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改革创新保畅通

改革创新保畅通

时间:2022-08-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采取改建路面、设置标志、移栽遮挡视线树木等措施,处治了35处自治区级交通事故多发点。通过实施安保工程,提高了公路的安全保障能力,交通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通过实施危桥改造工程,提高了桥梁的安全性能,保障了公路的安全畅通,提高了公路的服务水平。

凝心聚力促发展 改革创新保畅通

宁夏公路管理局

“十五”以来,宁夏公路管理事业按照推进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的部署要求,坚持“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新发展观和“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新服务理念,认真履行“养好公路、保障畅通”的神圣职责,通达深度逐步提高,路网技术状况显著改善,路网等级结构明显优化,养护质量稳步提升,行车环境不断改善,服务内涵逐步拓展,一些束缚公路事业发展的体制障碍和机制弊端得到消除,全区公路网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提供了优良畅通的公路运输条件。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稳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为促进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实践证明,改革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由于历史原因,宁夏公路管理体制一直不顺。管理机构重叠、分工过细,政事不分、事企不分,多头执法,资源浪费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体制弊端,2001年,交通厅按照交通部“推进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合理设置公路管理机构”的改革精神,提出了改革公路管理体制的设想。从2003年开始,交通厅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资源整合”的改革原则,对公路管理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2006年1月,经自治区机构编制部门同意,将原来交通厅直属的公路管理局、高等级公路管理局、高速公路路政总队和六盘山隧道管理处4个单位撤销合并,组建为新的宁夏公路管理局。主要负责全区公路的管理、养护和路政管理工作,负责全区收费站的管理和通行费征收工作。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功实践,不仅整合了管理资源,提高了管理效能,发挥了公路管理部门的专业优势、人才优势和管理优势,而且有效解决了多、散、小、弱的体制弊端,实现了干线公路的集中管理,为公路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为实现交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在体制改革有条不紊推进的同时,公路管理部门也积极进行养护运行机制改革。从1999年开始,宁夏公路管理局按照交通部“事企分开、养管分离”的改革思路,本着“态度积极、措施得力、步子稳妥”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养护运行机制改革,创新公路养护事业科学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2000年,首先在全区干线公路推行内部招标养护。2001年,进一步组建了25个实行企业化管理、模拟法人运作的养护中心。经过3年多的探索,2004年,公路管理局加快改革步伐,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的《分离养护生产单位组建养护企业试点方案》的要求,选择中卫分局和吴忠分局金积养护中心进行试点,成立了宁夏中通、积通2个公路养护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围绕机制改革,还进行了一系列配套改革,先后在人事用工制度上实行干部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和用工合同制,在工资分配制度上推行岗位工资、计件工资等多种分配形式,在养护投资方式上实行养护定额、合同管理和计量支付,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养护管理模式。通过探索与实践,各类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养护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养护质量实现了稳步提升,养护生产形成了规模化和市场化,初步实现了公路管理机构由生产型向管理型的转变,养护生产单位由事业型向企业型的转变,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新型公路养护运行机制。

二、坚持“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新发展观,全面加强养护管理,努力构建便捷、通畅、安全的公路运输体系

多年来,宁夏公路管理局始终以“养好公路、保障畅通”为第一要务,把构建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公路运输体系,构建和谐交通作为最终目标。“十五”以来,累计完成养路费及其他投资15.26亿元。全面加强公路养护管理,贯彻落实“四个养护”工作方针,加大养护资金投入,及时处治影响行车安全的公路病害,积极实施路网结构改造工程,累计完成高速公路路面大修16万平方米,完成二、三级公路大中修2381公里,实施国道干线GBM工程807公里,路网路况质量得到显著改善,路面技术状况保持了稳定。同时,按照标准化养护与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实现了高速公路的专业化养护和国省干线公路的预防性、周期性养护。截至2007年年底,实现高速公路养护质量指数95.6,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年均好路率85.3%。

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路安全保障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宁夏公路管理局把公路安全摆上突出位置,在国省干线和重要县道上大力实施安全保障工程,治理险要路段,构筑连续式钢筋混凝土防撞墙,改造路侧空地为紧急停车带,因地制宜设置各类防护设施,施划公路标线,增设公路标志,处治事故多发点,努力提高公路的安全通行能力。从2003年开始,投入资金3430万元,重点处治了14条国省干线公路、45条农村公路上的5246处累计661公里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采取改建路面、设置标志、移栽遮挡视线树木等措施,处治了35处自治区级交通事故多发点。同时,安排资金989万元,在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上增设公路标志4055块。通过实施安保工程,提高了公路的安全保障能力,交通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

桥梁是公路的“咽喉”,也是保证公路安全畅通的关键设施。“十五”以来,公路管理局不断加大桥梁养护力度,注重桥涵构造物的日常养护,坚持每年3月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汛期前进行一次全面维修,汛期后进行一次重点调查。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广应用桥梁管理系统,建立桥梁基础数据库,使桥梁养护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轨道。针对超限超载运输日益严重,造成干线公路桥梁出现梁板断裂、桥面开裂、部分坍塌等病害对公路的安全性能构成严重危害的实际情况,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危桥改造工程。“十五”以来,共投入资金6677.39万元,对干线公路上的152座危桥进行了检测和改造改建,改造的危桥占干线公路桥梁总数的7%。通过实施危桥改造工程,提高了桥梁的安全性能,保障了公路的安全畅通,提高了公路的服务水平。

三、贯彻依法治路方针,提高路政管理水平,切实履行了保护路产、维护路权、保障畅通的职能

近年来,公路管理局认真贯彻依法治路方针,加大路政管理力度。一方面,积极推进公路管理法制化建设,抓紧制定与公路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先后出台了《宁夏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和《宁夏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管理办法》,另一方面,不断优化完善路政管理机构,加强路政队伍建设,严格执法人员的培训考核,提高路政人员的综合素质,完善监督检查制度,健全社会监督渠道,建设了一支“管理统一、行为规范、公正执法、文明服务”的路政执法队伍。加大路政巡查力度,做好公路环境的治理工作,及时处理违法违章行为。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得到有效管理,各类违法违规建筑受到坚决查处,清除了大量公路垃圾、堆积物和非公路标牌,有效地治理了公路“脏、乱、差”,净化了行车视野,美化了行车环境。

从2000年交通部发布2号令以来,特别是2004年6月至今,按照交通部、自治区治超领导小组和交通厅的统一部署,在全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运输工作。广大一线执法人员战严寒、斗酷暑,夜以继日,忘我工作,有的甚至付出了鲜血和生命,使车辆严重超限超载运输的态势得到有效遏制,严重超限超载运输现象明显减少,超限超载率由治理前的79.3%下降至6.3%左右。2007年,根据治超工作的新形势,按照交通部《收费公路试行计重收费的指导意见》,又提出了实行治超与计重收费相结合的治超新思路,采取治超站与收费站结合的方式,将原有的固定治超站全部撤销,并入收费站,依托收费站开展治超工作,运用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结合的科学方法,综合治理超限运输。实施治超与计重收费结合以来,不仅将超限率控制在6%左右,而且使严重超限车辆,特别是超过《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80%以上的恶意超限运输车辆大幅下降,由实施计重收费前的13.7%下降到0.1%左右,治超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初步建立了治超工作的长效机制

四、建立养护管理长效机制,实现农村公路“有路必养”,构筑城乡协调发展的和谐交通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毛细血管”,养好管好农村公路,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近年来,公路管理局把构筑城乡协调发展的和谐交通路网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大胆探索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长效机制,使宁夏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了“有路必养”。

宁夏公路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宁夏公路管理办法》和《宁夏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结合实际,制定了《宁夏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组织机构、资金来源、养护模式,实现了公路网分级管理,强化了市县交通部门管理公路的责任。按照“一县一机构”的要求,规范市县公路管理机构的设置,对市县管理机构的人员实行实名制管理。改革农村公路养护投资方式,在市县财政落实养护配套资金的前提下实行资金补贴,要求地方政府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纳入地方财政统筹范围,解决资金短缺矛盾,调动了地方政府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积极性。同时,进一步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加强监督,制定了《宁夏农村公路列养技术条件》、《宁夏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检查评比标准》等行业技术标准和考核办法。不断创新养护管理模式,在乡镇成立了以乡(镇)长任站长,各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为成员的农村公路养护协调管理站,实现了“乡乡建起协管站,村村都有管理员”,聘用公路沿线农民参与公路养护管理。农村公路“有路必养”,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强化通行费征收管理,确保规费足额征收,为加快公路建设不断注入强劲动力

公路规费是公路建设养护最稳定的资金来源,是公路事业发展之基。“十五”以来,宁夏公路管理局贯彻落实“应征不漏、应免不征”的方针,把塑造文明服务品牌和建设高素质队伍作为创新发展的推进力量,连续多年超额完成车辆通行费征收任务,截至2007年年底,共征收通行费33.61亿元,为公路事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资金保障。

认真贯彻《宁夏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培训,严格征收管理,加强监控稽查,加大政策宣传,提高服务质量,落实便民措施,化解征缴矛盾,打击违法行为,净化收费环境,形成了规范化、制度化和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树立了良好的窗口形象。按照交通厅的工作部署,从2005年实施计重收费以来,就加强计重收费的政策宣传,及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积极与各地政府协调沟通,完善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建立灵敏的信息反馈机制,到2007年7月15日,全区所有干线公路收费站全面实施了计重收费。

按照“收好费、带好队”的总体要求,扎实开展“青年文明号”和“文明窗口”等创建活动,不断构建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班组,建立了一支充满朝气、思想过硬、业务娴熟、纪律严明、作风扎实的高素质收费队伍。全局53个收费站中,4个被授予国家级“青年文明号”,17个被授予自治区级“青年文明号”,22个被评为厅级“文明示范窗口”单位。多年来,面对收缴矛盾突出,暴力抗费事件增多的复杂局面,广大收费人员忍辱负重、尽职尽责,展示了过硬的素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为交通事业的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六、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提高人性化服务水平,努力塑造交通行业文明形象

宁夏公路管理局作为交通行业的“窗口”,多年来,始终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把提供人性化服务作为载体,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业服务水平,努力打造行业文明新形象。一是把行业文明建设贯穿于公路养护、收费、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开展了文明样板路、“千里文明长廊”、文明美化路段等文明创建活动。“十五”以来,先后创建了国道109线部级文明样板路和省道101、302线2条省级文明样板路。这些路段线形流畅,路面平坦,标志醒目,设施完善,路容整洁,绿树成荫。同时,不断绿化路域环境,在公路沿线播青撒绿,增加公路的绿化覆盖率,新增绿化里程3832公里,绿化面积1831公顷,把公路建成一条条绿色通道,成为西北干旱地区大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二是不断提高惠民便民能力。在全区干线公路收费站开通“绿色通道”,减免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112万辆,减免通行费1142万元。向社会公开13项承诺事项,将养护、管理和服务等工作内容置于全社会监督之下,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建立了公路路况信息发布制度,通过报纸、广播、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及时发布公路路况信息,方便人民群众出行。加强效能建设,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延时服务制度和责任追究制,方便群众来访办事。积极为希望工程、扶贫济困活动捐款捐物,拾金不昧、见义勇为、救死扶伤等好人好事不胜枚举,充分展示了公路行业的文明风尚。三是精心培育公路文化。自办《宁夏公路》报,制作《前进中的宁夏公路管理事业》电视专题片,出版反映我区公路养管成就的画册《塞上五彩路》,思想政治工作论文集《探索与实践》,组建交通文工团深入基层慰问演出,宣传了行业发展新成就,使充满行业特色的“铺路石”精神得到弘扬和传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广大职工的辛勤付出,换来了文明创建的硕果累累。“十五”以来,宁夏公路管理局先后被交通部授予全国文明行业,被交通厅评为全区交通系统文明行业,局机关被交通厅命名为全区交通系统文明机关。全局2个单位被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4个单位被命名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27个单位被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47个单位被命名为县级文明单位。

“十五”以来的成就,是宁夏公路管理局凝心聚力促发展、改革创新保畅通、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奋发图强的生动写照。“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的宁夏公路人,雄姿勃发,激情昂扬,正在跨超式发展的征途上不断前进。

执笔人:黄雅杭 张建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