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芦苇沼泽的分布规律

中国芦苇沼泽的分布规律

时间:2022-01-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芦苇又称苇塘、芦荡,是中国沼泽的一种主要类型。据不完全统计,芦苇沼泽面积大约1000万亩,占我国沼泽总面积的6%。芦 苇芦苇沼泽的形成,与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和土壤等自然条件密切相关。此外,天津地区、江苏北部的射阳地区,也有较大面积的芦苇沼泽。黄水沟地区的芦苇沼泽是草甸沼泽化和水体沼泽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湖滨芦苇沼泽区除上述湖泊沿岸
禾草森林_芦苇沼泽_水草茂密的泥泞

6.禾草森林——芦苇沼泽

绵延百里的芦苇荡是我国辽西平原上的一大特色。美丽的芦苇荡是白鹭的故乡,也是鱼儿的天堂。

芦苇又称苇塘、芦荡,是中国沼泽的一种主要类型。由于芦苇适应环境条件的能力很强,所以自然界分布很广,全国各地几乎都有分布。据不完全统计,芦苇沼泽面积大约1000万亩,占我国沼泽总面积的6%。

虽然我国芦苇沼泽分布广泛,但受环境条件影响仍具有不平衡性。有的地区芦苇面积辽阔,植株高大,生长茂密,形成纯群落,远望一片郁郁葱葱,犹如林海;有的分布零星,沿河两岸常呈带状,断断续续。根据分布规律,中国的重点苇区是:

(一)滨海芦苇沼泽区

img69

滨海地区的芦苇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至鸭绿江口的淤泥质海岸,集中分布在河流入海的冲积三角洲地区。有些地区芦苇面积辽阔,生长茂密,成为著名的芦苇生产基地,辽宁省南部的盘锦苇区就是其中的一个。盘锦芦苇沼泽区位于渤海北岸,西起大凌河,东至辽河下游入口,中间有双台子河、绕阳河、盘锦河、西沙河等。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芦苇沼泽面积有156万亩,后经改造开垦为农田,面积大为减少,目前还有80多万亩。芦苇平均亩产近300千克,总产量17万~18万吨,是营口和金城两大造纸厂的原料基地。

img70

芦 苇

芦苇沼泽的形成,与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和土壤等自然条件密切相关。本区为新构造运动沉降区,第四纪沉积物厚达150米~250米,主要为细沙和亚沙土,在地表不深处有亚黏土层,透水性不佳,水分下渗困难;海拔高度2米~3米,地面坡降度小,为万分之一左右,地势低平,泄水不畅,所以河流多岔流,近海还有许多潮沟;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均温度8.6℃~8.8℃,积温在3500℃以上,多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700毫米,集中在夏秋季节,多年平均蒸发量毫米~1700毫米;河流的流量和水位变化很大,以双台子河为例,最小流量9.1立方米/秒,最大流量3 978立方米/秒,最低水位4.66米,最高水位9.56米,所以夏季洪水经常泛滥侵入这一低平地区,又遭受海潮顶托,排水更加困难,造成地表大量积水,汪洋一片。枯水季节地表没有积水,但地下水位高,使地表仍处于湿润状态;土壤为盐化腐殖质沼泽土,含盐量高达0.5%~1%,一般在0.5%以下。从上述自然条件来看,芦苇的生存环境是不错的,因此在东北地区生长的芦苇是最好的芦苇。

img71

芦苇沼泽

盘锦地区芦苇沼泽的分布规律是:近海地带芦苇高大,远离海岸长势差,芦苇矮小。分布在潮沟附近、河流两侧低洼地段和辽河下游的一些沙洲、岛屿的芦苇沼泽,常年地表积水,深20厘米~30厘米,春季积水,土壤疏松,PH值为8.0左右。芦苇茂密,基本呈纯群落,植株高达3米,茎粗壁厚,亩产达800千克~1000千克。距海稍远的地方,地势渐高,虽夏季地表有薄层积水,但大部分时间里处于干燥状态,地下水位较低,土壤质地黏重,处于脱盐状态,PH值在7.0~7.5。芦苇受环境条件的影响,长势稍差,苇高2米左右,产量也较高,此带芦苇分布面积最大。距海更远的地区,地表仅夏季河流泛滥时有少量、短暂的积水,地下水位降至1米以下,土质黏重,PH值为7.5~7.9,芦苇矮小,严重营养不良,杂草丛生,局部地段出现盐斑,生长碱蓬和一些灌木丛,芦苇沼泽正逐渐演变为杂类草草甸。

在鸭绿江口以西的海岸,有河流汇入的河口地带,也发育了大片芦苇沼泽。如东沟、孤山子等地,共计面积11万亩,产量4万多吨,为丹东造纸厂的主要原料基地。此外,天津地区、江苏北部的射阳地区,也有较大面积的芦苇沼泽。

(二)湖滨芦苇沼泽区

除了海滨分布有大量的芦苇区外,在我国各大湖泊的周围,也都少不了芦苇青葱翠枝的身影。

我国较大湖泊的周围,一般都有大小不等的芦苇沼泽,如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博斯腾湖、艾比湖、乌梁素海、小兴凯湖等。这些湖泊都有河流汇入,水量多,水位变动幅度大,湖水的矿化度不高,适宜生长芦苇。洞庭湖、博斯腾湖区已成为中国著名的产苇区。

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内陆干旱区最大的淡水湖,上接开都河尾,下连孔雀河。在博斯腾湖西南部开都河流入和孔雀河流出的小湖群区,以及西北部黄水沟流入的地方,有大片芦苇沼泽发育,总面积约60万亩,产量可达27万吨。小湖群区的芦苇沼泽是水体沼泽化类型。开都河流入本区,每年携带大量泥沙淤积湖底,在湖底变浅的地段,便生长了芦苇等水生植物,死亡植物的残体逐年积累形成较厚的芦苇泥炭层。

img72

黄水沟地区的芦苇沼泽是草甸沼泽化和水体沼泽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由于接受上游农田的灌溉排水,沼泽有扩大趋势,水矿化度较高,可达5克~6克/升,泥炭层也较厚。

博斯腾湖区的气候特点:气温高,日温差大,积温多,日照时间长,光热充足。在适宜的水分条件配合下,芦苇生长特别旺盛,植株可高达6米~8米,普遍也在4米以上,茎粗1.0厘米~1.5厘米,每平方米生长80株~150株,亩产1吨左右。近年来,由于开都河中下游大力开垦农田,引水灌溉,使注入小湖区的河水大量减少,加上放牧,牲畜践踏,小湖区的芦苇严重退化,原来高大芦苇的面积愈来愈少,低矮的小芦苇面积扩大,一些地段杂草丛生,已逐渐演化为沼泽化草甸,芦苇和鱼类资源遭到破坏。所以人们应全面规划,合理开发这里的土地资源,否则不合理开发,破坏生态平衡,将给这块富饶的绿洲带来严重后果。

img73

湖南省洞庭湖由于泥沙淤积,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目前仍在缩小。它是一个交替湖,南面有湘、资、沅、澧等河流汇入,北面连通长江,水量丰富。洪水季节,河水大量地注入湖泊,湖滩被淹;洪水过后,湖面缩小,湖滩淤泥沉积,所以一年中水位有涨有落,变化幅度较大,广大湖滩呈现干湿交替变化。本区地处亚热带,年均气温高,无霜期长达270天以上,年降水量1300毫米左右。充足的热量、丰富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相结合,在海拔26.5米~29.0米之间的湖滩,生长着茂密的芦苇。早在1965年湖区就开始对芦苇沼泽进行人工管理,不断扩大芦苇面积,产量迅速提高。目前,在湖泊周围的12个县(区)都有芦苇沼泽分布,面积由原来的17万亩扩大到600多万亩,产量由5.4万吨增长到53万吨,成为中国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料基地。

img74

img75

湖滨芦苇沼泽区

img76

除上述湖泊沿岸发育有大面积的芦苇沼泽外,在黑龙江省东部的小兴凯湖,也有较大面积的芦苇沼泽,面积约19.6万亩。新疆塔城南湖、艾比湖、河北的白洋淀、江西的鄱阳湖以及其他湖泊都有一定面积的芦苇沼泽。

(三)河漫滩芦苇沼泽区

除了湖泊周围有芦苇沼泽区外,在一些河流的滩凃上,也会有芦苇荡的存在,并为水鸟和鱼类提供了庇护场所。

无论是外流河还是内流河,在中下游河段的河漫滩上,往往有芦苇沼泽分布。

img77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高原的一些河流滩地,是中国芦苇沼泽较多的地区,总面积约120万亩,主要分布在乌尔逊河、克鲁伦河、辉河和莫格勒河,芦苇蕴藏量达20万吨,一般年产量仅3万~4万吨。由于河流流经平坦的高原,因此河道弯曲,河漫滩宽阔,牛轭湖众多,加上地表含有黏性土质,水下渗、水平排泄困难。本区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2℃~0.3℃,无霜期仅100天~120天,年降水量为230毫米~320毫米,70%雨量集中在夏季。芦苇沼泽水源主要依靠河流泛滥补给,多水年芦苇沼泽扩大,干旱年面积缩小。但由于热量不太充足,水分太少,导致芦苇植株矮小,最好的芦苇仅高2米~3米,不仅高度不够,还非常“苗条”,茎粗0.6厘米~1.0厘米。

img78

河漫滩芦苇

东北地区松嫩平原的一些河流,也有大面积芦苇沼泽的分布。黑龙江省西部的乌裕尔河下游,河道漫散成为无尾河,大量河水汇集洼地形成芦苇沼泽,面积有100万亩。此沼泽水草相间,生长茂密,珍禽栖息,为丹顶鹤的乐园。吉林省境内的霍林河和洮儿河下游,河道蜿蜒曲折,有的地段汇流,有的地段漫散,沿途多泡沼,发育了大片芦苇沼泽,目前还有50多万亩。由于是河流中上游修建水库,因此水量减少,再加上放牧割青,牲畜践踏苇田,所以沼泽面积在缩减。松嫩平原过去是主要芦苇生产基地之一,但近年来退化严重,如霍林河流域历史上芦苇面积最多时可达145万亩,现在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了。

此外,东北地区三江平原的七星河两岸、都鲁河下游,也分布着大片芦苇沼泽。

需要提出的是,广大的新疆内陆地区河流两岸,大多有芦苇沼泽分布。北疆的额尔齐斯河、额敏河、精河、奎屯河以及伊犁河,南疆的塔里木河、车尔臣河、孔雀河、和田河和叶尔羌河等中下游段,都有芦苇沼泽发育。芦苇长势好,非常繁茂。但是由于位于内陆,交通不便,大多芦苇资源处于自生自灭的原始状态。

img79

知识小百科

浑身是宝——芦苇

芦苇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经济作物。首先,芦苇是重要的造纸原料。芦苇不仅质地细腻,易于加工,而且非常廉价。此外芦苇可以用于编织,用芦苇编织的苇席、苇帘,一直就是农村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花序可制作扫帚,花絮可填枕头。

在中医上,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本草纲目》称芦叶能“治霍乱呕逆,痈疽”;《本经道源》记载它有“烧存性,治活衄诸血之功”,“除芦叶为末,以葱、椒汤洗净,敷之,可治发背溃烂。”芦花可以止血解毒,治鼻衄、血崩、上吐下泻。《本草图经》记载它还能“煮浓汁服,主鱼蟹之毒。”芦笋既是菜肴中佳品,又能治热血口渴、淋病。《王揪药解》说它能“清肺止渴,利水通淋。”《本草纲目》记载它能“解诸肉毒”。芦茎、芦根更是中医治疗温病的要药,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古代14种药物书籍上都有详尽记载。颇为有名的“千金苇”,现在已远销海外。

现代药理学证实,芦苇的叶、花、茎、根都含有丰富的药理成分——戊聚糖、薏苡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D-葡萄糖、D-半乳糖和两种糖醛酸以及多种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因而受到医药学界的重视。

芦苇又是一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物量高的优良牧草,饲用价值高,茎、嫩叶为各种家畜所喜食。目前,大多数芦苇沼泽都作为放牧地利用,也有用作割草地,或放牧与割草兼用,往往作为早春放牧地。芦苇草地适宜马、牛大牲畜放牧。因为有季节性积水或过湿,又是高草地,所以为大牲畜喜欢。以芦苇为主的草地,生物量在牧草类中是较高的:在自然条件下,产鲜草3.9吨~13.9吨/公顷;每年可刈割2次~3次。除放牧利用外,芦苇可晒制干草和青贮。青贮后,草青色绿有香味,牛、马、羊等家畜都非常喜欢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