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挖坑带来的经济发展启示

挖坑带来的经济发展启示

时间:2022-07-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中,如果参与者都是理性经济人,就会出现“理性合成谬误”的状况。当经济恢复以后,政府通过创造的税收,偿还了挖坑时发行的债券,一切又恢复如常。由此看来,政府干预也有其局限性。由于政府投资领域必须是公共设施和公共事业,所以这种“挖坑”能够带动经济的增长。重复“挖坑”是不能带动经济的。

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中,如果参与者都是理性经济人,就会出现“理性合成谬误”的状况。这是因为,人人理性有可能会发生集体的“理性合成谬误”,从而导致“市场失去它原有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政府出面来解决,于是,政府干预就应运而生了。那么,政府干预主要涉及哪些范围呢?

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干预的主要表现包括国家利用经济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等,政府通过这些举措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运作发挥调控作用。

政府干预最早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来的,他曾经在他写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用一个政府挖坑的故事来详细地对此做过解释:

许多年前,乌托邦国处于一片混乱中,当时,几乎是整个社会的经济都处于完全瘫痪状态:工厂倒闭,工人失业。面对这样的情景,全国人民都束手无策。

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就决定发行债券来兴建公共工程。因为要兴建公共工程,自然需要人来干。于是,他们雇用了200人来挖坑。由于雇200人挖坑需要200把铁锹,这样一来,就产生了对铁锹的需求。

为了生产这200把铁锹,生产铁锹的工厂就可以开工了。生产铁锹需要钢铁,于是,生产钢铁的企业开工了。依此类推,生产铁锹把的木材加工厂也同样开工了。

当铁锹生产出来被使用之后,政府就给工人发了工资,这时与衣食住行相关的行业也由此而发动了。

政府正是通过挖坑,才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当大坑终于挖好时,萧条的市场有了一点点复苏。当经济恢复以后,政府通过创造的税收,偿还了挖坑时发行的债券,一切又恢复如常。

凯恩斯用这个挖坑的故事告诉我们,当国家的经济处在不景气时,除了政府外,任何人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这时只有政府出面来干预市场才会起到良好的作用。也就是说,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出现萧条时,需要政府出来做事,然后用这只“看得见的手”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频频挥舞,借此来带动已经进入泥沼的经济。即通过政府投资及调控的方式进行公共设施建设,就能把经济带动起来,让经济摆脱萧条。

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有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曾一度陷入“滞胀”的状态,当时,尽管政府也多次挥动那只“看得见的手”来援助,但经济依然停滞不前,物价持高不下并不断上涨,经济学家称这种情况叫“政府失灵”。也就是说,政府干预的效果没有达到。由此看来,政府干预也有其局限性。

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当经济下滑时,人们会普遍寄希望于“两只手”的配合运用,以实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的转变。但是,人们不能完全依赖于政府的帮助,而是要看到政府干预的积极方面及其局限性。

经济学家指出,当经济萧条时,政府是否能克服“政府失灵”,带动经济,取决于政府挖什么“坑”、如何“挖坑”,这里面是大有学问的。这是因为:

(1)“挖坑”一定要有目的。所谓有目的地“挖坑”,是指不能乱“挖坑”,也就是说挖出的“坑”没有实质意义。由于政府投资领域必须是公共设施和公共事业,所以这种“挖坑”能够带动经济的增长。

(2)不能重复“挖坑”。重复“挖坑”是不能带动经济的。比如,城市地下管道建设,如果统筹协调不好,就会出现重复“挖坑”的现象,这样即使GDP上去了,却产生了严重的浪费问题。

(3)政府不能只为了政绩而不停地“挖坑”。政府“挖坑”是为了加强公共设施和公共事业的建设和扶持,并以此带动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但政府如果乱“挖坑”、重复“挖坑”和唯政绩“挖坑”,那“坑”必然会坑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