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物流信息管理

物流信息管理

时间:2022-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1世纪以来,电子商务活动已经形成一股浪潮,迅速渗透每一个行业领域。电子商务提高了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使物流活动变得越来越重要,物流活动的信息化在电子商务活动中显示出举足轻重的地位。按货号管理货物库存和管理货号的单件集合,并且应用于仓库管理的各种操作。RFID系统一般都由信号发射机、信号接收机、编程器、天线组成。

21世纪以来,电子商务活动已经形成一股浪潮,迅速渗透每一个行业领域。在这一过程中,物流活动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电子商务提高了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使物流活动变得越来越重要,物流活动的信息化在电子商务活动中显示出举足轻重的地位。

5.3.1 物流信息的含义与特征

1.物流信息的含义

信息是客观存在的、有意义的数据,在一切事物运动过程中,通过物质载体所发生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信号,它们所包含的一切可以传递和交换的知识内容就是信息。不同的物质和事物有不同的特征,不同特征要通过一定的物质形式,产生不同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信号。

物流信息就是物流活动所必需的信息,即由物流引起并能反映物流活动实际特征的,可被人们接受和理解的各种消息、情报、文书、资料、数据等的总称。

2.物流信息的特征

除了信息的普遍性质外,物流信息还具有以下特征:

(1)物流信息涉及面广、信息量大;

(2)高峰时与平时的信息量差别很大;

(3)每天发生信息的单位(每一件大小)并不一定很大;

(4)信息发生的来源多样化,处理场所、转达对象分布在广大的地区;

(5)要求与商品流通的时间相适应;

(6)与仓储、生产等本企业其他部门的关系密切;

(7)货主与物流从业者及有关企业之间物流信息相同,各连接点的信息再输入情况较多,信息更新快;

(8)物流系统的环节同时兼具信息的中转和转送,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5.3.2 物流信息技术应用

1.物流自动识别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是信息数据自动识读、自动输入计算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它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综合性科学技术。自动识别技术近几十年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条形码、磁条(卡)、光学字符识别、系统集成化、射频技术、声音识别及视觉识别等集计算机、光、机电、通信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学科。

(1)条形码识别技术。条形码技术是20世纪在计算机应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集条形码理论、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条形码印制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条形码技术具有制作简单、信息收集速度快、准确度高、信息量大、成本低和条形码设备方便易用等优点,所以从生产到销售的流通转移过程中,条形码技术起到了准确识别物品信息和快速跟踪物品历程的重要作用,它是整个物流信息管理工作的基础。条形码技术在物流数据采集、快速响应、运输中的应用中极大地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

物流条形码是物流过程中用以标识具体实物的一种特殊代码,它是由一组黑白相间的条、空组成的图形,利用识读设备可以实现自动识别、自动数据采集。在商品从生产厂家到运输、交换等整个物流过程中都可以通过物流条形码来实现数据共享,使信息的传送更加方便、快捷、准确,从而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

条形码在物流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生产管理。在生产中可以应用产品识别码监控生产,采集生产测试数据和生产质量检验数据,进行产品完工检查,建立产品识别码和产品档案,从而有序地安排生产计划,监控生产流程及流向,提高产品下线合格率。

②销售信息系统。在商品上贴上条形码就能快速、准确地利用计算机进行销售和配送管理。其过程为:对销售商品进行结算时,通过光电扫描读取并将信息输入计算机,然后输入收款机,收款后开出收据,同时通过计算机处理,掌握进、销、存的数据。

仓库管理。根据货物的品名、型号、规格、产地、牌名、包装等划分货物品种,并且分配唯一的编码,也就是“货号”。按货号管理货物库存和管理货号的单件集合,并且应用于仓库管理的各种操作。常用于仓库库位管理、单件货物管理、实际产品运输和出入库的差错管理、仓库业务管理等。

④运输中的分货、拣选系统。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通信等许多行业都存在货物的分拣搬运问题,大批量的货物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准确无误地分装到指定的车厢或航班。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应用物流标识技术,使包裹或产品自动分拣到不同的运输机上。

⑤资产跟踪。大型的企业一般在各地拥有不同种类的产品。为了跟踪每件产品,将产品的编号、位置编号、制造厂商、长度、等级、尺寸、厚度及其他信息编成一个PDF417码,制成标签后贴在产品上。当产品移走或安装时,操作员扫描条形码标签,数据库信息就可以得到及时更新,这不仅方便了物流管理,还有利于公司的资产维护。

(2)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简单地说,RFID技术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信息读写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或者说是无线电技术在自动识别领域中的应用。RFID系统一般都由信号发射机、信号接收机、编程器、天线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在产品的标签中贴上RFID芯片,标签随产品进入信号磁场后,接收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RFID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高速公路的自动收费系统。高速公路上的人工收费站由于效率低下而成为交通瓶颈。RFID技术应用在高速公路自动收费上,能够充分体现它非接触识别的优势,让车辆在高速通过收费站的同时自动完成收费。据测试,采用这种自动收费方式,车辆通过自动收费卡口时车速可保持在40公里/小时,与停车领卡交费相比,可节省时间30%—70%,大大提高了流通速度。

②交通督导和电子地图。利用RFID技术可以进行车辆的实时跟踪,通过交通控制中心的网络在各个路段向司机报告交通状况,指挥车辆绕开拥堵路段,并用电子地图实时显示交通状况,能够使交通流量均匀,大大提高道路利用率。通过实时跟踪,还可以自动查处违章车辆,记录违章情况。另外,公共汽车站实时跟踪显示公共汽车到站时间及自动显示乘客信息,可以带给乘客方便。

③停车智能化管理系统。出入无须停车,系统自动识别车辆的合法性,完成放行(禁止)、记录等管理功能,节约进出场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杜绝管理费的流失。

④邮政包裹管理系统。在邮政领域,如果在邮票和包裹标签中贴上RFID芯片,不仅可以实现分拣过程的自动化,而且邮件包裹到达某个地方,标签信息就会被自动读入管理系统,并融入“物联网”供顾客和企业查询。

⑤铁路货运编组调度系统。火车按既定路线运行,读写器安装在铁路沿线,就可得到火车的实时信息及车厢内装载的物品信息。通过读到的数据,能够确认火车的身份,监控火车的完整性,以防止遗漏在铁轨上的车厢发生撞车事故,同时在车站能将车厢重新编组。

⑥集装箱识别系统。将记录有集装箱位置、物品类别、数量等数据的标签安装在集装箱上,借助射频识别技术,就可以确定集装箱在货场内的确切位置,在移动时可以将更新的数据写入射频卡。系统还可以识别未被允许的集装箱移动,有利于管理和保证安全。

(3)产品电子代码(EPC)识别技术。产品电子代码(electronic product code,EPC)识别技术是基于RFID与互联网的一种物流信息管理新技术,它通过给每一个实体对象(包括零售商品、物流单元、集装箱、货运包装等)分配一个全球唯一的代码来构建一个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物联网”)。EPC编码革命性地解决了条形码无法做到的单个商品识别问题。

EPC识别技术在物流方面的应用主要有:

①出厂。贴有EPC标签的产品随着托盘或包装箱运输出厂的时候,包装单元上的EPC被识别器识读,该批次产品的出厂信息被记录下来。

②入库。产品运到配送中心或仓库,在配送中心的门口装有EPC识读器,帮助进行自动点货并24小时监控出入库情况。

③发货。发货的时候同样也要通过EPC读写器的识读,以记录发货时间、地点、批次等相关信息,以便将来跟踪查询。

④上架。产品被送到商店摆上货架后,货架上的EPC读写器可以随时查询整个商店内任意商品的货架位置、缺货情况以及是否已经过期等重要信息。

⑤结算。顾客只要推着购物车从装有EPC识读器的出口通过,所购商品的价格、成分、出厂日期等一系列信息就可全部出现在计算机终端,可以与银行的自动结算系统联网,实现自动结账,而不必花时间排队等待。

⑥售后。顾客完成结算以后,可以通过EPC标签的“灭活”指令对EPC标签进行销毁,以保护用户隐私,也可以继续使用,以享受相应的售后服务,并方便厂家在必要时间召回产品。

除了以上所描述的应用,EPC还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整个供应链管理,在每个需要记录相关信息的物流结点都可以对EPC信息进行识别、比较、更新和保存,以随时对供应链进行管理。

2.物流电子数据转换——EDI技术

EDI的英文全称为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即电子数据交换。联合国标准化组织将EDI描述成:按照统一标准,将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转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报文数据格式,并借助计算机网络实现的一种数据电子传输方法。

EDI既准确又迅速,可免去不必要的人工处理,节省人力和时间,同时可减少人工作业可能产生的差错。所以,它已被广泛应用于物流公司、制造商、批发商和运输商的作业流程中。EDI技术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有:

(1)EDI在物流公司中的应用。物流公司是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的桥梁,它对调节产品的供需、缩短流通渠道、解决不经济的流通规模及降低流通成本有极大的作用。EDI在物流公司的应用主要有引入出货单和引入催款对账单。通过EDI技术可方便、快速地知道出货情况以便及时补货,并且减轻财务人员的对账工作量,降低对账错误率。

(2)EDI在制造商业务中的应用。制造商与其交易伙伴间的商业行为大致可分为接单、出货、催款及收款作业,其往来的单据包括采购进货单、出货单、催款对账单及付款凭证等。因此,EDI技术主要应用于引入采购进货单、引入出货单、引入催款对账单及转账系统中。

(3)EDI在运输商业务中的应用。运输商由于其强大的运输能力和遍布各地的营业点而在流通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涉及引入托运单、托运收货、送货回报、对账、收款等各个工作环节。图5-1为运输商的交易流程。

①引入托运单。引入托运单可接收托运人传来EDI托运单报文,将其转换为企业内部的托运单格式。

②托运收货。事先得知托运货物详情后,可调配车辆前往收货。托运人传来的EDI托运数据可与发送系统集成,自动生成发送明细单。

③送货回报。托运数据和送货回报作业集成,将送货结果及早回报给托运人,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此外,对已完成送货的交易,也可回报运费,供客户提前核对。

④对账。可用回报作业通知每笔托运交易的运费,同时运用EDI催款对账单向客户催款。

⑤收款。对托运量大且频繁的托运客户,可与其建立EDI转账作业,通过银行进行EDI对账。

另外,EDI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配送中心、批发商以及海关部门和商检中。

图5-1 运输商的交易流程

3.物流跟踪技术GIS和GPS

(1)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 GIS)是多门学科交叉的产物,它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其基本功能是将表格型数据转换为地理图形表示,然后对显示结果进行浏览、操作和分析。其显示范围可以从洲际地图到非常详细的街区地图,显示对象包括人口、销售情况、运输线路及其他内容。

GIS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其强大的地理数据功能来完善物流分析技术。完整的GIS物流分析软件集成了车辆路线模型、最短路径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等。例如,设施定位模型,用于确定一个或多个设施的位置。在物流系统中,仓库和运输线共同组成了物流网络,仓库处于网络的结点上,结点决定线路,如何根据供求的实际需要并结合经济效益等原则,在既定区域内设立多个仓库。每个仓库的位置、每个仓库的规模,以及仓库之间的物流关系等问题,运用此模型均能很容易地得以解决。国内一些先进企业,相继采用了Mapinfo GIS系统,如北京市商业地理信息系统、天津可口可乐电子地图管理系统、工商银行系统等。

(2)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是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使在地球上任何地方的用户,都能计算出他们所处的方位。现有的GPS系统有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GLONASS)、中国的北斗星以及欧洲的伽利略。

GPS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测站间无须通视,只需测站上空开阔即可;可提供三维坐标;操作简单;全天候作业,而且功能多、应用广。

GPS在物流中,用于车辆的自定位、跟踪调度。利用GPS和电子地图可以实时显示出车辆的实际位置,并可任意放大、缩小、还原、换图;可以随目标移动,使目标始终保持在屏幕上;还可实现多窗口、多车辆、多屏幕同时跟踪。利用该功能还可对重要车辆和货物进行跟踪运输。GPS提供出行路线规划和导航。这是GPS的一项重要的辅助功能,它包括自动线路规划和人工线路设计。自动线路规划是由驾驶者确定起点和目的地,由计算机软件按要求自动设计最佳行驶路线,包括最快的路线、最简单的路线、通过高速公路路段次数最少的路线的计算。人工线路设计是由驾驶员根据自己的目的地设计起点、终点和途经点等,自动建立路线库。线路规划完毕后,显示器能够在电子地图上显示设计路线,并同时显示汽车运行路径和运行方法。

5.3.3 供应链管理

Internet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应用和发展,也改变了传统企业的管理模式、经营方式和管理思想。物流企业、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也受到了Internet和电子商务带来的冲击,物流企业建立自己的Intranet和接入Internet势在必行。在这一背景下,物流管理理论上升到供应链管理的理论。

供应链(supply chain)指的是一种集合,是把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的所有的关联企业及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涵盖不同过程中活动的上下游企业链接而成的组织化网络。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对构成供应链的各参与组织(包括供应商、制造商、运输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的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涉及原料供应商、制造过程、销售过程以及客户等整个产品制造与销售的全部流程,使用它可同步并优化由用户驱动的产品流、服务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力资源流。

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通过优化供应链提高所有相关过程的速度和确定性,以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并且在目标市场上获得最大的财务、运作和竞争优势。简洁地说,供应链管理是包括从最终用户一直到初始供应商的,向客户提供增值产品、服务和信息商务过程的一体化管理。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对供应、生产、库存、销售的协调和优化,但费用昂贵,而且存在对新的需求趋势反应迟缓、预测准确度差等缺点,企业往往无法运用好供应链竞争方式。而在电子商务条件下,供应链管理可依托电子交易方式,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高利润,建立与供应商、分销商和客户之间更快、更方便、更精确的电子化联络方式,实现信息共享和管理决策支持。企业也能通过供应链管理来实现全球化的市场管理,统一调度企业内部的生产、市场、供货等部门,保证客户需求的产品及时生产、发货、调度,降低库存,减少在途时间,争取以最低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效益。

供应链管理不只是一个新增加的产品或模块,或是一种单纯的先进计划系统。其实,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整合的系统,将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与客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在这其中贯穿的线索包含产品、服务、信息以及资金/资源等,它与ERP(物料需求计划)、MRPII(制造资源计划)是不可分割的。

供应链管理是随着Internet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的管理系统,它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从订货、进货、生产、销售等日常工作全流程的自动化,并方便管理者获取与企业相关的各种信息。它有助于降低开支,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收入,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帮助企业的管理者作更明智的决定。Oracle公司认为,供应链管理的运作过程是首先捕捉全球的需求信息,知道客户想要什么,什么时候要,作出确定的交货承诺。然后,在整条供应链上综观供货、需求、库存和需求信息,加速计划周期,自动执行计划,同时使供货商和客户可以得到计划信息。接着,从原材料供应商处以最低价格采购高质量的原材料和服务,然后用最有效的流程制造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

对企业来说,供应链管理是关系到自身生存、发展的关键。如何让供应商、制造商、运货商、分销商、零售商到最终用户的各个环节配合无误;如何能以最低成本把正确的商品卖给适合的消费群;如何消除积压与缺货,所有这些目标,都可利用电子商务,通过改善供应链管理而逐步实现。所以,利用电子商务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首先完成企业内部业务流程一体化,然后再向企业外的合作伙伴延伸,实现信息共享,最终达到生产、采购、库存、销售以及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面集成,令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发挥最大效能,把理想的供应链运作变为现实,这是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的重要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