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世界主要大区石油生产和消费预测及分析

世界主要大区石油生产和消费预测及分析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结果显示,世界未来大区石油生产和消费更趋不平衡。伊朗地处世界两大油库海湾和里海的中央,是美国控制世界石油资源战略的心腹之患。中国与该地区国家的合作方式主要有:一是石油贸易,从国际市场或产油国进口原油,中

研究结果显示,世界未来大区石油生产和消费更趋不平衡。参见表2-6和表2-7,其差异性表现在:一方面,亚太、欧洲与北美石油产量逐渐下滑,亚太石油产量从2005年的2.91亿吨减至2010年的2.88亿吨再到2015年的2.47亿吨,欧洲石油产量从2005年的2.14亿吨减至2010年的1.78亿吨再到2015年的1.48亿吨,北美石油产量从2005年的5.16亿吨减至2015年的4.82亿吨。非洲和南美平缓增长,非洲石油产量从2005年的3.45亿吨增至2010年的3.79亿吨再到2015年的4.12亿吨,南美石油产量从2005年的2.46亿吨增至2010年的2.51亿吨再到2015年的2.56亿吨。中东和前苏联较快增长,其中中东产量从2005年的12.66亿吨增至2010年的15.29亿吨再到2015年的17.91亿吨,前苏联地区的产量从2005年的6.15亿吨增至2010年的8.44亿吨再到2015年的10.74亿吨。

表2-6 世界未来各大区石油产量及比例

表2-7 世界各大区石油消费量及比例

另一方面,石油消费主要来自于欧洲、北美和亚太,欧洲与北美石油消费增长趋缓,亚太石油消费增长较快。欧洲消费从2005年的5.97亿吨增至2010年的6.11亿吨再到2015年的6.25亿吨。北美消费从2005年的9.18亿吨增至2010年的10.14亿吨再到2015年的11.11亿吨。亚太消费从2005年的12.04亿吨增至2010年的13.88亿吨再到2015年的15.72亿吨。

基于现有石油消费生产增长发展态势,2010年我国石油年消费36.9亿桶(5.04亿吨),年生产13.7亿桶(1.87亿吨),对外依存度63%,2015年石油年消费47.4亿桶(6.46亿吨),年生产11.4亿桶(1.55亿吨),对外依存度76%。通过石油外交解决我国石油进口问题将是未来要面对的重要议题。

图2-7 世界未来大区石油生产

数据来源:BP能源统计报告2005、美国地质调查局报告USGS2000。

图2-8 世界未来大区石油消费

数据来源:BP能源统计报告2005。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继续推进。受世界经济较快增长和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带动,经济全球化继续保持一定势头,各国利益进一步交融,相互依存继续加深。全球化给各国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导致各国竞争日益激烈,摩擦增加。一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外部风险加剧,国家安全面临新的挑战。为谋求主动和扩大发展空间,各国不仅对内做出相应调整,还积极推动各类区域经济和贸易安排,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在石油领域,同样呈现出区域经济的一些特点。对于世界四大石油供给区域,我们从国际战略层面详细地分析一下各自的特点:

中东地区不仅蕴藏着世界最丰富的石油资源而且还集中了世界最棘手的热点问题。沙特、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伊朗石油储量分列世界前五位。沙特的加瓦尔油田和科威特的布尔甘油田可采储量均超过100亿吨,在世界排名前两位。该地区石油有储量大、产量多、开发成本低廉的特点。中东问题涉及巴以、叙以和黎以三线谈判,核心是巴以问题。叙以、黎以谈判长期僵持,短期看不到突破的希望。巴以于1993年签署“奥斯陆协议”后,和谈时断时续。2003年,美国、俄罗斯、欧盟和联合国“四方”推出“路线图”计划,因巴以深陷“以暴易暴”迄未得到执行。2004年底巴领导人阿拉法特去世,2005年1月阿巴斯继任。巴以均表达和平意愿,调整和谈立场,中东形势逐渐好转。美国已表示要重新启动“路线图”,以色列撤离加沙地带表现出积极姿态,以埃及、沙特为赌注阿拉伯国家也表示愿意做出一定让步。但哈马斯上台后,前景趋于复杂难料。东面伊朗局势紧张,美国将伊朗视为实现其战略目标道路上的一大障碍。伊朗地处世界两大油库海湾和里海的中央,是美国控制世界石油资源战略的心腹之患。在核问题上,美国对伊朗强硬施压,称决不允许伊朗拥有任何形式的核武器,伊朗坚持认为和平利用核能与发展核技术是其既定政策。伊朗不是伊拉克,美国如对伊朗动武将面临极为严重的后果。当前伊拉克政局充满变数,前景难料。而且伊朗对伊拉克的影响不断扩大,两伊联手坐大的可能性增加。以逊尼派为首的阿拉伯世界担心伊朗搞地区霸权,形成什叶派轴心。伊拉克建立什叶派政权既强化伊朗影响,又壮大什叶派阵营。美国及部分阿拉伯国家认为,如以伊朗为核心的什叶派势力通过伊拉克和海湾扩大到整个阿拉伯半岛乃至大中东地区,将对沙特等海湾产油国产生威胁。美国着力推进“大中东”计划不可能一帆风顺的。

中东石油资源具有全球性的重要战略意义,谁控制了中东,谁就在世界石油格局中掌握了主动权。美国推行“大中东”计划的核心是改变中东力量对比,控制石油资源。伊拉克局势、地区形势以及国际大气候并没有完全朝着有利于美国实现其战略意图的方向发展。中东石油战略格局的力量对比也没有出现对美明显有利的变化,更没有形成由美独家主导的中东石油战略格局。随着伊拉克政治、经济形势的逐步恢复和伊朗国力的增强,中东石油格局处于深刻变革和重组之中,中东主要产油国开始改变和调整石油输出的方向和对象,加快改革国内能源部门机制的步伐,加大向国外开放的力度,逐步将石油出口重心转向亚洲市场。特别是沙特、科威特、阿联酋等海湾产油大国面临西方消费大国进口的减少和俄罗斯出口石油竞争的严峻考验,因而比过去更加重视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石油进口大国,并相继与之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最具典型的是沙特。自上世纪70年代将能源公司收归国有后,沙特一直拒绝外资进入能源领域。但近年来,沙特政府重新制定了发展战略,决定向外资开放能源市场。在石油领域同外国公司开展有条件的合作,允许外资参与除勘探和开采以外的下游领域。

中国与地区产油国长期保持友好合作关系,政治基础普遍牢固。近年来,中国与该地区国家在石油领域的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在伊朗、阿联酋等国获得了油气区块的开采权或经营权。中国与该地区国家的合作方式主要有:一是石油贸易,从国际市场或产油国进口原油,中国从沙特、伊朗每年进口原油都超过1000万吨。二是上游合作,主要是搞新油田的开发和老油田的后期管理。三是合建炼油厂,将成品油销往国内外。四是工程承包,主要是承包石油站、线等工程。伊拉克战争后,中东国家受美国重压,迫切希望借助其他大国力量牵制美国霸权,缓解压力,对中国的借重将有所上升,与中国合作的愿望增强。在加强双边关系的同时,应积极考虑启动与海湾合作委员会的自由贸易谈判,逐步扩展到能源领域。争取建立长效机制,保障石油供应来源。但同时应看到,中国参与开发国外石油资源,与西方跨国石油公司直接展开竞争,与西方的利益碰撞难以回避。中东地区现已成为战乱和不稳定的代名词,美国加紧对中东的控制和改造,地区国家政局中不稳定因素增多,我国对外石油合作面临一定的风险。

中亚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苏联解体后,中亚国家独立,外部势力介入。“9·11”后,中亚与中东成为美新国家安全战略的重点,美借打恐之名进入中亚。与此同时,欧、日也加强渗透。中亚成为美俄欧等角逐的焦点。中亚国家与中国关系发展顺利,政治、经贸、安全等领域合作不断加强。在美俄较量愈演愈烈的形势下,中亚国家左右为难,对中国借重加大,加强与中国合作的愿望迫切。概括起来讲,中亚是我国大周边战略的重要一环,是我国实施能源进口多元化、西部大开发和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方向,是我国发挥大国作用的重要依托。其稳定与否,直接关系我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

近年来,中亚国家经济缓慢复苏。从2005年起,中亚各国相继进入总统大选年,各国反对派在西方支持下较前活跃,地区“三股势力”趋于猖獗。美加强渗透,运用政治、军事、经济等手段,对中亚各国实施演变,并在吉尔吉斯斯坦得手。俄罗斯积极应对,在中亚影响有所恢复。美俄欧对中亚争夺不断加剧。当前,该地区处在复杂深刻的变化之中,形势发展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首先,美西方插手地区事务、对中亚国家实施“民主演变”的策略不会改变。第二,“三股势力”活动猖獗,并同外部势力加紧勾结,对地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第三,中亚国家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方面仍面临艰巨任务。中亚是中国近邻,其稳定与否关乎中国的安全与稳定。俄罗斯在中亚有传统影响,是保障本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中亚局势的发展变化直接涉及中俄两国的切身利益。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应充分发挥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优势和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加强协调,同时不断巩固同中亚国家的传统友好,加强合作,促进中亚地区的安全、稳定和发展。

被誉为“第二波斯湾”的里海地区由哈萨克斯坦、俄罗斯、阿塞拜疆、伊朗和土库曼斯坦五国包围,石油储量主要集中在北部里海的大陆架地区。哈萨克斯坦的丰富石油资源引起世界大国的关注。目前,在哈萨克斯坦开发石油的有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等国的大型石油公司。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储量少于俄罗斯,但在我国石油供应方面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其地缘优势是除俄罗斯外其他国家油田所不能代替的。中哈这种合作也是双向的并且是互利共赢的。我国正在与哈萨克斯坦开发阿克纠宾斯克油田,其原油年产量现在接近700万吨,将会达到1000万吨。中哈石油管道一期的输出油量达到每年1000万吨,远期要达到2000万吨到3000万吨。除中哈石油合作项目外,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2002年投资8000万美元购买阿塞拜疆“丘尔桑加—加拉巴格雷”陆上油田50%股份,2003年投资2100万美元收购阿塞拜疆“戈布斯坦”陆上油田31.4%股份。两个项目进展顺利。2003年6月,中石化集团胜利油田与阿方签署了“皮尔萨加特油田开发协议”,项目总金额1.4亿美元,双方各持50%的股份,远期目标是年产量20万吨。我国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也签订了石油勘探开发协议。

从长远看,俄罗斯和中亚都是我国石油战略优先考虑的国家,特别是由于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一旦有突发事件,当有钱也买不到油或者即使买到油从海路也运不回来的时候,能从邻国通过陆路输油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了。当前中亚所剩待开发的石油区块已经不是很多,我们应抓紧时机,尽快扩大控制更多的采油区块。同时,在战略上要形成中亚和俄罗斯相互牵制的局面,避免非依赖一家不可的被动局面。

我们处理同中亚国家关系的思路和观念要与时俱进。做好对中亚国家的工作,对我国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全方位外交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发挥我与中亚国家签署的双边政治法律文件的应有作用,保持我与中亚国家双边关系的稳定性,与其增进信任,深化合作,发展长期睦邻友好。

应充分发挥我国与中亚国家经济互补的优势,加快能源合作步伐。将哈萨克斯坦作为合作重点,同时积极参与里海油气开发。为此要加强我国内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内部协调,使我国参与中亚、里海能源采运有序进行;为协助我大公司和企业进入中亚地区提供咨询服务;对外交往中,要注意不要言必谈能源,避免有关国家误以为我发展与其关系只是着眼能源。

非洲拥有约8%的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其中尼日利亚、利比亚和赤道几内亚是该地区最主要的石油生产国。非洲70%的石油产量集中在西非几内亚湾,从科特迪瓦到安哥拉的广大地区都属于这一范围。西非原油的含硫量低,这让该地区的战略重要性进一步加强。美国目前15%的石油供应源自非洲,22%源自波斯湾。据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说,在今后10年里,美国1/4的石油供应可能都来自非洲。单尼日利亚一国就是美国石油进口的第五大来源,它对美国出口的石油占其出口总量的一半。在利比亚放弃核武器计划后,华盛顿于2003年9月取消了对它实施的经济制裁,并随后恢复了与利比亚之间向来都很重要的外交和能源关系。2004年,美国与非洲的贸易额达到445亿美元,石油储量丰富的尼日利亚成为继南非之后,美国在非洲第二大投资对象国。

当前非洲地区热点降温,人心思定,但稳定基础尚不牢固。在全球化浪潮中,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非洲边缘化的地位未有根本改变。非洲仍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中的最底层,被视为资源和原材料产地及制成品市场,经济结构单一,工业基础薄弱。中国与非洲国家长期保持友好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中国通过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外交政策将众多非洲国家拉到了自己这一边,这与西方国家强调民主、统治方式、人权和人道主义干预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多年来重视加强与非洲的交往与合作,对非洲展现了许多友好的姿态。例如,我国外长一直保持着将每年首次正式出访的地点定在非洲的传统。几十年来,中国还对非洲各地众多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支持,派医生和护士前往非洲地区,为就读于中国一些大学的非洲学生设立了奖学金,向非洲商人和贸易官员提供培训,还提供资金鼓励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

中国还通过一些双边和多边机制与非洲保持着对话,这些机制包括亚非首脑会议和中非商会,后者是中国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2004年11月共同成立的,旨在支持中国私营企业在喀麦隆、加纳、莫桑比克、尼日利亚、南非和坦桑尼亚进行投资。2000年,在中国的倡导下,还成立了中非合作论坛,在非洲53个国家中,有46个国家参与了这一论坛。该论坛取得了众多成就,其中之一是免除了31个非洲国家欠下的12亿美元的债务。中国为了在非洲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与南部非洲关税同盟展开了磋商。它还在世界贸易组织和联合国等国际性组织与非洲国家协调一致地采取行动。在经济方面,预计到2006年中非贸易额将增长到300亿美元。目前,有700家中国公司在49个非洲国家开展了业务,8个非洲国家被中国授予“官方批准的旅游目的地”地位。

应该看到,中非之间的合作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非洲地区容易受到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从海盗行为到恐怖主义,从地区冲突到部族纷争,从艾滋病到政治动荡。撒哈拉以南非洲包括47国,近7亿人口,其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世界上最贫穷的48国中,非洲占34个。除南非外,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年人均收入仅为342美元。世界上人类发展指数最低的32国中,24个在非洲。鉴于非洲国家的政府软弱无力,非洲大陆可能也会成为与“基地”组织有关联的恐怖组织的重要据点。而且,非洲那些石油储量丰富的国家也未能逃脱“石油的诅咒”,石油加剧了非洲的腐败和冲突,让环境进一步恶化。以尼日利亚为例(参见国际石油经济网站),虽然在过去25年里,石油给它带来了3000亿美元的收入,可是这里的人均日收入仍然不足1美元。从总体上看,无论石油勘探开发,还是石油炼化,尼日利亚均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原因是:

一是投资环境差。社会治安混乱,人民生活依然贫困。尤其是尼日尔河三角洲地区局势动荡不安,部族冲突频繁,武装匪徒横行,绑架勒索以及海盗和破坏现象严重,外国公司在尼日利亚投资的风险增大。

二是腐败严重,工作效率低下。如尼总统奥巴桑乔所言,尼日利亚油气领域决策过程缺乏透明度。特别是在分配石油勘探许可证方面,开发权及承包项目的授予经常取决于政府官员的态度,腐败行为常掺杂其间。2003年和2004年,国际“透明组织”均将尼列入世界上最腐败国家之一。这些因素极大地增加了外国公司在尼投资的风险。

三是投资风险大。由于财务困难,尼国家石油公司不能按要求满足合资企业股权参与协定所规定的维护及运营成本所需的份额,对石油工业投资产生了负面影响,阻碍了石油工业特别是陆上石油生产的发展。

四是基础设施落后。尼电力、港口和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长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并给吸引外资增加了许多不利因素,甚至造成本国大量资金严重外流。航空运输、海运、信息及金融银行业等领域的服务能力较低,不能满足外国投资者的需求。

非洲共产40多种原油,多为优质轻原油,含硫低,矿物质成分少,易加工和提炼。陆上油田埋藏较浅,几内亚湾近海油田离陆地较近而且石油储量丰富,多为优良开采区。

非洲工业化水平总体较低,本身石油消费不多,仅占全球消费总量的3%左右,所产石油绝大多数出口。迄今为止,西方石油公司对非洲的石油投资总额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且继续逐年增长。英荷壳牌公司在尼日利亚、安哥拉、加蓬、埃及、摩洛哥、毛里塔尼亚、纳米比亚、坦桑尼亚、索马里等九国开采或勘探石油,日产原油约100万桶。法国埃尔夫公司、道达尔公司、意大利阿吉普公司、加拿大石油公司等均在非洲有投资和合作项目。

几内亚湾这个地区的石油除了储藏量大、品质好外,还具有运输方便、安全的优势。到美国东海岸的距离比中东到美国东海岸近一半路程,到我国虽然距离远了一些,但该航线不经过中东地区的苏伊士运河,安全系数反而更高。比起北非、东非来说,西非石油潜力巨大,我国企业应该更加有所作为。从直接到国外搞勘探开采、把油运回来的角度讲,非洲现在已经是我国最大的海外份额油来源地。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1995年到苏丹从事石油勘探开发以来,现在中石油在苏丹已经形成了勘探、开采、炼制一体化的系统工业体系。2003年从苏丹获得的份额油总额超过1000万吨,位居海外份额油来源第一位。预计未来三至五年内,我国从海外获得的份额油总量将达到每年5000万吨,相当于现在大庆油田的产量,其中加蓬、苏丹等国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拉美石油资源蕴藏丰富,已探明储量1580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12%。委内瑞拉和墨西哥是拉美主要产油国。上世纪80、90年代,委内瑞拉、墨西哥、秘鲁、玻利维亚和巴西等产油国进一步实行能源开放政策,把能源作为支柱产业对待,纷纷推出中长期战略性投资计划。

长期以来,中国的石油进口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从拉美任何一个国家进口的石油,都没超过总进口量的1%。这种情况与中国的多元化能源供应战略不相符合。近年来,中国加大了与拉美地区的能源合作和投资。目前中拉政治关系良好,我国与墨、委两个世界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均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这为双方开展能源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与委内瑞拉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在几年前就开始了。中国石油公司目前在委内瑞拉东部苏利亚州和西部安索阿特吉州两处油田开采石油,其年开采量分别为31万吨和120万吨原油。中石油还在安索阿特吉州投资开采超重油,这种油经过特殊化学处理后,就变成一种工业燃油——乳化油。预计投产后,可年产650万吨乳化油。2004年12月查韦斯总统访华期间与中方签署了19份合作协议中,其中能源合作协议就占5份。根据协议,中国被允许在委内瑞拉15个地区开采石油,这些地区已探明的储量达1亿桶,中石油将与委内瑞拉石油公司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共同开发委内瑞拉石油资源。2005年6月,委内瑞拉石油公司与我中石油签订了大约4亿美元的供油协议,目前委内瑞拉石油公司每天平均向中国供应3万桶燃料油。

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石油合作也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首先,欧美主导拉美石油市场,拉美现有质量较好的油田均为西方控制,中国扩大开发在拉美石油资源的空间有限。其次,拉美石油出口的目的地、石油工业外资来源及技术合作伙伴主要为欧美。我国利用拉美石油和中拉石油合作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经验不足。第三,拉美地区虽盛产石油,但拉美政局动荡,能源政策僵化,投资风险较大。例如,墨西哥政府长期以来一直控制着国家石油公司,但很少追加投资,而墨宪法又明确规定禁止能源部门向私人资本开放。国家投资跟不上,私人资本进不来,最后致使墨石油部门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落后,生产能力低下。秘鲁和委内瑞拉的政局则不太稳定。此外,拉美地区腐败现象比较突出,使石油收入进入少数人腰包,大多数老百姓并未从中受益,由此招致民众对石油开放政策的强烈不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