者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也是一种思维现象与认知方式。当代隐喻学认为,从本质而言,隐喻是根植于人类概念系统的普遍而基本的认知方式。隐喻思维的基本运行机制是概念系统的跨领域映射,即利用事物的异质同构关系将已知事物的某一属性特征、功能结构向未知事物映射,从而实现对未知事物或抽象问题的理解。[6]这种思维方式是通过对此类事物的感知、体验、想象来理解彼类事物,它所假设的、映射的意义是通过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口头对话与文本对话而建构的,这在教学上必然要求教师“使对话持续地进行”,不断地生成、建构新的观念、思想和行为,而且这种生成与建构的过程是具有启发性的。这是以排除、归纳与结论为主旨的逻辑推理所无法企及的。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将隐喻和逻辑结合起来,共同引入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之中。在此种层面上说,无论是教育方法的具体实施还是教育效果的达成,隐喻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那么,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怎样对学生施以诗词教育呢?

课堂教学上,要把诗词教学与现在所提倡的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教师要鼓励学生选择一定的研究课题,引导他们学习诗词、欣赏诗词、创作诗词、研究诗词,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在课外活动上,可以举办一些吟诗、朗诵和展览活动以扩大影响。在学校组织的各种艺术节和文化节上,可以展示学生虽不成熟却充满热情的诗词作品。这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力量,尤其是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可鼓励学生成立诗词团体,可以出诗刊和诗集,便于学生的诗词创作和交流。

在学校之外,可以利用各地的人文景观开展诗教文化之旅活动。如主办假期诗词辅导班、诗词夏令营、诗词旅行团等适合学生兴趣的活动,以丰富他们的创作素材。还可以充分发挥各地诗社组织的作用,聘请专家或教授到学校讲学,让学校和诗社联姻。另外,还可以通过诗词网络进行教育。开发建设有一定影响力的诗词欣赏和诗词创作的网络平台,为学生进行业余的诗词创作、评价和交流提供良好的条件。

关于隐喻教学,在国内外都引起了教师教育界的广泛研究。教师又如何构建隐喻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呢?

教育专家通过指导教师反思自身的生活史和教学史、写作和反思日记、练习句子完形、做PPT等中介来设定教师开发教学隐喻的进程和内容等,对教师构建和形成自身的教学隐喻提供策略和方法的支持。伍艾特(Wright)等人认为多数教师教育主要通过文本分析来构建教学隐喻,其主张在此基础上通过技术,如计算机、多媒体来构建和分析职前教师的教学隐喻。他们认为,通过在PPT中加载图片、图形和叙词,可以使教师将自己的教和学的过程视觉化,从而激发其情感体验和认知冲动,进而促成深层的教学反思和教学隐喻的产生。[7]以上种种措施都可以归为教师通过一定的“中人”或“脚手架”来帮助其进行教学反思,并将其教学思想和实践“浓缩”,从而产生自己的教学隐喻。[8]

需要注意的是,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隐喻是一种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本体向另一种熟悉的、具体的、容易阐释的喻体折射的过程。本体与喻体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这里,相似性旨在突出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特征,当然,这种相似性可以是本体与喻体本身所具有的,也可以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而引发出来的。这种相似性使得抽象的理解、意义的生发与建构更为容易。本体与喻体之间的这种相似性要求认知主体具有相应的文化背景,包括特定语言、社会制度、思维模式、风俗人情、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等,这成为理解具有文化差异且又影响隐喻折射的一个先决条件。[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