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东北经济衰退中的人才流失现象①

东北经济衰退中的人才流失现象①

时间:2022-07-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东北三省经济起步较早,为新中国的发展壮大做出过历史性的贡献,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经济建设。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共流出人口400余万,冲抵流入的人口,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出180万,经济环境变化直接影响到了当地企业的人才吸引力。21世纪初期,东北地区三分之二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有企业。

东北三省经济起步较早,为新中国的发展壮大做出过历史性的贡献,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经济建设。但随着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东北的光环逐渐消退。2003年9月中央通过《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200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东北地区振兴规划》,2009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2012年国务院批复同意《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意见》, 2015年中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一系列包括国有企业兼并重组,推动地区与邻国间的贸易,培育包括从旅游业到软件制造业在内的各行业新企业的战略措施,使得东北地区2008—2012年的平均增长率为12.4%,比全国水平高了近3个百分点,一度成为中国增长最快的地区。但近年来,东北经济增长发展缓慢,经济规模和增速都呈落后态势,2014年东北经济下滑,黑龙江、辽宁、吉林GDP增速分别为5.6%、5.8%和6.5%,分别位列倒数第二、第三、第四位。2015年,辽宁、黑龙江、吉林GDP增速分别为3%、5.7%、6.5%,辽宁排在末位,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人才外流现象。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共流出人口400余万,冲抵流入的人口,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出180万,经济环境变化直接影响到了当地企业的人才吸引力。

(1)经济结构不合理影响人才吸引力。1949年后,作为“共和国的长子”“中国工业的摇篮”,东北在全国最先建成全面的工业体系,成为中国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建设工业化的样板和标兵,东北地区一度占有中国98%的重工业基地,制造业比例一直较高。而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中国大多数地区服务业占GDP的比例已经超过制造业,经济结构更加平衡,而东北却在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该地区制造业GDP占比仍然居高不下且制造业投资率保持在60%以上,服务业的比例却在下降。服务经济发展滞后特别是科技、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滞后直接影响到了企业高端人才的集聚,而原有人才也往往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转型升级慢而大量流出。

(2)经济活力不足影响人才吸引力。与国有经济相比,民营经济机制灵活,往往更具活力,也是吸引人才的主力军。但从东北地区的情况来看,长期以来,该地区国有经济比例较高,民营经济发展缓慢。21世纪初期,东北地区三分之二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有企业。目前,辽宁国有经济占比超过30%,吉林超过40%,黑龙江则超过50%,均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014年底,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占比最高的辽宁省也只有69.7%,整体上民营经济发展滞后。同时,东北地区很多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往往在生产经营上存在依附关系和体制上的“寄生”关系,也使得该区域缺乏具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直接影响人才的吸引力。

(3)经济收益较低影响人才吸引力。经济环境恶化导致经济收益降低也是影响人才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显示,东北地区平均工资增速明显放缓。从四大区域来看,2014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排列是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分别为64239元、51204元、46828元和46512元;同比名义增长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9.7%、中部9.4%、西部9.0%和东北7.1%。人才需要合理的回报,而显然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的滞后直接影响到了报酬,降低了人才的吸引力。

[1] 参考资料:郭馨.浅析近年东北地区人才流失的原因[J].中国集体经济,2016(24):102103;刘毅,高军,孙明哲.东北地区人才流失危机管理系统探讨[J].商业研究, 2009(1):91-9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