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开展创新活动, 需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不单是技术创新, 也包括体制机制创新、 管理创新、 模式创新, 中国30多年来改革开放本身就是规模宏大的创新行动, 今后创新发展的巨大潜能仍然蕴藏在制度变革之中。它包括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三部分, 核

开展创新活动, 需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开发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起点。 作为大学生, 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提高创新能力呢? 这就需要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 培育自己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方法, 注重自身动机、 兴趣、 爱好、 情感、 价值观、 信念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 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引导着创新行为, 具有较强的能动性, 是创新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

1. 创新意识的内涵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对创新及其价值观的思想、 态度、 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 以及用于调整和规范自己活动方向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 一般来说, 创新意识代表着一定社会主体奋斗的目标和价值指向性, 是主体产生稳定持久的创新需要、 价值追求的推动力量, 是唤醒、激励和发挥主体潜力的重要精神力量。

创新意识包括创新动机、 创新兴趣、 创新情感、 创新信念和意志等。 其中, 创新动机是创新活动的动力因素, 是推动和激励人们发动和维持创新的精神力量; 创新兴趣是促使人们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 有利于促进创新活动的顺利展开; 创新情感是引起、 推进以至完成创新活动的心理情感因素, 只有积极、 正向的创造情感才能促进创新活动取得成功; 创新信念和意志是指创造中克服困难、 冲破阻碍的心理因素。 创造信念和意志具有目的性、 顽强性和自制性等特征。

2. 创新意识的作用

创新意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创新意识是决定一个国家、 民族创新能力最直接的精神力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010年颁布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 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是 “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 创新型、 实用型、 复合型人才紧缺”。2012年教育部、 财政部制定的 《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教技 〔2012〕 6号) 文件指出, 要 “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事业的融合发展, 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2015年,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为高校开展 “双创” 教育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发展目标。2016年5月,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进一步指出,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 提高和发展创新意识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创新意识根源于社会生产方式,并反作用于生产方式。 由于创新推动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创新教育被世界各国高度重视。 创新教育, 就其内涵来讲, 就是培养人的创造性, 使人能够具备从事一定职业的能力教育, 使人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教育。 就其本质来讲, 就是职业技能与创造能力的教育。创新意识的发展, 必然推动人的思想解放, 有利于人们形成开拓意识, 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步。

(3) 提高和发展创新意识有利于促进人才素质的结构性变化, 提升人才质量。 提高和发展创新意识, 能够有效激发人的主体性、 能动性、 创造性, 有利于促进人才素质的结构性变化, 提升人才质量, 使人自身的内涵获得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现代社会的发展, 需要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 具有开拓精神的人、 拥有创新思想和现代科学文化素质的人。

3. 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关系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人的精神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人的本质属性的重要表现, 是不可分割的。 创新意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在人的思想层面的实践预演。 这既是过去实践的精神结果, 又是即将开展的实践活动的准备。 这种观念性的东西是否正确、 是否符合实际需要, 必须在实践过程中去验证。 实践能力是实践主体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目的、 计划、 方案等思想意识付诸行动的执行力, 是创新意识的施展, 对创新意识必然产生促进作用。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都来自于实践, 同时对即将进行的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当代大学生只有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

拓展阅读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 (节选)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步伐, 是创新的题中应有之意。 中国经济每一回破茧成蝶, 靠的都是创新。 创新不单是技术创新, 也包括体制机制创新、 管理创新、 模式创新, 中国30多年来改革开放本身就是规模宏大的创新行动, 今后创新发展的巨大潜能仍然蕴藏在制度变革之中。 试想,13亿人口中多达8.9亿的劳动者都动起来, 投入创新创业和创造中, 这将是多么大的力量啊!

关键是进一步解放思想,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打破一切体制、 机制的障碍, 让每个有创业愿望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 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 让自主发展的精神在全体人民中蔚然成风。 借改革创新的 “东风”, 在960万平方千米大地上掀起一个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的新浪潮,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 “自然禀赋” 就会充分发挥,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发动机” 就会更新换代升级。

二、 创新能力

创新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 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是创新和创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和保障。

1. 创新能力概述

1998年11月, 江泽民同志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 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之后, 我国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在教育界引发了一场对创新能力的内涵、 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以及方式方法的大讨论。

国内外学者对创新能力的理解并不相同, 但他们对创新能力内涵的阐述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 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一切已知信息, 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 产生某种独特、 新颖、 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它包括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三部分, 核心是创新思维。 第二种观点认为, 创新能力表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 一部分是对已有知识的获取、 改组和运用; 另一部分是对新思想、 新技术、 新产品的研究与发明。 第三种观点从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着手, 认为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 专业知识、 工具性知识或方法论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四类。

综上所述, 所谓创新能力, 是指为了达到某一目标, 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 通过分析解决问题, 获得新颖、 独创的, 具有社会价值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能力。 创新能力从来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个体的心理活动中的, 而是与个体所具有的人格特征紧密相连的。

2. 创新能力的来源

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创新能力是来源于社会实践的。 具体来说, 创新能力的来源可以是: 意外的机遇, 新知识的产生, 现实生活中的不协调现象, 工作任务的需要, 人文环境的变化, 知觉和观念的变化等。 继承已有的基础、 传统和成功经验是创新成功的前提。

3. 创新能力的构成

创新能力由多方面内容构成, 主要包括学习能力、 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 想象能力、 分析能力、 综合能力、 批判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能力、 组织能力以及整合多种因素的能力等。

此处先来介绍学习能力、 观察能力, 其他的内容将在本书后续部分介绍学习。

(1) 学习能力。 创新者通过学习, 可以有效提升个人能力。 实践证明, 一个真正的创新者最长久的创新优势就在于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 一个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 才可以使自己的知识融会贯通, 始终以崭新的精神面貌面对发展变化的客观事物。

(2) 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 简称观察力。 人的观察力并非与生俱来, 而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的, 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出来的。 为了有效地进行观察, 更好地锻炼观察力, 掌握良好的观察方法是创新的必要条件。

①确立观察目的。 对一个事物进行观察时, 要明确观察什么, 怎样观察, 达到什么目的, 做到有的放矢。 目的性是观察力的最显著的特点, 只有带着目的性的观察才是有效的观察, 这样才能尽快提高自己的观察力。

②制订观察计划。 在观察前, 对观察的内容作出安排, 制订周密的计划。 在观察前就要打算好, 先观察什么, 后观察什么, 按部就班, 系统进行。

③培养浓厚的观察兴趣。 每个人由于观察敏锐性的差异, 在同一件事物的观察上会出现不同的兴趣, 注意到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特点。 因此, 培养浓厚的观察兴趣是培养观察能力的重要前提条件。

④观察现象, 探寻本质。 观察力是思维的触角, 要善于把观察的任务具体化, 善于从现象乃至隐蔽的细节中探索事物的本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