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价值连城的“地下三剑客”

价值连城的“地下三剑客”

时间:2022-07-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地底下埋着三剑客,它们的名字分别叫煤炭、稀土和锂矿石。这东西黑不溜秋,两千多年前汉武帝不识此物,问当时的大智者东方朔。而今天,它们的苍凉主要体现为价格下跌。具体说来,房地产和汽车行业减速,钢铁需求减少,煤炭消耗大降,于是中国的煤炭企业们都是争先恐后悄悄降价。于是政策限产,稀土继续涨价。在这种过度竞争之下,多数企业获利微薄。

地底下埋着三剑客,它们的名字分别叫煤炭、稀土和锂矿石。别看这些东西灰头土脸,但是它们可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机会。

先说大哥,煤炭。这东西黑不溜秋,两千多年前汉武帝不识此物,问当时的大智者东方朔。东方朔告诉他,此乃前世之劫灰也。什么意思呢?恐龙们没有逃过当时的劫难,所有的植物也没有躲过去,它们在土里面躺了无数个轮回,当我们透过这些黑亮亮的晶体看过去的时候,似乎都能感受到一份巨大的苍凉。而今天,它们的苍凉主要体现为价格下跌。这和煤炭的两个用途直接相关:动力煤发电,焦煤炼钢。无论是最近北京的阅兵蓝,还是上海的迪士尼蓝,都和工业减速有关。具体说来,房地产和汽车行业减速,钢铁需求减少,煤炭消耗大降,于是中国的煤炭企业们都是争先恐后悄悄降价。因为煤价稍微一调高,电厂不买账,不下订单,只有更跌价。从煤炭的身上,你能看到投资拉动,能看到大工业时代的背影。当年的好生意,变成了今天的好生气。

再说稀土,大概在前几年,以稀土为代表的一批稀有金属火了,不管到哪里都是红毯相迎粉丝相送,公司业绩向好,股价隔三岔五就涨停。当然,生在一个不差钱的时代是投胎的技术活儿,因为当时,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2)出台,于是大水漫灌。当钱太多时,钱自然就会变得不值钱。即使你姓美,漂亮得不像实力派,也终归逃不过物以稀为贵的普世价值规律。当美元开始贬值时,所有的资源品都开始大涨了。在那个年代,“90后”还没开始创业,当时是“70后”和“80后”绞尽脑汁抗通胀的年代。

稀土盛世,就诞生在这样一个货币贬值、物价飞涨的时代背景下。俗话说:人红是非多。爆红的稀土,也引来了舆论的哗然。大家都在质疑:中国的稀土储量虽是全球最大,但毕竟是稀缺资源!为什么我们要以白菜价将其出口到日本呢?于是政策限产,稀土继续涨价。当年所有投资稀土的公司或投资者,都赚得盆满钵满。当大家沉浸在贪婪的梦境中时,却很少有人去深究这东西为什么要出口到日本。日本有全球最顶尖的电子工业,虽然你手里拿的苹果手机是美国人设计的,但是在制造环节,大量高精尖的电子元器件产品只能向日本采购,而稀土,恰恰是智能手机从液晶面板、芯片到主板生产所需的非常重要的一种稀有金属。

但是,就像明星会过气一样,今天的稀土虽然依然重要,但其热度已大不如前。因为智能手机行业自打2007年推出iPhone,近十年间市场趋向成熟,到今天相声演员们也纷纷转行去做手机销售,能够看出,这个行业已经走向饱和与过剩。我们再去看广晟有色的财报(稀土龙头之一),虽然收入还在勉强增长,但是毛利率从2011年的顶峰开始节节败退,现在几乎打了五折。伟大的公司,某种程度上和人的命运很像,有时候不过是你正巧踏在了时代和产业的鼓点上而已。

下面,我们的主角——锂矿石——它马上要以小鲜肉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了。

锂矿石不像稀土是中国独大,这东西澳洲有不少。于是在2012年,就有一家中国的企业很有先见之明,直接把当时全球正在开采的品位最高的锂辉石矿买下来了。[1]于是后来国内超过70%的锂矿的供应,都从这家公司来。

那么为何大家都在抢这个锂矿呢?原油价格一跌再跌;煤炭钢铁铜铝锌,这些老大哥一首“红歌”唱响三十年的岁月一去不返,只能靠降价促销“走穴”惶惶度日。在所有大宗商品都在下跌的全球性困局中,锂矿石从2009年每吨1500元到现在价格接近翻倍,这里面一定藏有玄机。

当你深入这个产业后才会发现,锂矿石可以用来提炼和制造碳酸锂。这可不是碳酸饮料,而是一种重要的原材料,可用来制造电池的正负极和电解液。于是它就变成了一个我们很熟悉的东西,叫作锂电池。当这个神奇的化学反应公之于众后,广大中国企业们再次一拥而上,就像在禁区里看见了足球,冒着争来抢去犯规被判点球的风险展开激烈竞争,都以为自己可以得“锂”不饶人,人人都想“锂”鱼跳龙门。在这种过度竞争之下,多数企业获利微薄。因为它们都只会把矿石批发过来,再干些稍稍加工的粗活。而那家真正早早买来矿石,坐拥上游垄断而掌握定价权的企业,在这时候,却会露出一丝蒙娜丽莎的微笑。

在这神秘的微笑背后,确实存有诸多疑问。其实锂电池并不新鲜,20世纪末的大哥大就用上它了,标志性场景是大饭店和会议室,还要配合语调上扬、音量放大。如今,耗电量更大的智能手机,虽然人手一部需求广泛,但是毕竟产业已近饱和,所以手机锂电池面临过剩压力。如果你说新能源汽车要用电池,比亚迪研发锂电池汽车已很多年了,巴菲特在老伙计查理·芒格的怂恿下,早在2008年就投资了比亚迪,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大名,赫然印在比亚迪的十大股东之上。可是历经岁月冲刷,产业阴晴圆缺,股价有涨有跌,似乎并没有看出它有多大的进一步爆发的征兆。况且多年之前,从风能到太阳能,从无锡尚德到超日太阳,它们都曾是清洁新能源的宠儿,和我们上面讨论的内容有相似之处,但为什么都一个个相继倒下了呢?锂矿石和它身后的新能源产业链,在今天究竟是否具备投资价值?

其实有前景的好行业有很多,但是好行业未必等于好投资,它中间缺掉的重要的一环是产业爆发。比如长生不老药,这肯定是个好生意,两千多年前秦朝人民就知道它好,于是徐福东渡日本去寻找仙丹妙药以求长生不老。可是两千多年过去了,这个产业到现在都没有爆发。这样的例子很多。生物制药、基因测序、人体冷冻、人工智能,这都是很好的行业,将来里面肯定会产生伟大的公司,可是目前它并没有爆发,所以机会并不大。

比如大家熟悉的可口可乐,它1886年就诞生了,已经出名好几个世纪了,但是为什么直到1987年之后,巴菲特才投资它?一方面是因为股灾之后,遍地黄金,能捡到便宜货,买得便宜是投资的第一要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20世纪80年代末,像可口可乐这样的大型跨国公司开始实行全球化战略,它开始来到拉美,来到东南亚投资设厂,开始全球化的布局。以前只是美国人民爱喝可口可乐,而跨过这个爆发点,一旦成功,那么就变成了全世界人民爱喝。所以,好行业、好公司,再加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爆发点,才是好投资。

有了以上的基本思路和逻辑,我们还需要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和数据,才能去判断我们持续跟进的锂矿石和新能源产业。

从无数不佳的经济数据中,我们有了一个令人惊喜的发现,就是新能源汽车的产量。2015年8月份汽车销量大概只有4%~5%的增长,但是新能源汽车却有400%的增长。那么这会是一个月的个案吗?很显然不是,从2014年开始,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和生产就已经呈现出了整体爆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4年新能源汽车生产78499辆,销售74763辆,比上年分别增长3.5倍和3.2倍)。假如说之前几年叫作稳定的线性增长,那么从2014年开始,这个行业很可能进入了奇点时刻,进入了指数级别增长的时代。

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似乎得到了一个圆满的论证、一个完美的闭环。但是仔细思考,我们会不会还遗漏了一些重要的东西呢?

你还记得曾经的风能和太阳能吗?和我们今天看到的新能源的火热是不是有相似之处?而且更可怕的是,它们当年甚至具备了产业爆发的特征。我们去查查数据,看看那些做薄膜的生产企业的出货量,不仅在国内爆发,还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产品都卖到欧洲了。听起来是不是很像当年巴菲特的那笔成功投资?国际化嘛。但是,风能和太阳能为何没有让我们实现财务自由,反而成为心头之痛呢?

这里面问题的核心是,产业爆发虽然对一笔成功的投资至关重要,但更进一步的是我们要思考这个爆发是什么因素所导致的。是市场发展,产业成熟,瓜熟蒂落一般,在自由市场中像自由恋爱一样爆发?还是被有形之手,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引导下爆发的呢?很显然,因为高昂的成本,当年的风能和太阳能并不具备真正的市场需求。这个“市场”是被当时欧洲政府高额补贴出来的一个表面繁荣的市场。这种繁荣,一定会吸引来无数企业投资生产,于是过度竞争,供过于求,最后利润下降。这就好比荒野中的一块肥肉,你扔出去,立刻会招来无数的秃鹫,最后,肥肉没吃到,秃鹫也在撞击中死伤一片。

说到这儿,三剑客的故事暂告一段落了,就像在一部戏当中明星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我们终归是要透过明星去看戏的。锂矿石贵为当今的明星,透过它,你能看到整个锂电池和新能源产业,似乎已经站在了全面爆发的前夜。能否挖出投资机会?剩下的就看你的啦!

【注释】

[1]天齐锂业2012年收购澳洲泰利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