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分类

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分类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信息系统的概念非常宽泛,我们可以说只要输入数据,经过加工处理输出信息的系统,我们就称之为信息系统。从信息系统的发展和系统特点来看,可分为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三个阶段。它是管理信息系统向更高一级发展而产生的先进信息管理系统。随着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的普及,它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

信息系统的概念非常宽泛,我们可以说只要输入数据,经过加工处理输出信息的系统,我们就称之为信息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计算机没有诞生之前,信息系统就存在。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再次提到的信息系统指的是一个由人、计算机及其他外围设备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信息系统有五个基本功能: 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和控制。

(1) 输入功能: 信息系统的输入功能决定于系统所要达到的目的及系统的能力和信息环境的许可。

(2) 存储功能: 存储功能指的是系统存储各种信息资料和数据的能力。

(3) 处理功能: 指的是数据仓库技术的联机分析处理 (OLAP) 和数据挖掘 (DM)技术。

(4) 输出功能: 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都是为了保证最终实现最佳的输出功能。

(5) 控制功能: 对构成系统的各种信息处理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对整个信息加工、处理、传输、输出等环节通过各种程序进行控制。

从信息系统的发展和系统特点来看,可分为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三个阶段。

1.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Systems,EDPS) 是指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而构成的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将输入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工、整理,计算各种分析指标,变为易于被人们所接收的信息形式,并将处理后的信息进行有序存储,随时通过外部设备输给信息使用者。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的特点是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化,目的是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它也分为两个阶段: 单项数据处理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综合数据处理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

2. 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MIS) 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的发展,计算机在管理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它才逐渐成熟起来。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的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它最大的特点是高度集中,能将组织中的数据和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快速处理,统一使用。存在一个中心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系统是MIS的重要标志。

3. 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DSS) 是辅助决策者通过数据、模型和知识,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它是管理信息系统向更高一级发展而产生的先进信息管理系统。它为决策者提供分析问题、建立模型、模拟决策过程和方案的环境,调用各种信息资源和分析工具,帮助决策者提高决策水平和质量。DSS的目标是要在人的分析与判断能力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与科学方法支持决策者对半结构和非结构化问题进行有序的决策,以获得尽可能令人满意的、客观的解决方案

随着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的普及,它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一个完整的MIS应包括辅助决策系统 (DSS)、工业控制系统 (CCS)、办公自动化系统 (OA) 以及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知识库和与上级机关及外界交换信息的接口。特别是办公自动化系统 (OA) 与上级机关及外界交换信息等都离不开Intranet (企业内部网) 的应用。可以这样说,现代企业MIS不能没有Intranet,但Intranet的建立又必须依赖于MIS的体系结构和软硬件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是一个社会系统,其原因如下:

首先,MIS的发展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展开的,计算机技术是它得以存在的基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直接推动了MIS从低级低效发展到了高级高效。其次,MIS作为一个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其数据分析、软件开发等都需要技术的支持。同时,对于MIS的开发和使用都需要专业的人来做,因此说MIS是一个技术系统。

信息系统是社会系统的抽象表达,社会系统的各个实体之间通过信息发生相互作用,并把这些实体抽象成为信息系统里的节点,将不可见的信息具体化,进行分类、检索和储存,提高信息的质量,从而提高实体之间交流和相互作用的效率。任何一个实际有效的信息系统都是一个社会系统的映像,信息系统的运作可以提高社会系统的运作效率,它实际上也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是社会系统高度发达的产物。

本章习题

1. 信息众多的概念里哪一个更符合你对信息的理解?

2. 信息的特征包括哪些?

3. 信息与数据的关系是什么?

4. 系统有哪些特征? 哪一个特征是我们在思考问题时需要首先注意的?

5. 管理信息系统为什么既是技术系统又是社会系统?

课后阅读

江泽民同志曾在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此后,我国媒体对知识经济的宣传进一步趋热。在这个热潮中,如何正确认识信息与知识、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信息经济学与知识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成了各方人士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在知识经济的讨论中,关于信息与知识的关系,产生了种种认识,现归纳如下:

1. 并列关系

为了强调知识的重要作用,把知识从信息中分离出来而与信息相并列。例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的报告中定义知识经济时说,“这种经济直接依据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

2. 转化关系

信息经过加工转化为知识,自不待言。因为绝大多数书文承认,知识是加工过的信息。至于知识向信息的转化,则是信息技术作用的结果。

3. 包含关系

“研究知识经济的将信息定义为知识的子集; 研究信息经济的则反之,视知识为信息的子集。”信息与知识之间究竟是谁包含谁,其实,只需指出一点就够了。知识只存在于主观世界和客观的概念世界,虽作用于但并不存在于客观物理世界,而信息则存在于全部的三个世界,且反映客观物理世界的信息又是形成知识所必不可少的。因此,知识包含于信息是成立的,反之则不能成立。

4. 分立关系

主张把知识从信息中分立出来,认为信息仅仅是知识的“原料”或“燃料”,以突出知识的重要性。这种观点不认为知识本身也是一种信息,并看不到知识可以转化为信息; 还与第一种并列关系不同,力图压低信息的作用以抬高知识的作用。

5. 替代关系

由于信息与知识有不少共同的属性,如分布非对称性、使用无排他性等,两者在一定场合相互替代是可能的。在知识经济的讨论中自然不会出现用信息替代知识的现象,但用知识替代信息则相当普遍。问题是信息与知识各自所处的层次不同,如信息偏重于技术方面,而知识偏重于内容方面,有些替代出于强调知识而无视信息的需要,就显得不尽合适、过度轻率。例如,把明显属于信息产业的软件产业的超常发展视为知识经济的首要特征时,不考虑软件的技术产品属性,把软件产业改称为知识产业。殊不知科研、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产业。

以上关于信息与知识间五种关系的认识,笔者认为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不正确的。不正确认识产生的原因,有其共同的症状。例如,把知识等同于科学、技术的泛化现象,使知识脱离开反映实践状况的信息而认为它来源于头脑且只存在于头脑的虚幻化倾向,以及有意无意地贬低知识在工业经济以至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适当地夸大知识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却又未能指明其与以往相比的实质性不同。

应当看到,基于信息的知识固然重要,基于知识的智能和智力更为重要。知识向生产力的转化,关键在于运用知识的能力,而非任何知识的简单集合。智能的培养、提高比知识的传授、扩散更重要。

二、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关系

从概念出现的历史看,知识产业 (1962年) 早于信息产业 (1977年),而信息经济(1977年) 早于知识经济 (1990年)。信息经济有两种含义: 一种指的是信息部门或产业的经济,为整个经济的一个部分; 另一种指的是信息社会或时代的经济,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信息产业居主导地位。后一种广义的信息经济,就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等高技术为物质基础、信息产业起主导作用的,基于信息、知识、智力的一种新型经济。至于知识经济的含义,虽然国内发表的大量书文都说这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基础上的经济,但是就其内容而言,并不是一致的,有些讲的就是信息经济,有些讲的是高技术产业经济,有些讲的是科技与教育起主导作用的经济,有些讲的是与研究开发相关的经济,还有个别讲的是“依靠新型劳动 (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 创造价值及其余额”的经济。

关于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关系,就已发表的文章看,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实同名异

大多数人讲的知识经济就是信息经济,即信息社会的经济形态,因信息革命而产生。他们分析的实例是美国1990年以来的新经济现象。这种新经济的出现是美国最先发展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结果。

2. 大同小异

这里大同小异有两种情况: 一种认为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的根 (指以信息和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利用为基础)、源 (指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方向 (指两者相伴而生并通过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是相同的,但组成部分与发展阶段有区别,即知识产业、知识经济是信息产业、信息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知识经济因要求更高的国民素质和经济发展水平,需在信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能产生和发展; 另一种与此相类似,认为从信息、知识、智能三者的关系看,信息经济是个总称,它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等物质型经济相对应,知识经济与智能经济是信息经济发展的较高阶段与最高阶段。

3. 小同大异

小同大异也有两种情况: 一种认为信息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信息产业,而知识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整个高技术产业,除信息技术产业外,还包括生物技术产业等六七项其他高技术产业。这种观点忽视了迄今为止信息技术是所有高技术产业中最成熟、最具渗透性、产业化程度最高、唯一能与信息资源 (包括知识资源) 相结合的高技术,更忽视了只有信息技术才能通过信息化改造其他产业 (包括传统产业) 而使整个经济根本改观。另一种认为知识经济是科技经济与教育经济,而信息经济只与信息科技、信息教育有关。这种观点忽视了近代社会以来任何经济都是基于一定的科技应用与相应的教育而发展的经济,即使传统的工业经济也是一种应用力学、化学等自然科学及其相关技术与教育而获得空前发展的,只是它蕴含的科技与教育的成分同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有所差别而已。同时,不容否认,科学技术及其核心部分研究与开发,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信息生产,而教育本身就是信息的分配与传播以及信息能力的培养。这正是人们把研究开发、教育等知识产业统统归入广义的信息产业的原因。

4. 实异名异

有种观点认为,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是“两种经济”; 信息经济不是信息社会的经济形态,只是一种“产业经济”; 信息产业是第四产业,知识产业是第五产业; 信息社会是工业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知识经济是知识经济化和经济知识化两种趋势相结合的经济,依靠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新型劳动“创造价值及其余额”,它已不是“萌芽”,但与知识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可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到了最高阶段就成了“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经济状态。上述观点忽视了信息产业同其他产业的联系,特别是对其他产业的深刻影响,而且跳越了从生产力的角度考察经济发展阶段的前提而使问题转移了。

以上关于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间四种关系的认识,笔者认为前两种是符合实际的,因而是正确的,后两种难以成立,不尽正确。为了端正认识,除上述对后两种关系的述评外,还需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信息社会的经济有多种称谓,如新经济、后工业经济、非物质经济、高技术经济、信息经济等。就信息经济这一称谓而言,从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看,它还可叫作数字经济、网络经济、智能经济。由于信息的单位是比特,也有把它叫作比特经济的; 而从信息内容构成的层次看,由于信息升华而成为知识,知识激活而成为智力,信息经济又可以叫作知识经济、智力经济。其中,智力经济与智能经济是一个意思,它强调人类智力及其延伸人工智能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上述这些称谓都是从某一个特定方面来反映信息社会的经济特征的,不必强求统一,多名并存,符合信息社会多样化的潮流。

其次,从美国新经济的发展趋势来分析,显露出信息经济与信息管理分别向其较高阶段知识经济与知识管理转化演进的端倪,其标志是科技创新与终身学习成为企业及其员工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这值得我们关注与研究。

最后,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要求发展高技术、使之产业化,要求先兴科教、大兴科教,努力提高我国科技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总量和人均量只有美国的11.36%和2.38% (根据1997年资料计算) 的现实情况下,发展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宜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就是发展投资大、风险大的高技术产业,也不宜急于求成,企图一步提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某些发展中国家的我国科教水平,而忽视其受制于经济实力的事实。相反,应当在积极发展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的同时,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信息经济,使它循序渐进地逐步转化为知识经济。

三、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

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

信息管理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它把信息作为资源从技术、组织、人力三种因素的结合中进行管理,则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新事物。信息管理是为实现组织的目标,满足组织的需求,解决组织的环境问题而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规划、控制、集成、利用的一种战略管理。它经历了实物管理、技术管理、资源管理三个时期。按照美国学者马夏德与霍顿的划分,信息管理的发展有五个阶段: 物的控制、自动化技术的管理、信息资源的管理、商业竞争分析与智能、知识的管理。由此可见,知识管理在历史上曾被视作信息管理的一个阶段。近几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管理实践的发展,知识管理开始从信息管理孵化出来,正在逐步形成为一个新的管理领域。对知识管理有两种理解,其一是对信息的管理,认为知识作为对象可以在信息系统中进行识别和处理,能获得信息技术的支持; 其二是对人的管理,认为知识作为认知过程存在于信息的使用者身上,只有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才能创新。知识不是一般的信息,而是能在信息运用中改进人的行为的特殊信息。知识管理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接起来,实现知识 (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知识) 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创新能力,以赢得竞争优势。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转化,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以人为本”的管理主线的进一步体现。

四、信息经济学与知识经济学的关系

信息经济学与知识经济学从伴生到分离,有一个发展过程,即使分离后,两者仍有一定的重合与较大的借鉴关系。在信息经济学与知识经济学之间,既有类似于信息与知识的关系,又有类似于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关系。从经济学说史上考察,人们在经济活动中为了追求利润和谋求竞争优势,需要依靠信息和知识来提高处理不确定性的能力。奈特1921年著的《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中就提到经济行为中不确定性的解决只靠信息是不够的,还需要靠直接经验即知识。1945年哈耶克在《社会中知识的利用》一文中把“市场知识”视同信息,力求使它由分散到集中、由不完备到比较完备,并认为价格体系能向人们提供这样的市场知识。1960年西蒙在《管理决策新科学》的著作中指出,信息技术不同于传统的工业技术,会有更多的知识因素,这不是如何制造物品的知识,而是指导人们如何工作和学习的知识。1962年马克卢普发表《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一书,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他认为知识产业包括教育、研究与开发、通信媒介、信息设备、信息服务五类。按照马克卢普的测算,1958年美国的知识生产总值大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8.5%,知识产业的增长率是其他产业平均增长率的2.5倍。1977年波拉特完成《信息经济》的9卷本报告,把马克卢普的知识产业扩大为信息产业,测算出1967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有46.2%与信息部门有关,同年信息部门劳动者总收入已占就业人口总收入的53.2%。对知识在经济中作用与知识产业及其发展的研究,意味着知识经济学的萌芽,还不等于知识经济学的诞生。知识经济学从信息经济学脱颖而出是经济学与信息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在信息经济学发展的同时,知识经济学 (包括教育经济学) 也在发展中,它可以说是信息经济学的姐妹学科。前几年,国内把情报经济学改称为信息经济学,其实情报经济学同时也是知识经济学。另外,对研究与开发的经济学研究,也可以称为知识经济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