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元古代侵入岩

中元古代侵入岩

时间:2022-01-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单个岩体规模均较小,该期岩体侵入于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小以村组和庙湾岩组。该套基性岩—超基性岩与黄陵岩基南部的大坪超基性岩可以对比,均属中元古代裂谷的产物。
中元古代侵入岩_三峡库区宜昌重

第三节 中元古代侵入岩

一、大坪超基性岩(ΣPt2

大坪超基性岩分布于黄陵岩基西南部方岭-袁家坪-太阳溪及白沙包等地,由多个侵入体组成,面积17.6km2。主要侵入于中元古代庙湾岩组,部分穿切古元古代小以村组;接触界面波曲,一般向北倾,倾向5°~30°,倾角50°~80°,在梅纸厂以西,倾角大于70°,磁测剖面资料显示,岩体深部总体向北倾。西端被南华系南沱冰碛岩沉积角度不整合覆盖,东端被鼓浆坪侵入体穿切。

主要由纯橄岩、橄榄岩等组成,在木梓树一带可见部分中粗粒辉石岩出露。具有较好的分带性和对称性,纯橄岩类主要分布于侵入体两侧及膨大、拐弯部位,占侵入体总面积的26.5%,橄榄岩多分布于侵入体中心,二者呈渐变关系。

岩体内见大量大小不等的斜长角闪岩包体,包体成分与围岩相似,包体蚀变较强,具透闪石化、绿泥石化。矿物蚀变强烈,以蛇纹石化、滑石化和透闪石化为主,其次为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岩体含铬铁矿体。岩体矿物组合属橄榄石-斜方辉石系列,为镁质超基性岩,含铬铁矿,局部构成浸染状铬铁矿石。

岩石SiO2、Al2O3含量低,分别为36.03%~41%、0.66%~1.35%;CaO、K2O+Na2O含量低,分别为0.2%~1.37%、0.17%~0.27%,Na2O/K2O为1.4~4;MgO含量高,为36.15%~42.9%。岩石化学参数m/f为8.4~9.6,属镁质超基性岩;固结指数为76.9~83.2,表明岩浆分异程度低;MgO、FeO分子比为15.5~25.36,显示为原始超基性岩浆直接结晶的产物。岩石中Cr2O3含量高,达0.25%~0.79%,高出一般超基性岩平均含量2~3倍,铬铁矿产于此类岩石中。

二、核桃园基性-超基性岩组合(ΣPt2

该组合分布于黄陵岩基北东部圈椅埫岩体东部殷家坪-核桃园一带,呈不规则状小岩体、岩株或岩脉断续产出,构成北东向的基性-超基性岩带。单个岩体规模均较小,该期岩体侵入于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小以村组和庙湾岩组。岩体截切了围岩的片麻理,在白竹坪北见南华纪南沱组不整合于变辉长岩上。

从岩石学角度,核桃园基性-超基性岩组合可以分为超基性岩和基性岩两大类。超基性岩中包含了较多的岩石类型,基性岩主要为辉长岩。超基性岩中的MgO含量相当高,达20.92%~28.16%,m/f=4.55~6.08,属铁质超基性岩,与交战垭超镁铁质岩属镁质超基性岩有区别。辉长岩中的MgO含量为5.60%,m/f=0.62,属富铁质基性岩。各岩石的稀土总量较低,稀土分配曲线总体平坦,说明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辉橄岩具明显的铕富集,δEu为1.59,其他超基性岩石的δEu为0.78~1.11,具弱的铕亏损或富集。岩石的微量元素中Pt、Pd含量较低,Cr、Ni、Co、Ti与世界超基性岩相近。

该套基性岩—超基性岩与黄陵岩基南部的大坪超基性岩可以对比,均属中元古代裂谷的产物。

三、野竹池基性-超基性岩组合(υσPt2

该组合包括中元古代超基性岩、中元古代辉长岩。超基性岩出露于兴山县野竹池一带板苍河断裂西端坊溪侵入体(石英)闪长岩中,呈大小不等的捕虏体或残留体零星分布。辉长岩出露于兴山县野竹池一带板苍河断裂西,呈透镜体分布,并被端坊溪侵入体(石英)闪长岩闪岩体及路溪坪侵入体英云闪长岩侵入。

超基性岩主要岩性为辉石橄榄岩、含金云母角闪橄榄辉石岩。辉长岩多遭受强烈变质形成斜长角闪岩,局部保留变余辉长结构。主要矿物成分为角闪石斜长石,另有少量黑云母、磁铁矿

超基性岩的m/f为2.78~4.75,属铁质超基性岩。稀土分配曲线总体右倾,轻稀土分馏明显、重稀土分馏不明显;铕具较弱的正异常,铈具负异常。微量元素钍、铌、钛亏损,钾、锶富集,反映岩石遭受了强蚀变交代作用及地壳物质的同化混染。

四、肖家咀基性岩(υPt2

肖家咀基性岩分布于黄陵岩基中东部肖家咀、鸡公包、殷家坡、茅垭、大坝垴等地,面积7.21km2,由多个侵入体组成,各侵入体均呈北西-北西西向带状展布,呈斜切式穿切大坪超基性岩,在内接触带常见淡色化边及较强的叶理化带,并产出超基性岩捕虏体。

岩性主要为中-粗粒角闪辉长岩,局部为中-细粒角闪辉长岩,两者呈渐变关系。岩石化学成分中,TFe、CaO含量高,分别为6.67%~10.65%、11.96%~14.49%,TiO2含量较高(0.28%~1.61%),含少量Cr2O3(0.064%~0.093%)。岩石固结指数为34.8~57.2,反映岩浆经历较强的结晶分异作用或地壳物质混染。微量元素Cr、Co、Ni、Cu含量明显高于崆岭群2~5倍。Sm/Nd比值为0.285、0.404,143 Nd/144 Nd为0.512 725、0.513 389,反映岩浆在分异过程中不断亏损,上地幔物质不均匀补充,并且可能存在较强的地壳物质混染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